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全脑教养法》 所属活动: 拆有有约133期、134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应对孩子的“上层怒火”?

开场:

【自我介绍】

(腾讯会议)

在场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大家中午好!感谢大家抽出午间时间,我们一起来学习应对“孩子上层怒火的三步法”。

为了活跃气氛,我来出首打油诗来引出今天的话题。
小娃撒泼嗓门高,
哭闹功夫似海潮。
道理千般皆不理,
反擒父母耍花招。

今天要分享的话题是每个家长们最切身感受的话题,希望分享完能给大家有新的收获。

开始前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安心。

我的本职工作是少儿阅读表达指导师,在东莞西平有自己的阅读机构,工作中会经常和家长沟通孩子育儿的经验,也是一名二级拆书家。今天,我们将用20-30分钟的时间与大家分享和解读《全脑教养》的1个拆页内容,这是我的TF3-1过级,今天的拆书是有学习目标的。

学习目标:

学习者参加本次拆书之后,能够在孩子发火时,运用“应对上层怒火的3步法”(澄清),识别(行为)孩子的“上层怒火”,引导(行为)孩子停止发火。

【无需分组】因为今天是线上拆书,所以无需分组。

(事件场景)

我想让大家联想一个场景,你和你的孩子在商场逛街,孩子遇到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便闹着要买,你一看价格觉得有点贵,想想家里玩具一大堆,说,孩子,我们不买,家里有很多,结果孩子哭了,在那原地撒泼。

(提问)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有的朋友说,直接拖着孩子回家,可这样强行做,可能会让孩子越闹越凶,或者威胁孩子别闹了,这样就容易给孩子心理造成阴影,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影响)

像这种情况,你顺着孩子就可能会让孩子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如果逆着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甚至影响你们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的人际关系。

(解决)

这本书会帮助你解决这样类似的问题,不仅如此,还提出了拓展孩子思维的12种策略,让你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大脑发育的特点,拓展孩子的大脑思维,促进心智、人际发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我刚才发的拆页,阅读完了的小伙伴可以向我举手示意一下。

【R原文片段】:

(《全脑教养法》第54页):

上层怒火是一个孩子自己决定发脾气。他会有意识地选择行动,按下按钮开始恐吓你,直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尽管他的表现很夸张,看上去也很诚恳,但只要他愿意,他其实可以随时停止发火,比如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或者提醒他,他会失去某种宝贵特权的时候。他可以停止的原因是他正在使用的是自己的上层脑。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保持理性,做出恰当的决定。

孩子可能会像完全失控似的在商场里大喊:“我现在就要公主拖鞋!”但是你能够发现,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决定是有策略地在采取行动,通过操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你放下一切,立刻买下那双拖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what)

这个片段讲的就是“上层怒火”的概念。“上层怒火”是由上层脑驱动的怒火,这里讲的“上层脑”是主分析、思考的脑区,它对应的是下层脑,也就是反应本能的需求和感受,如愤怒、恐惧、呼吸、眨眼、饥饿等。所以,“上层怒火”指的是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标,而故意发的火。

(Why)

如果我们没办法识别他发火是不是上层怒火,那有可能就会被孩子的情绪所利用,时间久了他以后就会通过发火来达成他的任何目地。那相反呢,如果我们啥都不管,直接打压他发火,或者处理得过于粗暴,那如果真的遇到孩子心理上无法排解的情绪的时候,那这样就会失去陪伴他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我们就非常有必要识别孩子发的火是不是“上层怒火”。

(What)

上层怒火这个概念看起来很通俗易懂,但其实在实际过程中很容易和孩子其他的情绪混淆,所以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它的边界,”上层怒火“必须满足2个核心要素:

1. 有策略性、目的性,故意的。

孩子发火是为了换取具体利益(如玩具、拖延睡觉时间),通常发生在孩子明确要求,但被家长“拒绝”后。

2.有表演性质的,能随时停止的,非生理性的。如孩子哭声大眼泪少,不是生理上真实的情绪表现。一旦目的达到,”怒火”立马收住。

【概念辨析-对比讲解】

举个例子,①小朋友因为太困了就瞬间哭了起来,请问是不是“上层怒火”?

显然不是,因为他的尖叫是出于疲劳的本能反应,并不是想通过情绪索取家长不接受的需求所以才哭的(所以不满足“策略性、目的性”)。

②小朋友看妈妈要出差,一出门就忍不住哭了,妈妈立马回来小孩还停不住哭,安慰了20分钟,才慢慢缓和,这是不是“上层怒火”呢?(不是),对,看似他的目的是希望妈妈留下来,但妈妈回来后并没有办法一下子不哭,说明他真的是在情感上的伤心,害怕妈妈离开的情绪左右了他,所以不是“上层怒火”(不满足“有表演性质的,能随时停止的,非生理性的”)。

再比如,③小朋友吃饭时看电视,你把电视给关了,他大哭起来,要你把电视打开,你越拒绝他他闹得越凶,一旦你开始妥协,他立马不闹了。这是不是“上层怒火”?是的,第一,他发火是不是有目的性的?是的,因为他发火的目的是想要继续看电视,第二,他的发火是不是有表演性的?是,他假装撒泼给你看,需求一旦被满足就不演了(同时满足了第一和第二点)。

所以,结合以上两个要素,如何应对孩子的“上层怒火”,可以按以下的3步法来:

核心原则:不妥协+不卷入情绪战争,通过设置稳固界限让孩子明白“发火无效”。

步骤一:识别真伪

识别孩子发的火是不是“上层怒火”,可以根据上述的要点来判断。

1. 观察孩子的发火是不是冲着他的要求和目的去的。

2. 观察孩子的发火是否有表演性质,满足需求后是否可以立即停止。

步骤二:设置界限

如果识别出是上层怒火,则可以通过温和而坚定的语言来回应对方的需求。

“我理解你想要__(需求),但(行为)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替代方案)__,或者等你冷静后再讨论。”

注意:

l 保持平静,避免说教,否则会强化孩子的谈判欲。

l 提供有限选择(如“你可以现在自己停下,或我们先离开这里”)给孩子一个台阶,让孩子做理性的选择。

步骤三:坚持结果

不因哭闹改变你的决定,坚持你提供的界限和后果。

若孩子继续用情绪威胁,平静执行后果(如收走玩具)。

若孩子停止,给予积极反馈(如“你刚才控制住了自己,这很棒”)。

【WHERE】

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使用场景:这个方法适合于当孩子用发脾气索要物品/特权时(如零食、延迟睡觉),经过识别,孩子发的是“上层怒火”时。在年龄上,建议在3岁以上(因为孩子具备基本沟通能力)。

慎用场景:公共场合可先撤离,避免因围观压力妥协。

【预防异议】

Q: “我试过了,没有什么用?”

A: 你觉得没有用是因为曾经你妥协过,所以孩子会闹得更凶,希望你继续像以前一样妥协,这时候必须坚定地坚持一回,每次都坚持、不妥协,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无法用发火来换取妥协。未来,这个方法只会越来越好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做一个小编剧来编一段小故事。故事的场景是未来你很有可能会遇到你的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发脾气的行为。要求这个剧本里面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希望大家尽量将双方的对话动作能够描述出来。另外,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应对“上层怒火”3步法的方式。

这里有一个示例给到大家,大家在书写自己剧本时可以参照我的示例版本。接下来我会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来自行书写,之后再邀请1位伙伴用3分钟的时间来分享自己的剧本内容。

(5分钟后)

有请小燕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她和她大女儿的场景。

拆书家反馈:非常的棒,小燕她刚刚讲了孩子在未来的一周,如果孩子发生因为想要去玩,但被家人制止而发脾气的行为,那她就会采取第一,首先会去辨析是不是“上层怒火”,她刚刚也明确了孩子的目的,发火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去玩(识别真伪);

第二,她设置的界限就是我希望你的分数达到了多少,就可以请假出去玩,如果达不到的话就不能去,只能好好上课(界限条件)。在这里我建议可以去优化一下你的语言组织来设置清晰的界限,理解你想要去国贸玩,因为你想放松你在初中的阶段的压力,但是你发脾气的这个行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案,比如说我们先聚焦在你现在当下的学习的目标,达到了我们再一起去国贸玩,或者等你冷静后,我们再商定具体达到的目标、方案(设置界限)。”

第三,那这个时候孩子她就会停止,我们可以给她一个积极的反馈“你很棒!”,如果她还在发脾气,你就会马上执行后果,后果是什么,可能可以在第二个步骤里面去提到(如,再闹冷战脾气,就……)(坚持结果)。

【结束语】

接下来,我想总结一下。今天跟大家分享了“上层怒火”的概念,以及应对孩子“上层怒火”的3步法和剧场演练。上层怒火”是孩子学习人际边界的必经阶段。父母如果能坚决、合理地应对,孩子就能学会“用沟通而非操控”。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当孩子有意识地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使用“应对上层怒火的”3步法,不妥协+不卷入情绪战争,停止孩子的“上层怒火”,成就幸福家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