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2025年3月 南京分舵第一场拆书活动-线下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你真的会倾听吗?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自我介绍】:

各位书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拆书现场。我是2024年12月11日过了二级拆书家,今天我训练的是《拆书家成长手册》V3的TF3-2, 希望大家有新的体验。

我叫余火,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大家好,我叫余火,年年有余,红红火火。用三个标签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是一名一线教师,从事26年的教学,22年的班主任,用三个标签吧!

第一个是爱学生。因为热爱,我干了26年还是那么喜欢,今年是第27个年头。

第二个是爱创新。在班级里面打造了周末做菜,演讲,口语表达,等创新的活动。

第三个爱学习。从2015年到现在,我学习演讲,心理学,写作和读书。

【分组】由于今天有讨论环节,所以我们先分组,左手边的伙伴一组,右手边的伙伴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学习了结构化倾听,可以更好实现沟通效果。

【图书介绍】:(1-2分钟)

1、【事件场景】:

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你在单位里,你跟领导沟通了很多,你看他的眼神,不太懂你的意思,或者说他的回答不是你想要的。在家里,跟爱人或者孩子,你们的没有产生心流,反而产生了愤怒。你觉得他没有听你说话,还有就是跟孩子的沟通,这些不顺利的沟通,都会影响你的工作,今天早上如果沟通不顺利,可能到了单位都不开心。这次的不顺利,也会影响下次的沟通。

2、【提问】:

不知道各位伙伴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类似的情况呢?你们当时的心情如何?对方的话中充满了情绪或指责,如果我们是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怎么做的?

3、【影响】:

我们作为当事人,如果没有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只停留在争辩是非对错的层面,那很有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进而损害双方之间的关系。

4、【解决】: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片段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的分享来自于《沟通的方法》这本书,作者是得到app的CEO脱不花。书中介绍了一个结构化倾听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识别对方的情绪,找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潜在需求。

【A1】(请大家自测)

现在我们做一些简单的自测题,以自己的第一反应为准。时间为1分钟,打完分请大家计算一下自己的总分。

1.你喜欢听别人说话吗?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2.你不喜欢的人在说话时,你也注意听吗?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3.无论说话人是男是女,年长年幼,你都注意听吗?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4.你是否微笑、点头以及使用不同的方法鼓励他人说话?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5.你是否试着指出说话者所说的意思?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6.你是否让说话者说完他(她)的话?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7.当说话者在犹豫时,你是否鼓励他继续下去?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8.你是否重述他的话,弄清楚后再发问?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9.无论说话者的态度与用词如何,你都注意听吗?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10.为了请他更完整解释他的意见,你是否询问?

将所得分加起来:

A、几乎都是-10,B、常常-8,C、偶尔-6,D、很少-4,E、几乎从不-2

(几乎都是-10,常常-8,偶尔-6,很少-4,几乎从不-2)

90—100,你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80—89,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65—79,你是一个勇于改进、尚算良好的倾听者;

50—64,在有效倾听方面,你确实需要再训练;

50分以下,你注意倾听吗?

【I】【解释自测】

1、有没有得分在80分以上的伙伴?

如果有:哇塞,XX好厉害80分(含)及以上,说明你的倾听能力非常优秀,能够找到别人没有说出口的潜在期待。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倾听能力将更上一层楼!

如果无:80分及以上,代表着你有非常强的倾听能力,能够找到别人没有说出口的潜在期待。

2、有没有得分在50-80分之间的伙伴呢?

这个分数段表明你具备良好的“有效倾听”能力,你已经能够有意或无意中尝试倾听对方的真实意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有没有得分在50分(含)以下的伙伴呢?

如果得分在50分以下,那你就赚大发了,我今天的分享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通过今天现场的学习,你只需要学会画3个框,就会对倾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快速提升你的倾听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几道测试题,考察一下你的倾听能力:

1.假设你是一名新员工,领导突然给你打电话问:“你现在忙吗?”

请问,领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临时考察你的工作,还是想给你安排新任务?

2.你做了个方案,有个关键决策需要请示领导,领导倒是没说别的,头也不抬地扔下一句:“你定。”

请问,这个事儿,你到底能定,还是不能定?

3.你去相亲,对方问你:“你们互联网公司,加班肯定很辛苦吧?”

请问,对方是关心你,还是好奇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情况,又或是含蓄地嫌你加班太多?

这几句话都不长,字面意思也很简单,但说话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想,如果你就是对话中的另一方,当下就要作出反应,是不是还有点挑战?这个挑战在于,我们无法立刻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分辨出他们的真实意图。

结构化倾听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地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分别放三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恐惧、焦虑、愤怒··都是情绪。但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何为情绪。

比如,“领导总是让我加班”,这句话是事实还是情绪?

是情绪。“总是”这个词,表达的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事实。当我们这样表达时,或多或少都有夸张的成分。

很多情侣经常为这种词吵架。一方说,你为什么总是忘记我们的纪念日?另一方就会很生气地驳斥,哪有总是,我不就是去年忘记了一次吗?你看,这么沟通,吵架就要升级了,最终很可能以“你不爱我了”和“你无聊不无聊”而告终。其实,对方要表达的只是“我觉得你忽略了我,我没有安全感,所以很难过”,但身在亲密关系中的他/她并没有将此识别出来,当然也就不可能说出什么对症下药的话。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你就可以立即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我把这样的词叫作“情绪路标词”。

“情绪路标词”一出现,你就要意识到,对方没有在陈述事实,而是在发泄情绪。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他辩论事实真相,而是安抚他的情绪。只有把恶劣的情绪先降下来,双方才有沟通的基础。

第二个框:事实

什么是事实?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都是事实吗?不见得。和情绪刚好相反,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一个事实。

当然,从对方丢给你的一堆信息里判断哪些才是事实,是最考验侦探能力的,需要你调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事件本身的了解。

我们可以借用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在对方的描述中考证 以下几个要素;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如果能用4个W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相反,如果对这些要素语焉不详,而仅仅从诸如“我觉得”“我判断”“我认为”的主观推论出发,那我们听到的陈述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什么是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了解了情绪和事实,我们需要结合二者来判断对方的期待。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是客服,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投诉,说收到的商品有破损,很生气。我该怎么反馈?是不断跟客户道歉,说“你别生气,你别着急”吗?显然不是。如果被对方暴跳如雷的情绪带着走,就没法听懂他真正的意思。越跟他说别生气,就越是在火上浇油,把一起针对公司的投诉变成了私人恩怨。

实际上,我应该在头脑里画出三个框,分别放入事实、情绪和 期待:

事实:对方收到了一件破损的商品。

情绪:他很生气,也很着急。

期待:赶紧换货,最好还能补偿他的损失。

所以,不要跟他在情绪上纠缠。首先承认他不应该有这样的遭遇,然后承认错误,道歉,紧接着跟上一句:“我马上给您补发新的商品,并且同步发您一个小礼品,希望能弥补一点点您的损失。”

发现对方真实的期待以后,我们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原文的片段。

【I便签】拆书家引导

【互动提问】

【提问1】

拆书家:大家一起思考一下,看完了这3个测试题以及解答之后,大家觉得要想听明白对方的意思,看了有同感的,或者不舒服的你说说看。

学习者:没有不舒服,都很正常。

拆书家:这些问题都很正常,有些自己经历,有些别人经历,我们在那个环境中。

【提问2】

拆书家:你觉得结构化倾听重要吗?

学习者:重要

拆书家:原书里给出了“结构化倾听”请大家一起看到。

学习者;读书上的定义解释。

【How】具体要素

那结构化倾听具体要怎么做呢?书中给出了这三个框——情绪、事实、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比如说刚才“你工作忙吗?”

孩子说的“爸爸你忙吗?”

同样的事情,如果情绪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人的 意思也是不同,听的人和说的人感觉不一样。

情绪是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直观表达出来的情绪很容易被识别,比如说伤心的时候流泪了,开心快乐的时候大笑,我们可以通过外在表情,肢体动作都可以看出来。比如:总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听到这类词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白对方是在发泄他的情绪。

第二个框:【事实】

事实是可以借用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四个要素去判断是否是事实。我们来举个例子判断是情绪还是事实:

举例1:“你总去听课”这句话是事实吗?

答:不是事实,这是情绪。“总是”这二个字不可查证、不可追溯,是在表达不满。

第三个框:【期待】

根据情绪和事实,将二者结合起来判断对方的期待。

如果情绪是负面的,期待没有被满足。如果情绪是正面的,期待是相似的事。

我们用上这三个框,来做个分析。

【情绪】:“总是”,可以看出有抱怨的情绪。

【事实】:老公只做过一顿晚饭

【期待】:老婆的情绪是负面的,期待就是希望老公多做一点,希望老公能多体谅她。

这样分析之后,老公就知道老婆想要什么了,也知道该如何回应了。

【适用边界】

情绪越大,期待没有被满足,这个方法可以用在任何沟通场景中,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也要求使用者能够先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才能理性地思考这三个框,如果使用者控制不住自身情绪的话,那就先去学学如何控制情绪吧。可以再深入补充一点,结构化倾听一种灵活的方法:根据当前情景和对方特点,灵活调整三大要素的关注点(情绪、事实与期待)是很重要的。比如:

不同场景,三个要素关注的侧重点回不同。

【互动】

拆书家:大家对运用“结构化倾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习者:没有了

拆书家:那我们再来复述一下“结构化倾听”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哪三个呢?
学习者:情绪、事实、期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指令】

讲解了这么多,接下来到了大家的练习时间,现在需要大家做一个现场讨论,请大家认真听一下需要讨论的场景。

【场景设计】

亲子冲突场景设计

在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高中生小明和他的妈妈因为学习问题发生了冲突。小明最近成绩下滑,妈妈非常担心他的未来,而小明则觉得妈妈过于干涉他的生活,双方情绪激动,冲突一触即发。

妈妈(焦急地):小明,你这次月考成绩怎么又下降了?数学才考了70分,你这样下去怎么考大学?

小明(不耐烦):妈,我已经很努力了,你能不能别总是盯着我的成绩?

妈妈(生气):努力?我看你每天回家就抱着手机,这叫努力?你知不知道现在竞争多激烈? 你看看隔壁小华,人家每天学习到半夜,你呢?

小明(激动):小华小华,你总是拿别人跟我比!我受够了!

妈妈(失望):我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小明(转身要走):我不想听了,你根本就不理解我!

【讨论1】

现在我们试着来用组内讨论的形式,帮助小明,把这三句话装到“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框里,分别是情绪、事实、期待。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讨论,3分钟结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展示他们组所讨论出的三个框的内容。我表述清楚了吗?那大家现在可以开始讨论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1】

学习者A妈妈: 学习者B小明;

妈妈;小明,这次你成绩下降了,这次数学70分。

小明;我已经很努力了,你别老盯着我,好不好。

妈妈;不好意思,妈妈给你压力了,因为妈妈看你每天回来抱着手机。如果少看点手机。我知道你非常努力了,但是看到你成绩下降,妈妈有点焦虑,我们看如何提升。

小明;为什么要提升,我70分挺好,我看没上大学,也没死。

妈妈;你这样说很有道理,现在上学压力很大,上大学不是为了找好工作,提升你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上完大学选择更多。

小明;我压根不想选择,不想上大学,听到大学就烦,我不想上大学。

妈妈;未来有什么打算?

小明;我没打算,现在就挺好的,有吃,有喝,我干嘛着急上大学。

妈妈;你现在吃喝来自哪里?

小明;吃喝,我不知道啊

妈妈;你吃喝不知道哪里?

【回应】

你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状态吗?他们都是很生气的,他们的情绪是不好的,他们的期待没有被满足,所以,我们要先说当下的事,事实是我们要关心的他,期待需要被关心,我们的沟通才能顺利。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通过讨论以及伙伴的分享,相信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结构化倾听的方法,但是当面对有情绪的沟通对象时,可能会一下子被对方情绪影响,变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个方法,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今天回去以后,针对一个有情绪的沟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邀请你的朋友作为有情绪的沟通对象,你作为倾听者演练“结构化倾听”的方法,找到对方情绪背后的期待,并进行回应。也可以找咱们拆书帮的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可以探讨一下哪个地方可以更好一点,会不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等等。

然后,在一周之内,请大家把实际演练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发到我微信上。

我表述清楚了吗?好的,那就大家一周内给我反馈。

【学习者反馈】:

黄妈妈回家体验一下,我们学习过的结构化倾听,女儿在学校考试考了60分,回家后的沟通。

黄妈妈;宝贝,我看你有点不高兴,学校发生了什么事?

小黄;妈妈我的数学没有考好,被老师批评了。

黄妈妈;妈妈看看考了多少分?60分,确实不高,我理解你的不开心。

小黄;就是,但是被老师批评,我还是很难受。

黄妈妈;理解,一会你再看看,试卷哪里有问题,我们可以去找老师。

小黄;好的

【结语】

今天分享就到这结束了,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结构化倾听,也就是将收到的信息放入情绪、事实、期待这三个框中,当我们能找到对方的期待时,也就知道该如何回应对方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