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鹭岛抚琴分舵1期拆书家定级活动线下第4期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梁海波的TF2-2定级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学会ABCD目标法进行目标设定

开场: 大家好,我是梁海波,我喜欢用3个标签来说明当下的我。 1. 【技术】本职工作是软件技术架构;2. 【写作】我会在一些公众平台写一些文字;3. 【行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喜欢一个地方去体验风土人情,所以我想“行者”更适合我的心态。
由于讨论需要,以我左右手两边各三位伙伴分为两个小组,方便后续讨论开展。
今天我们要带拆的片断,来自李忠秋《结构思考力》,作者是一名知名培训师,同时是结构思力学院创始人。在结构思考力领域,他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实践者与推广者。本书是他写的第一本关于结构思考力的著作,核心理念源自于麦肯锡,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但李忠秋运用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来诠释,相当于本土版的“金字塔原理”。在本书中很多本土案例帮助读者理解,相对于原版,读者阅读起来并不费劲,更容易实践,这些点我们可以从500强企业常年在采购相关系列课程加以印证。
如果你曾经遇到过跟上司汇报时,Boss始终Get不到你的点;如果你需要做产品推介,工作汇报,商务演讲等等,那么,相信本书一定会帮助到你!让你在今后,可以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清晰化表达自己观点,让你成为表达达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结构思考力》P64-66

二、确定目标:目标是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

这里的目标说的是,在你的一次表达之后,希望对方能有哪些行为。比如跟老板谈涨薪,你的目标可能是老板听完后马上决定给你加薪20%。比如你是向客户做一个产品推介,你的目标可能是客户听完以后了解产品并愿意掏钱购买产品。总之,此处的目标有点类似于培训课程的学习目标,当对方听完你的表达以后,你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

这些行为要具体到现场是可以达成的,而不是你所表达的方案本身的目标。比如你是人力资源部的员工,要为全公司进行一次绩效考核政策的宣贯,那么这一次表达的目标可能是:

● 知晓绩效考核政策内容;

● 了解公司最新的业务导向;

● 明确经营团队的目标;

● 掌握营业费用比率。

当然,出台绩效考核政策也许是为了将公司业绩提升多少个百分点,但这是你做这件事情的目标,而不是这一次表达的目标。这里要做特别详细的区分。

比如某银行的员工,为某集团提供了一个金融解决方案,要去为客户的高层做现场宣讲,这个目标可以怎么定?方案的本身想要达到的目标是:

● 深化与客户全方位战略合作;

● 解决企业提出的当前融资要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收益;

● 挖掘企业潜在需求,实现共赢。

但此次呈现的场合下,具体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才是目标。比如可能是:

● 客户高管对本方案非常认同;

● 客户原因进一步深入探讨;

● ……

在这里,我引用课程开发时撰写学习目标的小工具,来帮助大家制定结构思考力表达时的目标,这个工具叫作ABCD目标法,每一条目标都要符合ABCD的标准:A代表受众;B代表行为,希望受众完成什么任务或表现出什么行为;C代表条件,在什么条件下;D代表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或水平(见表2-1)。


表2-1 ABCD目标法

00032.jpeg


比如作为资深的销售经理,想要用结构思考力将自己丰富的经验显性化地分享给销售员,他的目标可以定为:

(1)在我的引导下(C),新销售员(A)能够从我的故事中准确(D)总结出电话销售人员成功的关键要素(B);

(2)根据我所提供案例中的信息(C),新销售员(A)能够运用我所教授的方法准确地(D)介绍产品利益点,并处理客户提出的异议(B);

(3)在给定的客户信息及情境下(C),新销售员(A)能够准确(D)运用我所教授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电话销售全过程现场演练,完成销售任务(B)。

再比如,某银行的产品经理,希望针对客户经理进行“积分贷”产品的推介,未来能够提供客户在我行结算存款,进而实现小企业资金自求平衡。他的目标可能是

(1)在理念统一的前提下(C),客户经理(A)非常愿意(D)去跟新老客户推广“积分贷”产品(B);

(2)在给定明确的需求下(C),客户经理(A)能够熟练(D)运用指定的营销技巧向客户推广“积分贷”产品(B)。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阅读完这个片段。我们来看下片段想要给我们传达一个什么概念?

目标有长期目标也有短期目标,有全局目标也有局部目标;在本片段中提出了一种场合目标;他是局部目标的一种。也就是我们在努力表达时,具体到现场时可以实现的一个目标。

那么,什么是场合目标?场合目标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 在一次表达之后,希望对方反馈出哪些行为

  2. 这些行为要具体到现场是可以达成的

  3. 能够区分整体方案的目标与本次沟通的目标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使用场合目标呢?

  1. 首先,明确目标可以帮助我们从混乱、偏离中回归本源

  2. 其次,通过场合目标的设定,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树立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有效的控制住一次性沟通后要取得的目的。

  3. 在类似的目的性特别强的沟通场景下,如果没有用这种妥善的事先设定目标的做法,有可能我们的当次沟通可能被带偏、或者沟通问题过于发散等等,导致最终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的,更加耗费精神,得不偿失。

 

我们要怎么做到场合目标的设定呢?

本片段中提出了ABCD目标法。这个方法在我们片段中已经举例比较多案例。

比如我想客户做一个产品演示,我的目标就可以明确为,在我给客户网络远程演示产品如何使用条件(C)下,客户(A)(通常是外贸经理或老板)了解产品并产生购买意向,最好是对方询问价格(B),有明确的购买意向(D)。

 

当然可能大家就会想问,“这种场合目标是否适用于所有场合?”或者“是否每次沟通时,都一定要定这样的目标吗?”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通则,一般而言,就像片段中所言,类似在商务沟通、销售或者带着谈判性质的日常交流等,带有一定行为期许的交互过程中,这种场合目标往往会比较适合,而类似日常闲聊等就不在本次拆页片段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后续讨论,本次学习就不涉猎这个范畴。

现在,大家能不能理解怎样使用场合目标了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来看看几个场景:

和客户商务演示,和老板谈判加薪或者职业规划,和下属沟通工作计划、和子女交流作业问题,或者本次参与拆书活动…… 诸如此类的场景,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碰到哪一类?


【A伙伴】

我会想到跟家人沟通的场景。

【追问】

当时是怎样的情形呢? 能不能细化描述分享一下呢?

【A伙伴】

我最近经常给家里打电话,跟他们聊找工作的情况,因为我已经大四快毕业了。

不过在聊天过程中会变成聊很多事情,不单单聊找工作的事情。

【追问】

那可以理解你的交流最后变成了日常闲聊了吗? 那你当时打电话的初衷是什么呢?

【A伙伴】

我主要是想让我父亲理解我当时在找的工作是怎样的一份工作?想让他们理解这一点。

【追问】

我可以尝试复述下你的情形吗?

你的情形是最近在找工作,家里父亲并不理解,你希望通过电话沟通,让你父亲能够理解那是一份什么工作,是这样吗? 你希望沟通后,您父亲能对你的工作理解到什么程度呢?

【A伙伴】

我希望他不单单理解,最好能够用语言清晰的描述出来

【追问】

非常好,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ABCD目标法,现在你沟通的这个情形的受众、目标、程度等都已经比较清楚了,你可否尝试着描述下你的场合目标呢?

【A伙伴】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电话交流后,我父亲能够理解我正在找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一份工作,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ABCD场合目标法,通过设定我们的目标,进一步达成我们的目的。

通过刚才的交流,各位已经基本掌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梁海波,谢谢各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