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拆书帮介绍】2分钟
很开心今天和大家分享拆书。什么是拆书呢?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帮助学习者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个人学习的运用就是便签法,也叫做RIA,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样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运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来衡量的话,我们可以说,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而“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个非营利性青年组织,在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过渡语】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来自赵冰写的书籍《成为讲书人》,第7章 讲书的维度—不同时长的讲书,第412-413页电子书。
下面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请大家看完片段内容后在聊天框输入666来示意我一下。
书籍:《成为讲书人》,主题:07章 讲书的维度—不同时长的讲书,电子书P412-413
的,既要能完整表达出书中的精华,也要能让听众有所收获。
在我自己的讲书训练营中,设置的视频打卡作业也是3分钟。这就要求讲书人浓缩精华、不讲废话,对受众的收听、观看也比较友好。
1分钟的讲书
微信语音的设计每一段最长是1分钟,早期短视频的要求也是1分钟以内。1分钟讲书作品在短视频端口将具有巨大的潜力。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的每日1分钟语音做得非常好,是学习的榜样。
其实,时间越短的讲书,越难讲好。普通人1分钟大概是能讲200~250个字。要在这么短时间里介绍完一本书,几乎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选取书中一个观点,或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以点带面,推荐给大家。
1分钟讲书最关键的是不要贪多,学会做减法,做到惜字如金。这对于讲书人是非常大的考验。我自己每天会进行1分钟讲书打卡。起初,每次1分钟的讲书作品都要反复压缩、修改,往往要准备30分钟以上。后来,熟能生巧了,准备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
分享一个1分钟讲书的模式:
书名+作者+核心观点+故事/案例+收获/感悟
根据这个方法,反复练习,你就可以快速准备出一个200~250字的讲书稿。下面这个《小王子》的讲书作品就是按照这个公式写出来的。
《小王子》讲书稿
有一本书自问世以来,全球畅销5亿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它就是《小王子》,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小王子来自一个名叫B612的星球,怀着探索世界的渴望,离开了自己的星球。他生性纯良,像精灵一样,把一切看得极为透彻,能看到成年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别人都认为飞行员画了一顶“帽子”,而小王子一眼看出是“蟒蛇吞大象”。
这本书向孩子们展示了真实的成人世界,也试图把丢失了自我的成年人拉回童年。正如作者告诉我们的: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希望你历经千帆后,依旧童心未泯。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why好处:
如果让你做1分钟讲书,你是不是讲作者介绍、推荐者信息、书籍影响力,就已经把1分钟时间基本用完,剩下的时间也就只能去号召大家一起来读书?这样讲的话就没有办法给书友一个具体的突出的印象,而在《成为讲书人》中,作者分享了1分钟的讲书结构,这样讲书的好处是,在1分钟内,你也可以带出书中的一个观点,给书友带来的价值,比只讲作者多么厉害、书籍多么厉害,要更有收获感。
what是什么:
今天这个拆页是《成为讲书人》这本书中介绍图书的一个公式方法,用这个公式介绍图书特别清晰、高效,十分的吸引听众,公式是这样的:
1分钟讲书结构:书名+作者+核心观点+故事/案例+收获/感悟
how具体步骤:
1、讲书名:书籍介绍。可以用形容词、数据突出书籍影响力。
比如:有一本书行量仅次于《圣经》,全球畅销5亿册的书籍,它就是《小王子》。
2、讲作者:作者介绍。一句话带过。
比如:它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
3、讲核心观点:从书中是高频金句切入总结一句话观点。
比如: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4、讲故事/案例:与核心观点相关的案例。
比如:小王子就像是一个精灵一样,他能把一切都看得极为透彻,也能看到成年人看不到的东西。有一个飞行员画了一副画,大家都以为画的是一顶帽子,而小王子一眼看出画的是“蟒蛇吞大象”。
5、讲收获/感悟:可以金句结尾。
比如:正如作者告诉我们的:拥有颗童心是幸运的。希望我们每个人历经千帆后,依旧童心未泯。
where边界:
1分钟讲书结构适合用在你需要向书友分享价值讲书的场合使用,不适合在卖书的销售场景使用。
【A1联系具体经验】1-2分钟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介绍王阳明的书籍,我看了以后收获很大。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是“2个半圣人其中之一”,他被后世尊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与政治家。这本书的书名叫《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是度阴山,这本书通过介绍王阳明的生平故事来说明王阳明心学的创立过程和核心思想。阳明心学的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人的本心超越善恶,处于中立状态、有念头就会产生善恶之分、每个人都能本能的辨认善恶、要通过践行去发扬善行,去掉恶念。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来读这本书,让我们遵循内心的良知,活得更通透。
我当时讲完以后就觉得过于空洞,没有介绍出这本书具体的内容出来,但是受制于时间,没有办法带出太多内容,而且书友听了也觉得不是很能理解心学的核心内容。看了1分钟讲书结构以后,我知道了原因,是因为我在1分钟里,讲了4个点“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4个观点。选材太多,注定没有办法在1分钟内讲清楚讲具体。
【A2具体应用】3分钟
我将按照这个方法重新输出1篇1分钟讲解王阳明心学的讲书稿,在6月30日前完成录制,并收集3位伙伴的反馈建议。
行动计划:
1、讲书名:作者以近十年之功,厚积薄发,著成一部唯一从“知行合一”角度阐释王阳明人生的通俗全传,这本书叫《知行合一王阳明》。
2、讲作者:作者是度阴山,是人大历史学硕士。
3、讲核心观点: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5、讲收获/感悟:人人都有良知,教育顽童不是强行矫正行为,而是激发他们的羞恶之心。
【结束语】1分钟
最后总结一下我今天的拆书,1分钟讲书结构=书名+作者+核心观点+故事/案例+收获/感悟
用逻辑串联讲书,用讲书构建体系,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