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2025年1月 南京分舵第一场拆书活动(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双赢过程

开场:

各位好,我是陈静雯,耳东陈,静是左右结构“,青”和“争”的组合,雯是上下结构“雨”和“文”的组合。"静"如止水,"雯"如云纹,我的个性就像我的名字,外表文静,内心叛逆;喜欢安静地用文字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也喜欢在喧嚣中热气腾腾地生活。

我现在是一名国企行政管理人员、一个成长中的职场人,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成为拆书帮的三级拆书家。

各位可能有些人了解拆书和拆书帮,有些人不了解,所以我还是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大家简短介绍一下.

拆书不仅仅是阅读的方法论,更是学习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倡导成年人的学习应该以自己为中心,聚焦对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而非简单的获取,以满足自己解决问题、改善行为和提升能力等实际需求为目标。“拆书”有两种形式:一是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便签法,通过阅读原文、重述知识、关联经验和规划未来的方式阅读一本书,可以达到参加一场主题培训的效果;二是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基于拆书法集结了一群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为了践行拆书帮“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的使命,全国各地都有我们小伙伴自发组建的非营利性组织-拆书帮分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们花1-2分钟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赢/输的方法不可能带来双赢的结果。你总不能要求别人:“不管你是不是喜欢,都要以双赢为目标。”问题是怎样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哈佛法学院的教授罗杰·费舍(Roger Fisher)和威廉·尤利(Wiliam Ury)在二人合作出版的《走向共识》一书中建议在谈判中坚持“原则”,而不是“立场”。虽然他们并没有使用“双赢”一词,但是倡导的精神和本书不谋而合。

他们认为原则性谈判的关键是要将人同问题区分开来,要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场,要创造出能够让双方都获利的方法,但不违背双方认同的一些原则或标准。

我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双赢过程同双赢结果密不可分,只有经由双赢过程才能实现双赢结果,这里的目的与手段是一致的。

双赢并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类交往的一种模式。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它体现在能有效阐明并管理人们的期望和成就的协议中;在起支持作用的双赢体系里蓬勃生长;经由必要的双赢过程来实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What:要想取得双赢的结果,必须要经历寻找直至找到双赢解决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双赢过程。

Why:以结果为导向,逆向思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双赢方法,更容易获得双赢的结果。

How:通过以下行动步骤,可以完成双赢过程:

1.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2.认清利益而非立场。

3.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4.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路径。

Where: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不违背双方原则的基础上能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这个片段让我联想起了近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同事A因工作量增大不安逸,怒气冲冲地找到我,表达了自己岗位晋升没通过、工资没涨,不应该再增加工作量的观点。作为管理者,我认为她工资没涨是她自身的原因,增加的工作量也是她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出于尊重她是长辈和前辈,我强压着自己的情绪,很耐心地做解释和安抚工作,结果毫无效果。

学习了共赢方法,我就这件事情进行了反思:我确实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味地劝说她,希望她能接受已经形成事实的结果,收拾好情绪;给她讲道理,希望她能理性地对待工作。我并没有站在她的角度,去考虑她的需求和想法,所以无论我怎么说,她都听不进去,我自然也不会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根据共赢方法的行动步骤,针对这件事情,我可以这样做:1.站在A的角度考虑问题。2.认清楚A的需求是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3.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找到既能满足A的需求又能实现我的目的的结果——A涨薪;应该A做的工作,我能安排下去。4.我帮助A分析她考核没有通过的原因,并帮助她提升,以便她今年年底能通过考核,实现涨薪。

A2: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根据新知识整理的个人目标和行动计划:

·目标:半年内,我要熟练掌握双赢方法,以后再遇到冲突时,能够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取得双赢结果,既不委屈自己,也不。

·行动计划: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打算这样做:

1.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将自己代入到对方的处境,分析他/她产生现有行为背后的逻辑,找准对方的需求点。

2.认清利益而非立场:想清楚我自己的需求点,抓住问题的核心。

3.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找到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能同时满足我和对方需求的平衡点,确定我们的双赢结果。

4.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路径:运用逆向思维,找到实现这一双赢结果的路径、方法。

今天我们通过共读原文,拆解出I便签、A1便签和A2便签这三张便签,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共赢思维。

希望我今天的拆书能对大家有帮助,书友们可以继续完善自己的A2标签,将共赢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欢迎会后大家更多的讨论。

感谢各位的聆听,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