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史丽群。先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标签①二级拆书家。
标签②兼职讲书人。
标签③“运动”达人。
分组
一会儿有分组讨论的环节,为了便于活动进行,咱们现在分个组。从我的右手边起,每两人一组。
学习目标
咱们对齐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拆书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设计思维,梳理认识计划,列出自己的三种人生计划。
【场景】
在讲这本书之前,先分享一个我同学的故事,她大学毕业之后呢,找了一份和专业高度相关的工作,她一直觉得人生好像就是这样理所当然下去。但是有一天,采访的数量开始和收入挂钩,实行KPI考核,这让她觉得很痛苦。在聊天的时候,我一直在听她吐槽,但是她还是鼓励自己:厉害的人不是把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做好,而是突破舒适区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于是制定了计划,试着改变自己,去实现目标达成目标。最近一年她突然发现自己对未来感到很迷茫,脑海里会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真的热爱的我的工作或者说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提问】
各位伙伴,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大学毕业选择的职业和专业相关但不喜欢,甚至就和专业不相关?或者目前的工作或者岗位面临一个改变,你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
【影响】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和我同学有相似的经历,懵懵懂懂的选了专业,懵懵懂懂进入工作岗位,可能某一天发现未来的愿景非常模糊,那根据数据显示在12到26岁的青少年中,有1/5的人对他们将来想要做什么,想要取得怎样的成就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同样,在身边80%的人并不是真的很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长此以往,就会和我的这个同学一样,出现焦虑,甚至抑郁。
【解决】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今天带来的这本书《人生设计课》提供了一种设计思维,其实我们有无数美好的生活(和计划),我们可以自主做出选择,打造想要的人生之路。下面大家有三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书籍:《人生设计课》 作者: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 页码:P116-117
戴夫最近正在解答一位年轻的工商管理硕士的疑问,这个学生想不出有关他的生活的三个计划。
“那么,你将来打算做什么?”戴夫问这个学生。
“我想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
“很好,这就是你的第一个人生计划,”戴夫回答说,“但是,你知道吗,很多公司首席执行官都认为没有必要再花数十亿美元在管理咨询上,所以他们决定取消这方面的支出了,咨询行业已经走到头了。现在,你该怎么办?”
这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非常震惊:“什么?完全不需要了吗?”
“是的,完全不需要了,你必须做其他工作了。你想做什么?”
“嗯,如果我不能做咨询工作了,我会尝试去一家大型媒体公司工作,从事战略或者营销传播方面的工作。”
“很好,这可以作为你的第二个人生计划。”当戴夫问他,如果不考虑金钱或者形象问题,他想干什么时,在再三确定不会有人嘲笑他后,这个年轻人提出了他的第三个人生选择。
“嗯,我非常想做红酒销售工作。真的,我非常感兴趣,我想尝试一下。”
“可以了,”戴夫说道,“你现在有三个人生选择了。”
在交谈中,很多人都固执地认为自己只有一种人生选择。如果你无法立刻想出三个人生选择,那就试试这种方法。一旦想象出三个人生选择,你就会想出更多的选择。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没读完的也关系,下面听我讲解就好。
这个拆页讲的是什么?人生设计的三个选择。
【what】
拆页讲的是作者戴夫帮助一位硕士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一个设计,以便他做出更好的选择。
【概念对比强化讲解】
原文中:“将来打算做”:指的是根据以往的专业、经验进行延伸,选择的工作;“必须做其他工作”:指的是因为外界原因,有新的岗位或者薪酬更高的工作;“不考虑金钱或者形象问题,想干什么”:指的是内心非常想要做的工作。
【案例辨析】
为了更好的设计我们的人生,我们来举几个案例,各位伙伴帮我选择一下哪些是“打算做”、“必须做”和“想要做”?
1. 我的专业是英语,毕业之后我计划从事英文翻译工作。“打算做“因为英文翻译工作是你的专业,属于你擅长做的,能够得心应手的事,符合原文中工商硕士根据专业做出的选择。
2. 公司为了“降本增效”,文员岗位缩减,需要调整到销售岗位。“必须做”因为岗位缩减,属于外因,符合原文中某个行业走到头市场不需要了,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新的选择。
3. 我喜欢美食,我想做一位美食博主。“想要做”喜欢属于内心想要,可能美食博主并不能有特别高的收入或者职务,符合原文中你感兴趣你内心特别想要做的选择。
【how】
按照作者给出的故事案例,如何做才能列出自己的人生规划呢?可以通过以下四步来完成。
第一步:擅长做:当前生活的延伸,根据已经学的专业或者在做的事,你可以理解为你得心应手近期打算做的事情,列为第一个计划;
第二步:需要做:如果当前在做的事突然不能做了,有新的市场出现,你可以选择的事情,可以理解为为了生活必须去做的事情,列为第二个计划;
第三步:想要做:如果不考虑金钱和别人的想法,看自己内心渴望做的事情,列为第三个计划。
第四步:找交集:在列出的三个计划中,找到交集点:你想要做的事情是你擅长的并且有市场需要。
【预防异议】
有的伙伴可能会问,制定的这三个计划,是PLAN ABC的关系吗?是递进关系吗?有没有优劣之分?不是的,每一个计划对你来说都是PLAN A,它不是一个主题的三个方向,而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生活版本,它是潜在的可能性草图,能够激发想象力,帮助你选择人生的方向。虽然生活我们一次只能选择一种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构思多个版本,以便做出具有创意且富有成效的选择。
【Where】
这个方法在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可以给到自己一个大致的人生方向,至于你的这个方向是否可行、如何实现需要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设计。
相信通过上面的分享,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设计人生”的方法了。
各位伙伴可以想想一下,假如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你的朋友、孩子面临工作选择的问题,如果要应用咱们今天所学的这个方法,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呢?
现在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场景来应用学习。这个场景要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三个设计方法。
大家可以先思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
好,时间到!下面邀请,张军老师分享一下来演绎一下,刚刚这个场景。
我想到最近的关税战,我有个朋友在浙江做的外贸,我周末需要打个电话给他,我想他最近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困扰。
那首先就是擅长做,我们都是英语专业,擅长翻译交流,那他也是一直从事他擅长的这份工作。那现在业务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会引导他去想想目前市场的需求,是不是可以转内销来缓解突发事件。然后再一起讨论内心最想要做的事情。最后再一起分析一下这个最想做的事情是不是比较擅长然后是否有这个市场。
【结语】
谢谢张军老师的精彩演绎。
OK,今天咱们的学习就到这里。
现在咱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所学内容“设计人生方法”:
1. 擅长做
2.需要做
3. 想要做
4.找交集
以上是我今日分享,最后祝愿各位伙伴,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设计出自己的理想人生。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