拆解书目: 《你充满电了吗?》 所属活动: 了解男女思维差异;学习如何平息愤怒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平息愤怒,感受快乐 学习目标: 当我们对某人的言行感到不悦,甚至愤怒时,何如平息愤怒感受快乐

开场: 学习目标:
大家好!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当我们对某人的言行感到不悦、甚至愤怒时,学会如何平息愤怒或避免被动的忍受、感受到快乐。

图书介绍:
[F]特征:片段选自《你充满电了吗》这本书,它既不是鸡汤、也不是鸡血,而是从意义、互动、能量三个角度告诉我们如何精神饱满、能量满格。作者汤姆拉斯是盖洛普全球咨询业务负责人,他的优势识别器在大多数500强企业都有使用。
[A]优势: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是8.0。和一些晦涩难懂、专业性较强的工具书相比,本书不但浅显易懂、读起来毫无负担,而且大多是大家都能用得着的地方,比如怎么吃怎么睡;
[B]利益: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某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自己很胸闷,对方还像没事似的,自己越想越气,吃不下、睡不着……我小时候年轻气盛,说不定直接跟他吵一架;年龄大了之后通常忍气吞声,用“这都是命”来自我安慰。不过,这些方法稍显消极。本书有更好的办法,它能让我们提升积极思考的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意译原书案例]看完片段之后,大家是不是已经发现,作者和我们有点不一样,他的左眼是失明的。所以我们应该不会像他那样,经常和别人发生肢体上碰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和别人发生思想或言语上的碰撞。

        就在上周四的海伦路分场,申展分舵成立仪式前的一个半小时,就发生了不少碰撞。那天我自己有些着急,因为白天被其他的事耽误了,这一个半小时内,我要完成一百多幅图片的筛选、排版、背景音乐等,而且主持词还没动笔;大鹏看起来和我差不多,海报一幅都没画好。

       我心里还在想,再给我点时间,Peri晚点过来就好了。结果一抬头,就看到她已经到了,在那里训斥大鹏:“你怎么还没做好?”“你不是说已经做好了嘛?”“现在肯定来不及咯啊?”我帮大鹏打了打圆场,结果引火烧身,“你的PPT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好?我一会还要给你对主持词。六点十五分完得成嘛?”……看得出,Peri浑身上下都写满了“焦虑”。

        这时,孟钢老师飘然而至。他一定也看出了Peri的焦虑,但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像逗小孩子玩似的,连着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Peri直接对师父开喷:“你不要跟我说这种无聊的事,我现在不想跟你说话,你给我安静地呆在那里。”喷得孟钢老师摇头苦笑。

        我当时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两个人会这样,一个情绪失控、一个火上浇油?难道一会儿我真的要宣布正式加入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团队吗?唉,这都是命……不对,应该用善意推断!


[细化行动步骤]善意推断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放弃愤怒:闭上嘴也可以,深呼吸也可以,总之先不要让自己失去理智;

第二步,内心独白:为对方之所以这样做,找一个善意的理由;


        为什么Peri会情绪失控?因为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她希望她以高效指挥尽快摆脱危机,她希望每一位参与者都感受到美好,她希望申展有一个完美的开始。

        为什么孟钢老师会火上浇油?因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让Peri放松,他想用轻松的话题转移Peri的注意力,以便让我和大鹏更专注于完成手头的任务。

        一个有激情,一个有暖心,多好的团队啊。心情愉快之后,PPT搞定得很顺利;主持词最后也没写,全凭临场发挥,大家也是哈哈大笑、没捅什么篓子。如果我一直想“这都是命”,后面的状态和效果肯定要差很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场景设计]我们刚刚学习了可以用善意推断来替代发怒或者忍受。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过年的时候,Mary做在沙发上玩手机,Mary的妈妈一边做年夜饭,一边高声说:孩子他爸,你知道吗?隔壁老王的闺女已经生二胎了呢!

现在,请两人一组进行搭配进行讨论。一个人扮演Mary的妈妈,一个人扮演不愉快的Mary(用自己听到妈妈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行了)和愉快的Mary(用善意推断的方法放弃愤怒、并内心独白)。

演练时间3分钟,3分钟之后,我会选择一对母女,大家一起听听Mary是怎么从不愉快到愉快的。

[角色扮演]这个环节邀请两个组小伙伴依次进行角色扮演。(1+1)*3=6分钟。

        [第一组小伙伴]

                  孩子他爸: 孩子他爸,你知道吗?隔壁老王的闺女已经生二胎了呢!

                  内心独白:什么意思?指桑骂槐?嫌弃我?

                  善意推断:关心我,怕我将来没人照顾我。

        [第二组小伙伴]

                  孩子他爸: 孩子他爸,你看隔壁老王的闺女已经生二胎了呢!前几天看他们,孙子都白胖白胖的。

                  内心独白:想说就直接说,不敢跟我直接说。就喜欢和别人家比较,不考虑我的感受!哼!

                  善意推断:你说得有道理,我今年已经三十,再过两年估计就很难生了我的体质都要成问题了,我妈说得有道理。

          [稍微点评一下]这两位妈妈都是本色出演,演得非常到位。有时候我们想表达一些想法,不好意思直接跟对方说,所以会找一个第三方去表达。但是刚才演Mary的小伙伴有没有感觉,如果这件事妈妈跟爸爸说,我们自己感觉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要想,妈妈不直接跟我说是怕伤害到我,所以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善意推断?

       第二点,就是刚才两组都提到了,非常棒,妈妈很爱我,很照顾我,一个怕我以后孤单,一个照顾我生育周期。还有没有其他的推断?(学习者:老人家觉得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了,想趁照顾得动,想照顾一下)是的,非常棒!


[结语]大家会不会觉得,有时候对方的恶意太明显了,如果用善意推断,不是在用谎言欺骗自己嘛?也许你是对的。不过我相信莎士比亚那句名言:White lies can richen our lives. (善意的谎言使生活更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