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开场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叫Vicky。我的三个标签是:正面管教认证讲师;读书会主理人;一级拆书家。
接下来的活动会涉及到分组讨论,我需要两个人分为一组,请大家自行跟旁边的伙伴组成搭子。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使用(行为)和善三步曲(澄清),区分和善与骄纵两个不同的概念(界定),在现实生活中更轻松面对育儿问题。
今天分享的拆页来源于《正面管教》这本书,虽然这是育儿经典书籍,但今天拆页分享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人际关系,但因为时间有限,那接下来的学习我会侧重放在亲子关系的处理上。
技能点:用场景介绍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时间:0.5m)
去年我跟孩子去游乐场玩,在排队的时候,小宝觉得无聊就时不时地捏我的脸,我其实很不乐意,但怕他等的不耐烦,就没有制止他。结果从游乐场出来,我脸上长满了红色的小疹子,我才想起自己是敏感肌,极大可能孩子不干净的手捏了我的脸,让我过敏了。
提问:(时间:0.5m)
想问一下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这种情况发生。比如,孩子看电视超过规定时间,跟你说个好话,你又心软答应了?还有没有这种,看电影,总是选孩子喜欢的看,自己不喜欢也会陪着去?
影响:(时间:0.5m)
大家有看到我们这类型的父母,对待孩子就像上帝,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短期来看,这样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父母看起来都是很有爱的样子,但长期下来,这样的父母内耗特别大,精力体力和财力都跟不上孩子日渐膨胀的欲望,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伤害。
解决:(时间:0.5m)
其实哪个做父母的不想养好一个孩子,但我们会陷入一个认知误区,以为无条件的爱孩子就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所以我们容易把爱孩子做成娇纵孩子。怎么办?今天再次带来享誉全球的育儿工具书《正面管教》也许能带大家一些启发。与娇纵不一样的养育方式是和善,这本书提供给家长得很多和善的育儿方法,让家长学会之后就会更科学更轻松的培养孩子成为你心目中“优秀的孩子”。
许多父母和老师对“和善”抱有错误的观念。他们在决定采用正面管教方法时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由于他们不想再惩罚孩子而变得对孩子过于娇纵。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技能点:WHAT
技能点:辨析概念间的适用边界
大家阅读好之后就抬头示意一下我。好的,没有读完的话也没有关系,待会的环节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这个拆页讲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和善和娇纵的回应方式容易被混淆,因为看起来都是表达爱的方式。和善的回应同时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孩子有限的选择,表达的是更高级的爱,那就是尊重和理解。娇纵的回应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了孩子无限的选择,看似家长是在表达爱和包容,但家长实际是在讨好孩子获得认可,表达的是更狭隘的爱。
现在来举三组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哪个是娇纵的回应方式,哪个是和善的回应方式。
第一组案例
A:孩子想吃肯德基,妈妈一开始是纠结的,但孩子确实想吃,就跟他约定不能吃多。这是和善还是娇纵呢?
学习者:
B:孩子想吃肯德基,妈妈一开始是纠结的,但孩子确实想吃,看到孩子泪汪汪地眼神,妈妈就带着孩子去大吃一顿。请问这是和善还是娇纵呢?
学习者:
拆书家解析:A是和善,因为这是有界限的满足。B是娇纵,因为是无条件的满足。
第二组案例
A:孩子在客厅看电视,妈妈在客厅工作,电视声音太大了,妈妈让孩子调小声一点,孩子不愿意,妈妈只好去房间工作。
学习者:
B:孩子在客厅看电视,妈妈在客厅工作,电视声音太大了,妈妈让孩子调小声一点,孩子不愿意。妈妈就跟孩子说:这个声音打扰我的工作,让我觉得很心烦,我现在回房间去工作,但如果还太大声,我们就要聊一聊了。
学习者:
拆书家解析:A是娇纵,因为妈妈在委屈自己满足孩子。B是和善,虽然都是选择回房间工作,但妈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孩子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三组案例:
A:妈妈下班回家很累,孩子要找妈妈玩,妈妈感觉一天都没有陪孩子,就打起精神来陪孩子。
学习者:
B:妈妈下班回家很累,孩子要找妈妈玩,妈妈一方面想陪孩子一方面又想休息,于是跟孩子商量:先让妈妈休息20分钟,闹钟响起,妈妈起来陪宝贝玩游戏。
学习者:
拆书家解析:A是娇纵,因为妈妈忽略了自己的需求。B是和善,因为妈妈既照顾到自己的需求又照顾到孩子的需求。
技能点:WHY
有专门的人去研究过娇纵孩子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不仅会成为家里的山大王,等孩子长大他可能还会成为巨婴。唯有带有规则约束下的爱孩子,也就是和善的养育方式,才有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技能点:HOW
那前面提到,和善的表达容易越界到娇纵,那怎么做才行呢?
那我总结成以下“和善三步曲”:
第一步:觉察自己感受。
当孩子的行为给家长带来负面情绪时,觉察到这些情绪,就确定对方的行为越界了,同时去觉察自己的哪些需求未满足。这是尊重自己的一种方式。
第二步:表达双方感受。
向孩子说出对方存在的感受,也跟他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表达理解的一种方式。
第三步:给予有限选择。
跟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给孩子一些有限的选择,这个选择同时满足了自己和孩子的需求。这是尊重自己和孩子的一种方式。
根据之前孩子捏脸的案例,如果按照这个步骤我会这么处理:
第一步:觉察自己感受。
我觉察到自己有点不耐烦还有点生气,就明白我忽略了自己的健康问题。
第二步:表达双方感受。
我会跟孩子说:你是觉得无聊想跟我玩,但我的脸发出警报了,它感觉不舒服。
第三步:给予有限选择。
这样吧,咱们为了打发这去聊的排队时间,要么玩一下手指游戏要么玩一下故事接龙,你觉得呢?
技能点:WHERE
【适用边界】
对于你需要用“情感”维系的关系中,他人的行为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和善三步曲”解决当下的问题。
【不适用边界】
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涉及到违法乱纪或者恶意侵犯的问题时,无论谁有情绪,都不能使用和善的回应方式。
【编写剧本】:
介绍(1分钟)
现在来到本次拆书的最后一个环节,现在先回顾一下前面所说的内容,“和善三部曲”具体是:
第一步:觉察自己感受。
第二步:表达双方感受。
第三步:给予有限选择。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大家来写个剧本,故事是大家下在未来一周或一个月内可能会跟你的孩子或者家人发生的冲突事件,你要用刚刚学到“和善三步曲”去处理那个事情。编写的要求写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在结果那一栏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给到大家4分钟的时间,随后会邀请一名小伙伴上来分享。
写剧本(4分钟)
时间到了,现在邀请。。。上台分享他自己的故事,在对话环节最好演绎一下两个人说话的感觉。
【学习者进分享】(1分钟)
邀请Tiffany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时间:未来两天(周五)晚上
地点:爸妈家里
人物:T和小侄女
冲突事件:侄女希望T多点时间来陪她玩
起因:吃完饭想赶紧回家
经过:
侄女可能会跟T说:姑姑,你陪我玩到睡觉再走。
T觉察自己的感受,会感觉有点抵触,因为不知道怎么拒绝又感觉为难,感觉不忍心。
T跟侄女说:我确实陪伴有点少,你希望我多陪你一下,但我时间也很有限。
T可以跟侄女选择:我周末是双休的,那周末是陪你玩更久的时间的,希望呢,我们可以达成一致。
金句总结:爱是免费的但不是廉价的,请让你的爱带些理智和边界,给出去的时候记得带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