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1分钟
大家好,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朋友,在今天的拆书过程中,我们会有分组讨论的环节,那一会我会根据到场人数,进行随机分组,到时还请各位朋友,按照提示进行分组讨论。
【图书介绍】1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
我是悠然,来自吉林,三个标签,职场人,80后妈妈,终身学习践行者,把读书这个爱好做成了第二事业。
今天我拆解的片段出自简·尼尔森(Jane Nelsen)的《正面管教》。
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它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
书中探讨了自尊、赢得孩子等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出生顺序对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影响。重新定义不良行为,并提供有效的鼓励策略,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品格和社会技能。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实现和谐与有效。
下面我们花1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评论区扣1。
【图书来源】《正面管教》98-99页
【主题】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当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会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好,我看到大部分的人都读完了。
What:
上面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怎么正确运用“赢得”这个方法与孩子沟通。
Why:
父母与孩子相处,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赢得,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父母不是用父母的权威在压制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帮助他,这种理解和帮助孩子能够感受得到,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的激发孩子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父母包办处理。
HOW:
具体怎么做呢?赢得合作有四个步骤: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1.确定感受。我们可以这样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很遗憾,你现在感受到很沮丧/气愤/害怕/伤心……吗?”跟对方核实他是这样的感受,你没有理解错。
2.表达同情,让孩子知道你是和他站在同一边的,而不是对立面。可以讲自己的例子,告诉孩子你也有类似的感受和经历。
3.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次不是说孩子的感受,而是父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孩子能够听你说。
4.引导解决问题。先听孩子的解决方案,也给父母的建议,多提几条,和他探讨,让孩子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不是直接给答案,让他照做。尽量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Where:
适用于一定时间、一定场景下冲突的场合。
具体有职场、夫妻、亲子、父母、师生等关系发生冲突时。
下面,结合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说一说我是如何将所学的“赢得”这四骤,为己所用。
事件:工作中,我们的团队除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外,额外还要负责主题活动等事项。2025年2月份,队员策划了正月十五主题活动,第一版设计方案被领导否决,被批评没有用心做,要求重新做,重新做完方案并如期开展时,又发生了小事故,就在开场前几分钟设备出现了问题。此时,领导又狠狠批评了队员们,责怪他们准备工作不充分,工作不细心。队员们感到很委屈,也很疲惫,觉得本来就是额外工作,现在干了没得到表扬,反而得到批评,那还不如不干,多干多错,费力不讨好。
在3月份有新的主题活动需要举办时,队员们从心理上不想参与,行动上也有所有懈怠,此时,领导又批评队员们没有集体意识,没有责任担当。队员们就更不想做了,产生了抵触情绪。
分析这件事,从领导层面讲,工作要求高,没问题,但是看不到好的一面,只看坏的一面,只批评不鼓励,这种做法很难让队员接受。从队员层面讲,不总结经验教训,反而赌气不工作,也是不正确的。
于是,我和队员们进行沟通,第一,表达对他们感受的理解,理解他们的不开心与委屈,毕竟谁也不愿意被批评。第二,表达出他们的同情,而不是宽恕。被批评是因为工作中出现了失误、瑕疵。第三,告诉他们我的感受。公司是基于信任,让团队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本身是对团队的肯定,那就要本着做好的责任心去更认真的做好。第四,让他们关注解决问题。我们一起复盘活动,从肯定活动的创意想法到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方法的角度和他们聊,相信下一次活动一定会做到让公司和领导满意,也给自己成就感,收获赞扬和肯定。聊完后,队员说,做工作还是愿意做的,只是有时太忙乱,也确实出了瑕疵,以后也会统筹规划时间和工作内容,把每一份工作做好。
反思:
队员之所以最后能够打开心结,听进我的谈心,究其原因,是我在内心首先肯定了他们,用四个步骤与他们站在了同一方向。他们内心深处也愿意做好工作,并且希望在下一次做得更好,得到更多肯定。
过渡:我在学习完这个片段内容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
目标:用赢得合作4步法,在2025年3月21日世界森林日活动的筹备期间,团队遇到不能合作的时候,用赢得合作4步法与大家进行沟通。
行动:
1.表达对队员感受的理解。又多了一项工作,是不是感到很糟糕,特别是又出现问题,很烦躁呀?
2.表达对队员的同情。我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没有头绪,又不得不做,可是当完成任务的时候,我又特别有成就感。
3.告诉队员我的感受。前期工作会比较繁杂,时间又紧,出现问题让我感受到我很焦虑,怕我们不能很好完成工作,影响大家的绩效。
4.让队员关注解决问题。大家现在一起来只说问题本身,发挥大家的智慧,看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能做什么…… 引导大家去关注问题,把工作做好。 顺利完成目标。
【A1 激活经验】4分钟
听完我刚刚的经历分享,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一周或者一个月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比如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不同产生误会,可以写下来:什么时候,跟谁,在哪里,具体事情,效果如何?
请大家先自己写一下,然后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他的经历。
那现在,我根据今天的人数,将大家分为2个小组,请大家按照屏幕提示,分别进入自己对应的小组。大家讨论2分钟。
好的,那现在大家结束小组讨论,回到现场,我请一位伙伴发言。
学习者案例:
【A2催化应用】4分钟
好,现在我们要将今天学到的这个方法,用到接下来的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场景,比如孩子和我们闹别扭,我和家人产生意见分歧等等,试着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去沟通遇到的问题。
大家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我是否可以做到,大概什么时候做,让目标具体明确。
大家先自己在便签上写一写,然后小组内分享一下,最后我会请一位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他要在什么时候如何用方法解决问题。
那同样,根据现在的在场人数,我将大家分为两个小组,请大家按照提示,进入自己对应的小组,讨论时间2分钟。开始吧。
好的,那现在大家结束小组讨论,回到现场,我请一位伙伴发言。
(或者)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小伙伴来分享了。
【结束语】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回顾一个四个步骤,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应用上。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