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龙城分舵练级场2025第02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建立清晰力三步法

开场:

大家好,我叫史丽群。先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标签①一级拆书家。

标签②兼职讲书人。

标签③“运动”达人。

分组

一会儿有分组讨论的环节,为了便于活动进行,咱们现在分个组。从我的右手边起,每两人一组。

F(Feature)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今天带来的这本《认知觉醒》,作者是周岭,自媒体人,心智探索者。这本书从科学理论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大量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A(Advantage)

和市面上其他个人成长类书籍相比,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和只观的图片来解释我们专注力不行动力不强容易情绪化等等现象的原因,让读者不焦虑,然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遇到的所有的困惑和问题,并且清晰的告诉了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B(Benefit):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清晰,行动就会越坚定。

本场的拆书,共带来两个拆页,两个折页之间并列的关系。第一个拆页的内容包括运用刻意练习三步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二个拆页的内容包括运用建立清晰力三步法,提升行动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完刻意练习这个理论的当天,我就开始了实践。

以前女儿练钢琴时,她妈妈会要求她把新学的曲子弹10遍,只要次数够了,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我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改变了练琴方法。

我先听她弹一遍,发现有很多不熟练、易出错的地方,于是我要求她今天只练第一节,后面的先不练(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然后只练刚才弹错的地方(在拉伸区练习),只要能连续流畅地弹3遍不出错就算完成(目标具体清晰)。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纠正她的指法和按键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她很快进入了专注状态(沉浸其中),不一会儿就把第一节弹得很好了。

虽然结束时女儿直呼好累,但明显成就感满满,因为她已经不畏惧最难的地方了。如果不这样要求,她就会一遍一遍地弹自己熟悉的地方,难的地方就一带而过,中途还经常会漫不经心地停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低效。细心体会上述四个要素,我们就可以进入深度沉浸状态,从“聚焦”走向“卓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如何进行刻意练习来提高学习效率。

Why

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好的成绩,明明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本领却没见长。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原因归为不聪明,天赋差,实际上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因素——学习效率,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自己走向“卓越”。

意译案例(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对于没有学习过乐器的朋友可能不太能够体会到刻意练习的妙处,那么我们再用一个案例来说明:

以前学英语的时候,我会买一本单词书,单词背诵3遍,只要次数够了,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那现在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学习的方法改成单词扫一遍,勾画出不熟悉的,容易搞混的单词,今天只背诵其中5个,后面的不理会(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然后读课文中包含这5个单词的句子(在拉伸区练习),只要看到单词脑海里马上能知道意思就算完成(目标具体清晰)。同时借助英文APP进行单词默写,检验哪个单词正确或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我就进入英语学习的专注状态,这5个单词很快就学会了,提高了学习效率。最后,再根据学习进度调整学习量。

How

那么具体怎么应用原文中的方法呢?原文讲了四个步骤,我把它做了简单整理,分为三步

第一步:缩小目标。拆页中作者重新分拆了学习钢琴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练一首曲子1小时,而是练习第一小节,缩小目标的目的就是找到练习的拉伸区,简单来说就是把目标锁定在易错区。

第二步:衡量目标。练习钢琴不是练习多少时间,而是连续流畅地弹3遍,连续流畅,3遍就是可视化的衡量标准。

第三步:反馈结果。对发现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指法和按键错误。同样当实现完美无误的情况时,及时调整学习目标。把练习的目标放在新的容易弹错的地方,在伸伸手,蹦一蹦才能够到的区域进行练习。

预防异议(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学习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两句古话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先做三遍,干满一个小时。数量和时间达标了,我们往往就会觉得自己努力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一些学生上课笔记抄写的非常认真,天天早读课文,但是背诵还是很困难,考试就是没有得到满意的分数。但是通过原文刻意练习的方法,就能够找到把数量和时间转换成需要攻克的某个具体的易错点,在能够完成的区域内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无效学习,也能真正的解决自己不会的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Where

刻意练习三步法适用于哪些场景呢?除了练琴,学习新的语言,包括写作等学科类的学习和技能学习都可以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生活或者工作中陷入低效学习的场景。比如,明天要默写了,你又一次打开单词本,即使第一个单词你看过很多遍,你还是不自觉地选择从第一个单词开始默写,开始还是信心满满,感觉今天学习状态非常在线,可能默写到第10个的时候,你开始变得烦躁,开始苦恼我天天默写单词,为什么后面的单词老是记不住,前面的几个单词也还是经常出错,是不是我太笨了!各位伙伴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学习一门新技能时,学习效率比较低的场景。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当时的场景,写在便签上,2分钟后,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

诚诚老师:我们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数学错的题有很多类型,如果做综合题目的话题目错的就多,每次做多种类型题目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一直得不到提高。

A1+反思加工

好的,感谢您的精彩分享。刚刚各位都回顾了以往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需要学习的时候学习效率低,无法专注学习的场景。那么假如时间可以倒流,让你又一次回到了之前的那个场景中,你将如何运用今天所学,运用刻意练习三步法,提高学习效率呢?

同样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在便签上,然后在小组内分享。

我看大家分享比较热烈,邀请诚诚老师来分享一下如何运用刻意练习三步法的。

诚诚老师:后面如果她还是在数学有这样的情况,那针对某一类型的题目出三题,做好了还有问题那找出哪个点有问题,是计算还是读题,如果计算错误,分析错误,重新再做三题,如果能够通过就再找新的题型,这样孩子学习会更专注,更能解决她的数学问题。第一个缩小目标就是只做一个提醒,第二个衡量目标就是只要连续作对三题,就是掌握了,第三就是全对就是奖励,错的地方讲解,这样去找她的够的到的区域。

感谢诚诚老师精彩分享。当我们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运用刻意练习三步法:把学习目标锁定在易错区,然后进行一个可视化的衡量标准最后对学习进行反馈,调整在伸伸手,蹦一蹦才能够到的区域进行练习。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咱们今天分享的第一个片段的内容:运用刻意练习三步法,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了,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天被工作和生活琐事所牵绊,我们的大脑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还有的时候大脑想做的事太多,无法确定最想做什么。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我们经常是想的多做的少,知易行难,觉得容易做到很难。那么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拆页。

下面我们先进行拆页二的学习,希望咱们在这个拆页学习后,运用建立清晰力三步法,消除“模糊”,将需要做的事情细化、具体化,提升行动力。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二,时间2分钟,请读完的伙伴举手示意,现在开始。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仅仅知道这个道理还不够,毕竟知道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就像你明明准备第二天早起锻炼、读书或是做重要的工作,然而醒来后还是鬼使神差地拿起了手机——群消息、朋友圈、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一眨眼,半个小时过去了,你还躺在床上。实在没什么新鲜事了,还要把App再点开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惊喜,等到刺激消耗殆尽,无聊渗透全身,再漫不经心地起床,此时的你精神萎靡,内心只希望用更多刺激来填补空虚,哪还有心思去做重要的事呢?

知道和做到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其中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答案正是前文所说的“模糊”。

如果没有猜错,你脑中所谓的“重要事情”,也许就是关于锻炼、读书或是做某项重要工作的一个大致想法,你并没有想清楚明天起床后是去跑步还是阅读,即使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了,也不确定要去哪里跑,跑几公里,跑多长时间,穿哪套衣服,万一天气不好怎么办;不知道到底要读哪本书,从哪里开始,读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具体要做重要工作的哪个部分,需要准备什么工具,需要什么素材,等等。一切都只知道个大概,这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

所以,仅仅知道要事第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拥有另外一种能力: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很多时候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某些想法往往非常地“模糊”,当我们把这些“模糊”的目标清晰化,才有可能落实到行动中去。

Why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方法?我们的大脑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还有的时候大脑想做的事太多,无法确定最想做什么。如果不去把你脑海中的想法“清晰化”,你就会陷入一个想的多做的少的状态中,极有可能在目标和时间都模糊的情况下选择娱乐消遣。所以,做建立清晰力非常重要。

How(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那么具体怎么应用原文中的方法呢?根据拆页中的故事,这边进行了细化:

第一步:写下想法——实现目标清晰,在A4纸上方写下当天所有要做的事,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将这些事情写在对应的序号里;

第二步:细分时间——实现时间清晰,在页面左侧预测性地写下在某一时间段做什么。不是简单的罗列上午,下午,而是像在学校上学的时候的课程表,需要具体时间范围,比如:8:00——8:30。

第三步:固定内容——实现行动清晰,在细分时间旁边罗列出具体事项,这里就可以把我们刚才学到的刻意练习法的第二步衡量标准放进去。比如:8:00——8:30计划是背诵英语,你的计划内容可以写清楚,背诵10个单词,10个句子,做到看到单词就能知道意思。9:00——10:00计划跑步,你的计划内容:围绕小区跑三圈,时间比前一次少一秒视为成功。

以上,我们命名为建立清晰力三步法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有这样的疑问:把计划做得这么僵硬,会不会让自己变得很死板?事实上并不会,因为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如果当天计划有变也没关系,有了这份预案,你能够在处理完临时任务后,把自己迅速拉回正轨。

案例说明:

每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试之后,我和孩子都会感慨考前有很多地方没有复习,或者明明想要看的内容没有看,需要背诵的来不及背诵。很多时候他明明想着晚上要把历史书读一读,但是每天到了11点会发现还有一些试卷还未完成。我和大家一样,觉得列计划没必要,作业本来就很多了,让他列详细的计划更耗费他的时间,孩子在脑子里有个大概计划,周末的时候简单讲一讲一天的安排就可以了。但是现实情况是,讲了做不到,甚至无法让他自己意识到原因。每天他都有很多的理由安慰自己,今天有三份试卷,不可能有时间读书。今天学习太累了,先刷一会儿手机再做作业;今天要写作文,所以没有时间读历史政治,还是把读的作业安排在周末吧。

所以,不这么做的结果是他每天都感觉要去做这个事情,应该去做,但是迟迟没法开始。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开始的那一点点行动上。

Where

咱们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课程学习安排,也适用于生活或者职场的计划安排。比如减肥,脑子想要坚持锻炼同时还想要安排自己少吃多餐,如何吃的低卡又有营养;工作中接手一个项目,脑子里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同时你的脑子里还需要准备很多物料工具,还要收集一些素材等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这个方法,消除“模糊”,将目标细化、具体化,提升行动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设计】

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用建立清晰力三步法,消除“模糊”,将需要做的事情细化、具体化。为了更好的能够学有所用,我将清晰力三步法整理成一个表格,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演练,来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

马上过年了,孩子们也放假了,我们也要迎来难得的假期。相信大部分孩子第一件事情就是列计划,但是一放假就列计划的假期一定不是什么好假期,因为计划都飘在天上,没有根,他们都还是你模糊的想法。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运用清晰力三步法的表格来帮助提高行动力?

表格上面已经给大家标注好序号,左边写好了时间段,右边是具体的事项。

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一位扮演家长,一位扮演孩子,自行设计对话,应用咱们今天所学的清晰力三步法,让计划从根里面一步步长出来,成为一个可执行可实现的好计划,从而提高行动力。时间5分钟,大家小组讨论完后,会邀请一个小组的伙伴现场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一下。大家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

好,时间到!我看大家演练的都很投入,下面邀请,丁老师这一小组来演绎一下,刚刚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丁老师:寒假马上开始了,明天有什么计划安排吗?

金莲老师:上午学校,还要做寒假作业,找同学玩,还要去爷爷家吃晚饭

丁老师:嗯,事情有点多,如果这样混乱的没有计划,很多事情会忘掉对吧?

金莲老师:嗯。

丁老师:那我们要把计划做好,明天几点上学?7:30对吧?

金莲老师:嗯,10:30回来。

丁老师:拿了成绩报告单还有奖状,你写一下7:30——10:30上学,回来以后我们得吃午饭,到12:00

金莲老师:12:00到13:00要休息一下。

丁老师:休息了之后呢?

金莲老师:列寒假计划。13:00——14:00列计划。

丁老师:嗯,好同学都先列计划然后呢?

金莲老师:14:00——15:00约了同学去小区里玩。

丁老师:那15:30我们就要赶紧去爷爷家,那到了那边要16:00了。

金莲老师:然后和爷爷下棋到17:00

丁老师:17:00——18:00吃晚饭,然后呢

金莲老师:18:00以后做寒假作业

丁老师:真是好学生。做多长时间呢?

金莲老师:1个小时,然后看柯南

丁老师:好,那19:00看柯南,到20:00点差不多就要回家了,到家也要21:00了吧。

金莲老师:嗯嗯。

丁老师:那我们明天先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中间有什么问题晚上再交流。好吧?

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掌声送给他们。

相信大家对这个清晰力三步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掌声送给他们。

下面呢,咱们来模拟一下有一件事情你想要下周完成但一直迟迟没有开始的场景。比如:①.提到学习,你想起来寒假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你的脑海里萌生出了一个大致的学习规划。②.今天早晨起床,你站在电子秤上,一手拿着毛巾,一手刷着牙,低头看着电子秤上的数字,你的脑海里萌生出了一个非常强烈地想减肥的念头,你可能想要减肥的同时又想怎么更合理地安排一日五餐,吃得低卡又美味又营养。现在给各位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在便签上写下来。现在开始

好时间到。我们请张军老师分享一下哈。

张军老师:寒假我想要陪伴小孩,但是还是比较宽泛,一加班会忘记,我会想怎么陪伴,比如上午10:00陪孩子。

我:我们是先分享场景,后面可以分享具体做的步骤。

张军老师:寒假陪伴小孩。

我:再繁忙的工作中找出时间陪伴小孩这个场景。宋老师也分享一下?

宋老师:寒假想出去旅行,需要有个具体计划。

金莲老师:安排店里的安排,还有运营,手上事情比较多,需要列计划来让自己的时间管理更优化。

为了学以致用,请各位伙伴把今天分享的建立清晰力三步法,应用于刚才写下的场景中,小组内进行分享。限时2分钟,现在开始

现在邀请施老师进行分享,你如何运用清晰力三步法,提高行动力?

施老师:我的场景就是假期出去玩,我会做个计划表,哪个时间去哪个景点,每个景点预计多长时间,然后再游玩的地方哪里值得打卡,我需要先列出来,每家店都要研究哪里值得吸引我的地方,这是玩的部分。住的地方我要再各大平台去对比,哪个时间,这个是大致一个计划。‘

我:张军老师刚分享了再繁忙的工作中找出时间陪伴小孩这个场景。那如何运用这个清晰力三步法。

张军老师:原则是陪孩子。细分时间:10:00-11:00打羽毛球,午饭后聊天,饭后看书,分成三个时间段,能够落实的话会提高陪伴的效果。明天先做做看,到时候再调整。

谢谢。

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回顾今天所学的两个拆页的内容。

一个是,怎么通过刻意练习,提高专注力,

第一步:缩小目标。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

第二步:衡量目标。列出可视化的完成标准。

第三步:反馈结果。对正确和错误的地方及时反馈。

另一个是,建立清晰力三步法,提高行动力,包括:

第一步:写下想法——实现目标清晰。

第二步:细分时间——实现时间清晰。

第三步:固定内容——实现行动清晰。

祝愿大家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专注做事、提高行动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