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75秒
各位好,我是赵云星,来自古城辽阳。满族人。
为了使各位能够方便的记住我,我来做个有趣的自我介绍,我的姓氏是百家姓的第一个,走✗组成,名字呢,比较有意境,云和星构成,都是天上的,请各位想象一下你站在寂静的夜晚,抬头眺望无垠的夜空,一抹云彩轻轻的拖着璀璨的星星,那就是我的名字描述的画卷,云和星相互辉映的故事,是不是很令人沉浸,陶醉其中呢。
我的职业标签:
10年安全人。
大家一定好奇,我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职业,而且做了十年,这是源于自己对安全事业的一份热爱和敬畏,安全是一切的基础,好好做安全,一定有人因为我们而安全,期望能用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让身旁的人们可以如同我的名字云和星一样,时刻安全相伴,刻画美好的夜空画卷。
【过渡语】
好的,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了,接下来我要带大家了解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法介法绍】90秒
拆书法: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以帮助成人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问题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联系自身经验,并把知识规划到实际应用中。
拆书法分为个人拆书法和组织拆书法。
个人拆书法:对象是个人,是学习者应用便签法,把书中知识转化为己所用。可以达到等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法:对象是一群学习者,是拆书家把一本书加工成现场学习内容,引导和促进一群学习者学以致用。
【拆书帮介绍】
拆书帮:热衷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由各地区拆书帮分舵构成,它是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
拆书帮使命: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愿景:帮助拆书家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过渡语】35秒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微习惯》这本电子书。作者【美】斯蒂芬·盖斯 2016年9月第一版 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我选择的拆页:第六章---彻底改变只需八步:
第二节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P136-139页。
下面我们花2分钟时间来看一下原文片段,
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原书拆页内容】
第2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所有人都偏爱健康的身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达到最理想的健康水平而辛苦付出。整天吃快餐、看电视也有好处,如果你一直以来的问题是想做一些事,却为要不要做这些事而苦恼,那么你就选对书了。
想知道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最佳方法是先认清来源。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和别人对你的期待并不是我们要寻找的想法来源。如果你是因为别人或者社会的观点才努力改变自己的,我猜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我还是要说出来:强烈的内心抵触。
用"为什么钻头"找到来源。
钻头负责钻东西,这就是它们的使命。我之所以把下面的内容叫作"为什么钻头?
头",是因为"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是打入任何事物核心的最佳方法。
列好习惯后,看看你为什么想要实现它们,但别在这一步就停止。再问问为什么,不断地问下去,直到形成循环和重复为止,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找到了核心。想让这个方法奏效,就必须诚实地回答问题,所以请深入挖掘。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所以尽量选择最相关的。下面我举的两个例子都是真实而诚恳的。一个是建立习惯的好选择,另一个则极不可靠。
第一个例子:
我想每天写作。
为什么?
因为我热爱写作。
为什么?
因为这种表达想法、讲故事的方式是我最喜欢的。我能通过写作和人们建立起联系并帮助他们,更何况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呢?
因为这些事情让我感觉特别有活力、特别幸福。
为什么?
因为写作是生活中我认为有价值并极为重视的事情。
第二个例子:
我想每天早上6点起床。
为什么?
因为成功人士好像都是这么做的,而且赖床很丢人。
为什么?
因为我感觉,熬夜并在6点后起床是不被社会主流观念认可的行为,我认识的一些人也会因此鄙视我。
在第二个例子中,你能看出改变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压力。即便如此,早上6点起床仍然能让我更开心。因为我对早起还是晚起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如果我更早起床,我会有更高的成就感,而且还会减轻内疚感,所以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话,但要与写作(我写这段话时正值深夜)一类事情相比时,我并不打算给它优先权。我熬夜写作到很晚的选择是我内在价值的真实体现,即使全世界都不同意,我也不会动摇。就算全世界都反对你的做法也没关系﹣﹣别因为胆怯而选择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What.如果你一直计划想养成一个习惯,但却迟迟纠结自己要不要采取行动,常常半途而废。这样的思想斗争确实让你感到十分烦恼,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试试用这个“为什么钻头”的方法,找到激发自主行动的价值。
Why?
想知道一件事情是否值得自己付出努力。首先要找到行动被触发的来源,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如果是来自他人的建议、期待或者压力 ,那么自己内心就会抵触,不会真正的想要行动,习惯就难以持续养成。
How:
为什么钻头方法可以让我们找到行动的初心探求价值所在。操作方法非常简单:
第一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要实现这个习惯?(直到出现答案重复或者循环方可停止提问)
第二步:识别判断内在价值驱动还是外部压力,据此分析行动力不足的原因所在。
作者的案例一:写作习惯。
问题1:为什么想每天写作?
回答:因为热爱写作,喜欢这种表达方式,能通过写作帮助他人,感觉幸福。
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幸福感?
回答:写作让自己体现了为他人赋能的价值,这点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
作者案例二:早起习惯。
问题1:为什么想每天早上6点起床?
回答:因为其他成功的人都是这么做的,晚起会为他人留下坏印象。
问题2:为什么会这么想?
回答:因为大多数人的观念都是这样,否则自己会被他人看不起。
分析判断:案例二的行动主要来自于他人的看法,属于外部压力,相对稳定性较差,而案例一是作者的价值观体现,具有自驱力。动力来自于内心价值,可形成坚定的信念,易于养成持久的习惯。
Where:适用边界。
在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想不想为一个习惯而行动时,挖掘自己真实的行动意愿时。
【A1联系具体经验】1-2分钟(实测70秒)
联系自己2013年开始练习瑜伽,当时是想锻炼身体和放松身心,当时偶然间看到手机里播放慧兰瑜伽,自己被舒缓的音乐和放松的动作吸引,于是自己尝试跟练,做完自己确实感到很轻松,就把整个系列的课程视频下载到电脑里。之后就内心期望能再次获得那种身心舒畅的感觉,于是就慢慢养成习惯,这个过程不会有内心抵触,或者让他人看到觉得难为情,没有人要求我,我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自己轻松愉快。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就这样持续了11年,每天早上起床后几乎变成自动模式,只要时间足够,就会练习10分钟。这是个内在价值驱动自动行为的典型事例。
总结:做瑜让我有身心的愉悦体验,我期待的是这种心灵平静和谐的生活。属于内在价值驱动行为,不容易会因为外界因素影响自己。
A2:目标计划与行动(30秒)
目标:测试自己培养授课练习的习惯内在价值。
计划行动:
时间:周五上午10点前。
地点:家中。
工具:笔和纸
行动步骤:
步骤1问题为什么想从事沙盘培训?
步骤2判断是外部压力还是内在价值。
依据这个回答,来策划自己沙盘培训备课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