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唤醒孩子的自律》》 所属活动: 拆书家过级之学习无极限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积极倾听的力量

开场:

【开场】4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煦风,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家庭教育促进者

第二个标签终身学习者

第三个标签未来的三级拆书家

今天是我的TF3-3过级,主题是积极倾听的力量,时间大约70分钟。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后面的小组学习,我们先分一下组。蔚蓝、沐恩 、静静、张蕾是一组,核桃、甜甜、钱柠是二组。

【拆页间的逻辑关系】

今天我们将学习2个拆页,第一个拆页介绍了问题归属的方法,第二个拆页在他人处于问题区时,如何帮助对方化解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两个拆页是递进关系。

【学习目标-总】1分钟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责任不清的时候【WHERE】,使用“看扁鹊”的方法【澄清】来确认问题归属【界定】。

在他人处于问题区时【WHERE】能使用积极倾听法【澄清】化解对方的情绪,启发对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界定】。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2分钟

【场景】

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我自己的经历

1、一天我先生下班回家,看表情有些严肃,

我:怎么了?心情不佳?

先生:嗯,今天碰上个客户,公司不大,脾气不小,不知道怎么尊重人,真难沟通。

我:服务业就是这样什么人都能碰上,但还要客户至上。现在都讲客户思维,你要站在他的立场上去想一下,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先生:你不用在这儿教育我,这种人暴发户心态,有点钱了自我膨胀,我管他什么需求,我不伺候。

我:你什么态度,好心当成驴肝肺了。

先生:我这个年龄还能不明白这些,就是发个牢骚,你看你这上来一通教育。

2、有一次周末女儿要写作业,我看她把书拍的啪啪响,我问“怎么了“,女儿嘟嘟囔囔”我没记下作业来,不知道要写什么”。我说”这点事着什么急呀,我问问小鱼妈妈,请她帮忙把小鱼的作业记录本拍个照”。

【提问】

为什么我们出主意、提建议想去帮助对方,对方并不领情?

我急急忙忙的帮女儿解决问题,这是真的在帮她吗?

怎么能够更好地沟通呢?

【影响】

当我们试图通过评判和建议来“帮助”他人时,往往火上浇油。更糟糕的是,这样的交流模式很容易演变成一场争吵。本来是想安慰、支持对方,结果却无意间加深了伤害。

当孩子深陷困境时,我们常常直接替他解决问题。表面上看,这似乎帮他度过了难关,但实际上,却剥夺了他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变得越来越依赖,缺乏自信,甚至害怕挑战。

【解决】

今天的内容来自《P.E.T. 父母效能训练》,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有效的方法:

问题归属原则教我们如何明确责任归属,避免不自觉地越界。

当发现问题属于对方时,该如何使用积极倾听给予有效支持?

这两个拆页相辅相成,让我们在沟通中更加得心应手。

拆页一 15分钟

【学习目标-拆页1】5:27”

学完这个拆页后,当你遇到责任不清时,可以使用“看扁鹊”的方法来厘清责任归属。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时间2分钟,阅读完的伙伴请抬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字)2分钟 5:53”

【R原文片段】《是谁拥有问题》P22-23

P.E.T.父母效能训练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问题归属原则。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如此众多的父母都落入了一个陷阱,本该归属于孩子的事情,父母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而不是鼓励孩子自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父母经常告诉我们:

“参加P.E.T.课程对我最大的一个影响是,我能分辨出究竟谁处在问题区。这毫无疑问是最有价值的事情,真令我震撼。我的孩子拥有问题,我就不需要为此负责--要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将它们揽在自己的肩上。”

“当我意识到自己不需要去解决每个人的问题时,这真让我松了一口气。”

当父母了解问题归属原则后,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

问题”一词在这里是指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问题就归属于他需要他来解决,不是指谁做错了什么,谁出现问题。--译者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简短互动】7:10”

我看到大家已经阅读完毕,大家认为本片段的讲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答案:问题归属原则

【WHAT】7:23”

那什么是“问题归属原则”呢?

简单来说,就是谁的需求没被满足,问题就归谁!拥有问题的人要负责解决问题他人可以协助但不能越界。

这儿这个“问题”与我们习惯性所说的问题不一样,举个例子:

孩子不小心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碎了,妈妈很生气。

按照习惯性做法,孩子犯错了,有问题,妈妈会要求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这里孩子有问题,孩子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但是在PET里按照问题归属原则,妈妈失去了自己心爱的花瓶,有情绪,处于问题区,负有解决问题的责任。

【WHY】8:49”

作为父母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孩子有问题,立刻给建议、说教、训斥,甚至直接替孩子解决,结果是孩子变“妈宝”事事依赖,孩子没自信害怕失败,当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时,父母是不是就变得更焦虑。

正确的做法是——分清责任! 自己的问题自己负责。结果孩子会自律自我负责,遇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提高,父母轻松不操心!

【HOW】10:07”

那我们具体如何运用这个原则呢?可以使用“看扁鹊”三步法:

1、看——看情绪:观察他人的行为,表达出了什么情绪。

2、扁——辩需求,谁有负面情绪,谁就有需求没到满足。

3、鹊——确责任,明确谁的需求没满足,谁就处于问题区,谁就负有解决问题的责任。

有些同学在辩需求这儿会有些绕,我们继续借用孩子把妈妈的花瓶打碎了这个例子来看,

如果妈妈因为生气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哭了,这时候孩子谁的需求美有得满足呢?是孩子。孩子打碎了花瓶,心里会害怕,也想要父母的安慰、理解,所以这时她的需求没得到满足。

如果妈妈没有负面情绪,还安慰孩子没关系,孩子呢被吓了一跳,然后恢复了平静,这时有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吗?没有。妈妈和孩子都没有需求,都没有问题。

这就是看扁鹊三步法。

【举例】12:19”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我都上床躺下了,听见女儿的房间传来一声响,然后是两个人的一个哭一个大声的喊,打架呢。我过去“彭”的把门推开,说“不想睡觉别睡了,去客厅站着去”。

然后自己回房间,气的我脑门突突的跳。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怎么瞬间就被她们带起来了呢?我为什么要生气?于是我问自己三个问题

问:“我看到了什么?”

答:我看到姐姐坐在上铺,把床上的一个盒子仍在地上,自己还在那哭;看见妹妹站在地上满脸通红,生气的大声指责姐姐。回头时看到自己是带着愤怒的情绪的。(看情绪)

问:“谁的需求没满足?”

答:姐姐的需求是想安静睡觉,妹妹是希望姐姐下来陪自己。我希望姊妹之间要相亲相爱,所以我们三个都处于需求区。(辩需求)

问:“谁要负责任?”

答:我和“女儿”都应该为自己的问题负责任。(确责任)

这时我意识到我越界了,我的愤怒对于孩子之间的争执没有任何帮助。于是我调整好心态,心平气和的回到客厅,跟她们重新沟通,最后两个人互相道歉回去睡觉。通过这次事件,我意识到在关心确认责任,不越界非常的重要。

【WHERE】15:38”

“问题归属原则”不仅在亲子关系中适用,在亲密关系、朋友关系、职场等也都适应。

是否还有不适用的情况呢?当然。比如紧急情况下需要当机立断,这时过于强调责任划分可能会失去最佳的机会;竞争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是自己怎么赢而不是对方的需求是什么。所以任何方法也有它的适应边界。

好,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问题归属原则”,以及如何运用它。下面请大家继续看下面的一些场景:

l 孩子大学毕业嫌现在的工作,活儿累钱少,辞职了,天天在家看手机玩游戏,父母还得每天伺候着吃喝,心里很是郁闷。

l 小红的老公曾经是公司高管,失业后一直没找着合适的工作,成日里无所事事,小红感到既担心又失望。

l 小明因为工作上的问题与同事发生争执,他总是抱怨同事不配合。

.....

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未来的2个周内,你可能会遇到什么场景呢?类似于上面的例子?现在带着这个思考我们来编个小故事,强化一下今天的学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6分钟

【A2编剧本】

拆书家提问设计:17:44”

具体要求如下:

1) 故事要在未来2个周内发生;

2)要有背景、人物故事情节要包含起因、经过、结果

3) 故事中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看扁鹊”三步法,并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4) 这个环节大家自己编写即可,不用讨论、无需分组。6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分享。

【对学习者提问的反馈】 21:20”

静静:我只写到理清责任就行吗?

拆书家:一共三个步骤,看情绪、辩需求、确责任,所以思考一下就这个方法做到什么成度就可以呢?

静静:奥,就是划清责任

下面请请静静来给我们分享一下。

【回应与反馈】

刚静静分享了和女儿的故事,因为女儿有情绪,她也跟随着有了负面情绪,通过“看扁鹊”三步法看到了自己和女儿的情绪,两人都有为满足的需求,都负有解决问题的责任。

感谢静静给我们的精彩分享。

【过渡】1分钟

好,到此我们学习完了第一个拆页,学会进行问题归属,如果确认他人处于问题区,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对方呢?下面我们看第二个拆页。

拆页二 50分钟

【学习目标-拆页2】28:07”

学完拆页2,学习者在他人处于问题区时【WHERE】使用积极倾听法【澄清】化解对方的情绪,启发对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A1量表自测】设计量表自测 3分钟 28:23”

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测试,以下有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打分时不要思考哪个答案“应该”更好,用你的第一反应打分。最后统计一下总分数,时间1分钟。

【I解释量表自测意义】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测试完了

这个评估表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是否是一个善于积极倾听的人。

接下来统计一下大家的得分。

1、总分在25分以上的请举手,恭喜,你们是非常善于积极倾听的人,通过本次的课程你们会更深刻的理解积极倾听带来的好处。

2、总分在16-25分的伙伴也非常的棒,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倾听的能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练习,你们会对它的运用更加熟练。

3、总分在15分及以下的伙伴今天将是受益最大的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将体验到积极倾听的魅力,它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很大的改变。

测试说明:在此也说明一下,这个量表仅作为大家了解自己积极倾听能力的小测试,非权威测评。仅供大家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不要因此来给自己定标签,善于反思和学习的人都会更好的成为自己。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时间3分钟。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字)3 分钟 32:04”    

【原文片段】父母为何要学会积极倾听P53-55

很多人认为他们可以自己消除情绪,其方法是抑制它们、忘掉它们,或者想些别的。实际上,当人们受到鼓励,敞开胸怀说出困扰他们的情绪时,这种情绪才能得到释放。积极倾听正是鼓励这种心理宣泄,它能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情绪。当他们表露出自己的情绪后,这些情绪常常会奇迹般地消失。

积极倾听帮助孩子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情绪是友好的,”我们在课堂上用这句话来帮助父母们认识到情绪并不是一件“坏事”。当一位家长通过积极倾听表现出他接纳孩子的情绪时,孩子在父母帮助下更容易接纳这些情绪。他能够从父母的回馈中学习到,情绪的确是友好的。

积极倾听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温暖的亲密关系。被另一个人倾听的经验、被倾听者所理解的这种经历,都会带给人极大的满足感。诉说的人会感受到倾听者的温暖情谊。尤其是孩子,他们会对这种反馈报以充满爱意的想法和感受。倾听者也会被激起类似的情绪他对倾诉者会开始产生更加温暖和亲密的情感。当一个人充满同理情绪、准确地倾听另一个人时,他会开始理解那个人,欣赏他看世界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在这个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他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使自己变成对方。毫无例外地,通过使自己“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你会产生亲密的感情,会更加关心别人,更加有爱。与另一个人换位思考,就是要把他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同时还要乐于与之相处,或者陪在其身边。这意味着,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有一段时光与他同行。这种行为包含深深的关心和爱。父母学习了伴随换位思考的积极倾听法,会发现一种全新的欣赏与尊重,一种更深的关怀;作为回报,孩子也会对父母抱以同样的感情。

积极倾听能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我们都知道,当人们可以“把问题说出来”时,会比仅在心中思考想得更加透彻,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积极倾听法在鼓励谈话方面如此有效,能帮助一个人为他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每个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让我把你当作听众”“我希望和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或者“或许跟你说说会有所帮助”。

积极倾听会影响孩子,变得更愿意倾听父母的想法和主意。当某个人愿意倾听你的观点时,你才会更乐意倾听他的观点,这是一种普遍情况。如果父母首先倾听孩子,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接纳父母的意见。因此,当父母抱怨孩子不听他们的话时,很有可能这些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也做得不好。

积极倾听,“把球留给孩子”。当父母用积极倾听法回应孩子的问题时,他们会观察到孩子是如何开始自我思考的。孩子会开始自己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某些建设性解决方案积极倾听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分析问题,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案。积极倾听传达信任感,而建议、推论、指示等信息由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传达的是不信任感。因此,积极倾听法是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主、更有责任感、更为独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10分钟

【简短互动】34:36”

我看到大家已经阅读完毕,通过阅读这段文章,大家认为忽略情绪可以让情绪消失吗?

答案:不能

是的,片段里提到积极倾听有助于化解负面情绪。

【WHAT】34:47”

那么什么是积极倾听呢

积极倾听就是在他人处于问题区拥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的倾听对方,共情对方的需求和情绪情感,忍住说教,憋住建议,收起观点,鼓励对方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对比概念与案例】35:13”

下面我们通过3个案例来进一步的理解什么是积极倾听。

【案例1】

乐乐放学后满脸的不高兴,跟妈妈说今天老师占了他们的体育课、音乐课等等,这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妈妈一边接电话一边听乐乐说,乐乐不说话了,把书包狠狠的扔在沙发上。

概念折返1】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积极倾听了吗?

答案:没有

积极倾听的基本前提是专注,你专注听才能正确的分析对方的需求、情绪、动机,对方才能感受到你的关注、尊重,他才愿意跟你说。妈妈一边接电话一边听做不到专注的,乐乐也会觉得妈妈并不关心自己。

案例2

就以在最开始我提到的关于我和我先生的例子,在他明显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我还说要客户至上,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一下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等

【概念折返2】

在这个案例中我积极倾听了吗?

答案:没有

他的情绪是郁闷、不快,但是我没有去共情他的情绪,而是好心的给出“建议”,而这个建议的背后是否定,潜台词就是你做的不好,我的这种做法才是对的。等于给他的负面情绪又添了一把火,烧得更旺。

【案例3】

一年级的晨晨放学后看电视玩游戏,到了晚上8点还不写作业,爸爸催他还撒泼耍赖闹脾气

妈妈先拉出他,摸摸他的手,

妈妈:“妈妈,真的还蛮好奇,你为什么一直不写作业呀!”

晨晨沉默地看着妈妈,有些害怕。

妈妈:“看起来你有些害怕了,你不想写作业,一直被爸爸催着,你也纠结难受”

晨晨:“因为我在学校太累了,在学校也要写字,回来了也要写字,我不想写。"

妈妈:“哦,看起来你上学挺累的”

晨晨:“是呀,我就是很累,爸爸一直催我,我都快哭了”

妈妈:“你也委屈!不过妈妈担心不写作业明天老师会不会批评呀?”

晨晨:“妈妈,我觉得有些不用写的作业,例如背诵作业,我自己已经会背了,我就不用做了,我就只用写那些写字的作业,行吗。”

妈妈:“好”。

他立马兴奋起来了开始写作业了,其实整个作业就用了10分钟。

概念折返3】

这个案例中,妈妈积极倾听了吗?

答案:是的

从妈妈的反应看,当时妈妈非常专注的,整个过程引导孩子表达,共情孩子的情绪,没有批评、指责、发脾气、提建议,最后孩子自己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这3个案例,大家是否对积极倾听的理解更深入一些了呢?

【WHY】39:36”

通常我们习惯于给他人出主意、提建议,甚至评价好坏对错,结果自己认为是在表达关心、提供帮助,但对方却不领情,甚至情绪烧的更旺。

而积极倾听能让对方感到我被理解、被关心、被接纳,引发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的信任和亲密。

【HOW】40:24”

那么要积极倾听具体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1、 倾听:在对方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邀请他说,并专注的听他说。

2共情:对对方的信息进行分析,共情他的真实需求及情绪情感,并准确的反馈回去,但不能输出评判、建议、推理等自己的信息。在这步中又可以分出两小步。

【细化步骤】41:08”

①先核实:往往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正确分析对方发 出的信号,可以先和对方核实。比如孩子说“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妈妈说:“饿了,是吧?”孩子说:“不是,同学和我约了7点半一起组队打游戏。”

②再确认:求证后再分析,再反馈。妈妈说“奥,和同学约了打游戏呀,担心一会和吃饭时间冲突了,马上就好。”妈妈正确get到了孩子的需求。

3、解决:通过提问引发对方思考,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举例】42:18”

我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一个周六早晨,要写作业了,姐姐坐在椅子上哭。

我:怎么哭了,愿意和妈妈说说吗?(倾听)

姐姐:她又和朋友换笔了。

我:奥,换的新笔挺好看,用哪支笔换的?

姐姐:那只绿的

我:妹妹笔袋这还有一枝呢

姐姐:那是我的

我:妹妹拿了你的笔,不高兴了吗?(共情-核实)

妹妹:你自己给我的,还给你。

姐姐:她跟朋友换了好几次笔了。有好几次是好朋友直接给她的。好朋友都离他近。

我:奥,好朋友给妹妹了,但没给你,你很失落(共情-确认)

(姐姐点点头)

姐姐:她和好朋友伸手就能够到

我:你离好朋友远,你也想和好朋友近一些。

姐姐:嗯

我:可以跟老师申请调座位吗?(解决)

姐姐:不行,老师会调的更远,她担心互相说话

我:那怎么办?你在学校没有朋友玩,我还挺担心的。(解决)

姐姐:雨轩下课的时候常找我说话,她也喜欢画画。(解决)

我:奥,你两有共同的爱好,你喜欢她吗?

姐姐:喜欢,她还送我她的画了。其实不调位子也没关系,上课老师又不让说话,下课了我们也可以玩。(解决)

最后,又说到同学的一些有趣的事,哈哈大笑起来。一场风波这样平息了。

【预防异议】44:32”

也许你还有疑问,我积极倾听了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吗?当然积极倾听并不总是有立竿见影的结果,可能仅仅引发了对方思考;可能对方在事后才找到解决方案;也可能仅仅帮助他释放情绪,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情况。但是每个人都不该被剥夺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自我成长的机会。

还有积极倾听只能用在负面情绪的时候使用吗?其实任何时候你使用积极倾听都会让对方感觉更好,感觉自己被关注,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只是在负面情绪的时候,它的力量更强大。

【WHERE】46:04”

积极倾听在许多情况下都非常有用,尤其是在需要建立理解、共情和信任的场合。然而,也有一些情况下积极倾听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或者可能不适用,比如对方想保留自己的隐私或者就想有个独处的时间、在你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没法充分积极倾听,这个时候使用积极倾听起到的效果是恰恰相反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分钟

【A3微行动学习】

一、明确问题 8分钟 46:52”

【小组分享】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想大家对积极倾听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一个月里,你是否有过类似下面的经历,比如:

1、孩子嫌作业太多,心里烦躁发脾气。

2、闺蜜因为升职失败,心情低落

3、同事被老板批评,情绪激动

......

你使用了积极倾听却以失败告终,请每人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具体要求如下

① 每个小组指定一位组长,组织大家分享,记得及时提醒伙伴是积极倾听失败的场景;

② 分享时间是3分钟。

【小组讨论】

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积极倾听失败的案例,现在请将三个步骤倾听-共情-解决代入到你刚才分享的情景中,你认为对你来说实现成功的积极倾听最难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给大家2分钟时间,在小组讨论一下,要求如下:

在小组内安排一位记录人,把大家的想法记录一下。

组长组织成员参与讨论

小组内投票评选出个比较难的点;

选择一名代表发言。

【分享1】好的,我看大家都讨论完了,先请一组用1分钟的时间进行分享。我把你们的答案写在白板上。 54:45”

代表:共情

拆书家:请说一下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代表:因为我们总是从自己立场去帮助被人,但这可能不是对方想要的。

【分享2】请二组用1分钟的时间进行分享。

代表:解决

拆书家:为什么认为这个步骤最难?

代表:很容易进入一个陷阱,习惯性给对方提建议,没有引发对方去思考。

大家对最难的步骤有不同的看法,请进一步来阐明自己的理由吧。

【投票】好,经过双方的激烈辩论,现在我们进行投票,选出最难的一个步骤,

选共情的请举手 ,全票通过。

现在我们投票选出了最难的步骤 共情

二、讨论导致问题的本质原因 4分钟 59:38”

【讨论】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59:40”  在组内讨论最难步骤的本质原因,找出1-2条理由,2 分钟后分享

【分享1】先请一组进行分享本组讨论结果

1、难以克制自己评判性思维

2、难以准确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

【分享2】下面请二组分享本组讨论结果

1、换位思考难

2、抓取信息难

两组各自给出了2条原因,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是否有相同的地方。难以克制自己评判性思维与换位思考难、抓取信息难可以合并呢?抓取信息和很难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可以合并一条。然后评判性思维和换位思考可以合并

三、明确问题的本质 6分钟 1:06:25”

【合并总结】

3、经过总结,我们得到 两个 个本质原因,就是难以克制自己评判性思维和难以准确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

【讨论】

现在请组内讨论,选出个最本质的原因,2 分钟后进行投票

【投票】

现在请大家投票选出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时间2分钟

难以克制自己评判性思维3票,难以准确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4票,经过投票我们确认最最本质的一个原因是难以准确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6分钟 1:11:16”

我们找到了最本质的原因,现在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一下“咱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ok呢?”1:11:23”

情绪趋于稳定,能积极的思考,愿意分享

请继续小组讨论,就最本质原因找到 1-3 条解决问题的办法,5 分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方法一定是可操作的行动。

五、请每组代表讨论结果 6分钟 1:15:2”

【分享1】现在请组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

代表:1、观察他的语言和行为,识别他的情绪

2、多提问,多让对方说

【分享2】现在请组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

代表:我们基本一样

【合并总结】

两组都分享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结果基本一样

【宣布最终解决方案】

好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最终得到如下的解决方案:

1、观察他的语言和行为,识别他的情绪

2、 多提问,多让对方说

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两条解决方法来解决最本质原因难以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那最本质原因解决了,最难步骤共情是不是也不是问题,最难步骤解决了整个倾听就容易成功,好祝贺大家!

【A2】布置任务  1分钟 1:16:28”

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在一周内找机会跟别人分享如何运用积极倾听法?想想有哪些要点可以分享。

最后在一周内,‍‍将咱们的分享场景、内容、过程、结果,通过微信或者邮件发给我。学习来自于实践,特别期待看到大家的学以致用。

【学习者任务】

蔚蓝的分享:

昨天我和女儿有一次谈话,跟她分享了如何使用积极倾听法。

女儿:数学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了三个小组,根据上课和作业情况给每个组打分,今天我们组强强因为昨天作业没完成,拉了我们
组后腿了,小组长一诺把他给骂了一顿。我是强强的同桌,要监督他写作业,我告诉他怎么写,可是他根本就不听。

我:首先, 你可以问问他,昨天发生了什么导致作业没完成? (倾听)

其次,告诉他换做是你,没完成作业心里会害怕,给组里拉分心里会内疚,被组长一顿臭骂心里会难过,你很理解他的心情(共
情)

最后,你可以说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样能把作业及时完成,好吗?(解决)

女儿:下次我试试。

【结束语】1分钟 1::16:54”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问扁鹊”三步法来进行问题归属,在他人处于问题区时,能使用积极倾听法来协助对方化解情绪,解决问题。希望大家能在生活、工作中学以致用,发挥积极倾听的力量!

我今天的过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