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书技能点: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拆书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拆书技能点: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点: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
Hi~大家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我的TF2-2的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娜娜。下面用三个便签做一个自我介绍
1. 全职宝妈
2. 家庭早教指导师
3. 亲子阅读践行者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现场写出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案,做和善而坚定的父母
分组
在接下来的拆书环节中,我们会有小组讨论环节,可以有孩子家长为一组,没有孩子的为一组。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拆页选自《正面管教》
F特征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
她还是7个孩子的母亲,对教育孩子特别有经验!
书中讲述了一种即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法,强调了创造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在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责任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A优势
这本书是1981年出版的,距今已经有近五十年的时间了。被翻译成16种语言,销量超过500多万册。世界各地的父母和老师都在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被称为家庭教育界的“黄金法则”。
和同类育儿书相比,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介绍,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就用的切实可行的育儿工具和方法,是一本经典的育儿书籍。
B利益
你家孩子是否也会这样,不爱写作业、拖拉磨蹭;拿起手机就控制不住;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一般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批评就是打骂,父母越来越生气,孩子内心也受到伤害。
那么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推荐给我一样为人父母的你们,希望我们在陪伴育儿路上和善而坚定。
拆书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指令;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拆页来源】《正面管教》P26P27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累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
过度语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拆页的理解。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赢得孩子合作的一个有效方法。
Why
通常做法:在养育孩子中,父母往往并没有“赢得”孩子,而是“赢了”孩子,让孩子按父母的要求和节奏来做事,会时刻盯着孩子,甚至选什么专业,在哪上大学都是父母说了算。
“赢得”是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孩子的,什么事都可以跟父母商量,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相处的。
通常做法的坏处:
如果父母没有“赢得”孩子,而是“赢了”孩子。长期下去孩子要么变得霸道不讲理,要么变得没自信没主见,一切都听从父母的。
反面例子:
这让我想起以前孩子考试没考好,拿到试卷就会后,就会生气的指责孩子:“平常让你好好学习你不学,现在考这么点分,以后大学都考不上!”有时甚至也会打孩子两下,让孩子记住长点记性,以后要好好学习。
孩子也并没有因为我的批评而变的努力学习,反而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还记恨妈妈对她的不好。
今天就来学习《正面管教》书中的一种方法,如何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也赢得孩子与父母合作呢?
how:
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当孩子表达情绪时,停下手中的事情,专注的倾听,并用语言说出孩子的感受,并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这有助于孩子的感受得被重视。在确保我们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是正确
的,可以通过询问或者复述来确认。例如“你觉得很难过,你觉得弟弟得到了很多关注,是这样吗?”
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我们可以明确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我能理解你为什么生气,但我们不能通过摔东西表达情绪”
如果告诉孩子,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经历,可以拉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比如:“我记得小时候我也觉得弟弟得到关注更多,让我觉得不公平”
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大家有没有给孩子表达过自己的感受呢?比如生气、愤怒等等。如果你真诚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也愿意听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的更加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孩子。
比如:你大声喊叫,让我很心烦。
四、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
鼓励孩子思考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还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比如问孩子“你觉得下次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避难这种情况发生”
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反面例子转正面例子
学习“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后,现在我会这样跟孩子沟通。
妈妈:这次期末考试英语只考了78分,我看到你很沮丧,你现在是不是觉得也很难受呢?(表达出我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确认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孩子:看到平常还没我学习好的同学都比我考的好,有些难过
妈妈:妈妈特别理解你,以前记得我上学时因为迷恋看一部电视剧,放学后天天看,上课也没认真听讲,结果就是那次成绩只有六十多分,妈妈当时也是非常难过,后来妈妈决定改变,放学后不在看电视,而是专心的学习,有不懂的题还及时的问老师和同学,结果就是下次考试时我还拿到老师发的进步奖状。(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而不是宽恕,曾经我也类似的的行为)
孩子很感兴趣的说:“真的?”
妈妈:是的,因为妈妈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也很担心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很难跟上老师的学习进度。(告诉孩子我的感受)
避免以后学习成绩下降,你今后打算如何去做呢?
孩子:以后要减少看手机的时间,每天放学后先写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
妈妈:确实做挺不错,控制看手机时间,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
常见异议:
听到这有些小伙伴就会说,孩子不听话哪还有心情跟孩子说这,不如打孩子来的直接,这样孩子也顺从听话了。
预防性讲解:
是的,在管教孩子时,用打孩子的方式,孩子不良行为确实会立即停止,这只是短暂性,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你发现没有呀?不久就后会再次出现,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孩子小时候没法反抗,孩子越长大也就越叛逆。
where
这个方法是在相互尊重中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能受用!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往往会掉进了“赢了”的误区,父母通过控制惩罚孩子 来压制孩子的一些行为,而“赢得”孩子是通过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行为,相信他们有能力跟父母去合作。
【A2]分步催化中,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A2】分步催化中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现在大家回想一下,在最近一个月内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亲子沟通经历呢?
场景一:假期孩子看手机没有节制,偷偷玩游戏、刷视频等,父母把手机收走,孩子哭闹,父母生气。
场景二:孩子写作业磨蹭,每天写作业到很晚,辅导作业变成跟孩子的争吵。
场景三:孩子在商场遇到喜欢的玩具哭闹不走,父母只能说:“我数三下,再不走,我走了”
你是否也有痛苦的的亲子沟通经历呢,现在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回想下,然后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木森:我家老大喜欢把好吃的省着吃,放在屋子里面。我家老二喜欢把好吃一下子吃完。有一次妹妹把同学送给姐姐的糖吃了,姐姐很生气,还想揍妹妹。我制止了妹妹并说:“不就一个糖吗?你哭啥呀,以后想办法不让她吃就好了。”姐姐听了更加生气,摔门出去,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未来一月内可能会再次遇到刚才讨论分享的亲子沟通场景。
那么,运用今天咱们所学的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你又会怎样去和孩子沟通呢?给大家1分钟的思考时间,可以组内讨论,稍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木森:首先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我看到你很生气,甚至想打妹妹。然后跟姐姐确认是生气了吗?告诉孩子曾经爸爸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和妹妹也因一块橡皮而生气,拉近和孩子之间距离。其次表达自己感受,我看你挺伤心的,我挺担心你,如果你再打妹妹,我觉的不好,心疼你们姐妹。让孩子思考以后避免再出现这种事,如何做。也可以给到建议房间上个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