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能力!大家晚上好,我是雷丽。我的三个标签是:物业资产管理者、学习成长者、瑜伽爱好者。我今天分享的拆页来自《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第3版)》这本书,由约瑟夫·格雷尼等人所著,这是一本在全球畅销500万册的人际沟通宝典,相较于市面上很多需要以书中特定场景为前提,来教授沟通技巧的书籍,关键对话一书则总结了一套相对通用的沟通框架,让我们在重要对话中都能加以运用。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学习和尝试践行其中的一小步,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用对比说明法来明确沟通目标。
分组:因为今天线上过级,我们就不进行分组了。
学会对比说明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明确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从心开始可以让对话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能明确对话对你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
“我想跟大家一起讨论将影响到所有孩子的课程改革计划。我希望我们这些家长能够坦诚地讨论,互相倾听。”
其次,明确你不想实现的目的。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是什么可怕的后果让耍花招变成一个很有吸引力和识时务的选择?
“我不希望看到有人把持讨论,侮辱别人,导致其他人都不愿说话。 我也不希望看到意见分歧导致我们关系受损。”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怎样既能坦诚地对话,又能增进关系?”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对比说明法”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陷入沉思,眼晴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指出邻居的讨厌做法,又不会让对方觉得你自以为是或对人苛刻?”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和配偶讨论你们的花钱方式,又不会和对方陷入争吵?”
好,我看到有人已经看完了,没有看完的也没关系,跟着我的进度继续今天的拆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拆页主要讲了些什么?
【what】 这个片段是告诉我们通过对比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和不想实现的,加以结合后找到你真正想沟通的问题,让我们能尽量保持理智的情绪,使对话顺利进行。
【why】通常在谈话中因观点差异大或问题棘手容易情绪激动,进而本能地做出“战斗或回避”的“傻瓜式选择”。就会搞砸谈话,使双方原本讨论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还会让双方关系陷入僵局,影响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不利于日后的沟通与交流(不这么做的坏处)
而对比说明法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情况或观点,让对方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减少误解和冲突,从而避免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这么做的好处)
【how】那么对比说明法的三部曲是哪三步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三部曲内容:
第一步是明确目的;
第二步是明确不希望;
第三步是提出真问题。
这三步其实主要是自己的内心活动,比如有这么一个场景,最近你的另一半应酬比较多,凌晨才回家还带一身酒气,很多人的习惯想都不想就开始念叨“又回来这么晚,一身酒气真烦人”诸如此类。那么还可以用我们的对比说明法,先问自己,你真正想实现的是什么?其实是希望他能注意自己的身体。
紧接着,第二步继续问自己,你不希望发生的是什么?很显然,你不想让另一半觉得你不理解他工作辛苦,也不希望双方因此陷入争吵。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的思维模式很不习惯逆向思考,但如果没有这一点,前面的愿望很可能被认为是要求,所以必不可少。
最后就是结合前两步明确自己“既要又不要”的真问题、探索开始对话的新路径,也就是该如何跟另一半沟通,既让他调整应酬的频率,又不至于产生对抗、影响夫妻关系,这时你或许可以说:最近回来这么晚,工作很辛苦吧,但看你喝这么多酒我很担心你的身体,我们可以聊一聊你这个喝酒频率和加班的事吗?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各种关键对话时刻情绪激动,口不择言时;也可以在准备对话前进行思考调整自己的心态,情绪,确定对话目标;在关键对话进入僵局时使用这个方法化解对方的情绪,将对话拉回正常轨道。如在工作会议、团队讨论表达不同意见,又担心团队成员有看法时。或被领导批评或向领导反馈时,如领导向下属提批评意见,用对比说明法可减少对方抵触。
【A1激活经验】
接下来我们大家回顾一下,最近两周内有没有与身边的一些人,当与他们有冲突或意见不一致时,是放任自己的本性坚持己见,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对比说明法梳理了沟通目标,顺利的对话呢?
比如夫妻育儿问题,与老人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与朋友关于某件事有分歧,工作中与同事产生争执等等
可以是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失败的案例,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随后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当众分享
伙伴现场分享内容记录:
分享我学习对比说明后的应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和爱人常有不同看法。以往分歧出现时,我要么固执己见,非要对方按我的方法来,结果引发家庭矛盾;要么干脆不管,可心里又担忧。现在我明白,下次遇到分歧,先明确目标是为了孩子更好成长,不想因分歧影响家庭氛围,然后提出怎么共同探讨出更合适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受益,也让我们夫妻关系更融洽 。
谢谢周老师的精彩分享,分享的内容很好的结合了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相信大家对这三步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可以自己练习。
想象自己在未来大概一个月或者一周,你可能会跟谁因为什么事情产生分歧,当你准备和对方开启这段对话之前,你将如何运用我们今天学的对比说明三步法来梳理自己;真正想实现的、不想实现的,以及那个自己“既要又不要”的真问题是什么?
温馨提示一下:
1、需要体现对比说明的三个步骤(明确目的、明确不希望、提出真问题)
2、需要有大概的时间,人物,事件
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
我们两分钟的思考时间已经到了,下面就不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了,我的拆书内容也已经讲完了。
结语: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沟通存在技巧,需要多学习多践行,找到不同场景的不同沟通方法,棘手问题要先明确沟通目的,和不想实现的目的,用“既要……又不要”梳理出自己的诉求,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是我今天分享的所有内容,感谢大家的陪伴,希望此次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