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叫陈舜尧,我有三个标签,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资深软件工程师,从事安卓手机软件研发有12年了,具有丰富的软件研发经验;第二个标签我是易效能时间管理践行者,从2021年开始学习GTD时间管理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践行高能要事的法则。第三个标签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者,每年至少会阅读15本书,目前在学习AI写作,AI提示词相关的技能。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和我链接。
【总学习目标】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小课堂,今天我要拆解的书籍是《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学会运用两个方法。一个是你正在专心学习,突然脑中想到一件事或有人找你处理另外一件事的时候,你能运用管理承诺的3个步骤,将事情记录下来,提醒自己稍后再去处理。另一个是你能运用自然计划法的4个步骤,在后面的现场演练中,为生活中的一件复杂的事情制订一份具体的行动计划。
【分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吸收今天的学习内容,我设置了分组讨论和演练环节。现在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按照就近、方便讨论的原则,左边的两位同学一组,中间的两位同学一组,可以吗?
【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 本书是一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书,作者是戴维.艾伦,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时间管理大师,该书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化的方法来帮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系统讲解了GTD(Getting Things Done)的时间管理方法,帮助全球千万读者掌握它搞定个人事务和工作,书中内容都是作者20多年在时间管理实战方面的宝贵经验提炼。
A优势: 这本书已在33个国家出版,风靡全球十余年,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书中介绍的GTD法则更加系统全面,已成为全球千万读者用来轻松高效完成工作与个人事务的优秀工具,方法实用,简单易行,提供的案例生动、真实,给人很好的启发。
B1利益: 读完这本书,你将能够学会如何清空大脑,将所有任务和想法都记录下来,掌握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任务列表,确保每项任务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完成。
B2:通过学习第一个拆页管理承诺三步法 ,可以帮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专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排除干扰,减轻焦虑。学习第二个拆页自然计划法四个步骤,教你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理清思路,制订行动计划,助你轻松应对项目或复杂的事情。
这两个拆页,第一个方法是当你被大量事务缠身的时候,将大脑中的想法记录下来,保存到一个笔记本或手机备忘录里,在某个时间提醒自己去行动,帮你减轻做事的焦虑;当你要做一件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事情的时候,可以采用第二个方法,通过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来提高做事的效率,减轻你的压力(两个方法是由面到点,是递进的关系)。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学习环节。请大家阅读拆页1
【设定拆页1的学习目标】
学完这个拆页,大家能够说出管理承诺三步法,并使用该方法将想要做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再通过日历,便签或闹钟提醒自己在某个时间去做。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拆页一《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页码(P22-23)
为什么有些事情总是萦绕在你的心头
在通常情况下,你对一些事情总是念念不忘,这是因为你希望它们的状况能有所改善,另外:
·你还没有明确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你还没有确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
·你还没有把关于预期结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系统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你忘不掉这些事情的原因了。直到你澄清了所有问题,做出一切必要的决定,并把预期结果保存到那个系统中去(同时要确保你能在必要情况下随时访问和查询这个系统),你的大脑才会放松下来。你可以骗过别人,但是你却无法愚弄自己的大脑。它能够明察秋毫:你是否已经做出了必要的决定,是否已经把有关预期结果和行动的提示信息寄存于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以便这些信息能在恰当的时候提醒你采取行动。如果你没有做好这些工作,那么,你的大脑就一分钟也不会停止运转。通常情况下,当你对某件事还没有依照上述的处理方法处理时,你的某根神经仍然会持续不断地对你施加压力,这只会增加你的精神负担。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拆页了,还是由我先来和大家分享。
(What)管理承诺是一种高效处理事情的方法,教大家学会记录大脑中的所有想法,排除干扰,专注做好当下重要的事情。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一个人的注意力通常就是30~45分钟,当你在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脑子想到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被外部打断,你就很容易分心或走神,可能会停止做手上的事情,立马就去做其他事情去了。
(坏处)往往这些干扰的因素,不是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却一直留在大脑里,让你做事无法专注,你就会很容易忽略手上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一旦事情多了后,就容易产生焦虑。
(反例)给大家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已经放暑假了,老婆想带孩子出去旅游几天,跟我说要带孩子去看海,问我什么时候有时间一起去沿海城市玩几天,我跟她说最近工作有点忙,等到月底不忙了再安排。这段时间我就会一直想着这件事,偶尔也会心生焦虑。
【How细化行动步骤】
作者只告诉了我们事情萦绕在心头的原因,如何管理承诺,并没有给出具体步骤,我根据片段内容,梳理了以下3个步骤:
1.明确预期结果。你希望得到的理想结果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完成了呢,将你想要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或者手机备忘录里。例如发朋友圈文案获得13个赞。
2.确定下一步行动。为了推进事情的进展,你需要采取下一步具体行动。例如写一篇50字的文案。
3.存放行动清单。首先记录,人的大脑是CPU,不是硬盘,将要采取的行动写在一张便签上,或者保存到手机备忘录里;其次提示,把便签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提示自己去行动,最好定个闹钟提醒自己在某个时间去做。例如定个晚上8点的闹钟,将写好的文案发到朋友圈。
(正例)回到刚才想和家人出去旅游的场景,我会这样运用管理承诺三步法,明确预期的结果是带家人去海边看日出,下一步行动是在周五的下午跟领导请2天假,存放行动清单,我会在手机日历上设置个周五下午5点的闹钟,提醒自己跟领导请假。通过这三步,我就不会一直想着这件事,让我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情。
(Where)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你正在专注做一件事,大脑突然想到其他事情要做,或者你的同事或家人有事找你,需要你帮忙处理下,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需要注意,我们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具体地分析,如果事情特别复杂,需要很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或者事情特别简单,可以在2分钟以内解决的,就不能采用此方法。这一点,大家清楚了吗?
【A1激活经验】
想不想现场练习一下这个方法呢?请大家回想一下,过去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你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突然有人找你有事,你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对方。或者突然脑子里想到另外一件没有完成的事情,就去做其他事情去了。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事件发生的经过,只需要分享你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情,当时是怎么处理的。这里有个例子给大家: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地方,我正在做什么事情,突然想到某某事还未完成,或者有个人找我帮忙做其他事情。
给大家每人1分钟的时间,2分钟以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分享他的经历。
回应:好,大家分享得很热烈。现在,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她刚才想到的经历。大家鼓掌,请mok同学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这个月开始接到一个项目,要出一个文档和相关海报的宣传,我其实是没有什么经验,于是把所有相关的资料都查了一遍,然后写了个文案,是个半成品,又有点不清楚,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亮点和价值到底应该怎么描述会比较好,但是同时我也熬了一整个晚上,到早上5:30才做完了10份,就是宣传的海报,我觉得还可以,但交过去了之后反馈不是很好,然后和同事沟通完了之后就说做的还不错,我就不知道到底我的结果要做成什么样子,然后下一步再怎么样去调整,就这个事情一直放着,但是我也在做运营的动作,所以我就很惆怅,反正感到有压力。
【拆书家回应】
感谢mok同学的分享
【A1+】反思加工
那如果用到今天我们学的管理承诺的三个步骤,再回到刚才大家提到的场景中,我们怎么可以更好地处理呢?大家可以试着把方法运用一遍,对比感受一下这个方法的好处。给大家2分钟时间,把结合管理承诺三个步骤以后的做法写下来。然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分享她是怎么做的。
回应:好,我们现在再请仁丹来分享一下,针对刚才的经历,她反思后的做法。
【学习者案例】
第一步明确预期结果,我跟我的家庭成员之间,关于孩子要上学或者在他幼儿园阶段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我们把这块明确下来,选一个最核心的点,最后我们达成一致,相对教育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稍近的学校。第二步确定下一步行动,我们就在家附近,把几个幼儿园都走访了一遍,我们去看一看,在近的情况下,做一个环境的对比,然后我们就开始去跑学校了。第三步存放行动清单,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大概每周能去一到两家,加了学校老师的微信,会定期提醒我们什么时间去,最后的话大概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把这个事情就定下来了。
【拆书家回应】
好,非常感谢仁丹同学的分享。
(拆页过渡)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当你想要做一件简单的事情,用管理承诺三个步骤,将事情记录下来,并设置了提醒,清空了大脑,减轻了焦虑。假设,你要做一件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复杂的事情,只知道截止日期是在1个月后,你是不是感到有点压力山大?那这时候,我们怎样应对比较好呢?拆页2就给大家提供了方法。
【设定拆页2的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学完拆页2,当你做一件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复杂事情之前,能熟练运用自然计划法的4个步骤,理清思路,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在后面的现场演练中,通过运用自然计划法的4个步骤,为一件生活中的事情制订一个行动计划。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第2个拆页。
拆页二 R原文片段:P84-86
你上一次出去吃饭时,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原因可能有很多: 因为饥肠辘辘,或是朋友之间的社交活动,为了庆祝某一个特殊的日子,签订一笔生意的合同,又或是为了谈情说爱。只要是出于上述的某一个原因,你就可以马上开始进行计划了。你的意愿就是你的目标, 它自然而然地启动了你内心深处的计划过程。同时,你的原则规定了你所做计划的界限。可能你自己并未意识到外出就餐原则的存在,但是你的思维却从来没有逾越这些原则:食物和服务的标准、支付能力、方便程度以及舒适度。无论如何,在制订计划时,你的目标就是你的动机,而原则又限定了你的计划。
一旦做出决定要实现这一目标,那么首先进入你脑海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呢?恐怕不是“计划、第二部分、第1点、第3小点”吧。你的第一批想法很可能是这样的事情,如“在餐厅吃意大利风味的晚餐”,或者“在比斯特罗咖啡馆街边的桌旁坐一坐”。 你很可能还会想象出晚餐时的一些美好体验,或者设想一下晚餐的结局,也许你还想到了共同吃饭的人、就餐气氛什么的,这就是你的结果展望。当外出就餐的原因成为你的目标时,对晚餐进行的种种想象就是你的展望。
一旦认同了这种展望,你的大脑便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想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几点出发?这家餐馆今天晚上营业吗?人会不会很多?天气怎么样?是不是应该换身衣服?汽油还够吗?现在饿不饿?这就是头脑风暴。一旦承诺要达到某一目标,那么在达到之前,你就会身不由己地向自己接二连三地发问。这些问题是这个创造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旦头脑里装满了大量的想法和细节,你也就不由自主地开始了组织整理的工作。你可能会这样想,“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那家餐厅是否营业”,或者“我们给安德森一家打个电话,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同我们一起出去吃晚饭”。一旦你对相关的结果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想法,大脑就将自动根据事情的组成要素、重要程度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组成要素是指“我们要考虑出行、人员和地点方面的事宜”,重要程度是指“搞清楚大家是否愿意外出就餐是非常关键的”,先后顺序是指“首先,我们需要确认那家餐厅是否营业,然后给安德森一家打电话,接着更衣准备外出”。
最后(假如你决定要进行这个项目——以出去吃晚饭为例),为了确认首要的因素,你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下一步行动上。“给巴黎红咖啡馆打个电话,问问那里是否开门,然后预订一下座位。”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拆页了,还是由我先来和大家分享。
(What)刚才片段中所运用的方法,是一种制订计划的思考方式 ,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事情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重要程度,进而明确下一步具体行动。
【意译案例】
你上一次准备面试时,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原因可能有很多:因为对现有工作不满意,或是想要更高的薪资待遇,或者为了尝试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寻找更好的发展平台,又或是想换一个离家更近的工作地点。只要是出于上述的某一个原因,你就会着手准备了。[目标]你的意愿就是你的目标,它自然而然地启动了你内心深处的准备过程。同时,你的原则规定了你求职的界限。可能你自己并未意识到求职原则的存在,但是你的思维却从来没有逾越这些原则:薪资水平、通勤距离、工作强度以及发展空间[原则]。一旦做出决定要参加面试,首先进入你脑海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呢?恐怕不是"简历、自我介绍、答题技巧"这些具体条件。你的第一个想法很可能是这样的画面,如"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工作",或者"和新同事愉快地交流"。[期望的结果]你很可能还会想象入职后的美好生活,或者设想一下职业发展前景,这就是你展望的结果。
一旦想到了这种结果,你的大脑便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一些问题:这家公司的背景如何?面试官会问些什么?我的优势在哪里?要不要准备一份作品集?着装要怎么搭配?这就是头脑风暴。这些问题会不断涌现,推动你去寻找答案。[思考整理]接着,你会开始组织这些想法:要准备一份合适的简历,了解下公司的信息,看下常见的面试问题。你的大脑会自动按照重要程度和先后顺序来安排:了解公司业务是关键,准备得体的着装很重要,提前熟悉路线必不可少。最后,[下一步行动]你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下一步行动上:"先修改简历,突出相关的工作经验,然后在网上搜索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
(过渡语)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计划准备面试的过程中,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呢?是不是自然就想到了目标,原则,期望的结果,思考整理要做的事情,下一步行动。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一般人要做一件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复杂事情的时候,会按部就班地想到哪就做哪,把容易做的先完成,再期望想个好点子来完成剩余的事情。
(坏处)这样做,往往会让我们忙于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造成混乱不清、压力平添的局面。当你陷入最后1小时紧急状态时,就会使自己手忙脚乱,出错的概率就会更大。
(反例)给大家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被公司委派为一个新项目的负责人,要在三个月交付一个重要的软件项目,由于没有明确的计划,我只是简单地分配了任务给团队成员,没有定期检查进度。结果,在项目截止日期临近时,我发现许多关键功能还存在问题,赶紧要求开发人员加班加点地修改Bug,最终导致项目延期。事后经过复盘,我发现缺少一个详细的项目计划,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个片段,学习了自然计划法。
(How)
制订一个好的项目计划,只需要下面4个步骤:
1.定义目标和原则。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你遵循的原则,这将是你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我的目标是在七月底举办一场隆重的同学聚会,原则是在武汉市,预算不超过1W元。
2.展望结果。想象任务完成后的理想状态,这有助于激发你的动力和创造力。例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都聚在一起交流学习的经验和收获,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愉快的上午。
3.思考整理。首先,集思广益,和团队成员一起发散思考,收集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也可以和其他人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列出行动点;其次,对想出来的行动点进行分类和排序,形成一个清晰的行动清单。比如先调查下哪些场地适合聚会,有哪些外地的同学,需要准备什么礼物,再对活动事项进行优先级排序等。
4.明确下一步的行动。从整理后的行动清单中,确定下一步具体要执行的行动。例如打电话通知所有同学,确定有哪些同学可以到场等。
(反例变正例)回到刚才我那次项目管理失败的场景,如何运用自然计划法来制订项目计划呢?首先,我会明确项目成功交付的目标,并确立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原则。其次,我会想象项目按时交付后,客户满意和团队庆祝的场景;再次,我会收集团队成员的想法,并组织他们进行头脑风暴,列出所有可能的开发任务和风险点,将任务进行分类,明确每个任务的负责人,开始和结束时间;最后,我会确定每个任务负责人的下一步行动。通过这四个步骤,一个清晰的项目计划跃然纸上,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焦虑。
(Where)这个方法适合于制订项目开发计划,或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复杂事情的行动计划。不适合简单的或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这几个步骤来做,是不是太复杂了?我的建议是过程要按这个操作,至于详细程度,根据事情的不同来进行调整和取舍。标准就是能够让我们的大脑保持轻松的状态,基本上就足够了,能够缓解我们的压力就可以了。
【A3促动参与】
学完了自然计划法的4个步骤,现在请大家在我设定的场景里进行一次现场演练,假设我们现在处于这样的场景:
【场景设计】
马上要过春节了,小王的老婆想带孩子去海滨城市玩几天,问小王计划什么时候可以出去,然而最近工作有点忙,由于整天忙于项目就忽略了这件事。偶然有一次,看到同事老李的朋友圈晒旅游照片,觉得老李是一个很会计划的人,于是他私下请教老李,问老李如何制订家庭旅游计划。
【小组讨论】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老李,一个扮演小王。为了能把今天学习的4个步骤做一个完整的练习,请扮演老李的同学务必给小王完整地使用4个步骤的机会。演练时间为7~10分钟。稍后,我会请其中一组来到前面为大家现场演绎。
【角色扮演】
好,我看到大家都演练完了,我们现在请mok和小丁上来给大家演绎下。
【学习者案例】
小王:你好,我看你很会做旅行规划,我们全家准备去三亚玩一周,预算是2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个旅行计划呢?
老李:我上个星期刚刚去了三亚,你看到我拍的照片吗?你期望的结果是什么呢?
小王:我们去的话就主要是看日出,然后拍照,那我们该怎样去操作呢?
老李:建议你和家人先商量下,想要去游玩那些景点,根据景点预定附近的酒店,再排一个优先级,你们打算什么时间出去,可以提前把酒店和机票订一下。
小王:我们计划下一周就去,首先去订机票,然后马上找个人帮我们做一个行程规划,再根据他的规划把住宿订下来,最后我们就订下来要去哪些热门景点,,准备一份美食清单,看下附近的夜市。回到家里后,还要和家人商量下,做一个行动清单。
老李:建议先规划行程,再预定景点附近的酒店,打车或者租车都可以,根据你们自身的情况进行安排,最后记得带上这个物品,了解下行前须知。那你下一步行动是做什么呢?
小王:那我下一步行动就是把机票订一下,然后回去按照这个顺序再准备下,非常感谢。
【拆书家回应】
感谢两位的精彩演绎,生动形象。
(环节过渡)
刚刚我们完成了一次现场演练,现在请大家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规划一下未来我们要怎么去运用今天学到的自然计划法的四个步骤。
【A2分步催化应用之经验激活】
请大家思考一下,未来一个月或半年内,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一件什么复杂的事情呢?可能是领导安排的一个项目,需要跨部门协作,和其他组员一起合作完成;可能是要给家里装修房子,和家人一起协商完成;请想一想,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只需要分享可能遇到的情景,不需要说具体怎么做。
回应:请mok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未来一个月或半年内想要做的一个项目或一件复杂的事情。
【学习者案例】
在未来一个学期内,要陪孩子一起提升课业成绩。三年级上学期我基本上是丢担子,没有管他,就想看看在不管的情况下,他还能完成到什么程度。果然不出所望就是不行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不是证明我的价值感,是因为让爸爸要参与进来,如果全部我来做的话,他会觉得我做的都是应该的,有爸爸的参与跟陪伴很重要。
【拆书家回应】
谢谢mok的分享。
【A2分步催化应用之催化应用】
刚才每个人都说出自己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场景中,你会如何应用今天学习的自然计划法的四个步骤呢?请大家把自己要做的步骤都写下来,写完后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这样可以帮助大家提前预演一下。给到大家3分钟时间,结束之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回应:好,我看大家都很认真在写便签,差不多都已经写完了,现在我们再请mok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目标和原则就是和爱人一起陪孩子提升课业成绩;展望结果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因为他现在告诉我们的是作业都在学校里做完了,然后我们是没有检查的,其实有很多作业都没有完成;思考整理,先和爱人聊一聊,每个人带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我带的话,肯定是最基本的语数外放在前面的,写字和阅读放在后面的。作为我来说,一直重视阅读,但是我老公并不认为是这样子,所以会有冲突,那先要把做的事情做完吧,保证最基本的,其他的东西再顺其自然;明确下一步行动,在他身边不看书,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督促他完成每一次的作业。
【拆书家回应】:
感谢mok的分享,看来他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方法,大家为他的表现鼓掌。
【简短有力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中的两个拆页,学习了管理承诺的三个步骤和自然计划法的四个步骤。管理承诺的三个步骤,让我们清空大脑,排除干扰,减轻焦虑。自然计划法的四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在做一个项目或复杂事情之前,理清思路,制订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强有力的结语】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体会到GTD方法强大之处了。想过上无压高效的生活,来读这本书就对了。今天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