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过级202501017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赢得孩子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李冉冉,现在要进行的是1-2的拆书过级

首先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1. 一名伊利经销商内勤(公司主要往各大超市送货,我负责文员财务方面的工作)

2. 一名萌新拆书家(今年9.28号晋级启动营毕业)

3. 一名樊登读书忠实粉丝(我有两个儿子,自从老二出生以后,我就压力山大,后来通过听樊登讲书,然后买书来读,有5年时间了,家庭生活确实很受益,虽然没有见过樊登老师真人,但是<<正面管教>>这本书我是听他推荐过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图书介绍:

今天拆解的图书片段—-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选自简·尼尔森博士<<正面管教>>,尼尔森博士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等,同时也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这本书结合了作者几十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体会,是一本教我们如何不惩罚,不娇纵,有效管教孩子的图书,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出版30多年来,本书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阅读一下这个片段,阅读完的回复1。

片段来源于《正面管教》这本书第26-27页,它的主题是:“赢得孩子

原文片段: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语言的表达,往往表明了问题发生时我们当时的感觉和态度,如果用责备和羞辱的腔调说话就会产生敌意和疏远,用表达同情和尊重的腔调说话呢往往会收获亲近和信任,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沟通类难题,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父母更需要学习亲子沟通类的技巧,只有发自内心的去尊重理解孩子,孩子才会听你的,愿意和你合作,好的方法可以让事情做到事半功倍,这里讲到的”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营造一种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Why:

这么做的好处是,当遇到问题,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时,更容易接纳你的意见,从而愿意和你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这么做的坏处是,如果采取沟通措施不到位,就会增加误解/隔阂,从而使问题到不到实际解决,还容易产生敌意和疏远.

反面案例:两个星期以前,大儿子孩子学校新增了排球课,要求每天最少练习100下,由于楼下冷,孩子不愿意下楼,就在楼上练习,那天晚上我在书房陪二儿子写作业,突然听到客厅”砰”的一声,我打开门一看,客厅的灯被打碎了,碎片撒了一地,那个吊灯一是我和老公结婚时买的,二是碎片洒了一地,我必须放下手上的工作,马上清理掉,瞬间我就把大儿子给训了一顿了”你到底想干啥,楼上是练球的地方吗,你把灯打碎了,晚上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你赶紧把碎片清理干净”,老大知道理亏,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眼泪在眼里打转,用笤帚轻轻的往铲子里扫着吊灯碎片,看到孩子可怜委屈的样子,我也很难受,可是不知道怎么解决

How: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简称“理/同/感/决”即:

1. 表达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描述孩子当下的感受,对孩子表示理解

2. 表达情,而非宽恕:用心感受孩子当下的心态和做法,告诉孩子你也有类似的感受和经历,并不是对孩子做法表示认同

3. 表达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关注解类似问题: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让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正面案例:

过了几天,我用了”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试着跟大儿子做了个小小的沟通,结果还是有效的

我:儿子,妈妈那天不应该吼你,我知道你也不愿意看到吊灯被球打碎(表达理解)

我看到大儿子眼里立刻有了光,我向他道歉他感到很意外,立刻说:”嗯,外面太冷了,我还要再穿衣服下去,太麻烦了,我也没想到会把灯打碎,对不起妈妈”

我:其实妈妈小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我当时和小伙伴踢皮球,把球踢屋里去了,把姥爷墙上的挂钟给踢碎了(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儿子很惊讶的说:”真的吗”

我:妈妈知道当时吼你你很难受,你也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屋里拍球本来就很危险呀,不碰到吊灯也会碰到别的东西呀,碰到什么都是一种损失呀,一是灯坏了,我们需要重新购买,找人安装,二是碎片洒一地,你弟弟总是光着脚走路,如果清理不干净,那是多么危险呀,这是妈妈生气的原因(表达感受)

儿子一脸听懂的样子说:”妈妈,我知道错了”

我:那我们以后练排球怎么办呢?(关注解决类似问题)

儿子得意的说:”我可以放学回来,在楼下练完再上来呀,一共100个,挺快的”最近确实是放学先在在楼下把球练完再上楼的

where: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大人与孩子之间,也适用于成人之间的沟通,但是不适用于作为第三方现场劝说别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友善,关心和帮助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现在大家有没有把”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学会呢?回想一下,过去一个月大家有没有因为沟通问题与孩子发生过争执呢,有没有因为言语态度和孩子发生不愉快呢,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有没有相关的经验呢,给大家1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分享时间1分钟(分组,每组人数不超6个人)

大家有没有想要分享的,越分享,越收获哦,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分享环节,有请1位小伙伴,分享时间是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花匠分享:

家里有一个6岁和1个两岁的女儿,前几天去买玩具,在外面都是自己相中喜欢的,到家以后,孩子又开始因为喜欢别人的玩具,发生争抢,互不相让,为此我感到很苦恼,因为小女儿太小,听不懂太多道理,所以总是劝着大女儿让着小女儿,大女儿又总是觉得妈妈偏心,觉得妈妈是不爱她的表现,表现得有些生气,伤心,每次总是自己吃亏,不想总是让着妹妹

【A2:催化应用】指令清晰,

拆书家提问设计:好,现在我们进入学以致用阶段,,我们也可以试想一下未来两个星期可能会发生的场景,试着用”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去沟通遇到的问题,亲子还是大人/同事之前都适用此方法,关心/友善/帮助/尊重是化解问题的根本,注意不能仅是表决心,要符合SMART原则:目标明确、有时间限定、具体并且可执行。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写在便签纸上,稍后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重温一下“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表达理解,

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第三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助力解决问题,

现在有请一位小伙伴,分享时间是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花匠分享:

妈妈对大女儿说:"妈妈知道你不给妹妹玩你的玩具,是怕妹妹给你弄坏了"(表达理解)
"妈妈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总怕别的小伙伴把我的玩具给弄坏了,总是把玩具藏起来,结果别的小伙伴都不和我玩了,我也玩不到别人的玩具,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和 别人换着玩,学会了分享"
(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
"妹妹小,总是不讲道理,妈妈觉得你懂事,所以总是让你让着妹妹,并不是妈妈不爱你"
(表达自己的感受)
那我们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才能和平解决,不争抢呢

大女儿说"我和妹妹可以换着玩,但是前提是得爱惜我的玩具,不能给我弄坏了,如果妹妹不爱惜,我还是会把玩具换回来,自己玩自己的"(助力解决类似问题)

沟通到位,事半功倍,人人都需要学会沟通的技巧,今天分享的”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虽然20分钟的课程不能让大家做到精准应用,但是大家可以活学活用,只要态度是友善,关心和尊重的,就足以为赢得合作带来积极的感觉,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