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金字塔原理》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202501W1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SCQA分析问题模型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人涂问,三个身份介绍我自己,生涯规划师,平安的康养顾问,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创始人。

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是要学习一种叫做SCQA的模型。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参加完本次的学习之后,能够尝试着将这种模型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沟通当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我先用FAB法来介绍一下金字塔原理这本书,FAB法指的是FAB三个要素,先说F,金字塔原理,是由前麦肯锡顾问芭芭拉明托所著。书中详细介绍了思考和沟通的框架,强调了逻辑性、结构性和条理性。书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练习和图表,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金字塔原理。A的部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金字塔结构不仅能够帮助你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够给你提供一种清晰高效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读者可以通过金字塔原理学习如何结构化复杂信息,使得沟通更加简洁有力,极大的提高你的说服力。在B的部分,你有没有表达观点的时候逻辑混乱,条理不够清晰,让人听不懂听不懂的这种烦恼?学习金字塔原理,我们会能够清晰表达,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面对复杂问题,无从下手。学了这本书,能够掌握分析方法,突破思维障碍。若你梦想在工作中展现卓越思维,它能够实现收获清晰思考和高效解决问题的价值。一会儿我们有讨论环节,今天人不多,就一个组。现在2分钟,大家阅读一下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书籍《金字塔原理 》2010年8月,南海出版社,

运用结构思考中描写序言的工具SCQA,可以有效地确定和描述出问题。

8-6 SCQA 分析确定问题,如下所示:

S:描述当前的状态

C: 描述事件期望达到的状态及发生的冲突

Q: 针对冲突提出疑问

A: 结合问题给出答案

(1)SCQA 使用的四步骤。

SCQA 方法时,可以遵循这样的四个步骤。

① 描述当前的状态,即 S。这里的描述要尽量具体,比如时间、地点、当事人、发生了什么现象、现象发生到什么程度。

② 描述事件期望达到的状态以及发生的冲突,即C。C是问题或障碍,是因为现状和期望产生了落差。这个落差并非只是不良状态,也有可能是因为超过预期,证明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③ 针对冲突提出疑问,即Q。这个过程是确定去解决什么,是把冲突聚焦为待解决问题的过程。

④ 给出问题可能的答案,即 A。基于问题思考假设的方案,如果是简单问题,这时A 可以很容易获得;如果问题所处的情境过于复杂,就要经过仔细分析找到关键要素并建立假设,此时的A不用急于给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现在进入到我重塑知识点的部分。

先说Why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想到哪说到哪,不停的讲着以自我角度出发的大道理。而SCQA模型能够帮助我们从混乱的思维当中跳脱出来,以一种更为系统更为清晰的方式来组织我们的思路和沟通。

WhatSCQA是一种帮助人们更有逻辑和结构化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工具。它有四个组成部分,S情境,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C冲突,这个事情的矛盾冲突点在哪里?Q问题,针对这个冲突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A答案,根据确定的答案,根据确定的问题找到相应的答案。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How的部分,SCQA模型的四个步骤分别是S情境部分,我们要能够描述当时的具体状况,包括时间、地点、当事人发生了什么现象,以及现象的程度,越详细越好。第二是冲突部分C,描述事件希望达到的状态以及发生的冲突。这个冲突是因为现状和期望之间产生了什么落差。第三是问题Q,针对冲突提出疑问,这个过程需要确定我们要去解决什么问题,聚焦为解决冲突的这个过程。第四步到了答案A,基于问题思考假设的方案。如果是简单问题,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获得答案。但是,如果问题过于复杂,我们就需要经过仔细分析,找到关键要素并建立假设。

那这个SCQA的模型都能够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呢?会有什么样的使用边界呢?一般来说,它能够适用于需要清晰。梳理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情景,比方说写作呃做项目策划演讲稿、汇报演出的时候,它还能够高效的解决各种冲突难题,使你的思路更加清晰、有逻辑,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聚焦问题的突破点。当面对较为复杂、模糊不清的问题需要逐步剖析、引导思考的时候,SCQA模型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当然,当然对于一些非常紧急,需要快速决策,没有太多时间去详细分析情境,给出疑问的情况,它可能就不太适用了。另外就是在一些情感主导,凭直觉判断的场景当中,也不太适合严格按照SCQA的模型来处理。

我来给大家举一个反面案例。呃,这段时间快要临近寒假了,很多家庭孩子放假了,期末考试结果出来了,免不了呢,有的孩子某一科可能没太考好,甚至情况比较糟糕,没太及格。嗯,如果要是被老师请家长,家长情绪肯定就要上头了,这个时候劈头盖脸的把孩子一顿批,然后甚至给出一些处罚,什么寒假你就不许出去玩儿了呀,你要呃罚抄多少呀,加什么多少试卷作业之类的呀。孩子一听又急了,哇的就哭了,又委屈又着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我们如何运用SCQA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要分析S情境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孩子拿到了考试成绩,回到家,爸妈看到考试成绩的分数没有及格,C这个冲突是什么,事件的期望状态以及现状之间的差距。爸爸呢,可能满怀希望说孩子这个学期成绩要有所提高,结果呢,不但没提高,还下降了。那Q的部分问题是什么,针对冲突提出疑问。爸爸这个时候应该问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这次没有考好的?是不是得先听一下孩子自己怎么说的,是状态不好,身体不舒服,还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有什么别的情况?当孩子自己给出一个说法的时候,也就到了A的部分,我们确定了答案。如果说是知识点不好,那我们就逐一击破就好了,该补习补习,该复习复习。如果你只是盲目的说,你现在寒假给我好好复习,好好重学,刷多少卷子,不能够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孩子肯定是又委屈又着急。如果你能够有理有据,告诉他相应的解决办法。我相信孩子也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你给到他一定的所谓的惩罚,并且有针对性的我们去做出解决方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那现在让大家想象一个场景,当你正试图要向别人清晰的阐述一个观点或者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呢,就像要搭建一个金字塔结构,需要有条理的呈现内容。但是过程当中却出现了一些阻碍,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或者是你自己思路混乱甚至。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那么你能不能回忆一下?具体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是在工作汇报当中,还是在跟朋友讨论事情当中?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出现的冲突又什么样的?大家回忆一下,一会儿我想请小伙伴分享,只需要说当时的具体情况。

KK:小菲老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啊?

小菲老师:嗯,我有这样的经历,好像是好几年前了,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孩子提的那个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个冲击。当时,我儿子跟我姑娘组团来找我谈,找我谈的原因是对我在家的表现非常的不满意,这就是对我那会当时的状态不满意。他们是要让我认识到我的一个身份,在家的身份,你就是个妈妈,你就是一个要照顾这个家为主的人。他们反对我把工作带回家。

KK:那你当时是怎么回馈的呢?

小菲老师:我当时的回馈,其实是被孩子问的,问的哑口无言,我没有回馈,我真是没想到那些问题,我没想到。孩子知道你就是在家中应该把你的家庭角色放在第一位,你这个妈妈角色、妻子角色你放在第一位。而我在家庭中把工作角色放在第一位了,这是孩子对我的不满,可我压根儿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们的话对我来说就是特别有冲击,我当时确实哑口无言,没回答那个问题。

好,这个案例其实还是比较典型的,就是如果我们思维就处于这样一种混乱,或者说被问到不知道该怎么回应的时候,没有一个结构化的思考,就这个时候就慌乱了,也不会应对了,往往就陷入僵局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上这个提供的SCQA模型的话,我们再尝试一下,你会如何去应对这个事情呢?

KK:小菲老师,像再发生你之前那样的情况,如果说那个事情如果说再来一次的话,那你用这个SCQA模型的话,你会怎么去分析这个事情呢?

小菲老师:如果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孩子那次让我惊醒了,我就一直考虑那个问题。第一个呢,就是说孩子说的话都是对的。当时在我们家庭的那种情况下,我肯定是把挣钱放在第一位的。

KK:这个方法里面,你看,他说这个第一步是描述当前状态,那当前状态是啥。

小菲老师:我那个时候的状态啊,我那个时候的状态就是眼里只有钱嘛,没有家,眼里只有钱,那是我当前的状况。

KK:当这个期望发生了这种冲突,当时你们家发生冲突是什么?

小菲老师:就是我们家发生的冲突是孩子有一个期望值,孩子期望的一个状态是我在家要扮演好家庭的角色,就是还是希望你做好平衡。当时我是没办法做好平衡的,这个就是发生了冲突。

拆书家:那怎么解决呢?用这个方法,这个怎么解决?疑问是什么?针对于这个冲突,它的核心点是啥?

小菲老师:那个它的核心点就是说工作和家,对于我来说是工作跟家的平衡,对于孩子来说,呃孩子是需要我把家里料理好,从我身上能得到满满的爱,我那个时候眼里有工作。孩子在跟我交流的过程中,我心不在焉,孩子看不到爱。

拆书家:那就是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菲老师:怎么解决那个问题,对于我来说,那就一进家门儿,把工作就是全部扔了。或者是我在做工作的时候,我跟孩子说我目前正在工作,不用打扰我。但是我每天必须得留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去跟他们交流。我得给他们留时间,不是说不能工作,给他们留时间。给他们就是我在家可以工作,也给他们留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满意了。他们也不会要求我完全的不工作,也不太现实。

所以,小菲老师的案例其实很很经典啊,她提出来了这个疑问,从针对这个冲突提出来的疑问,就是说我如何去平和工作和生活的问题,而给到的答案就是我学会把该给家庭留出的时间划分好,划分出来,而单独再划分出来属于我自己的工作时间,做到两方面的都不耽误,对不对?对。

非常感谢今天小伙伴的分享啊,看来大家今天还是有所收获的。我们需要来理清一件事情的结构,有逻辑的进行梳理,能够让大家更能够明确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去提出这个方案。这样子的话呢,会让大家更有利于的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