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自我管理四步骤。首先介绍下我自己,我叫Lily,我的职业是一名外科医生,在一家一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有20多年,大家有关于医疗方面想了解的可以链接我,同时我也是一名长期跑步爱好者和一级拆书家),接下来我们分一下组,杰瑞和小茉为一组,Jane和知心为一组。
今天分享的这个片段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F(特征)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书中主要介绍了高效能人士所具备的七个习惯,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自我提升框架。
A(优势)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书籍之一”。它与同类书籍相比,有大量的案例和行动建议,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被广大职场人士推崇。
B1(利益)
如果你想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想知道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具体方法,进而取得个人领域或公众领域的成功,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B2:
今天所讲的“自我管理四步骤”这个片段,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平衡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角色,有效的管理自己,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
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现场学习后,能够从自我角色出发,以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为中心,去规划好未来一周的日程安排。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这个片段,大家花一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手里的拆页,完成后可以抬头示意一下我。
R原文片段:《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p176-p177页
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 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如果你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间题,那么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先记下来。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大家族中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姨婶或者表堂兄弟姐妹等等。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已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还可以将自己在教会或者社区事务中的角色也写出来。
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好像在确立终身志向一样,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选择目标 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安排进度 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或根据自己的信仰、生活方式、工作安排选择其他某个适当的时间)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包括周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每日调整 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whαt】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
文中开头提到的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指的是时间管理四象限的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聚焦第二象限可以让我们更加主动的掌控时间,避免被各种紧急情况牵着鼻子走。今天的拆页教我们的这个方法,就是要根据不同场景中的角色,以“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为中心,而制定日程规划的自我管理法。
【Why】(前因后果说明)
一般人的做法:
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方法呢?通常大多数人做事按照事情的紧急程度和自己心情而做,却经常忽视了不紧急却重要的事,比如自身健康、陪伴家人,个人成长等等。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能运用一种方法管理好自己,做事不分主次,就会经常使自己陷入手忙脚乱的状态,并且重要的事也没按计划完成。
反面案例:拿我自己来说,作为一名医生,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上,有时就会忽略对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就在上周我爸还跟我说,你妈最近身体老是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下,我这才意识到有段日子没去爸妈那了,像父母身体健康这样重要的事都忘了。
【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上述的类似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自我管理四步骤这个方法:
1、确定角色:明确和写出自己在未来一周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家庭角色、工作角色或者社会角色等等。
2、选择目标:为每个角色设定1-2个重要目标,要注意这个目标要和你的人生规划、长期目标有关联。
3、安排进度:为这些设定的目标在下一周安排具体的时间。
4、每日调整:在目标实施当天,根据当日计划进行再次的调整。
这个方法步骤也适合制定月计划、年计划等等。
反例变正例:接下来针对上面我自己的案例,运用今天学的这个方法,我打算这样来做:
1.家庭角色:针对女儿这个角色,我在下周给自己制定了两个目标。
2.下周目标:一个目标是要去爸妈那给他们做一顿饭,另外一个目标是带我妈妈去医院检查。
3.具体时间:周二倒休时带妈妈去医院,周六上午10点左右去买菜,然后去爸妈那做午饭。
4.当天调整:如果周二有事就改到周三去医院,周六有事,就调整到周日去做午饭。
这样通过运用自我管理四步骤,是不是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未来更加有掌控感了。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于个人情绪相对稳定、有一定自律能力的情况下使用。如果一个人正处于情绪低估或者极度缺乏自律的状态下,可能连第一步角色都不想确定,更不用说后续的步骤了。
【A1 学习者激活经验】拆书家提问设计:听了我的案例分享,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以往的工作与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以下类似场景? 有没有一段时间感觉又忙又累,但是重要的事(比如拆书、考证、锻炼身体、学习一项新技能、陪伴家人,健康体检等等),却忘了或者没有进展?大家花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下,场景发生的时间、起因、具体事件,讨论结束后邀请一位小伙伴与我们分享,只是分享这件事就可以,不用分享解决的方法。
学习者Jane分享:最近三个月我总感觉乏力,还感冒了两次,可能和我半年多没锻炼身体有关系,所以一周前我计划开始跑步,但因为下班后回家比较累,陪伴孩子,所以坚持一两天就放弃了。
【A1+学习者反思加工】那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下,如果回到当时的场景,如何应用今天学到的这个方法去改进那,请大家讨论并写下具体步骤,5分钟后讨论结束后,邀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Jane继续分享:运用今天学的自我管理四步骤,我打算这么做,关于我自己的身体健康,我的目标是下周开始跑步,具体时间安排到周一、三、五的晚饭后1小时,如果临时有事就调整到第二天的同时间段。
关于Janed的分享,有些细节需要注意,目标要具体些,比如在哪跑,跑多长时间,每日调整时,遇到天气变化或者身体不适需要怎样调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