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演讲》 所属活动: 佛山有为筹备分舵拆书练武(第10 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表达“3+3”,内容设计更清晰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嘉雯

拆书主题是演讲“3+3”,让你的内容设计更清晰。

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职场宝妈,也是P.E.T的践行者,最近成为了一级拆书家,致力于把知识拆为己用。

【分组】

活动涉及到小组讨论环节,现在进行分组,左右两边各为一组,不含观察家。

【总学习目标+拆页逻辑】

今天我们会学习两个拆页片段,片段一是内容结构3步骤,片段二是打造出色比喻3步法,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

(1)在表达前运用内容结构3步骤的方法发现3要点搭建结构框架,解决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的问题;

(2)在内容表达时,遇到复杂难解释的事情,运用比喻3步法,创造画面感,降低对方的理解难度。

等下练习时,能够在激活经验和情景演练中把这些方法运用起来。

【用FAB法介绍图书】【技能点:FAB介绍法】

F(特征):《高效演讲》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彼得.迈尔斯、以及资深主持人尚恩.尼克斯共同编写。这是一本经典的演讲类实用书籍,全球范围极具影响力,豆瓣评分有8.3分。

A(优势):相比与市面上同类型的书,这本书:

一来全面细致:涵盖演讲的全过程

二来方法落地:书上有能力测评和练习模板,适合不同水平演讲者自我提升。

B1(这本书的利益):如果你想全方位提升演讲能力,由内而外地改善演讲的状态,灵活应对演讲的突发情况,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B2(这主题的利益):如果你在表达方面有这些苦恼,“内容表达没有条理”“语言单调乏味”,那今天的分享的工具演讲“3+3”组合拳能帮助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你的演讲内容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生动有画面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一总时长】共13分钟 (2分28秒开始——15分56秒结束)

【拆页一学习目标】【技能点:学习者可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接下来,我们先看第一个拆页片段。

在跟随我完成片段一的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表达时不再内容啰嗦讲不清楚,而是能够利用结构3步骤突出3个要点和搭建框架。等下练习时,能够激活过去的经验并把这个方法用出来。

接下来我们用一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片段, 阅读完的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R1:阅读原文片段】【技能点:包含how的拆页R】

演讲内容结构体系三要素

片段来源:彼得.迈尔斯《高效演讲》 P67-68

想一想,如果你听到下面的话,你的心得有多沉,“我打算谈谈我们公司自创立以来的十六次大的进展.......”请再来些咖啡提提神吧!现在想象一下演讲者这么说的感觉:“我将谈谈本公司的三个领导时代:我们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看到了吗?简单、容易,带来一种解脱感。你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里,并且听起来不吓人。领导人没有将内容简化,却将复杂的事情说得清楚明了。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子:1933年3月12日,星期天,他进行了第一次新闻广播演讲,史称“炉边谈话”。当时正处于大萧条时期,全国民众处于焦急之中,他是这样说的:

朋友们,我想花几分钟时间同美国人民谈谈银行的情况。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了解银行的运行机制,而绝大多数人把银行当做存款和取款的地方。我要告诉大家过去这些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以及我们下一步的计划。

注意他的路线图:(1)过去这些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2)为什么做这些事情;(3)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将发现三要点当作寻找思想的摇篮。你所有的内容,包括数据、信息、故事、逸事、统计、引言、图标等,都可以分类放进这三个篮子里。这的三个发现要点为你的演讲内容提供了一种结构体系。

例如,如果你打算向一组销售人员推出一套新的体系,那么他们可能要知道:(1)体系如何运行;(2)这套体系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他们;(3)为了运行这套体系,他们需要做些什么?如果你跟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谈论喝酒和开车的事情,他可能需要知道:(1)醉酒驾车有什么危险;(2)你对他的期望是什么;(3)你允许其开车的承诺。

专家提示:无论你需要讨论多少事情,将内容进行分类,类别不要超过三种,或者说发现要点不要超过三个。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罗斯福的新闻演讲简洁有力、重点突出,这就是内容结构3步骤的魅力。所谓的“3步骤”就是清晰表达目的、发现三个要点、筛选内容归类整理。

Why:

(一般情况)

我们都知道,如果在有限时间内向对方说一堆话,没有逻辑,没有重点,不仅自己说的累,对方也听懵了,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内容。

(不这么做的坏处)【技能点:I中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你看,没有清晰的逻辑结构,说话没有要点,不筛选简化内容,会导致对方难以理解,内容没有说服力,无法实现表达的目的,甚至会影响个人专业形象。

(反面案例)

我分享一个反面经历,2023年,我和朋友一起在佛山图书馆分享《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的内容。当时我把倾听孩子得章节的所有要点浓缩成30分钟,没有筛选简化,结构也不清晰。我自顾自地讲得很嗨很兴奋。但是下面的观众很懵,有的干脆低头刷手机。后来听众反馈说,虽然知道倾听好是好,但是内容太多,没有突出要点,听不进去。

How:那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们来看一下内容结构3步骤怎么用?【技能点:I中细化原文建议行动步骤】

第一步:清楚表达目的。

目的:在____时间内,我想让对方知道/决定/解决_____XXXX___信息/事情/问题

第二步:发现三个要点。

怎样才知道自己要讲哪三个要点呢?

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得到你想要的结果,那么对方需要产生什么感觉,知道哪三件事情呢?

这三件事情就是三个要点,构成你内容的核心逻辑。

PPT图示: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达到这个结果,

他们需要感受到___________

他们需要知道3件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筛选归类内容。

围绕3个要点的内容框架筛选你收集到的素材,归类到对应的三个要点里面作为内容的支撑

把收集到的数据、案例、素材筛选归类到对应的内容要点里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案例)

就拿刚刚的反面例子来说。

分享前,我可以用内容结构三步骤来梳理结构框架:

第一步:清晰地知道我的目的是在30分钟内,我想向观众传达倾听很重要而且很实用。

第二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观众需要感受到倾听的魅力。他们需要知道:

1.什么是倾听

2.倾听的重要性

3.倾听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掌握方法每个人都能够用出来。

第三步:根据三个要点的内容结构筛选出

1.倾听的概念

2.用数据、视频展示说明重要性

3.结合生活案例拆解,手把手讲解方法。

大家可以发现,我用这个方法梳理,内容框架变得清晰有条理,听众也能有针对性地抓住倾听的要点,实现我的表达目的。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生活工作中需要清晰表达自己内容的场景,例如公众演讲;亲子沟通、社交谈判、工作项目汇报。

不适用于详细阐述复杂问题的场合。因为仅仅三要点无法全面解释所有关键信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显像提问法:【技能点:A1根据提问场景联系过往的具体经验】

现在邀请大家进入到激活经验的环节,想一想

过去的一段时间,在工作或生活中,

最近你有没有遇到过内容表达不顺畅的场景呢?

比如说,

工作中,在部门会议汇报工作方案的时候讲不清楚;

养育上,你要和孩子讨论零花钱管理的事情,沟通不顺畅;

读书会上,你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某些观点内容,你不知道怎么更清晰地表达;

你最近一次内容表达不流畅的场景是发生在什么时间,关于什么事情呢?

每人1分钟的时间,在组内思考与分享,只分享这个经历就好。

稍后请小伙伴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

志濠:跟单的同事在客户下单之后会经常忘记跟进,提醒他们之后,他们还是会忘记跟进客户订单的事情。不知道怎么沟通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

A1+:

反思加工:【技能点:A1加工出加入再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那如果有时光机,时光倒流能够回到过去,你学会了这个内容结构3步骤,当你再遇到这样的情景,运用这个方法的3个步骤,你会怎么做呢?

每人1分钟时间,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你的思考,并在组内分享,

待会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我们可以参考屏幕上的参考模板。

学习者案例:

志濠:

刚刚那个场景,我会这样做:

一.我的目的:是我想再次跟他们沟通,让跟单的同事重视这个事情。

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让他们知道的3个点:

1.事情跟进对于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否则会降低服务的体验感。客户是否下单会影响我们的业绩和收入。

2.可以教他们利用记录的方法。把跟进的事情记下来,放在跟进事项里面有待跟进。

3.第三点还没有想到

三.根据三个要点的内容结构筛选出

收集跟单同事忘记跟进的事实、收集客户反馈的事实,让同事看到

拆书家反馈:

非常好,大家给志濠一些掌声!【技能点:反馈——号召鼓掌】

志濠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运学会并且运用这3个步骤,而且这步骤运用得非常有力量的,因为他会收集事实充实要点。毕竟光说内容没有用,你得有事实去支撑,所以我觉得志濠运用得非常好。【技能点:反馈——真诚赞美】

总结过度:

感谢小伙伴在这么短时间内学会了这个方法!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内容结构的3个步骤:

1、清楚表达目的

2、发现三个要点

3、筛选归类内容

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表达前梳理内容,也可以让你的听众有的放矢地抓住重点。但是内容表达光有结构,还是很难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进阶学习片段二,通过比喻来充实你的发现要点,让你的内容有画面感,生动有趣,容易理解。

拆页一和拆页二是递进关系。

我们一起来看看拆页二。

【拆页一总时长】共13分钟 (2分28秒开始——15分56秒结束)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页二】 总时长31分钟,(15分56秒开始-46分20秒)

【学习目标】【技能点:学习者可被观察到的行为或动作】

在跟随我完成片段二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难解释的问题时,不用单调乏味的比喻,而是用打造出色比喻3步法创造出有画面感的比喻,让对方快速理解。等下练习时,学习者能够应用这个方法完成案例演练和规划未来的应用。

片段来源:彼得.迈尔斯《高效演讲》 P96-97

【R:阅读原文片段】:用比喻的力量来吸引观众

【技能点:不包含how的拆页R】

一个好的比喻可能产生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一个出色的比喻的更多的可能性让你的演讲更充实、丰满。

用比喻要注意两个问题:避免使用毫无生气的比喻和陈词滥调。“像苹果和橘子”这样的话不是比喻,只是陈词滥调。这样的说法不仅不会帮到你反而对你有害(有关避免使用陈词滥调的更多内容请见本节生动的语言部分。)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比喻的混合或在演讲中一次使用多种比喻,理想的情况是,你用一个总的比喻创造一副令人难忘的视觉图片,然后你在余下的演讲中对它进行梳理。”如果运输系统组件是公司的血管,那么仓库得员工就是手和脚。为了让他们能顺利地工作,我们需要......”

比喻是工作中可以使用的一种强大的武器。例如,希尔维亚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她一直工作得很愉快。有一天,老板在她的辖区内指派了另一位经理,与她负责相同的工作。于是,一切都变样了。

希尔维亚抱怨说自己跟那位新来的经理工作有太多重叠,老板则说,往这个区域投入更多的资源,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希尔维亚跟老板的争执陷入了僵局。

最后,希尔维亚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自己的处境:“想象一下,我们正参加赛车比赛,很可能赢得这场比赛,因为我们的位置领先。但在紧要关头,我们换了一辆有两个方向盘的赛车,车上还配了两个车手。”

她的老板正好是个纳斯卡赛车迷,看到邮件后大笑了一番。第二天,希尔维亚就收到了电子邮件,信中说:“这个地区你说了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片段里,希尔维亚用一个出色的比喻来帮助自己摆脱了困境。怎么做到的呢?出色的比喻需要我们明确目的,避开陈词滥调,联系我们熟悉的事物,创造生动的画面,

Why:

(一般情况)

内容表达的时候,向听众说新的概念,说太难了,听众没法法理解;讲一个复杂的事物,很枯燥,听众也没兴趣往下听。

(不这么做的坏处)

大脑处理图像的速度是单纯处理文字速度的六万多倍。如果不运用比喻来呈现画面,很难把复杂变简单,没办法去帮助听众理解,再好的内容也白搭,还浪费时间精力。

How:那我们来看一下解决这个痛点,我们可以怎么做?需要以下3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比喻的目的。你想用比喻来解决什么问题?解释什么事物?

案例里面希尔维亚就是利用比喻来解决两个经理的权责管理冲突的问题。

第二步:创造画面三要点

1.避开小学生式的比喻。不用小学生式的比喻,例如“圆圆的太阳,像橙子像苹果”,这种一句话的比喻单调乏味,没办法去呈现故事感。

2.联系熟悉的事物在创造比喻场景的时候就需要找到对方熟悉的领域,容易产生共鸣的事物。

正如片段里的希维亚老板说是赛车手,希尔维亚就用了赛车比赛来进行比喻。

3.创造一个总体的视觉场景例如在片段里面市场资源争夺就比作赛车比赛

第三步:刻画比喻的细节。围绕第2步总场景展开,用比喻来描述细节,找到比喻细节和事物的关联,进一步解释事物,为目的服务。

例如说片段里面

细节上:希尔维亚把公司运营比作一辆赛车,2个区域经理比作2位赛车手

那细节上会有什么联系呢?

进一步解释:两个经理容易管理混乱,就好比两个车手争夺一辆赛车的方向盘,就容易导致赛车失控

(意译案例)【技能点:I中根据原书案例脉络,给出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我们再来一个生活中的案例,感受一下比喻的魅力。

例如说,

朋友和我聊天提起,她和她老公关于孩子暑假要不要报补习班的事情发生了争执。她抱怨说,“这是孩子的事情,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但是呢她老公觉得,“暑假正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现在不补那等什么时候呢。” 2个人就为这件事情冲突,争执,陷入僵局。

最后,朋友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孩子的处境:想象一下,孩子的学习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他很可能 能够达到终点,因为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很稳地跑在赛道上。但在要紧关头,突然一位观众突然冲进来场地做领跑者,一直喊他加速跑,打乱了远动员的节奏,他的体力和精力都会消耗掉,可能没到终点就倒下了。”

他的老公正好在备战2025年的马拉松,他一下子就理解了妻子的意思。第二天也尊重妻子的意见,和孩子商量沟通。

大家可以发现,运用比喻比起枯燥的表达更有意思,一下子在脑海里面就呈现出画面感了,融入了情感色彩,容易让人理解。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表达或沟通中想让对方快速理解事物的场合。

不适用于正式严谨或者明确界定某些概念术语的场合,因为使用比喻可能会导致误解或混淆。

预防异议:【技能点:I中给出学习者的预防性讲解】

1.可能有朋友会觉得不知道怎么创造合适的比喻场景?

需要练习和放飞自己的想象力。

有两个思考方向:

第一个是观察这个东西的属性和特点,把生活中常见的,有类似的属性特点的东西多多的列出来,进行筛选匹配。

第二个是从听众的身份入手,身份标签,兴趣点,痛点等方面来寻找熟悉的、生活化的场景。

2. 有些朋友会疑问怎么让自己的比喻具有画面感呢?

在描述比喻的时候,可以多描述具体的事物,并且运用形容词,调动五感,让听众能够马上出画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设计:【A3技能点——设定案例场景】

接下来我们在现场演练一下,帮助大家学以致用

我们会提供以下的场景,邀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大家来看看这个场景:

小明多次参加了我们的拆书活动了,而小东是小明的朋友,他也想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他很好奇什么是拆书活动。小明百度一下按照网上的介绍说给他听,小东还是不理解,这时候小明就想起了这个比喻方法,重新组织语言,让小东这个“拆书小白”快速理解拆书活动的内容。刚好小东是个武术迷,小明灵机一动,想到好主意。

小组讨论:【A3技能点——小组讨论】

大家接下来用4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内讨论,

接下来一位学习者扮演小明,另一位学习者扮演小东,小明运用打造出色比喻3步法来帮助小东理解拆书活动是怎样的。

按照资料上的这3个步骤的顺序进行思考和讨论,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演练

角色扮演:【A3技能点——当众展示环节】

好,讨论时间差不多了,哪个小组进行演练一下?

现在邀请志濠和晓梅来扮演一下。

学习者案例:

志濠扮演小东,晓梅扮演小明

晓梅:小东,我们一起去参加拆书活动吧

志濠:小明,拆书活动是怎么样的?

晓梅:拆书是一个很好玩的活动,像是游戏一样,像你平时说的武侠游戏和武侠小说(联系熟悉的事物)。拆书活动就像是一个师傅带领你学习武功秘籍。(总的视觉场景)书就像是秘籍,师傅是拆书家,师傅会教你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怎么做。你学了之后,师傅又会帮助你看看学会了没有,检验一下你这个是真功夫还是假功夫。(刻画比喻的细节)

志濠:原来是这样子,那我懂了。

拆书家反馈:

太精彩了,大家给他们一个掌声。【反馈——号召鼓掌】

学习能力好强,晓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总的视觉场景和细节描述得非常到位。确实拆书活动就像是一位武侠师傅带着学习者招式拆解和进行现场演练。【反馈——真诚赞美】

【A2分步催化——场景】【A2技能点——提供情景让学习者联系场景】

接下来到思考应用得环节。请大家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思考一下,你下周或者接下来半个月内在生活和工作中哪些场景需要运用到比喻的方式来表达呢?

例如:

生活上,你参加了公开演讲的活动,你需要快速地让台下听众理解你的某个内容;

孩子上课听不懂某个知识概念,下课老师也解释不清,回到家向你求助,你要怎么和他解释呢;

工作上,小白同事请教你工作项目怎么做,你开始思考怎么用简单的方式讲明白;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并在便签上写出具体的情景,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提醒一下,这个环节,我们只需要分享场景就可以了,不需要分享怎么做。

学习者案例:

志濠:公司里面,同事和同事之间会容易产生冲突

陆桉:和团队成员分享《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的时候,描述团队成员重要性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个方法。

【A2分步催化——应用】【A2技能点——学习者具体应用】

请大家进一步思考,你现在就处于刚刚你所描述场景里,下一秒就需要行动起来了。如果运用“打造出色比喻3步法”的方法,你会怎么样创造生动的比喻向对方表达呢?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可以在纸上写下具体的思考步骤和预期的效果,可以参考资料上的模板,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稍后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志濠:

1.目的是通过比喻来解决同事之间冲突矛盾的问题

2.联系熟悉的事物 ,就是人的身体;总的场景就是公司就像是人的身体

3.细节就是公司的同事,就像身体的各个器官,例如说手和脚,头脑,相互协调才能运作和公司才能健康地正常发展,对公司里的人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成长。

拆书家反馈:【反馈——摘要点评】

谢谢志濠的分享,特别有画面感。把团队的协作比作我们的身体结构。身体结构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事物,用它来作为喻体,大家都可快速地理解和产生共鸣。

还有其他小伙伴分享吗?

学习者案例:

陆桉:我最近读了《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这本书,下一次我在复盘会议或者联络员会议的时候,我会把这本书分享给他们,然后和他们分享,在工作中相互之间要协调配合,不能说你按照你的方法做事情,我按照我的方法做事情。如果大家不配合,那项目就没有办法推进了。

1.明确比喻的目的:管理团队之间要相互配合,推动整个团队更好地发展

2.创造画面3要点:避开老套的比喻;联系熟悉的比喻:就是联系开车,大家都比较熟悉 ;创造总的视觉场景: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个体,有特长,有缺陷,我们相互配合才完整。就像是开车,也是需要各个零件的配合,不能说方向盘往左转,轮胎往右转,如果不配合就没办法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行

3.刻画比喻细节:团队协作就像是开车,每个成员就像是车里的各个功能零件,要相互配合,才能向着我们的目标和路标方向行驶。

这就是我会在团队协作方面用到的方法。

拆书家回应:【回应——好奇反问】

如果你不用这个比喻的方法,直接把你想分享的内容告诉他们,和你用了比喻之后的内容表达,你觉得这两者会有什么差异呢?

学习者案例:

陆桉:如果不用比喻,过往的方式会说,你们怎么可以自己只做自己的呢?!单位又不配合,你做你,他做他的,项目进度又慢,就会用指责的语气,和打消这个团队的积极性。然后他们被指责之后,推动改善的动力也不足,甚至还会启动他们的防御机制。正如我一边说,他们就会捂着耳朵那样子。这样子,我想要推动团队协作的目的并不能够很好地达成。

那今天学了这个比喻的方法之后,就更能够在脑海里面形成画面感。当他们顺着我的思路在脑海里面形成画面感的时候,相当于这个工作已经在他们的脑海里面跑了一遍了。当他们下次遇到同样事情的时候,可以情景再现,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认知的提升来促进行动的改变。这是两者很大的区别。

拆书家反馈:【反馈——摘要点评】

是的,我们的表达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是都不能偏离了我们的表达目的。

拆书家回应:【回应——故事启发】

在刚刚志濠和陆桉的分享里,我想起了一个注意点。

陆桉和志濠是向团队或者大众进行分享,所以要找到大家都熟悉的事物。但是如果你是对特定的人群就要用对方熟悉的事物。

例如我尝试用这个方法向我的儿子进行解释,6岁的孩子很难去理解车的零件之类的事物,所以要针对这个年龄特征找到他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儿子听故事听到,‘大脑屏障” 这个词,问我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那连成人都不知道的事情,那怎么向孩子去描述呢?

1.明确比喻的目的:我想要通过比喻来向孩子解释大脑屏障这个词语,让他快速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2.创造画面3要点:避开老套的比喻;联系熟悉的事物,例如孩子熟悉的身体结构,家的场景,学校的场景;创造总的场景,大脑屏障就像是我们家的一扇门。

3.刻画比喻的细节:大脑屏障开合就像是一扇门,抵挡有害物质,吸收营养物质,就像是开门邀请客人,朋友进来,关门就把坏人,陌生人抵挡在门外。

所以在运用比喻的时候,需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特征联系熟悉的事物。

拆书家回应:【回应——追问确认】

大家对比喻的方法还有其他的疑问吗?

学习者案例:

我不知道对方熟悉的场景是什么,又或者我用我自己熟悉的事物做了一个又一个比喻,对方还是get不到我的点,那怎么办?

拆书家回应:

那这样就需要回归到大众基础的认知层面上,例如说身体的结构。

【拆页二】 总时长31分钟,(15分56秒开始-46分20秒)

【总结】【技能点:强有力的结语】

在拆页一中,我们学会了内容结构3个步骤:

1、清楚表达目的

2、发现三个要点

3、筛选归类内容

在拆页二中,我们学会了打造出色比喻的3步法:

1、明确比喻的目的。

2、创造画面3要点

3、刻画比喻的细节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表达“3+3”,用片段一的方法构建清晰的内容框架,突出3个重点,围绕3个要点筛选信息。信息为要点服务,要点为目的服务,环环相扣。

学习者提问:

我们学了片段,知道我们的内容框架,再用比喻的方法让我们的内容更生动、更容易理解。

那么,片段二的打造出色比喻3步法是在片段一的哪个步骤用呢?是在片段一的发现三个要点用吗?还是在哪个位置用呢?

刚好两个片段都需要先明确目的,我不是很理解。

拆书家回应:

感谢陆桉的提问,这个问题特别有价值!

片段一是内容结构的整体框架,为了实现表达目的我们就拆解了3个要点。那么片段二的打造出色比喻的方法是在充实我们的三个要点内容的时候,出现什么情况呢?例如,难解释的概念,复杂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提取内容出来,用到比喻的方法创造故事感和画面感。

所以为什么说是递进关系呢?就是先有外在框架,再填充内容。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用片段二的方法进行解决

这两个片段结合起来可以让我们的内容表达生动有画面,有条理性。

大家快快用起来,为你内容表达增添色彩!

谢谢大家!

总时长5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