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蔡飞,常州龙城分舵的新手拆书家。蔡是蔡元培的蔡,飞是自由飞翔的飞。
我的三个标签是
1、杂交水稻育种从业者
本职工作是做杂交水稻方面项目管理,给全国范围内农业类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提供突变体种子供其研究基因功能。
2、AI+知识管理学习者
致力于用AI管理知识,通过不断地拆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所拥有的资源
链接我,助您用AI解决工作中大量且可重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过渡句】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知识为中心,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1.个人学习采用RIA便签读书法,它由三个步骤组成:阅读(Reading)、理解(Interpretation)和致用(Appropriation)。这三个步骤对应着学习的三个层次:知识的输入、内化和实践应用。通过遵循这三个步骤,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组织学习则由拆书家将书籍加工成现场学习活动,引导群体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以“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为使命,愿景是助力拆书家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秉持“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进、共同成长”的价值观。
【R阅读原文拆页】《结构思考力》P77-P78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让大家再感受一下逻辑顺序的重要性。一家企业的内部培训师在向员工讲授与顾客拉近距离的技巧时是这样说的:
我一直保持微笑和目光的接触。
我不只回答顾客的提问。
我让顾客把话说完,不打断和猜测顾客还没有说完的话。
我提出适当的问题来询问顾客,以保持对方的兴趣。
如果顾客表现出不耐烦或不希望被打扰,我会尊重顾客的意愿。
如果顾客在某种产品前逗留时间较久,我会温柔地再次询问顾客是否需要协助。
我会展现我的个人风格,提供我的个人建议。
我总是使用正面的语言。当顾客没有购买什么东西离开时,我会递上产品宣传册,欢迎他们再次惠顾。
看完这个例子之后,你能全部记住吗?
很难。你会发现,培训师说的每句话都对,但把这些话放在一起后,你却不知道他说了什么。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话不符合递进排列的三种顺序——时间、结构和重要性顺序。
递进排列共有三个顺序,同一个问题或方案可以按照时间、结构和重要性三种顺序进行分类,
时间顺序: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进行排列,比如从过去到现在,或者从现在到未来。
结构顺序:根据事物的空间布局或逻辑结构来组织信息,比如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
重要性顺序:依据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排序,通常是先说最重要的内容,再依次递减。
【I重述知识点】
【what】
那么,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实用的表达技巧——如何用“递进排列”让我们的语言更有条理。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书里提到了三种常见的递进排列方式:
1. 时间顺序 2.结构顺序 3.重要性顺序
【why】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掌握这三种递进排列的方法呢?这是因为当我们能够合理运用这些顺序时,不仅可以提升表达的清晰度,还能帮助听众更快地理解我们的意图,从而提高沟通效率。相反,如果我们随意表达,没有明确的逻辑顺序,就会导致信息混乱,甚至让听众完全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这种情况下,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或工作成果。
【where】+【how】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什么时候这些方法会特别好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不太适用。
时间顺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用来讲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比如项目进展汇报、历史事件讲解或者个人成长经历分享。但如果要讨论的是一个没有明显时间线的主题(例如抽象概念或理论),时间顺序可能会显得不够贴切。
结构顺序:当你要描述复杂的事物或系统时,比如产品功能介绍、企业组织架构分析或者地理知识讲解,结构顺序能让你的表达更加层次分明。然而,如果主题本身缺乏明确的结构划分,强行使用结构顺序反而会让表达变得生硬。
重要性顺序:这是在强调关键信息时的最佳选择,比如向上级汇报决策依据、说服客户购买产品或者阐述自己的核心观点。不过,如果所有信息的重要性都差不多,或者听众需要了解完整的背景信息才能理解你的结论,那么单纯依赖重要性顺序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所以,掌握这三种递进排列的方式,不仅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有条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提升沟通效率。
【A1】
故事:
说到这个知识点,我马上就想起了一次家庭聚会时的情景。那次聚会上,亲戚们聊到了买房的话题,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然而,当时我并没有好好组织语言,只是随口说出了一些零散的观点,比如房价走势、贷款利率、地段选择等等。结果发现大家似乎都没有听进去,甚至有人直接岔开了话题。
反思:
事后我才意识到,这是因为我没有按照合理的顺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我当时能用重要性顺序,先把最关键的因素(比如地段)提出来,然后再补充其他相关内容(如价格、贷款政策等),或许就能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的想法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职场汇报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合理运用递进排列的方法都能让我们在表达时更加从容自信,同时也能有效传递信息,赢得他人的认可。
【A2】
那么接下来,我就想结合今天的知识,给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争取以后每次发言都能做到条理清晰。
目标:
我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至少练习三次正式场合的发言,并且每次都刻意去运用这三种顺序中的某一种,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发现某些地方还有改进空间,就及时调整策略。
行动:
我会尝试把这三种顺序融入到下周中国农科院教授参观公司的产品介绍中。
在介绍公司突变体库时,先用时间顺序,从构建文库质粒-批量转化-收种-鉴定分析-入库,介绍我们收获十余万份突变体材料的时间线。其次,用结构顺序,从搜索基因-靶点-根据不同基因型添加购物车功能,介绍我们系统的主要功能。再次,用重要性顺序,从优惠政策-售后政策-案例展示三方面入手,介绍我们的政策与服务优势。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并不是任何一个场景都能用到三种顺序,有些场景只能用到1-2个,如果强行使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结语】
最后,我想从三个方面总结下今天的分享。
首先是,学习新技能需时间和耐心,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才能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
其次是,递进排列的应用,掌握递进排列的三种顺序,可提升沟通效率,展现个人能力。
最后是,未来的学习方向,我会持续精进拆书技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个人成长与提升。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