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嘉雯,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这次的主题是GROW模型的实战指南。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职场宝妈,也是P.E.T.践行者,最近成为了一级拆书家,致力于把知识拆为己用。
【用FAB法介绍图书】说起这个片段呢,是来自《提问力》这本书:
F:这本书由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和邱恩华共同编写。三位拆书大神精挑细选18个实用的提问模型,广泛覆盖生活沟通、工作管理和自我成长方面。
A: 相比市面上同类型的书,本书的关键优势有2点。
一、方法落地:书中把提问模型和生活中的熟悉场景结合,剖析问题的痛点,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二、实操性强:每一小节后面还有配套的练习,引导读者联系经验,反思应用。
B:你有没有过钻牛角尖很无助的时候呢?那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转变思维方式。不知道怎么倾听朋友的苦恼呢?那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搭建沟通框架。若你想识别提问的机会,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改善人际关系,那么《提问力》这本书就能够帮助你系统高效地学习提问的心法和技法。
【学习目标】
那接下来,大家通过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线下学习后,在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简单定一个目标,而是能够运用“GROW模型”的方法,助力自己达成目标。
【衔接】接下来用2分钟时间来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的伙伴们请抬头示意一下。
片段来源:《提问力》P95-P96
【R:阅读原文片段】 GROW模型助力你达成目标
我和很多人分享GROW模型时,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是按照GROW模型四个步骤的顺序处理问题的,其实却并不总是这样。我们的想法常常在这四个步骤中跳来跳去,最后消耗掉了热情,浪费了脑细胞,可能还费了钱。
目标(Goal)。明确目标的过程中干扰非常多,比如被别人请求帮忙不好意思拒绝;自己有了新的创意就想实施;想起过去有一件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干。面对这些干扰,要问自己:
这些都是你想要的吗?
你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会有什么后果?
当一件事情出现时,不要跳步骤去寻找解决方案,而是先问自己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找到真正的目标。目标可以助力你的个人成长,提高你的业绩表现。这就是GROW的目标环节。
现状(Reality)。目标明确了,就根据目标收集各种资源。此时我们要抛弃自己的主观判断,比如“这个目标的资源不够”等问题,而是要想一下客观的问题, 比如;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找到哪些资源?
有哪些相关的客观事实存在?
有哪些障碍可能会阻碍我们达成目标?
比如开篇的琪琪,她为了学好英语买了书、课程、参加了英语俱乐部,可这些并没有让她实现目标。阻碍她实现目标的原因在于,她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常用英语,她未来也没有需要英语这门语言的任何计划。这就是现状环节。
方案(Options)。从现状到目标,需要有可行的方案。此时可以问问自己:
我们如何从现状到达目标?
我们可以怎么做?
可以使用一些头脑风暴的方式,去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案。这是方案环节。
行动(Way Forward)。最后,从多个方案中挑出可以行动的内容。方案可能很多,但一定只有一个方案是最适合而且能被执行的。此时要通过如下问题时刻提醒自己:
我的目标是什么?
哪个方案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哪个方案可以让我们有动力坚持到完成目标?
方案有了后,要列出行动计划,此时要问,为了达成短期或者长期的目标,需要做什么?什么时间开始和结束?
在此过程中都需要哪些人去做哪些事情?
以上是GROW模型在聚焦目标做出决定时的过程。它每一步都围绕着我们想要么结果开展,每一步都围绕怎样实现目标而进行。时刻盯住靶心,才可以走在执目标的正道上。
【衔接】好,看到大家基本上都看完了,下面我来带领大家来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 片段里面非常清晰地描述了GROW模型的四个步骤,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筛选方案和具体行动。这四个步骤需要按顺序去执行,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Why】:
(一般情况)
2025年快来了,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年的跨年有的人总会经常为自己立一个flag,例如“明年要做成什么事”。我们对新的一年总是有很多新的期待,雄心壮志地想实现新的目标。但一年到头了,多少目标压根没开始或者半途而废。目标没完成,因此有的朋友会反过来攻击自己,给自己贴标签。“我就是个没法坚持的人”。
(不这么做的坏处)
其实很多时候,目标没法完成,是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去支持你。不是人出了问题,而是思维方式没有及时更新。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容易把外界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目标模糊不清,空喊口号,现状评估过于理想化,方法也不贴合自己的实际,导致行动没法支撑目标的达成。
(反面案例)
例如说,2024年年初的目标是减重10斤,定目标后就开始运动和调整饮食。然后3个月前看到一个朋友一个月瘦了8斤,我惊讶地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喝代餐饮料,营养师配餐,每天喝2000ml的水,不运动也能瘦下来。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看自己运动和饮食都做了,还没有瘦下来。然后我又调整了目标3个月减重20斤,模仿我朋友的方法,后来发现这个代餐饮料一口也喝不下去。你看,目标摇摆不定,直接从目标跳到行动,没有思考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跟风模仿,结果显然而见,还是没能瘦下来,反而更焦虑了。
【How】:关于“GROW模型”我们来看看具体怎么做:
1.明确目标:问自己启发性的问题来找到真正的目标。例如问自己,这些目标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吗?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不解决有什么影响?
2.分析现状:围绕目标分析,客观地看到事实和存在的障碍或者问题,和各种资源资源。
3.罗列方案:发散性思维去思考哪些方案可以帮助自己从现状到实现目标。例如问自己,要想从现状到实现目标,我们可以怎么做?
4.筛选行动:回顾目标,选出一个最适合的方案,并展开行动。针对短期目标或长期目标,接下来我的行动分几步,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行动的过程可以向谁借力?
(正面案例)
大家看看PPT,结合刚刚的反面案例,用GROW模型的四步法可以这样做:
我根据GROW模型的四步骤来进行自我探索,用启发性提问来制定真正刚需的目标、其实我是减重5-10斤就可以了。围绕事实、障碍和资源分析现状,后面筛选罗列出3个方案,最后来到第四步,确定了具体的行动。大家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有了思维框架的帮助,从真实的需求出发,每一步都条理清晰,方向明确,能够高效地推进目标。
【Where】:
这个模型适用于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用到完成目标的场合。
不适用于缺乏改变意愿的个人或者群体。因为GROW模型的执行需要主动性,去面对现状,而不是逃避现实。
不适合时间紧迫或者紧急事件之中,因为GROW模型需要我们去花时间去思考,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
【可能的异议】
1.有没有人看完后觉得这个“GROW模型”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就是设目标然后行动吗?
其实GROW模型的重点在于用一个思维提问框架帮助我们想清楚了开始行动,而不是脑子一热就跟风去做。做决定前先进行多维度启发性提问,条理清晰后更能调动内驱力集中精力在我们真正想做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上。
2. 你可能会疑惑,“GROW模型”太麻烦了,问自己那么多问题太费脑子了,是不是每一次都要把问题问全?
其实是因人而异,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如果你发现一两个问题就能指引自己清晰目标、现状或者行动,那也可以省略。
【分组】
接下来根据现场的人数来分组,左边2个人为一组,右边就是3个小伙伴为一组,不包含观察家。
【A2分步催化——场景】
好,接下来请大家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思考一下你在生活和工作中,2025年需要达成些什么目标呢?
比如:
孩子作业写的慢,你想要在一周内找到帮助孩子提升书写能力的方法;
工作上,老板布置了任务,你希望能够和同事沟通出完美的行动方案;
生活上,你想好好放松,去去“班味”,计划安排一个有趣有意思的周末等等。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并想出具体的情景,加工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今后你想要达成些什么样的目标?
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可以具体说明是什么时候想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和原因。
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君:我的目标就是想做一个冥想师。很多人听到都觉得神神叨叨的,觉得是宗教啊啥的,然后前两天就收到了一个很好的消息,国际联合国的萨马兰奇,20多个国家成立了冥想日12月21日。这对我们这种现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和背书。
【A2分步催化——应用】
那接下来,设想一下,你现在就处于刚刚你所描述场景里,下一秒就需要行动起来了。你想起了今天的拆书内容,你停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怎么样利用“GROW模型”四步法来帮助自己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罗列方案和具体行动呢?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把具体的行动步骤,预期可以达到的效果记录到便签上,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稍后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君:明确目标就是冥想师,现状就是刚刚说的国际认证了冥想日。障碍就是我很想做这个,但是后面影响我的是职业道路的问题。职业就是很难明确下来。方案是考取资格证,理论学习,实践练习。我的行动是报了师资课,2025年全力去上,会精读相关书籍,每天练习,参加俱乐部去带练。行动我会按照上面所说的做。
【结束语】
今天的交流真是特别精彩,我们也得到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希望“GROW模型”的思维框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在日后能用起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