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所属活动: 20250227晋级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轻推三步走&涵容孩子的挫败感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请问各位小伙伴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王雯茜。

灵活、稳定、快乐是我的关键词。我是一个灵活的,擅长随机应变的讲师,灵活的原因是我有一个稳定的内核,不会随风飘摇。我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希望把快乐学习的种子播撒得更远。欢迎大家,也非常期待和大家共同创造一场快乐的学习。

【分组】由于今天有讨论和演练环节,所以我等会会根据现场人数进行分组。

Feature:特征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拆页选自郑正文所著的《孩子的内驱力》。这是一本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以内驱力养育为核心的养育操作手册。作者将相关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与大量的真实故事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内驱力发展需要什么,父母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Advantage:优势

对比其他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本书不失专业又通俗易懂。全书重点突出、简单易行,落地性强。案例来自国内,适合中国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Benefit:价值

注重孩子内驱力的养育,就掌握了养育孩子的核心。通过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本书还有大量亲子关系建设的指导,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今天要带给大家的“涵容挫败感,轻推助挑战”主题,可以协助孩子流淌情绪,提升孩子的抗挫力。

今天我们会学习两个拆页,这两个拆页都是关于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时,父母如何轻推协助孩子面对挑战的。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孩子面对新事物想尝试又迟疑退缩的场景下,运用“轻推三步走”协助孩子流淌情绪,克服恐惧,开启对新事物的挑战。

过渡句:第一个拆页是关于轻推三步走的。

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孩子面对新事物想尝试又迟疑退缩的场景下,运用“轻推三步走”协助孩子克服恐惧,开启对新事物的挑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解片段来自书籍《孩子的内驱力 》页码(P96-97)---本次主题《轻推三步走》。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R:阅读原文片段】

有一次我带女儿去母婴店买东西,她一直盯着店里的游泳池,我问她是不是想游泳。两岁多的她还不太能说句子,只说了“游泳”两个字,我说那我们就试试吧。我把她抱到了泳池旁边,明显感觉到她身体有些僵硬紧张。我说:“第一次游泳,有些害怕。”她说:“害怕。”我说:“是呀,是挺紧张的。"她的脚伸出去一点又缩回来,说:“紧张。”(第一步,确认状态,稳定情绪)

我说:“水里看起来好好玩,真想下去试试。”她说:“试试。”我说:“那妈妈慢慢往你身上泼点水试试,你要是不舒服就告诉妈妈。”我往孩子的脚上泼了点水,然后往她的腿上泼一点,再往她的身上泼一点。刚开始女儿的身体缩了一下,之后就慢慢放松了。我说:“哇,好棒啊,虽然有点害怕,可是你都没有哭,真厉害!”她慢慢开始用脚踢水。我说:“现在,妈妈慢慢把你放进去了,你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告诉妈妈。”我慢慢地把她放进了水里。(第二步,分解任务,轻推前进)

她有点紧张,紧紧地抓牢我的手。我说:“有些紧张,这毕竟是你第一次自己游泳啊。”女儿没有作声,慢慢试着抓救生圈,腿也开始活动。我鼓励她:“哇,宝贝做得很好,就是这样,小手抓牢,小脚踢。”(第三步,肯定孩子,注入信心)

女儿继续慢慢尝试,整个人的状态明显放松下来。我跟她说:“妈妈就在旁边保护宝宝,你可以安心游泳.”渐渐地,她的脸上开始有笑容,享受着第一次游泳的快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示意我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拆页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向我们讲述了用三个步骤轻推孩子克服恐惧尝试新事物的轻推三步法。

【WHY】

这样做的好处:

使用该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促进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尝试,增强胜任感和自信心;同时过程中始终和孩子保持联结,可以加强亲子沟通和信任。

不这样做的坏处:

如果不这么做,孩子可能会因为恐惧而放弃尝试,错过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甚至会影响未来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HOW】

具体怎么做呢?拆页给了我们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状态,稳定情绪: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知道孩子现阶段的生理能力发展情况,能确认新任务是孩子努努力或者在成年人的协助下可以完成的,同时父母通过观察孩子此刻的心理状态,接纳并协助稳定孩子的情绪。如拆页中妈妈看到孩子对游泳的向往和害怕,通过倾听回应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

第二步,分解任务,轻推前进:任务太大容易让人望而生却,尤其对孩子而言。这个时候需要将任务分解成若干小步骤,逐步完成就会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还可以从中获得信心。如拆页中妈妈先往孩子脚上泼水,接着往她身上泼水,然后让孩子踢水,最后才将她放入水中,一步一步慢慢推进。

第三步,肯定孩子,注入信心:父母在孩子一步一步行动的时候,及时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反馈能帮助孩子增强胜任感,增加自信心。拆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妈妈不断地在给孩子肯定。

【意译案例】

有一次我带女儿湉湉和侄子文文去洛带公园野餐。他俩一直盯着公园上方的探险设备。我问他们是不是想玩那个高空探险。女儿湉湉很开心的穿上装备开玩了。侄子文文点了点头,但给他穿装备时我能明显感受到他身体僵硬。我说:“第一次玩这个高空探险,有些害怕。”文文说:“我恐高,害怕。”我说:“是呀,这个高度看起来挺让人害怕的。”文文迈了一只脚到起点的阶梯上又缩了回来,说“害怕。”(第一步、确认状态,稳定情绪。) 他紧锁着眉头,眼神一直追随着女儿。我说:“看湉湉玩得很开心,真想上去试试。”我说: 我们可以先看看湉湉怎么玩的,感受一下整个项目的安全性。”文文和我一起走起来,看着湉湉闯关。刚开始文文看的时候表情扭曲,之后就慢慢放松开始有了笑容。我说,“嗯,看起来没那么害怕了,真好。”文文再慢慢走向设备的起点处。我说:“湉湉现在挑战的是最高难度,还有高度低一些难度低一些的线路。你想试试吗?如果觉得害怕就告诉小姨。”(第二步、分解任务、轻推前进。)

文文有些紧张,身体紧绷走上设备,手一直紧紧地拽着两边的绳子没有动。我说:“这毕竟是你第一次尝试玩高空探险。”文文没有做声,慢慢试着抓着绳子,脚开始活动。我鼓励他:“哇,文文做得很好。就是这样,手抓牢旁边的绳子,小步小步地走。”(第三步、肯定孩子,注入信心。)

文文继续慢慢尝试,整个人的状态明显放松下来。我跟他说:“小姨就在下面一直跟着你保护你,你可以放心往前走。”渐渐地,他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享受着第一次高空探险的快乐。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说我们平时都是直接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这样和孩子沟通过去沟通过来太麻烦,太耗时间了。可如果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很可能会让孩子本来的恐惧进一步放大,陷入焦虑、自责的内耗状态,不但会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得不偿失。

【WHERE】

在孩子面对新任务有畏难情绪时可以用轻推三步走方式以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方式鼓励孩子直面挑战。在员工、在我们自己遇到新任务恐慌害怕时也一样可以使用轻推三步走,帮助和支持员工或自己面对困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往和孩子相处中或者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上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经历。

【现场指令】今天人不多,我们就自成一组在大组里分享。注意,只分享过往遇到的类似情景。给大家2分钟时间。

时间到。现在邀请小伙伴在大组分享一下你们回忆起来的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自己需要家里人的支持,可是纠结很久也无法开启沟通

学习者2:侄子不愿意写暑假作业

【现场指令】

现在我们假设时间倒流,回到当时,你会怎么运用今天学的轻推三步法去帮助孩子或自己呢?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一下。

时间到。有没有小伙伴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假如时间能倒流回到当时,你会怎么使用今天学的轻推三步走知识点进行反转加工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2:1、在孩子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和他沟通作业的计划

2、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下作业,从简单的开始做;同时也和孩子玩一些数字游戏之类的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加学习的乐趣

3、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及时的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过渡句:感谢小伙伴的思考和分享。根据我过往分享家庭教育收到的父母们的反馈来看,大家觉得轻推三步走中最难的一步,就是第一步。稳定孩子的情绪。所以接下来我们的学习的第二个拆页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稳定孩子的情绪。第一个拆页和第二个拆页是包含关系。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孩子有强烈负向情绪的场景下,运用“涵容孩子的挫败感”4个步骤帮助孩子流淌情绪,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解片段来自书籍《孩子的内驱力 》页码(105)---本次主题《涵容孩子的挫败感》。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R:阅读原文片段】

涵容孩子的挫败感

当看到孩子有强烈的情绪流露出来时,父母需要先稳住自己的内心,涵容孩子的情绪。涵容孩子的情绪,包括觉察、理解和接住孩子的情绪这几个步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示意我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当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时,父母如何采取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应对措施,去支持和帮助孩子流淌情绪。本书的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孩子面对挫折表现出强烈的负向情绪,如伤心、愤怒、挫败等。

【WHY】

父母的稳定反应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通过涵容孩子的情绪能够帮助孩子流淌情绪,恢复思考,应对困难。可以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抗挫力。如果不这么做,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情绪未被处理而放大恐惧或挫败感,导致情绪问题加剧,无法面对挑战。

【细化步骤】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具体可以怎么做?拆页非常简短,我将拆页建议的步骤细化成4步。

第一步、观察孩子:观察孩子此时的表情和动作、听一听孩子的语言,是不是在传递他此时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

第二步、了解情况:可以用开放式问题温和地问一问孩子发生了什么;

第三步、转换视角:将我们的视角转换为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和感受,理解孩子此时面对的困难、升起的感受以及可能出现的哭闹、摔东西等行为;

第四步、表达同理:将我们转换视角感受到的部分表达给孩子,如“你真的很想做好,太难了让你很伤心/沮丧/挫败…。需要注意的是情绪流淌需要时间,可能得多次向孩子表达同理,我们要保持耐心。

介绍完4个步骤之后,我还想再强调一个0步骤,这是我们去协助孩子流淌情绪的先决条件——稳定自我。涵容孩子的情绪,要求我们自己是稳定的。我们可以用调整呼吸放松身体的方式先稳住自己,再去协助孩子。切记,我们自己是稳定的,才有可能协助到孩子。

【举个反例】

我女儿湉湉最近在烧玻璃。某一次去烧玻璃时,遇上一个小男生突然跑到卫生间躲起来,拒绝继续。老师和他的妈妈进去劝了十多分钟,越劝他哭得越厉害,根本不愿意出来。

【反例变正例】

烧玻璃的老师知道我是讲亲子沟通的,就向我求助。

首先0步骤,我确定自己是稳定的,然后就去到卫生间,小男孩的妈妈正在劝他再试一试。

小男孩沉默着打掉了妈妈拉他的手,拒绝出去(观察孩子)

我走上前问:“发生了什么?你愿意和阿姨说一说吗?”(了解情况)

“做不好!一直都做不好!”小男生边哭边说。

我想他可能觉得自己烧出来的东西和老师示范的不一样,所以很伤心(转换视角)

“做得不好让你很伤心。”我说(表达同理)

“我都试了两次了,还是失败,根本做不好。”小男生继续说,声音大意了一些。

“嗯,都试了两次了,还做不好,太郁闷了。”我说(表达同理)

“玻璃棒都快没了,时间也不够,不可能做好的。”小男生说

“玻璃棒越来越短,计时器也一直走着,压力好大,可着急了。”我说(表达同理。)

小男生点点头。

“阿姨感受到你可想做好了。玻璃棒很多,就在外面架子上,随便拿。”我说

“时间不够我们可以买加时包。”小男生的妈妈也跟着说。

“那我要赶快再去试一试。”小男生擦了擦眼泪,笑着出了卫生间。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这样太啰嗦拖沓了。遇到困难就应该迎难而上。把这个道理讲给孩子听就好了,哪儿需要绕那么多弯。讲道理当然是没问题的,可是通情达理,先“通情”才能“达理”。尤其是在孩子已经有强烈的负向情绪时,我们得先涵容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情绪流淌,孩子才可能听得进去我们的道理。就像刚刚那个案例,在我进去前的十多分钟里,老师和小男生的妈妈一直在告诉小男生没关系,不用害怕失败,多练习几次就好了,可是在强烈情绪里的小男生是听不进去这些道理的。

【WHERE】

当孩子遇到挫折,有强烈负向情绪情绪流露出来时,我们可以用——观察孩子、了解情况、转换视角、表达同理来协助孩子流淌情绪,恢复思考。当我们自己或朋友、同事有强烈负向情绪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该方法来帮助流淌情绪。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描述】

6岁的孩子在家搭平衡积木,尝试了四五次都没有把所有的积木都搭上去,他把所有的积木都推到了地上,妈妈循声而来……

【A3指令】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用“涵容孩子的挫败感”来协助孩子流淌情绪,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我们一起来演练一下。

我们就按第一个拆页的分组进行演练。请大家仔细听一下场景:6岁的孩子在家搭平衡积木,尝试了四五次都没有把所有的积木都搭上去,他把所有的积木都推到了地上,妈妈循声而来……

后面发生了什么需要大家分组角色扮演出来。

小组里一个人扮演孩子,一个人扮演妈妈,其余人是观察者。妈妈需要用“涵容孩子的挫败感”的4个步骤来协助孩子流淌情绪。

会给大家1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和演练。

最后我会邀请一组在大组来进行演练,展示我们今天所学的技巧。

接下来就请大家现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和演练练习吧。

好,练习时间到。我看到大家也都已经讨论好且在小组里排练过了。接下来就邀请小伙伴们到大组里展示一下。

学习者演练记录:

学习者1扮演爸爸、学习者2扮演孩子

孩子(哗的一下推倒积木)

爸爸:怎么了?

孩子:一直倒,不想玩了。

爸爸:你玩了多久了呀?

孩子:玩了一个小时了,这积木就一直倒,不玩了。

爸爸:积木一直倒,你好烦呀

孩子:不烦!(声音很大)。我就是想搭起来。

爸爸:你想把积木搭起来,很着急。

孩子:嗯。我还是想搭起来,可是好难。

爸爸:这是不容易的。可你还是想搭起来

孩子:嗯。(情绪已经平静)

爸爸:那我们一起搭,可以吗?

孩子:好啊(开心的说)

【A2催化】

我们今天学习了并演练了如何涵容挫败感。现在,请大家假设一下,在未来你会将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应用到什么场景呢?例如,孩子想上台表演可又害怕做不好,在后台崩溃大哭;再例如我们自己纠结要不要参加一场有难度的晋级比赛,在开始准备的环节不断指责自己做不好;再例如工作中发现员工面对新任务畏难磨蹭,你想到的场景是什么,在这个环节只需要想“场景”就可以了。想到之后在小组内分享。

【现场指令】我们还是按之前的的分组进行交流。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快速交流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团队小伙伴业绩不稳定,没有产出,工作不积极。

学习者2:工作中的服务对象情绪崩溃。

【A2催化】就刚刚大家各自设想到的那个场景,现在来试着按照今天学的涵容挫败感的知识点进行应用,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如实施的时间期限、目标、具体怎么做等。咱们先小组内分享,然后我会请一名学习者进行分享。给大家5分钟时间。

【现场指令】时间到。有小伙伴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应用计划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2:

计划目标:帮助解决服务对象的工作困境

实施时间:接下来一周的工作中

具体步骤:1、向三方机构及服务对象了解情况

2、和服务对象约好沟通时间

3、沟通中转换视角

4、向服务对象表达同理,稳定他们的情绪

5、情绪稳定后再解决问题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

【强有力的结语】

感谢今天所有人的分享,通过大家的实践,我们掌握了用轻推三步走来协助孩子面对挑战,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如何涵容孩子的挫败感。

孩子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挫折。而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尤其重要。当孩子感觉到被父母理解和支持,就能从挫败感中恢复过来,在风雨中长出更茁壮的翅膀。我想我们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指向自主学习,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指向自我教育,用轻推三步法在成长路上不断协助孩子体验我想要挑战,我可以挑战,会让孩子产生“我要学”的内驱力。而这份内驱力会驱使他走向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

以上就是我今天TF2-4拆书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观察家,感谢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