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113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敏。首先,我用3个数字来介绍自己:
1.25。今年是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第25个年头。
2.3。我有三个分别处在中学,小学,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3.1。成为一级拆书家后至今有1年了,在拆书的道路上正准备加紧升级打怪。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可以在与孩子沟通时,尝试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和孩子进行沟通,从而促进双方合作,解决问题。因为今天人数少于6个人,我们就自成一组吧。

【图书介绍】

【Feature特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来自美国杰出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博士成名作的《正面管教》。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父母、老师都终身受益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法,核心理论是和善而坚定。自1981年本书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Advantage优势】:和其他教育孩子类书籍相比,本书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典理论,更重要的是,作者20多年收集到的正面管教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同时,“正面管教”也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它既处理行为,也处理行为背后的信念,落地性更强。

【Benefit利益、好处】:

【B1】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你对孩子太严格和控制过多,孩子唯唯诺诺或是什么事都要依赖你?当你太娇纵孩子或放养时间过长,孩子问题多多让你苦不堪言?这本书的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的管理方法,还能培养出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正有此困惑,这本书绝对能帮到你!

【B2】当遇到孩子磨蹭拖拉、哭闹不止时,你是否会心烦意乱、无力感十足呢?这时你通常会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呢?比如你会不会这样说:妈妈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相信你一定会按妈妈说的做吧;或者这么说:如果你乖乖配合,我就给你买XXX(棒棒糖),如果你不做,你就别想XXX(买玩具);或者干脆提高声音分贝大吼大叫甚至先下手为强等等。但是,或许你会发现,这些威逼利诱的招数经常还会失灵,孩子根本不CARE你。今天的拆页是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简·尼尔森《正面管教》P24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原文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帮助我们更好地赢得对方合作的方法。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不这么做的坏处】或许你会说我曾经用得那些威逼利诱的方式有时不是也奏效了吗?为什么非要这么麻烦用这4个步骤呢?是的,乍看起来我们的确达成了我们的目的,让孩子当下乖乖配合,听话照做了,但这种不尊重孩子的处理方式,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盲目顺从,遇事没主见,也可能会导致严重叛逆,破坏亲子关系,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用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通过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被倾听、被理解、被鼓励,他们就更愿意听我们说,更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反面例子】在中午吃饭桌上,我爸煮了一桌子好菜,他看见我儿子吃得很少,好言相劝让他多吃点。儿子不理不睬,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提醒他说外公和你说话你要回答呀。过了一会儿,外公又对他说:这个菜很好吃,你尝尝。这时儿子大声朝外公嚷嚷:“我不吃,我就是不吃”。外公一脸茫然,大家都吃了一惊,我顿时火冒三丈,和他说:“怎么能这么大声和外公说话,立刻马上给外公道歉”,结果他直接更大声地给我来了一句:“不要”。我非常大声地斥责道:“你道不道歉?”,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就是不要”。当时我感觉血液一下子冲到了大脑,气的我差点就要上手了,但因为急着去接姐姐,只能生气地告诉他:“等我回来时你必须和外公道歉完毕,否则我对你不客气”。然而,晚上我问他时他居然还是没有道歉,后来我说如果你现在道歉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不然不仅得不到奖励还要惩罚你了。最后他违心地向外公道了歉。事件中,当儿子朝外公大声嚷嚷时,我顿时觉得不能接受,用强硬的方式要求他立即当众道歉,最后我又用惩罚和奖励的方式来让他完成道歉,但实际上这一波操作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本质,那一句道歉也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对外公的尊重。而作为妈妈的我其实也在教导他用不尊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如果我们使用赢得合作四步法的话,换一种友善的、理解的、关心的态度跟他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他,不仅缓和和改善了亲子关系,也能更好地引导他如何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学会和别人沟通,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别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具体该怎么操作?

【How】(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步:理解感受首先要明确表达出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要跟孩子确认你的理解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问他,“你是不是感到……?”用这种句式去“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用这个句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会瞬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第二步:表达同情如果你自己有类似的经历,你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或行为,这样效果会更好。但是需要注意,同情只是说你能理解孩子的感受,但并不代表你认可这种做法或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被宽恕的。类似“换做我,我可能也会觉得……”句式,具体的、进一步地让他们明白,我们在努力理解他们。第三步:告知感受客观真诚的告诉孩子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因为你前面两步与孩子的沟通是真诚而和善的,到这个时候孩子就更能听进去你在说什么了。比如“对于你的行为我感到……”句式。来讲述当下你的感受。第四步: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自已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那么我们能怎么做呢……?”这种句式来引导他说出更好的做法和解决方案。

【正面例子】回到刚刚的那个例子,现在我想要重启这个行动的话,我会这么做:第一步:理解感受外公在饭桌上一直劝你吃这吃那,你是不是感到很烦躁?第二步:表达同情换做我,我想我可能也会觉得烦躁。你爸看我半夜不睡觉,三番五次跑过来提醒我,结果我也非常烦躁,然后冲着你爸发脾气,你爸也觉得很委屈。第三步:告知感受在饭桌上你对外公的态度让妈妈感到很着急,也有些担心。着急是因为你一直没有回应外公,担心是因为这样的态度让周围的人特别是外公感到很寒心。第四步:解决问题如果下次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呢?引导他说出更好的做法和解决方案,并运用于自身的实际。(比如先对对方表示感谢然后告知理由再婉言谢绝;或者深呼吸调整情绪等)

【Where适用边界】以上就是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可以用在与孩子的沟通上。其中第三个步骤有时可以省略,比如当下你并不在场,它特别适用于工作或生活中,开始或重启一些自己可控的行为时使用。【不适用】个别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当下时间和空间上的紧迫性,注意尊重环境。比如,要急着赶飞机等个别紧急或特殊的场合时,没有更多的时间让我们按步骤循序渐进,可能只能简单粗暴。但我们也要慎用,并且事后一定要找合适时机再用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和孩子讨论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下我们如何做会更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

1.接下来呢,请大家认真的回想一下,您是否在用我们常见的威逼利诱的方式来要求孩子配合,结果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在作业时拖拉磨蹭,在商场时吵着要买玩具赖着不走,分分钟都让你想抓狂呢?请各位回想下自己遇到的具体事情是什么?您当时用了什么方法?您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效果怎么样?每人想一个场景就好,可以简单记录在便签上,只要记录场景,不需要对场景进行评价或者修正,下个环节我会给大家充足时间来讨论解决方案。

2.现在给大家30秒的时间思考下,一会儿我们每个人用1-2分钟的时间来分享下场景。3.好的,时间到,下面从我这边看到的顺序依次分享自己的故事,时间是1-2分钟。对比一下“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有什么地方是有做到的,而什么地方是没有做到的呢?【学习者分享】我之前在辅导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孩子不想完成作文,一直拖拉磨蹭,拖到天都黑了还没动手写,我当时就对他大吼大叫,强迫他今晚必须要完成,并且威胁他要是没写完,今晚就别想回去了,结果他还是不想写。

【A1+】(反思加工)好的,那听了这么多大家分享案例,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赢得合作的方法,那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你刚才写下的场景,你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你如何运用第一步理解感受、第二步表达同情、第三步告知感受、第四步解决问题这四个步骤去赢得孩子的合作呢?【学习者分享】如果回到刚刚那个场景,我会先理解孩子的感受,问孩子你是不是很想回家,紧接着表达同情,我会告诉他要是我的话,我也很想早点回去,当然我也会明确地告诉他,作文也是要完成的哦。然后我会告知感受,你的行为让我感到着急上火,最后我会引导孩子一起去想如何能够又好又快的完成作文,比如求助老师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完成作文后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结束语】看得出这位小伙伴已经基本掌握了“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希望大家能把它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当中去。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再次回顾一下这四步法有哪些内容:第一步理解感受,可以说“你是不是很想早点回去?”;第二步表达同情,可以说“换做我,我也很早点回去”;第三步告知感受,可以说“对于你的行为我感到……”;第四步解决问题,可以说“那么我们能怎么做呢……?”。好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