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银川筹备分舵线下过级(刘永宁TF2-3)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主动应对四步法--关注圈与影响圈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观察家记录表、晋级准备表了吗?

现场的小伙伴都准备好了吧。

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刘永宁,三个标签是“金融老兵、摄影发现者、终身学习者”。工作上从事了20余年银行职业的我,生活中喜欢用镜 头发现与记录点滴瞬间,认知上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分组】由于今天有讨论环节,所以我等会会根据现场人数进行分组。

【图书介绍】

(Feature:特征)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图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本书阐述了基于原则的思维方式,通过培养每个人的核心7个习惯,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

(Advantage:优势)

本书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已经影响数亿人打造卓有成效的人生。本书不仅是企业、组织机构,更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

(Benefit:价值)

B1: 阅读本书,既可以掌握在生活与工作中的高效能工具,又能学到管理自己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有效方法。

B2:学习这个片段,能让我们理解和辨别关注圈与影响圈,采取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问题或挑战时,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主动聚焦“影响圈”,运用“主动应对四
步法”,完整演练一次。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解片段来自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页码(P99-100)---本次主题《关注圈与影响圈 》。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片段】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方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方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示意我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这个片段讲述了每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的区别,关注圈就是我们日常花时间和精力所关注的事,影响圈就是在关注圈中我们自主可控的事。通过聚焦“影响圈”,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有助于推进现状的改变。

【why】当我们专注于“影响圈”时,选择成为了主导者,就可以获取积极正能量、减少负能量,主动求变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促进问题解决。

【细化步骤】那么如何有效聚焦“影响圈”,积极主动应对挑战和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主动应对四步法”来实现:

①梳理检视。当遇到问题或挑战时,梳理和检视自己主要关注的事项,逐一列出。

②对照分类。对照“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定义,进行分类。

③转换思维。将“关注圈”事项放置一边,不再考虑;调整思维模式,把精力聚焦到“影响圈”,专注于自己可以改变或影响的事项重 点分析。

④主动应对。变被动为主动应对,从自身改变做起,积极推动现状改变。

【举个正向成功的例子】

月会上,我与部门同事讨论客户流失率升高的问题,大家说了不少原因和理由,包括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选择多,其他同业的权益丰富、产品体验好,我们的员工不熟悉客户、服务不到位等。按照四步法,我们一是梳理检视了影响流失率问题的主要因素,逐一列出。二是对照“关注圈”和“影响圈”定义,进行分类。三是将列入关注圈事项,如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选择及同业产品多等因素放置一边,不再关注,聚焦“影响圈”因素进行重点分析,专注于自己可以改变的事项。最后确定了要通过积极主动改进自身问题,如提高员工客户熟悉度与服务水平等,推进现状改变。

【预防异议】

1、你可能会觉着这么做有些困难。事实上,我们可以在生活与工作中随时进行实践和练习,相信你很快就能掌握这个思维模式和操作步骤,带来积极的改变。虽然困难,但很值得你去学习应用。

2、有些情况,你发现自己就算努力了却还是做不到?如果遇上实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仍是上上策,不管快乐或不快乐,同样积极主动。有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比方说天气,但我们仍可保持内心的愉悦或外在环境的愉悦气氛,对力所不能及之事处之泰然,对能够改变的则全力以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聚焦影响圈,积极主动应对挑战和问题的“主动应对四步法”,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场景描述】业务员小王在企业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快到年末了,但业绩还有不少差距。小王找到有经验的老员工老张,向他请教说:“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行业内卷愈来愈严重,经济下行客户的需求不断减少,再加自身客户资源有限,业务发展压力很大,虽然也尝试了电销和扫街营销,但收效不大,自己每天都很着急也很焦虑,担心年底完不成业绩,也担心领导批评,可怎么办呢?”

【A3指令】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王向老张请教;一个人扮演老张,运用“主动应对四步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小王调整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应对困境。

演练时间8分钟,现在开始。8分钟后,我会选一位”小王“和一位”老张“,大家一起听听他们的”主动应对四步法“是如何做的。

【演练整理】

小王:你好,张师傅,马上到年底了,我的任务还差不少,我非常地担忧。我自己也进行了自我检视,比如我们这一行市场竞争激励,同业很卷,经济下行等,客观上造成了我业绩提升很难。自己也反思了,自己身边的资源也挖掘的差不多了,尝试了扫楼、电销,但效果都不太好。您作为前辈,能帮我分析一下吗?

老张:你把内外部因素都进行了分析,但有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有些因素我们可以改变。比如市场竞争、同业内卷、经济下行,这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这些属于关注圈。个人资源挖掘和营销方法,属于影响圈,我们可以聚焦这两点,考虑如何提升和改善。

小王:张师傅,我知道了,先将这两类因素进行有效分类,再转换思维,聚焦影响圈因素,进行研究和改变。

张师傅:对,学会调整思维模式,从自身能改变的做起,积极主动应对问题。不要无畏的担忧那些我们改变不了的。针对营销方法,我可以提供一些我的经验给你借鉴。

小王:谢谢张师傅,我要从改变营销方法和深挖资源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营销效果。

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

【结语】

感谢今天所有人的参与和分享,通过大家的学习实践,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了“关注圈”与“影响圈”的区别,基本掌握了“主动应对四步法”的流程,大家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断学习应用,持续扩大我们的影响圈。

以上就是我今天TF2-3拆书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观察家,感谢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