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力管理》 所属活动: 龙城分舵练级场2025第09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

开场:

一、自我介绍、分组1分钟
大家好,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朱凌露,朱德的朱,凌云壮志的凌,露水的露。
我是个十三年的保险顾问,也是公司火凤凰营业部的创始人
是一个成长俱乐部的主理人
也是一位公益践行者。
为了后面方便大家的学习和探讨,下面我们先分个组,两两组合,请大家起立,伸出我们的右手握向你想组队的成员~然后快速调整座位~
二、图书介绍1分钟
今天要拆解的书,名叫《精力管理》它的作者是吉姆·洛尔他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革命性的精力管理训练系统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认可。
本书指出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精力没管好!传统的时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节奏,实现个人质的提升,关键是精力管理。
每一天的时间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我们可用的精力的储备和质量却可以改变。认识到这一事实就会让你拥有颠覆生活方式的力量。
遵循书中的理念和步骤,你的生活会出现如下变化:轻松调动四种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意志;驾驭劳逸结合的生命脉动节奏;和精英运动员一样系统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高度精确、积极的精力管理习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精力管理》P29-P30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能力却随年龄衰退时,我们应如何产生并保持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

我们发现,是三个步骤——目标-事实-行动,保证了变革的持久性,三者缺一不可。

变革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面对自己的固有习惯,以及维持现状的天性,我们需要受到启发,做出改变。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如今,人们像星际旅行一样超速前进,结果既不愿花时间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也不愿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和中心的位置。多数人花费太多时间处理眼下的危机,应付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思维清醒地思考什么最重要,并以此为指导做出谨慎的选择。

在明确目标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帮助客户梳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引导他们在人生和工作方面构建切合实际的愿景。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为变革提供高纯度的精力动力,也能如罗盘一般,指引人们安然度过生活的无常变幻和波谲云诡。

制定变革的计划离不开对个人现状的清醒认知。变革的第二阶段就是面对现实。我们首先向客户提问:“当前你的精力管理情况如何?”逃避沉重而不愉快的真相是人的天性。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精力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但又不能坦然地自食苦果。今天喝了多少酒,拿出多少精力面对老板、同事、伴侣和孩子,工作时是否专注又热情。人们在面对自我时往往会戴上“玫瑰色滤镜”,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或者全然否认所做抉择对精力的储备、质量、力量和专注力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面对现实从可靠的数据收集开始。当客户寻求帮助,我们会带他们进行多项体能测试,细致分析他们的饮食,并提供一份详尽的问卷,尽可能准确地评价他们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精力的方式。同时,我们会请他们最亲近的5个人填写一份相似的问卷。这些数据让我们得以直观地衡量他们当下的能力,找出阻碍他们全情投入的罪魁祸首。

变革的第三步是行动,用实际行动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以良好精力仪式习惯为基础的个人发展计划。某些仪式习惯有所裨益,某些则纯属为了应急,这是人们的常态。“应急”的习惯或许能在短期内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长期来看却会极大损害我们的能效、健康和幸福。例如,靠垃圾食品瞬间提升精力,通过抽烟喝酒缓解焦虑,为了追赶进度盲目地一心多用,放弃更有挑战性的长期目标而转投看似容易的紧急事件,对私人生活不管不顾等。这些习惯的恶果只会随着时间慢慢显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一种高效的精力管理方法,它分为三个步骤

1.明确目标2.直面事实 3.行动迭代

Why:(为什么要学这三步?)

不定目标(没方向):精力会被琐事吸干,忙成陀螺却没意义。

后果:比如天天加班帮同事打杂,自己的核心任务拖延,年底升职没你份,还没时间陪家人,最后两头空。

不看事实(自我欺骗):高估自律、低估习惯,问题越攒越大。

后果:觉得 “偶尔熬夜没事”,结果连续半年睡眠不足,体检出脂肪肝;以为 “对孩子发火没关系”,某天发现孩子见你就躲,后悔都来不及。

靠意志力(不建习惯):计划永远停在 “明天”,反复失败打击自信。

后果:“今晚一定早睡” 说了 100 次,还是熬夜刷手机;“明天开始减肥” 试了 8 次,每次 3 天就放弃,最后觉得 “我天生没自控力”,彻底摆烂。

How:(怎么做?)3 步走,超简单

定目标:先想 “啥对我最重要?”厘清你最重视的价值观(如健康、家庭、事业),并以此为依据分配精力(比如健康 / 家庭),拒绝消耗精力的事(如无效加班、无意义社交)。

关键动作:列出人生优先级,制定“理想状态”愿景(如“每天7小时睡眠+每周3次运动”)。

看事实:用数据记录真实情况通过数据化记录,客观评估当前精力管理状态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如每天刷手机 3 小时、吼孩子 4 次),不骗自己,只看真相。

关键动作:追踪行为数据(如睡眠时长、情绪波动、工作效率),分析耗能习惯(如熬夜刷手机、多任务切换)。

建仪式:把目标拆成 “不用想就做的小事”设计可执行的微小习惯(仪式),逐步缩小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如睡前手机放客厅、起床后拉伸 3 分钟),重复成习惯。

关键动作:建立“触发条件→固定行为”的自动化模式(如“下班回家立刻换运动服→完成10分钟拉伸”)。

自己的相关经历:

我们读了这个拆页,了解了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以及如何使用。

这让我想起:2020 年居家办公后,我久坐超 10 小时 / 天,会议连轴转,运动饮食失控,体重涨 10 斤,疲劳焦虑,项目滞后、家庭关系紧张。

起初定 “快速减重”“控工时” 等不现实目标,归咎外部、硬靠意志力,全失败。

2023 年转变思路:聚焦 “健康” 核心,用手环记录久坐(日均 8 小时减少2小时),设每小时拉伸提醒、睡眠时长记录,备健康餐、晨起冥想。

定目标:以健康为核心(晨起正念冥想,微运动,保证睡眠,备健康餐)

看事实:久坐超10小时/天,运动饮食失控(外卖,宵夜),疲劳焦虑等……

建仪式:手环记录久坐提醒,设置拉伸提醒形成运动微习惯,早睡提醒(避免睡眠不足和宵夜),早起提醒(保证晨起冥想的进行)

1 个月后,久坐减 2 小时,体重降 5斤,工作效率、家庭关系均改善 —— 不空想恢复原状,靠具体仪式替代意志力,才是破局关键。

Where:(用在哪?)

核心逻辑适用于可规划需长期维持精力的场景,不适用于不可控,需及时爆发或碎片化场景,比如

职场:面对复杂且重要的项目任务时,通过精力管理,合理分配精力,保持专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项目通过

家庭:处理家庭事务时,保持良好的精力状态,可更好地应对各种琐事,与家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健康:在长期的健身计划中,精力管理有助于保持坚持锻炼的动力和热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指令】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过往经验,在生活和工作中,回忆下我们经历过哪些事情是可以用到这个方法的。
然后,在组内用时地人事四要素进行相互分享,每人1分钟,分享结束,请大家抬头示意。最后,会随机邀请一到两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经历。
【现场案例-学习者A】
我分享下自己长期以来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无论多忙都会尽力完成事务,但这种高强度的生活方式导致我经常工作至晚上8点以后,回家后还要处理包括与张瑛老师沟通在内的各种事务,即便尝试早睡以应对次日工作,也因精神压力大、熬夜玩游戏失败而不得不熬夜至凌晨12点,最终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我尽管偶尔尝试放松,如玩两把游戏,但这种放松并未达到预期的休息效果,反而加剧了生活的紧张节奏。总之,我的生活节奏非常紧张,忙碌且难以找到有效的放松方式,偶尔的放松未能改善我的精神状态。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指令】
规划自己的运用:
好的,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那么,请大家思考下一周你会怎么应用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请花1分钟时间在便签上按照smart原则写下你的行动目标和计划,既要有具体做法、也要有可衡量或观测的预期结果、通过努力可实现、和目的相关联且有时间限制。写完后交给我即可,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请大家分享啦。
【现场案例-学习者B】
下周我会这样应用精力管理:
每天晨间 5 分钟给身体、情绪、脑活力打分(1-10 分),低分项针对性调整(如脑活力低则喝咖啡),目标 3 天以上脑活力≥7 分;
早会前后用四象限法分类任务,控紧急重要项≤3 件 / 天,重要不紧急项≥2 件,晚复盘确保红项 100%、黄项≥80% 完成;
90 分钟工作闹钟,强制休息 10 分钟,每晚 19:30 做 20 分钟瑜伽 / 散步,23:00 前断屏,监控娱乐屏时<1.5 小时,目标午休疲劳感降 50%,周日复盘优化。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让我们懂得了最初要用目标来指引方向,事中用事实来校准差距,最后用行动来积累胜利。所以改变并非爆发式冲刺,而是通过循环闭环建立可持续系统。
真正的自律是设计,无需依赖意志力的习惯机制,让高效、健康、平衡成为自然选择。
祝愿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有所启发,能够真正高效管理精力,掌控自己人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