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书技能点: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拆书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
拆书技能点: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点: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Hi~大家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我的TF2-1的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崔庆娜,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下面用三个便签做一个自我介绍
1. 全职宝妈
2. 家庭早教指导师
3. 亲子阅读践行者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现场使用“孩子与父母合作五个步骤”,帮助父母处理负面情绪,在相互尊重中进行合作
在接下来的拆书环节中,我们会有小组讨论环节,可以有孩子家长为一组,没有孩子的为一组。(人少可以不分组,直接讨论分享)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拆页选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F特征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
这是一本从心理学入手的育儿书,书里有各种详细的方法和技巧,教会父母与孩子的正确沟通!
A优势
在各种育儿理念层出不穷的当下,这本书问世已经40多年,到现在一直是本畅销书,也被很多知名人物推荐,比如樊登老师、知心姐姐、周洲等都有推荐。2012年这本书销量超过300多万本,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和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用我们易于接受的方式:生动的事例、有趣的漫画一一向我们做了介绍,没有枯燥的理论看得我们云里雾里,却有操作性很强的例子指引着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方向,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B利益
你是否对孩子说了很多道理,可孩子就是不听,还撒泼打滚、无理取闹,你心里默念着“亲生的、亲生的”?
或是孩子对朋友聊的热火朝天,确对我们父母一个字都不愿意说。
若你想正确和孩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来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回复我一下,谢谢。
拆书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指令;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拆页来源】《如何说孩子才能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57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拆书技能点:【1]的讲解,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找出人们的通常做法,并举出了具体的反面例子,而且使用了片段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过渡语: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拆页的理解。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的可以让孩子与父母配合的方法。
why通常做法:
在生活中,我们父母都会教给孩子一些行为规范,比如让孩子懂礼貌、守规矩、穿着干净整洁等,这就会让孩子做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并对孩子命令的说“你晚上刷牙去!”“你饭前记得要洗手”、“你回家后,把鞋放在鞋柜里”等等。或者不让孩子做想做的事情也会对孩子说“你别乱瓜子皮,放进垃圾桶里”“你别在沙发上跳,沙发是来坐的”等等。
通常做法的坏处:
长期这种命令式的沟通就会发现问题,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父母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去做”,结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可能会发生争吵,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反面例子:这让我想起上周日晚上的一件事。我家孩子把书看完后就在放书桌上没放回书架就开始玩啦。我看到后大声的批评她:“你看完书后又没有放回书架,怎么老是这样,书随处乱放在桌子上、床上、地上哪都是,告诉你多少遍了,看完书放回书架,你就从来不听……”我家孩子委屈的在一边站着,一个字没说,也没有把书放回书架。这让我更生气并说“下次再不把说放回书架,就把书全部没收了,以后别看了”
那么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具体怎么做呢?
1.描述:描述你说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怪罪和指责,让所以人专注解决问题上。比如:牛奶打翻了,我们需要抹布. 水杯打碎了,我们需要扫把。
注意一点,描述时我们在句子前面不要加“你”字。
比如:你把牛奶打翻了 你把水杯打碎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中间的差别?很多人认为“你”字有让人被指责的感觉,因而产生防备心理,
如果我们只描述事件,而不是“你”做了什么,这让孩子更能了解当下的问题,并且知道如何处理。
2.提示
孩子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的多,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比如: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里。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有些清况下多说不如少说,比如:孩子在嬉戏打闹时,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不要打闹”。孩子们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4.说出你的感受
孩子们愿意听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的更加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孩子。比如:我们的谈话时被孩子打断了,就可以告诉孩子:“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你打断了,我会觉得不高兴。.孩子只要不受到责骂,孩子更容易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
5.写便条
有的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这是一个上班族妈妈贴在家里的电视上的便条。在开电视之前,想一想,我做完作业了吗?我做完练习了吗?写便条的方式让孩子都能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需要父母一遍遍的提醒孩子。
以上这五个技巧让我们学会鼓励孩子合作,并且不留下负面感受。注意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把五个技巧全部应用上。也许我们只需要一个孩子已经和我们合作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境下灵活使用。
将反面例子转变正面例子。
学习完后这五个与孩子沟通合作的技巧。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上周日晚上孩子看完书没有把书放回书架,我会这样子鼓励孩子与我合作.
妈妈:“我看见书没有放回书架(描述我所看见的)请把书放回书架(提示)”
如果孩子还没行动,可以平和的对孩子说:“书”(用简单的词表达)看完书后书没有放回书架,这样书容易丢,我也不喜欢家里乱糟糟的,这让我很心烦(说出感受)
孩子:“好的妈妈,我老是忘记把书放回去”
妈妈:“我在你书桌写一个便利条,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
亲爱的莹莹宝贝
看完书后记得回放书架!
爱你的妈妈
这么做的好处:让孩子学会一些行为规范,父母不需要大吵大闹,长篇大论,能减少我们对孩子的命令与埋怨。孩子的心灵也不会受到伤害,孩子也能在相互尊重中与父母合作!
where:这五个合作技巧,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能受用!
[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以上是我的过往经历,现在大家回想一下自己以前和孩子沟通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沟通对话呢?
比如:命令式的“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威胁式的“我数三下,你不穿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责备和问罪式的“你的脏手印又能门上了,怎么老是这样?”
比较式的“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写完。”等等
大家和孩子沟通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回想下,想好后给大家分享一下。
陈:听说后天开学了,命令孩子马上赶紧去写作业。
朱:中午给老公打电话问孩子作业都写完了吗?老公:"写的差不多了"
"还有一个加减乘除的绘画”“正能这呢”
后来又问了一个问题,他没回应,就直接有情绪了,你听明白了吗?
任:这种沟通方式很常见,家长没有学习,每天都是这样的沟通方式
玉:威胁式沟通,你不走我走了,其实自己没有真走,自己还会回头看看孩子有没有跟着。
陈:中国父母的表达方式,还有就是父母说出你的感受,父母从小没有跟孩子进行表达,全靠孩子的理解。现在学习了,
知道了跟孩子说一下感受挺好的,孩子以后也会关注到感受。
[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分享,咱们和孩子沟通中,孩子不十分乐意配合父母的指令,矛盾就会发生。现在假设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过去那个场景中,结合今天学习到的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你会如何让孩子乐意的听从我们的指令,还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朱:我经常会遇到孩子归纳的问题,其实孩子从小就开始学,到现在他还是不会。听了娜娜老师的分享,我都会试一下。
第一个表达我看见的:“妈妈看到桌子桌子上这么多的书‘’
说完孩子没有行动的情况下,表达我的感受:“妈妈看到这么多的书没有收拾到书包,妈妈担心你会上学迟到,我们都比较着急”
简单的提示:书
写便签:孩子回家后先问孩子先做哪三件事,写在便签上,孩子根据便签去做。
这样避免我命令他,第二避免我们冲突,第三锻炼孩子自我掌控感
谢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我们一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片段,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你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这五个技巧不是让我们父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对我们父母言听计从,而是在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进取心、责任心以及体谅他人需求能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