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所属活动: 鄂尔多斯筹备分舵2025年线上晋级场-第一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权衡各种选择

开场:

大家好,我是小花匠,我的三个标签是书痴、积极精进的“自来卷”、准三级拆书家。因为“三级”拆书家是我的短期人生目标,我想用它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拆书过级过程中的思考和迭代是很珍贵的。而且越往后我越来越发现拆书帮的好,除了它宏大的使命愿景,网站里也有很多奇珍异宝。比如我就挖掘出一本珍贵的书,可能已经绝版了,因为我尝试在淘宝等几个购物网站里都没有搜到,最后终于在微信读书里找到并且看完了,让我对一些问题有不少新看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两个锦囊,巧妙治愈选择困难。

今天拆书的级别是TF2-4,线上有5位学习者,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分为一组在大厅交流。

【学习目标】

我今天选择的两个拆页属于递进关系,总目标是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采用“吸引力指数法”或“决策树法”量化结果,从而更好的做选择。(提醒大家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纸。动动手能更好的掌握方法哦!)

【学习目标1】

我们第一个目标是通过学习第一个拆页掌握“吸引力指数法”,最终作出当前事件所有选择中最合适的决定。

【图书介绍】<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分享的书是《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由两位实用心理学家达伦·布里奇以及戴维·路易斯所写。他们是英国顶级研究型咨询机构大脑实验室(The Mind Lab)联合创始人。本书教你在轻松的状态下巧妙解决各类问题。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本书总结来自心理学家、数学家、商业顾问、竞技高手,甚至军事战略家的智慧,并提供给读者多项大脑练习和自我评估,思路清晰,结果明确。总共只有41,000字,就像我们老祖宗的文言文一样精炼。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你有选择困难症吗?你是拖延症几级患者?你会苦恼于才思枯竭没办法给上级领导提交创意稿吗?你害怕决策失败吗?这本书会帮助你直面各种人生问题、职场问题,比如通过想象力、自我提问、绘制答案树等,帮你理清思维、识别陷阱、认清自我决策风格,甚至是治愈困难症、拖延症、培养好习惯!

B2--今天教你采用图像化方式思考,解决你犹豫许久的问题。

我今天的拆页一选自电子版89页,主题为“权衡各种选择”。请大家先阅读原文片段,看完在评论区扣111。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打个比方,假设你要尽快为一场慈善晚宴确定主题演讲人。此时你有三个候选对象,如果一次发出三份邀请,你很可能会收到多份确认函,但由于你只能邀请一位主题演讲人,这就会让你陷入僵局;反之,如果你只发出一份邀请,一旦对方拒绝,就会出现空挡,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三位候选人的吸引力指数。

发现没有,在列出上面的表格之后,答案自然就很明显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面对两个或多个事件必须择其一而又犹豫不决时,可以结合客观因素“可能性指数”和主观因素“渴望指数”来帮你做选择。

说明:可能性指数L(Likelihood,表示该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取值0~100。0表示不可能发生,100表示一定会发生。)

渴望指数D(Desirability,表示你对该结果有多么渴望,取值-7~7,-7表示完全不渴望,7表示极度渴望)

Why:人的大多数遗憾不是来自于你做过的事情,而是来自于你错过的事情。那么如何选择才不会“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个方法通过分析客观可能性和主观喜好进而得到吸引力指数,巧妙之处在于内心渴望程度或正或负,会无限放大或缩小客观元素。非常有助于你有条理的梳理原因和结果,帮你看清楚内心真实想法,最终得出你内心更不愿意错过的事情。【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盲目的挨个儿尝试或同时进行,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还有很多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或者轻率的作出错误决定,最后抱憾终身。有句话说“选择大于努力”,因为选了内心热爱的事情,才更容易有良性反馈以及源源不断的动力,你的努力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三年以前知道这个方法,也不会在财税这条不喜欢的路上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了。

【意译案例】当下我要尽快为二宝确定年后托管地点,此时我有三个候选项,如果我三个都报名,基于现在的生育率现状他们都会接收,而孩子一天只能去一个地方,而这会让我陷入经济困境;反之,如果我随机去一个地方,可能孩子吃不好睡不好遇上带班老师没有责任心,孩子没办法顺利度过分离焦虑也不愿意融入集体生活,后果会很糟糕。怎么办?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三个托管地点的吸引力指数。

在列出上面的表格之后,答案自然就很明显了。所以我最终决定还是送到公立园了。

How:我把这个方法命名为“吸引力指数法”:

第一步:列选项,把与该事有关的几个选项一一陈列;

第二步:定结果,无论做哪个选项,想清楚最终要达成什么结果;

第三步:算指数,分别给每个选项的可能性指数L和渴望指数D打分,两个数据相乘得吸引力指数;

第四步:做决策,将吸引力指数排序,将分数最高的那一项确定为最终要做的事。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陷入自我怀疑,谁能保证我的评分一定准确呢?或者说如果最终证明用了这个方法还是选错了,我该找谁负责?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每年元旦后都爆火,2023年那期的有一句话我挺认可也想分享给大家,是曼德拉说过的我没有失败过。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回归这两个异议问题,本质还是不自信,没有勇气和能力承担后果,如果改善心态,从即日起先采用这个小方法做决策,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成为你努力的证明和宝贵经验,让你下一次抉择时pass掉错误可能,相信你会有更多自信和力量。人在漫长一生中容错度很高的,一次两次失败没有关系,能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职场、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比如老板要给合作方安排合适的培训师;比如个人要对有限的周末放松时间抉择是去逛街还是去户外徒步。不适用于在一些选哪个其实都无所谓的小事情上,比如午餐要吃馒头还是米饭,如果连这些小事都困扰内耗你,亲爱的要想一想是不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请放过自己,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更值得消耗的大事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学习者经验】3分钟

接下来呢,我要提一个问题,各位在过去有没有遇到过纠结半天甚至很久都定不下来的事件呢?比如不知道哪个相亲对象更适合过一辈子,不知道选哪个小学对孩子更有利,不知道哪个公司对自己而言舞台更大。。。请思考3分钟(可以在纸上自行书写计算)。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4分钟

结合拆页中的方法,你会对你的各项选择如何评分,最终确定要做哪件事呢?请在组内分享用时4分钟(将思考过程和结果讲出来,或把图发到评论区)。

(至此合计约20分钟)

龙肖行分享:因精力和时间有限,当下我比较困惑的事有如下三项(并分别评分):

如此来看拆书和打磨课程是我最喜欢做更应该做的事情。这让我看到自己的内心,以及前进的方向。

好的,感谢龙老师分享,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更为艰难复杂的情况,一个事件要涉及很多可能,甚至会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隐患,或者光计算可能性和渴望度层面依然没办法帮你作出抉择,那接下来我们继续打开升级版锦囊:

【学习目标2】1分钟

通过学习第二个拆页,对实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甄别,对于无法通过第一个锦囊评分解决的大事件,合理运用第二个锦囊画图解决,确定最合适选项。

【R原文片段】2分钟

所谓决策树,其实是一种通过图像方式来呈现各种解决方案的方法。通过决策树,你可以看到各种解决方案将会带来什么最终结果。决策树看上去有些像答案书,但它不仅可以让你看到所有解决方案,还能告诉你每个方案所指向的结果。那么,如何绘制决策树呢?

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指向一定的结果。一旦用图表清晰地呈现每个决定的指向,你自然就能对每个决定的后果一目了然。

打个比方,想象你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你想要聘请一位很给力的销售主管,但又担心此人可能是个骗子。情况听起来很复杂,但一旦绘成决策树,你所面临的选择以及每种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便会很清楚。

决策树的两根主要分支代表两种选择:雇佣或者不雇佣。每个分支上再分出来的细枝则代表每种选择所指向的结果。如果雇佣此人,他可能真的是骗子,也可能不是。就算他是个骗子,也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他可能会骗你,也可能不会(继而再分出两根细枝)。但如果你不雇佣他,那结果就很简单:你的公司一切照旧,或者他加入其它公司,成为你的对手。

绘制完决策树之后,你可以给每个结果标出可能指数(Likelihood,简称L)和渴望指数(Desirablity,简称D)。提示:所有主要分支上的可能指数相加总和应为100。 打分之后,将每个结果的可能指数乘以渴望指数,给出最后得分(比如说,“他会骗你”这种结果的可能指数是25,渴望指数为-7,所以最后得分为-175)。

最后,将两种主要选择答案各自的得分相加,得出每一种答案的总分,然后将其对比。

【I便签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拆页讲了运用“决策树法”,处理较难的特别是do or not类事件。它的绝妙之处在于对于某一项决策里可能发生的总和是一致的(即同一侧的几个可能性指数L相加是100),这就起到一个牵制作用,避免出现评估过高或过低导致结果失真。

Why:我们总羡慕成功人士决策果断能精准的踩中每一个风口,却没想过在此之前他付出过多少努力,或者为了这个决定他提前预演过多少个可能结果。比如台球高手想要一杆清台拿下冠军奖杯,每一步都要非常慎重,可能在他脑海里已经清晰的绘制出第一杆要不要打最近那颗球的决策树,用多大力道把白球定到哪个位置,以及剩下的几颗要怎么打,如何不给对手制造机会。【不这么做的坏处】很多人其实缺乏这种能力或者意识,或通过抛硬币“听天由命”,或多方打问让别人帮自己拿主意,最后成了是自己的功劳或者庆幸自己运气好,没成怪别人瞎建议误导自己,最后关系破裂。比如有的女人跟闺蜜吐槽老公出轨家暴,如果闺蜜说“天哪这么过分你还不离?”如果离了没过好就会埋怨闺蜜挑拨离间害了自己一生,如果没离娇妻转头跟老公和好了,背刺闺蜜质疑她安的什么心,最后朋友没得做。

HOW【细化行动步骤】:第二个锦囊--“决策树”,绘制方法如下:

第一步画主干,让你难做决断的事件本身;

第二步画分支,a.主干分出左右两支是做或者不做,

b.左右两侧各自扩展几个分支是分别导致的结果;

第三步评分,对于每个可能结果分别按照可能性指数L(0~100)和渴望指数D(-7~7)打分,两个数据相乘得吸引力指数(此处注意同侧的可能性指数相加为100);

第四步得结果,对一侧的每个数据相加,与另一侧数据总和对比,得出做还是不做的决定。

Where:适用于情形或结果相对更复杂、严重的决策事件,能帮助你理清思路,研判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判断出方向。职场、事业、生活、人际关系等场景都适用。不建议代替别人画决策树来解决个人问题,不要强行介入别人的因果。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反例】自从注会成绩放出来,我对于要不要继续考CPA纠结内耗了很久。毕竟之前已经花了三年时间,四科都打了两轮基础,且离及格线非常近,我也看到不足之处有提升的方向,但是也存在隔行如隔山等客观因素,以及再次费时费力通不过的概率。我问了好几个财税领域的朋友,以及大咖老师依然定不下来。虽然我平常是个目标坚定行动力很强的人,但这个事情牵扯的比较多,可能会影响我一生的事业方向,所以格外耗心力。

【反例纠正】我按照第二个锦囊,重新梳理抉择:

我先画出树干:要不要继续考注会?

画分支评分:左面是考,小分支分别是:

A1最理想状态备四过四,需要再学一年过2科+一年过综合,付出很大,但可能性极小,L20*D5=100

A2第一年过2科,再学三年,非常不想看到,L40*D-3=-120

A3一科不过,又白白浪费时间精力,L40*D-6=-240

右面是不考,小分支分别是:

B1保持现状L20*D-4=-80

B2用现有的财税知识和中级会计证做副业L30*D2=60

B3探索装修领域L50*D5=250

经过加总,考这支的总分是-260,不考这支总分是230,所以我果断选择不考。想到这里我整个人都感觉舒爽通透了。

【预防异议】可能有伙伴不理解,为什么同一侧的可能性指数之和不能超过100?我在读第一遍时也存在这个疑问。但是后来联想到我做市场调查时测算各公司市场份额占比,比如30%、10%、5%等,这些数据相加是不能超过100%的。我就想明白了,可能性是此消彼长的,一个结果很有可能,那另一个就可能性很小了。

(至此合计28分钟,总时间控制在33分钟内)

【A3促动参与】<15分钟

1.场景设计

接下来呢,我要设计以下场景,需要大家思考3分钟:

你是一个老牌知名儿童护肤品公司的产品经理,对于要不要推广新款无激素面霜犹豫不决,如果推广可能会面临销量暴涨或者对现有产品产生冲击,如果不推广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或者维持现状,当然还可能有其他情况,大家可自行思考延伸。

提炼关键信息:是否推广新款无激素儿童面霜?

2.小组讨论5分钟

现在,请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经理,一人扮演老板,请经理运用决策树法,向老板分析现状,并解释评分,最后商议决定是否推广新产品。

请先自行预演,在下一环节请两位伙伴进行展示。

3. 角色扮演7分钟

龙(经理):老板您好,最近公司各部门对要不要推广新产品各执一词犹豫不决,我学了个新方法想向您请示汇报。

冉冉(老板):说说看。

经理:我们当前存在两个选择,推广或者不推广。

如果推广会产生下面三种结果:

一是产品大卖收益暴涨,可能性为40渴望指数为7,合计280,

二是对现有产品产生冲击,我们是多年老牌子市场存在稳定性,这个可能性只有20,渴望指数为-7,是不愿看到的,合计为-140;

三是无人问津,卖不出去。基于我们竞争对手一直在创新,还有消费者对于健康更关注的现状,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只有40,渴望指数为-7,合计为-140;

如果不推广会产生两种可能:

一是对手抢先推广占领市场,这个可能性非常大,到处在宣传,所以可能性100,渴望指数为-7,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合计为-700;

二是维持现状,但是可能性为0,渴望指数为-7,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合计为0;

所以综合来看推广合计-140,不推广-700。我建议我们还是推广。

老板:你说的很有道理!可以推广试试,加油!

经理:好的老板。

(至此合计53分钟)

好的,非常感谢龙肖行老师和冉冉老师的精彩分享。

【反馈】根据我们两位小伙伴的分享,相信每个人对这个锦囊有初步了解了,也感受到它的巧妙了。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将这个技能运用到炉火纯青吧。

【A2催化学习者应用】15分钟

【A2分步催化1 催化学习者应用场景】7分钟

请大家想像一下在未来的一周内,有没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形:你在思考要不要向公司请假带孩子去北京参加为期十天的美术集训课?或者有一个养老方面的新项目前景不错但是投入较多你犹豫不决?或者其他do or not场景均可。

给大家共4分钟的时间,请加工一个类似的案例,并在小组内分享,注意是只分享场景!

龙:我存在要不要做拆书课程的困扰。

冉:我存在要不要去参加拆书帮成长大会或年会的顾虑。

【A2分步催化2 催化学习者行动计划】8分钟

接下来同样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使用今天学习的“决策树法”来决策,小组分享结束后,我们同样会邀请几位伙伴来分享,时间充裕可增加几位。

龙:对比来看,做拆书课得分更高,所以我选择做拆书课。

冉:我经过对比后发现,去了我会收获很多,哪怕是没人理也不在意了,总比在家呆着不成长要强,所以我决定要去参加。

我的反馈:刚刚冉冉老师因网络掉线未听清,左侧无人问津的可能性指数写了60。我重新说一下,一侧的可能性总和不能超过100,因为一个情况可能性很大的时候,另一个可能就很小了。这里“认识更多有能力的人”是80,那么“无人问津”就是20,合计100.

冉冉:这样啊!无人问津确实要改成20。不影响我的总结果,我还是更倾向于去参加。

我:您担心没人理是有点不太自信对吗?放心吧,大家谁都不认识谁,总要有个开始嘛,您既然敢加入拆书帮就已经很棒了!很有品味!未来咱们一起进步!

冉冉:哈哈哈好的!

【总结语】1分钟

选择困难症、结婚恐惧症。。。这些医生都没确诊的标签肆意飞扬,本质原因在于心不定难自立。希望从今天的两个锦囊开始,落子无悔,游刃有余!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和热烈参与,祝每个人喜乐常在,积跬步,至千里!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