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燕子,会飞的那个燕子。人如其名,我爸妈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长大以后不被束缚,飞的远一点,虽然我飞的还不够远,但是我的好奇心和旺盛的精力就和燕子一样,我喜欢接触新事物,也喜欢到处跑跑看看,我特别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坐飞机,当我翱翔在天空中,身体也仿佛变得轻盈起来,好像坐上了时光机在多啦爱梦的任意门中任我穿梭。同样,我也希望将这份热情带到拆书帮中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书本中遨游世界。我们平时读一本书三十八元,一场同主题培训可能需要三万八。核心内容相同,价值差在了哪里?我们如何用读一本书来体现出一场培训的价值?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拆书”这个方法就是能将书本的价值最大化的一项技能。“拆书”是一种关于成人学习和读书的方法论,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能力,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拆书”分为个人拆书法和组织学习拆书法。个人拆书的时候,可以自己根据便签读书法来阅读、思考;组织学习法是指由一位“拆书家”通过将一本书里的某个片段拆出来进行引申,并贯彻到自己今后的思考和行动中,经过拆书家的加工、引导、促进
(接上面自我介绍部分)
从而达到拆为己用,将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能力,通过学习改变行为。
根据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观点,对于非虚构图书,可以通过“主题阅读+批判性思考+实践”来真正理解。这跟拆书帮的RIA理论是非常契合的。其中:
R=Read,是指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是指拆书家的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是指参加拆书的小伙伴们根据原文片段和拆书家的指引将文章内容拆为己用
拆书帮,以拆书方法论为基础,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公益性质的。现在全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拆书帮分舵,也可以叫做拆书帮俱乐部,我们成立拆书帮分舵也是为了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在这里我们一起将知识拆为己用,我们将由被动学习发展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这里我们一起释放学习促进者的热情!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以下原文片段。
一件事情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有时候,我们放着事情不去做,并不是事情本身难度很大,而是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心理在作怪,我们为自己找了很多借口,在行动之前就树起了重重阻碍,正是这些心理上的阻碍远远超过了我们事件本身的一个难度。
A1:看了这个原文片段之后,我想到了我自己,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沪江网校报名学习日语,报名的时候我总是信心十足,热情满满,我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将这门毫无基础的语言学好,后来慢慢地,由于工作和家庭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琐事,我渐渐偏离了当初的学习计划,更坏的结果是,现在离当初制定的计划已经落后一大截了,心里也有一种变得越来越艰难的感觉。
A2:
(以下方括号中为补充,录音中没有)
【每当我们看到一些激励人心的案例,都会心情澎湃好一会儿,比如当我感觉时间不够用的时候,我就买一大堆书回来看,什么《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等等,看完以后甚至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可是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制定了计划而没有去执行,等于原地踏步,我们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我们战略上的懒惰。如果制定了计划而执行不了,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是不是计划定的有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小目标开始,当我们踏出了第一步,养成了好习惯,那么自然会取得好成果。】
正如作者所说: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其次是现在。就像滚雪球一样,问题不会因为我们不去做就会消失不见,它只会越来越多。对于日语学习计划,我将会稍作调整,由于晚上时间有限而且经常会有突发事件从而影响学习计划,所以,现在我决定每天早起一小时,每天早晨5点起床,这段时间基本上不会被打扰,用这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学习日语。另外我也要将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少找借口,当我决定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那这件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好了,今天我的1-1拆书带领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