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是否拿到《观察家记录表》、《晋级准备表》?
好的,现在正式开始我今天的晋级。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者匡海,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分享的主题是:掌握高效方法,加速个人成长。
为方便讨论,我们分一下组。
我有三个标签:阅读、积极和热情。
1、阅读:我热爱阅读,从听书开始,持续7年,现在养成每天阅读和输出的习惯。
2、积极:我保持积极,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能从负面状况中找到正面的意义。
3、热情:我充满热情,活力四射地投入生活,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相信,热爱阅读的我,投入热情,积极晋级,一定能在2024年通过TF3-3。
我今天带来了两个拆页,大家跟着我完成今天的拆书活动后,能够收获知识输入和输出的方法,一个高效阅读法,完成以解决问题的阅读策划;一个提炼知识的工具,完成知识的输出。两个拆页是递进的关系,先高效地阅读,实现输入,再把知识提炼为成果,实现输出。
我们从阅读方法开始,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拆页一的现场学习后,能够使用(行为)功利读书法完成针对具体问题(界定)的阅读建议。
【学习者场景法】
【事件场景】距离2025年还有5天,回头看看2024年的个人学习和成长,是不是会感慨万千。我们的年度目标实现了吗?我们的阅读计划完成了吗?
在阅读方面,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状况:
· 这一年书买的不少,但是有不少都还没有拆封?
· 有的书翻开看了一会,最终没有坚持看完?
· 还有好多看起来都很有用的书,却始终没有机会用到?
【提问】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会反思到什么?今年有没有什么具体的问题,是通过具体的某几本书帮你解决的呢?
【影响】其实我们生活中不缺少书,我们也知道自己遇到的问题一定在某一本书里有答案,或至少有解决问题的线索。但是如果我们没有高效的阅读方法,我们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这让我们陷入“读了这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怪圈,甚至怀疑自己的人生信念。
【解决】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高招,让我们读得更少,却读得更好。
这个方法就是“功利读书法”,它能帮助我们建立阅读和解决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的效率。
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分发的拆页,阅读完成了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片段来源:《跃迁》P121~122
极其功利地少读书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习得效率最高?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年都学不好,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有地方练习,老外对你的发音很宽容,难度适中。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效率就高,学得就快。
所以你反过来也能理解,为什么刷那些“管理者必读的xx本书”的书单,对你意义不大,因为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且难度不一。
那些标题党的微信文章,比如《不看这篇文章,错过了一个亿》,更是凭空造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你思考一下,即使你真的遇到了能让你获得一个亿的方式,这是你当前的问题吗?这是你当前的水平吗?这是你学了就能用的东西吗?
我已经关掉朋友圈功能一个多月了,并没有错过身边任何值得学习的东西,因为我学习的东西是极其功利的——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合适的认知材料。
这样一来,读的东西会少很多,基本解决了知识太多的问题。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完成了阅读。这段拆页
【what】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根据成人学习效率最高的前提,提出了“功利读书法”的概念。也就是说:瞄准具体的问题,根据自己现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
【why】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总归是好事。而就是这样的思想,在我们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生活异常快节奏的时代,已经无法最大化地发挥读书的益处,甚至浪费不少宝贵的时间。我们需要提高“认知效率”,也就是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
【概念辨析+预防异议】
有人说:阅读应该就是阅读,读书使人心情平静。这也是一种阅读形式,我称为“休闲读书法”,不为解决具体问题,用阅读充实自己的生活。相对而言,功利读书法的解决问题的属性就非常明显。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看看。
问题一、最近韩国作家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于是我就去买了《素食者》来看。这是什么阅读?
【互动】大概率是休闲读书。跟风看热闹。
问题二、最近AI非常火,买几本来堆起来,慢慢看。这是什么阅读?
【互动】大概率是休闲读书。或许今后会用到。
问题三、我想写一本培养人阅读习惯的书,所以找了介绍各种阅读方法的书来研究。这是什么阅读?
【互动】大概率就是功利读书。解决具体的问题。
再来说说我“写一本帮助人们养成阅读习惯的书”的愿望。虽然帮主有《这样读书就够了》,这算是帮助大家更好地功利读书地具体方法,而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阅读地好处或者没有找到可以坚持地方法。我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全面介绍各类阅读方法,让大家可以照着做,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接下来我就行动起来,搜索出各类阅读方法的书《猎豹阅读法》《如何读懂一本书》《洋葱阅读法》等等,我想在阅读相关的工具类书里,会有很多可以寻找的线索;最后,我搜集完成后,就一个一个来试试,只有自己亲自实践了,我才有底气给别人介绍清楚。
刚刚说了,我的这次阅读的方式,就是功利读书法,大家回忆一下,我是如何开展这次阅读的呢?
第一步我是怎么做?
【互动】对,确定问题,我要解决全面介绍阅读方法的问题。
第二步呢?
【互动】对,搜索适合我阅读的材料,我在阅读工具类书籍中选择。
第三步呢?
【互动】对,我要试用,要实践,只有我会了,我才能传递给别人。
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功利读书法的三步:
定问题:确定一个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材料:选择适合自己认知能力和问题领域的材料
练本领:反复练习和实践学到的东西
经过这个过程,我应该能够解决“全面介绍各类阅读方法”的问题。
【Where】
我们刚刚谈到了还有休闲读书,这就像是两个端点,一端是纯粹的阅读,另一端是只读能解决问题的,而我们的大部分阅读都是介于之间。在我们为了追求较高的认知效率的时候,在我们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例如通过考试、解决亲子沟通、完成一次拆书课等等,我们就选择往功利读书这边靠靠。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想请各位小伙伴想象一个未来的场景,或者就是年底了,有人问你来年的阅读建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功利读书法”介绍给他/她。
请你编写一个小剧本,设计出人物、情节(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双方的对话等。在对话过程中,明确表达今天讨论的“功利读书法”的三个步骤:定问题、选材料、练本领,达到让对方明白这个方法的目的,或者是你用这个方法帮他确定了阅读规划。
我准备了一个示例和表格供大家参照编写,大家将故事概要写在表格中即可。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分享他的剧本。
有不明白的,可以在组内讨论,或者向我询问。
好!现在有请【薇薇老师】,分享你编的剧本,时间2分钟。
看得出来,薇薇老师是理解了这个功利读书法的。我们再请因为伙伴来分享。有请【新来的伙伴】分享一下你的对话设计
感谢【新来的伙伴】的分享。
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功利读书法”。当我们利用这个方法,解决了问题,提高了认知效率,就算我们学到了吗?我们是不是常常遇到同样的问题,年年都在解决,明明学过的、知道的,可是用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等反思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方法我用过。
如果说“功利读书法”瞄准的是当前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萃取知识晶体”就是瞄准的未来的问题,让你在遇到需要使用知识的时候,能够快速的调用,就像大师一样厉害。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拆页二的现场学习后,能够应用(行为)知识晶体萃取的方法,现场完成特定问题(界定)解决方案的共创。
为了更好的理解拆页的内容,我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把学习材料上的自测量表填写一下。一共5个问题,完全符合得5分,完全不符合得1分,最后把五道题分数相加得总分。
【解释自测题】
请得分在10分以内的伙伴举手,说明我们的知识体系化能力亟待提升。
请得分在10到20分的伙伴举手,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化能力。
请得分在20分以上的伙伴举手,说明我们具有优秀的知识体系化能力。
请大家花4分钟的时间阅读分发的拆页,阅读完成了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片段来源:《跃迁》P126~127
萃取知识晶体
先来谈一个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知识晶体。
一张银行卡,你存进去再多,如果不知道提取密码,就没法提现;知识也是一样。知识晶体就是知识的提取密码。大部分人学了很多,却因为不知道这个概念,没法提现,非常可惜。反过来说,有很多人学习上投入不大,只是特别擅长整理和结晶,也就是能从众多散乱的知识里拿出不错的产品。知识晶体是整个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
我们都知道,石墨和钻石都由相同的碳原子组成,只不过钻石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六面体晶体结构,这也是钻石是已知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的原因。钻石的硬度,来源于它的结构。
另一个例子是沙子和混凝土,散沙根本抓不住,一使劲儿就散了。但是混入了水泥和石块,这些东西之间形成结晶,散乱的沙子就能够建起高楼。
知识也是一样,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星座就是个特别典型的知识晶体。
满天星星谁都记不住,古人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相距数前光年的星星连接起来,形成“晶体”(整合知识),然后再给晶体赋予美好的故事(形象化呈现)。
只要你受过几小时训练,在夏天的晚上认出星星不是难事。
唉,不过今天的北京,受多少小时训练都没用,看不着星星了。
知识晶体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专业程度。前文中提到,心理学家西蒙发现国际象棋大师的工作记忆并没有显著高于常人,但是他们长时记忆里有5万~10万个棋局组块。高手们脑子里都是一套套的知识晶体。
我遇到过一位1990年出生的小朋友,他就精于此道。虽然大学毕业才三年,他却已经是日薪10万元的企业咨询老手,可以搞定大部分打拼多年的企业家,靠的就是满肚子的知识晶体。
比如,大家都在谈女生生完孩子出来工作,很难做到工作、事业两不误,然后就是一顿抱怨,偶尔有人抖机灵讲俩金句。他基本会听一会儿,其实脑子里在搜索“晶体”,最后他会说:“你们说的这个问题,根据心理学家萨柏的观点,其实是个人生角色平衡的问题。”
你看,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如果你看了想不起来,张嘴就忘,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那就证明你脑子里没有知识晶体,只有知识豆腐脑。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完成了阅读。这段拆页
【what】
介绍了一个概念:知识晶体,作者说他是提取知识的密码,是专业能力的体现。
【对比概念与案例】
要把知识晶体说清楚,就需要把它和“知识”、“知识体系”放在一起讨论。
知识,容易理解,就是人类对事物本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理解是点状的,例如我们学生时代说的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就是一个知识点。
知识体系呢?是指将一定领域内或多个领域的知识点,通过逻辑、系统、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这里强调的是系统性。例如,代数学,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数学分支。
知识晶体,就像是数学中的,解方程的能力,属于代数学内的一部分,却包括了多种类型方程的解答,其中包括一元一次方程。
也就是说,知识体系由众多的知识晶体构成,而知识晶体由相关联的知识点构成。
【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能不能不形成知识晶体呢?脑科学研究,我们的视觉信息占所有输入信息的70%-80%,所以,我们天然的对有形象化的事物印象深刻。在我们提取记忆的时候,也能通过场景联想,让我们容易记起。所以,如果我们不把知识连接起来,形成有一定形象的晶体,我们是很难记住的。这会让我们即使花时间阅读学习,最终在需要用的时候想不起来,讲不出来。达不到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how】
那我们如何来形成知识晶体呢?从拆页里可以总结,萃取知识晶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列知识。把单独的知识点列出来,最简单的就是一二三。
第二步,找联系。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搭结构。用合适的结构展示这些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大家有没有想到哪些我们常常用到的知识晶体呢?
【互动】
【Where】
你看,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知识晶体,它可以应用到我们学习的各个领域。
方法步骤有了,但是感觉萃取知识晶体还是很难。我理解,列知识,还是比较容易的,学了就记录,就应用,我们是可以掌握知识点的。有点难度的可能是找联系和搭结构这两步。这里给大家两个小技巧:
第一个是多学习别人现成的知识晶体,为我所用,例如100个思维模型。
第二个技巧就是掌握搭建的框架,这里推荐大家四种常见的:
1、 关联结构:找相关
2、 树状结构:找层次
3、 序列结构:找前后
4、 数据结构:找差异
其实,在office软件里有一个SmartArt,列举了足够多的框架,我们找到合适的,把知识点放进去即可。
【微行动学习】
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读书学习的方法:功利读书法和萃取知识晶体,阅读是输入,晶体是输出,我想问问大家,在最近三个月,我们在知识输出上,遇到了什么具体问题,感觉还未解决?
请大家在组内讨论,形成一个问题清单。时间5分钟。
把大家的问题清单贴到白板上。
【提出价值问题】
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请大家投票,看看哪些是比较共性的问题,我们优先解决。
【投票-2分钟】
投票选择的结果是问题1.
【讨论问题本质-5分钟】
好的,我们选出这个问题来共创解决方案。请各组组长组织,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有的伙伴会问,什么是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问题背后的问题,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原因引起,我们需要罗列,然后判断。
通过对问题本质的探讨,我们把之前的问题改写,变成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环节5分钟,完成讨论以后,请每组把结论写在白纸上,
【明确问题本质-3分钟】
好的,我们把问题本质都写出来了。我们来看看,哪一个表达更准确?
我们要从这里面确定一个问题的本质。
投票选择为问题3:无反馈,没有人指导,无实战。
改写问题为:
【共创解决方案-10分钟】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我们对解决方案的要求是一定要有明确的行动步骤。
组内共创讨论5分钟。形成的解决方案写在白纸上。
在这一步,大家可以用知识晶体的萃取方式:列知识、找联系、搭结构。
【形成共创成果-5分钟】
共创结果:
解决”如何在学习中及时获得有效反馈?“这个问题的方案是:
1、主动输出
2、寻求负反馈
3、积极实践
这三点成”序列结构“,使用环型循环结构表示【第一图下半部分】
【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功利读书法和萃取知识晶体,针对【共创问题】形成了一个解决方案。我相信大家都已经达到了今天的学习目标:我们学会了功利读书法,帮伙伴做了读书计划,用来解决我们近期的问题;我们学会了萃取知识晶体,能够把知识总结和内化,让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布置学习者作业】
学以致用,马上就要到新年了,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趁热打铁,12月31日前,针对自己的一个近期具体问题,设计功利读书的计划。更期待大家把学习的知识打磨成晶体,壮大自己的专有知识体系。这个作业我在2月初春节后来检查。
【学习者作业反馈】
今天的分享已经接近尾声,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今天的两个工具:功利读书法三个步骤定问题、选材料、练本领;萃取知识晶体列知识、找联系、搭结构。
我相信,大家掌握了这两个工具,一定能够顺利的战胜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解决问题,实现成长。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