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梁海波,我喜欢用3个标签来说明当下的我。 1. 【技术】本职工作是软件技术架构;2. 【写作】我会在一些公众平台写一些文字;3. 【行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喜欢一个地方去体验风土人情,所以我想“行者”更适合我的心态。
本次拆页来自《关键对话》,由科里·帕特森等四位博士联合创作。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在豆瓣上也达到8.3的高分。书中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你有没有遇到过下列情况呢?a)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b)要求下属加班,下属以沉默相对抗。c)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
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
别觉得灰心丧气,因为大部分人都和你一样,现在你不必烦恼了,《关键对话》将帮助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难题,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由于讨论需要,我们分成两个小组。
片段一:
他们对目标的关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对话获得什么。在对话过程中,无论出现多少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他们依然能坚守自己的目标。其次,对话高手从来不做“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式的选择)。和那些错误地认为只能“逃避或对抗”的问题解决者不同,对话高手认为,无论出现多么棘手的情况,对话永远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片段二: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
“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
“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陷入沉思,眼睛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举例来说,你要学会的对比说明应当是这样的: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指出邻居的讨厌做法,又不会让对方觉得你自以为是?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和配偶讨论你们的花钱方式,又不会和对方陷入争吵?
##序言:
大家已经阅读了这个知识点。
这个知识片段,主要说明的是,通过“对比说明”的方法,拒绝做出“傻瓜式选择”
##What:
什么是“傻瓜式选择”?就是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问题。 而面对这种问题,大部分的人做出的行为反馈,不是挑起冲突,就是选择逃避。
##Example:
去年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关于庾澄庆结新欢的报道,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我认真的看了当时的报道,这则报道和此前关于离婚的回复,让我觉得庾澄庆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当时的报道是这样的:
对于自己的新恋情,庾澄庆也并未否认。11月4日,在接受访问时首度以“我们”谈论新欢张嘉欣,坐实恋情同时,表示期盼外人给两人私人空间,此外,并未再回答有关两人恋情的任何问题。哈林解释说,“我当然知道大家要什么,但我有自己的底线,不想用煽情耸动的方式提供给媒体,因为最重要的是生活,不需要和工作的某一部分做交换”。
我们结合今天的这个知识点,回头来看看庾澄庆当时的答复,其实是非常切合的。
庾澄庆的目的是:最重要的是生活,不需要和工作的某一部分做交换
庾澄庆不希望看到的目的是:不想用煽情耸动的方式提供给媒体
所以,我们看得出庾澄庆的这个答复是多有创造性,也是多么有智慧的。
##How:
通过这个案例和原文,我们可以看出,拒绝做出“傻瓜式选择”的对比说明方法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说明自己的目标,而且是正面的,这样相当于自我实现。
其次,知道了想要什么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说明自己不想要的目标(即负面的),说明原因。
最后,给自己提一个更有创造力的问题,如何同时实现前面两个步骤
##Why:
有时候我们在对话的时候会因为情绪、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我们背离了最初的目标,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已经明确了我们想要什么以及不想要什么,一旦我们发现自己踏入了这个雷池,由于我们已经对意外结果进行了预防,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跨越进去,要让自己时刻保持对最终目标的关注。
##预防:
当然,我相信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一套坦诚相待或许在别的公司或者别的家庭行得通,可如果在我们这儿搞,肯定会死的很惨!”或者“想要保护自己,你得知道什么时候服软就行。”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试着想想,在我们身边难道就从来没有人成功过吗?这种情况肯定是存在的。那么,至少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当然,在这种高风险的对话中,也会涉及到环境问题,对话氛围等等,导致我们刚才的疑虑,这些在书中其他章节有谈及。本次我们片段就不涉及。
这样讲解,不知道大家理解了如何通过“对比方法”避免做出“傻瓜式选择”了吗?
下面我们来用一个场景来尝试用今天的对比方法演练一下。
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欢乐颂》比较火,我也看了这部电视剧,其中,有一个职场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剧情大致讲的是,刘思明在收购案的方案中搞错数字,安迪就公开责骂刘思明,说他工作总犯同样的错误,根本是不用心,还出了这么大的错误,导致大家所有工作都要重新再做一遍,要求他反省。
我们现在花一分钟时间,看下原剧的场景
【播放1分钟的电视剧视频(已经下载到本地:http://www.iqiyi.com/w_19rt1kbr91.html)】
###以下是电视剧对白
#######################################
【安迪】:等等,3个多亿,这比红星全年的利润还高,你确认你没有搞错
【刘思明】:好像是错了,应该是3千多万,可能我打字的时候多打了一个零,我马上就改
【安迪】:刘思明,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这次收购至关重要,你们一定要仔细检查,不能出半点纰漏。可你呢,这么关键的数据都能出错。你到底知不知道,如果公司以这个方案收购红星,光这一块,公司就得损失好几个亿。
【刘思明】:(浑身冒汗,战战兢兢,沉默不语)
【安迪】:你以为你不说话就行。不说话,所有人就得体谅你,帮助你,照顾你,帮你收拾残局,擦屁股。公司这么多年,就你出的文案问题最多,每次都得修改好几遍。你到底是能力有问题呢,还是态度有问题?
……
#######################################
我们已经看过原剧中的场景,这个场景中,安迪已经是愤怒不已, 拍案而起,在对着刘思明进行责备;而刘思明则颤颤兢兢,沉默不语。
可以看出,对于安迪和刘思明在当时应该是处于一个职场中的“关键对话”时刻。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来避免这种挑战或者逃避的“傻瓜式选择”的职场场景。那么,我们现在就使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尝试着去帮助安迪和刘思明解决这场关键对话的问题。
我们按照之前两个分组,分别编写剧本。
第一小组,模拟的场景是,从安迪的角度出发,仿照本次对比说明的三个步骤方法,安迪在骂刘思明之前要如何开始说话,才能够达到她想要的目的。
第二小组,模拟的场景是,安迪仍然按照剧中的场景发飙,从刘思明的角度出发,他希望达到什么目标,他要如何应对这个场景,才能够熄灭安迪的怒火,并达到他对话的目标。
讨论和模拟对话的时间8分钟,8分钟之后,我们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场景演练。
【演练】
大家已经讨论的差不多,我们就从相对简单的安总小组开始。
###第一小组:
【问】经过讨论后,你觉得安迪的目的会是什么,不想要怎么的结局。
【J伙伴】:我们讨论后,安迪的目的可能是“希望每次开会都能够把问题解决掉,而不是每次都无疾而终,每次会议都流掉,浪费大家的时间。”她可能不希望出现:“像这种毫无意义的出现, 片中提及好几次出现,让大家不停的返工”
【问】:那为了这个目的,安总要如何重新开启这次对话呢?讨论后,准备怎么陈述呢?
【J伙伴】:压住火不生气的话,看到收购案的数字3千万变成3个亿,就问“你这3个亿是怎么算出来的? 你在做这个案子的时候在想什么?怎么会点错小数点?”
这样重启对话模式后,刘思明可能会继续回复,那就通过不停的追问,把自己的怒火以压力的方式传递到他的身上。我就是不骂你,不怎样你,但是我要让你感觉到我的不满,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是你的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导致这次这么一个小数点的点错。
【总结】:恩,基本上对话的开启已经达到目的,还对后续有了自己的设想。第一组基本上已经学会了知识点。
我们来看看第二组,刘思明的角度如何回复。
###第二小组:
【问】:安总已经发怒了,刘思明准备怎么接招?
【C伙伴】:刘思明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要先道歉的。然后要把这个最重要的目的达到,肯定是以最好的方式来完成这项收购。他不希望安总继续发火,导致事情无法继续开展下去。
我们觉得刘思明可以这么说:“安总,很抱歉,这个确实是我的疏忽。我昨天在思考过程中,有考虑到这个场景,但是我好有更好的创意去完成这项收购。”这样就引出创意,把话题进行转移,把怒火从一个点引到另一个更好的,领导更期待的方式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追问】:这个思路也是蛮不错的想法,也有运用到今天的知识点。不过刘思明如果这么说,那就是引向另一个问题。跳过了“3千万”的这个问题。
当然实际场景有可能各种各样,如果回归我们的知识点中来,回归到当下的会议中,你看看这么说如何,“安总,对不起,这件事情确实是我的疏忽导致做错了。【目的】我原本希望通过方案给公司带来利益,但目前让您失望了。【不希望】我不希望因为这个失误,影响我们会议的继续进行。【提升】你看下我们要如何才能够继续会议,进行方案审定,一方面能够不影响后续对这个方案的讨论,一方面我们也能够共同拿下这个Case。【进一步认错】这个失误会后我一定会吸取教训,承担起责任。”
【C伙伴】:可能有点长。真实情况,有可能老板会比较急,要在3句话解决问题。
【追答】:恩,你说的是对的。 不过真实情况可能很复杂,也可能有各种处理方法。我们回归到今天的知识点,我们设计的对话还是希望能够紧扣知识点回应。这样能够理解吗?
【C伙伴】:恩,如果是回应知识点,这样可能还是比较能够扣紧今天的3个步骤的。
很好,通过演练,大家基本上能够理解今天的知识点。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梁海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