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蓝海,很高兴在这里又和大家相见了,今天我来拆1-2。
首先自我介绍,上次的自我介绍我提到我和拆书帮的缘分,这次我来介绍我自己,我是一个四周岁半女孩的妈妈。作为父母要和孩子一同学习成长。学习有很多形式,其中一个就是通过阅读,所以在阅读的道路上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你们,我们一起晋级拆。
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的片段同样来着《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要把这本书牢底坐穿,在以后的晋级拆当中,我都会选自这里面的片段和大家分享。我之所以强烈推荐这本书,是因为通过书中的方法我很受益,也希望大家在我拆书的时候也能有所收获,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这种沟通方式也被称作爱的语言。这本书也被香港大学选做人生必读的五十本图书之一。
今天选取的片段是这一首小诗,请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
这首小诗主要讲的内容是关于评价和观察的区别。内容很容易理解顾名即可思议,但是知易行难。评价往往很容易脱口而出,像这首小诗提到的你是一个懒惰的人,你是一个愚蠢的孩子,你是一个厨师等等,但是评价往往容易片面性,不够全面。我见过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懒惰的人。我见过没有按照我吩咐做事的孩子但是没有见过愚蠢的孩子。虽然表述起来很长,但更准确,更容易让大家或是彼此接受。
A1:我们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的过往经历,是否用评价代替事实,给某人帖了一个我们认为的标签。我们用1-2分钟回顾一下自己或是他人类似的经历,然后请1-2位伙伴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1,分享者本人是早睡早起的人,所以在她眼中晚睡晚起是不应该的,特别是老公睡到自然醒更不应该,这种行为在她看来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她本人说虽然没有公然的和先生说他这样睡到自然醒是一种懒惰的行为,但是她潜移默化中表达出她的想法,并且把这种想法传递给孩子了。
2,同事对她的孩子有很多负面标签,如果孩子没有全部完成作业,孩子的解释是没有听到老师的全部要求而她本人会认为是撒谎,孩子不参加舞动兴趣班,孩子的理由是身体不舒服而她本人会认为是偷懒是说谎。
A2:评价来源于思维定式,或是为了简明扼要,把睡觉等同于懒惰,用一些标签来表达我们的观点,接下来我们来想想,如果避免把评价和观察混为一谈。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做。请在便签纸上写下你的计划或是打算,然后如果有亲们愿意的和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1接纳每个人的不同;当看到老公晚起床的时候,不去评价他是否是懒惰,给他贴标签。我会先问:你是先起床和我们一起吃早饭然后再睡,还是我们先吃等你睡好了再吃;
2以后在跟家人朋友相处时,我要尽量描述事实,避免评价类的标签来说话,如孩子吃饭没有吃完,我就跟孩子说,我看见你的碗里面还有饭,而不是说你真是一个懒惰或是浪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