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汪明艳,HR,很高兴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TF2-1的分享。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小伙伴们能够在孩子遇到负面感受的时候,学会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的亲子专家,两位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们已经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该书30年来不断再版,被译为30多种语言风靡全球。书中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对孩子爱的技巧和训练方法。
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可操作性强,选取亲子关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理解应用,更有趣的是书中有许多趣味性的漫画,增加了可读性。
阅读该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就能真正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原文片段:《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第27页。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安静专心地倾听。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
好,大家都看好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呢?如果不这么做的话,(1)就不能让孩子在叙述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也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如果我们没有真正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感受,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3)那么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对抗就不会结束。
我们家乐乐,幼儿园大班一个小男孩。一天放学后,回来对我说:“妈妈铭铭在学校老是搞我”我玩着手机心不在焉的问:“搞什么啦?”乐乐“他就睡我旁边,午觉时候老是弄我脚”我继续提问:“有没有弄痛?”,“没有”我建议:“那不和他玩可以吗?”“不行,必须得玩”我否定感受“那有什么好气的呢”乐乐听完我的话一脸小愁容的走开了。
大约2天后,乐乐再次和我说起这件事,我就尝试运用拆页中的四个技巧来处理。
1安静倾听。当我放下手机蹲下身,看着他的眼睛专心的听他讲,乐乐说:“妈妈铭铭还是经常来搞我脚,老师也说他了,可他一点不听,太讨厌了。”2简单回应。“哦,这样啊。”3说出感受。 我:“每天都这样,一定让你很生气吧!”乐乐:“是啊,不过也不是每天,只是我们一起玩打怪兽的游戏的时候”我:“哦,原来这样啊”4幻想实现。我 :“你一定很希望你们玩的游戏很有趣,而且没有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乐乐“是啊,我真希望是这样。”说完竟然若无其事的走开了。
后来乐乐告诉我,他们在睡午觉之前换了一个玩加数的游戏,也很有趣,铭铭就不再弄他脚了。其实一旦孩子知道自己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
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恐怕是倾听情绪并能确定他们的感受,尤其是对方的话让我们生气或者焦虑的时候。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演练这四个技巧。
下面请大家认真倾听这些词语,这点小事,你没必要这么难过。别哭了,哭解决不了问题。不让玩游戏还生气。你自己作业磨蹭了还发什么火?领导批评一下不算什么。你可以不要那么做啊。……请回顾你和孩子或者家人、朋友的相处中,最近一次的沟通中,是否有应用忽略、否定、说教、甚至不断的提问或者直接给建议的方式来面对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请想一想。请把这样的经历简单地写到纸片上,2分钟时间,写好的请举手示意。
好,现在再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时光倒流,再回到刚才我们遇到的那个场景的时候,运用我们今天学的接纳和尊重他们的感受的四个技巧(1.安静倾听,2简单回应,3说出感受,4幻想实现),你会怎么做?请在小纸片的下面写出来。1分钟。写好的请举手示意。
(1分钟以后)。好,我看大家都完成了。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们的案例。(6分钟后)好,今天我的TF2-1拆书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