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湖州吴越分舵2025年第一场练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无尽的借口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帮湖州吴越分舵的成员张颖。

我的名字也是我生活的座右铭:做事能张弛有度,做人要脱颖而出。

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1,“跨界能手”

我做过医生,做了10年老板,目前是一位有10年从业经验的保险人。

2,“风险管理规划师”

我是美国百万圆桌会员,擅长为个人及家庭做风险管理及财务规划,生活的上限靠你创造,生活的底限我来守护。我的使命是助力大家构建自己攻守兼备,进退自如的幸福人生。

3,“财富流教练”

丰富的跨界经验,良好洞察及表达力,让我可以通过沙盘推演,助力个人和团队觉察突破,自我成长。

我就是张弛有度,脱颖而出的张颖,很高兴认识大家。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法”?

拆书法也被称为RIA便签法或拆书七步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助力大家知识落地,学以致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R)筛选和阅读有价值的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加深理解原文。

(A1)关联过往经历,激活经验。

(A2)未来应用的具体行动。

运用拆书法,一本书不一定要逐页精读,而是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目的选择性地阅读片段,并进行拆解,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那么拆书帮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拆书帮是由全国各地的学习爱好者共同组成的学习社群,是一个非营利性以推动阅读和学习的结构化组织。

它的使命是:培养拆书家,释放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拆书家是这个组织中的核心成员,是个人学习者,也是学习促进者。

借用RIA便签法,拆书家可以把一本书加工成一堂课,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

来自《关键对话》P181-182页的小片段《无尽的借口》

下面我们花1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1-2分钟

主题【页码】

P181-182页

【R:阅读原文片段】无尽的借口

“我的儿子很会为错误行为找借口,每次和他谈起一个问题,他总能找出理由说不是自己的错。”

危险之处

爱找借口很容易暂时平息问题,当对方不想完成你要求的任务,意识到只要找到借口就能逃避责任时尤其如此。

例如,“儿子上学之前我就要去上班,因此他总是迟到。一开始他说迟到是因为闹钟坏了,第二天的理由是车在半路出了毛病,第三天是朋友忘了来接他,第四天是感冒了睡得太死,没听到闹钟响,第五天……”

解决方案

对于想象力如此丰富的人,你应当先发制人,堵住所有的借口,让他们承诺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再为错误行为寻找理由。比如,第一次迟到时,除了解决闹钟问题,你还应当说明其他可能的情况。修好闹钟只能解决一个潜在借口,你应当让对方面对的是如何保证不迟到的问题。

“就是说只要有了新闹钟,你就能准时到学校了是吗?好吧,不管用什么办法,你必须保证按时到校。你能保证明天上午8点准时到校吗?”

另外要注意的是,随着借口逐渐增多,你应当和对方讨论的不是上次的借口,而是错误的行力模式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生活中,作为家长,是不是经常会遇到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借口,以此来逃避责任呢?这时,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阻断这个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找借口的问题?

其实,孩子之所以爱找借口,是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可以暂时平息问题,尤其是当他不想完成家长要求的任务,只要找到借口就能逃避责任时尤其如此。

这时,想要打破循环,首先要让孩子做出对达成目标的承诺,在沟通中改变提问的模式,从问“为什么”转为“怎么办”,引导孩子转变关注的焦点和方向,问“为什么”时,孩子关注的是造成现状的理由和借口,而问“怎么办”,孩子关注的则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行动和方法。如果反复出现找借口的情况,则需要和孩子探讨错误行为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

“儿子上学之前我就要去上班,因此他总是迟到。一开始他说迟到是因为闹钟坏了,第二天的理由是车在半路出了毛病,第三天是朋友忘了来接他,第四天是感冒了睡得太死,没听到闹钟响,第五天……”

解决方案

1,先发制人,堵住他所有的借口,

比如,第一次迟到时

“就是说只要有了新闹钟,你就能准时到学校了是吗?还有什么情况可能让你迟到?”

2,让他们承诺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再为错误行为寻找理由。

“好吧,不管用什么办法,你必须保证按时到校。你能保证明天上午8点准时到校吗?”

3,和对方讨论的不是上次的借口,而是错误的行力模式问题。

“连着迟到4天,会不会是时间管理上出了问题?我们一起想想看,怎么做才能保证8点半前一定到校呢?”

原文这个方法,除了适用于亲子之外,也适用于上下级,师生,长辈对晚辈等处理类似找借口逃避责任的行为,它需要双方有一定关系和信任度,对陌生或没有信任基础的人则不太适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1-2分钟

我说个发生在我家的故事:

周日晚上,已经快凌晨一点了,儿子还没有完成作业,这样写不完作业的情况已经连续发生4周了,每次问孩子他都有不同的理由“给同学过生日耽误时间了”“这周作业老师留的多”“忘了还有一个作业,所以没写完”……

事情始终没得到解决,不能在周末睡前完成作业。

阅读原文后我的反思:

之前几次沟通,每次都询问孩子写不完作业的原因,没有要他做出拿结果的承诺,下次我决定这样沟通:

1,先发制人,堵住他所有的借口

“儿子,每周都有可能有突发状况,我们一起想想看,都有什么可能性,会影响作业的完成?

2,让他们承诺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再为错误行为寻找理由。

“这个周末,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都必须保证按时完成作业啦,你能保证这周日24点前完成所有周末作业吗?”

3,和对方讨论的不是上次的借口,而是错误的行力模式问题。

“连着4周没完成周末作业了,会不会是我们的时间管理上出了问题?咱们一起看看,我们怎么做才能保证这周末24点前一定能完成作业呢?”

【A2具体应用】3分钟

接下来我要运用原文这个方法追踪我的团队阶段目标的达成。

本月31号是我带领的团队营业额目标的收官节点,今晚的周例会,我要和团队及2个还未达成的组员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在接下来的两天拿结果。

计划如下:

1,先发制人,堵住他所有的借口

“距离31号本目标节点只有三天了,我们团队还有两位伙伴差一点点,这个目标是我们的团队目标,只有每个人都达成了,才能拿到我们团队的荣誉,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总有各种琐事和意外,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一起陪伴赋能两位伙伴拿结果。”

2,让他们承诺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再为错误行为寻找理由。

“我们是一个团队,团队荣誉奖,需要每个小伙伴的付出和努力,某某和某某两位伙伴,你们能在31号前完成目标吗?”

3,和对方讨论的不是上次的借口,而是错误的行力模式问题。

“当然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团队怎样做,才能为两位伙伴赋能?也请两位伙伴说说,你目前最大的障碍和困惑点是什么?你需要团队支持什么?你希望由哪位队友来协助陪伴一起完成?我们一起来探讨出达成路径,并由支持官跟踪每日进展和结果”。

【结束语】1分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

当遇到对方有无尽借口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解决,先发制人,堵住借口;让对方承诺解决问题,讨论错误行为模式,而不是理由。让无尽的借口,从此刻终止。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