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小星星,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1. 二级拆书家
2. 心理学领域探索者
3. 冥想践行者
[分组]:一会相邻小伙伴两人一组
[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发表观点的时候,能够区分评论和观察,用客观事实来陈述观察到的行为,避免评论、指责对方,从而达到有效沟通。
[图书介绍]:
场景: 在家里感觉到处都能看书,到一个空间就是我的书,我妈就说,你怎么这么懒,看完书总是不知道收拾?等下再不收拾完我就都给你都扔掉。
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和家人的相处,家人习惯性的指责,评判,听上去是为对方好,对方就是不领情。
影响: 长久的在这种沟通模式下,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张,从而导致矛盾升级,只要一点小事没沟通好,就会原地爆炸。
解决: 那么如何有效的解决家庭中的沟通问题呢?《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给出了切实有效沟通方法,让我们可以在和善的氛围中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理解他人,让沟通更高效。
R原文片段:
区分观察与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会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 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后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的提醒他。
好的,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看完拆页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片段,在 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性的使用评论性语言来表达,而这种评论只是我们的主观臆断,也就是看法,而非客观事实,当你说出评论的语言时,对方接受到的是无效信息,并且大脑会开启攻击模式,这时候,你们的沟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引起双方的沟通矛盾,那么如何来化解我们的沟通矛盾呢?其实,我们只要学会 区分 观察和评论 就能有效化解 沟通矛盾。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概念提出:
那么什么是评论呢?
评论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比如:你总是开会迟到,一点也不尊重我们的时间。”
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指客观事实,是事物的现象,具体动向。“
比如:我注意到你在过去一周内迟到了三次。”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举例辨析概念:
【例子1】
小明做了一个视频剪辑的内容给到我,我点开一看那个画面的画质,怒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眉头不自觉皱起来。
请问我的内心是在观察还是在评论?
对,这个确实是评论。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心中已经主观地在给出画面那么差的原因了:“一定是又粗心…… 他总是这样……“ 因而负面情绪升起来了。
而观察应该是没有情绪的。
【例子2】
我对他说:“你这东西一看就是没有好好编辑过的结果。”
请问这是观察还是评论?
对,这是评论,因为我只给到了一个抽象的判断和观点。
而观察是具体的,描述我看到的和听到的客观事实。
【例子3】
我说:“你根本就没有用心”
请问这是观察还是评论?
对,这还是评论,甚至已经是带有个人偏见的指责和攻击了。这样一定会让对方产生防御心。
而观察是中立的,它不包含个人的情感、意见或评价,而是以事实说话。
这时与其给对方建议/责备,不如说出自己的感受会更好。
【例子4】
我说:“我看到片子结尾有30秒的空白未删减。我担心这会影响完播率。”
请问这是观察还是评论?
是的,这是观察。客观的,具体而清晰的陈述事实数据。
讲解概念:
根据以上例子我们总结一下:
观察是指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即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下,你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行为或事件。
观察是具体的,它描述了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对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或推断。
观察是中立的,它不包含个人的情感、判断或评价,只是简单地陈述事实,因而没有很大负面情绪。
而评论是对观察到的行为或事件的价值或品质做出的主观评价和看法。
评论通常是抽象的,是对行为的解释、推断或归类。
评论是不中立的,含有个人情绪的,可能会引发对方的防御性反应,因为它可能被感知为批评或指责。
为什么这样做:
为什么我们要用不带评论的观察,也就是事实和大家沟通,因为一旦你想要开始批判对方,无论对方是从你的眼神,还是语言,对方都是能感受到的,特别是语言,在语言上评论对方,对方脑海中的杏仁核立马会开始"战斗模式"和你互怼,这个时候,你们的沟通还能平和的进行下去吗? 不能,因为你们俩的脑子里,都在想如何怼回去? 而不是说事实。
我们通过刚才的各种场景已经了解到了评价和观察的区别。那我们如何做到表述事实呢?
How:
结合拆页,给到一个方法:观察三步法。
第一步:平复自己的情绪
stop 停下来,走出去,换个环境
relax放轻松,深呼吸3次
第二步:描述所看到的行为以及结果
比如:我看到/听到……
第三步: 说出你的感受
比如:我感到 担心/难过/害怕/伤心/委屈 ……
举例:
在家中,我发现我妈在没有询问我的情况下,将我的一些个人物品重新整理了。我着急要用的东西,我都找不到。我一下子就怒了,心想,她总是这样,根本就是不尊重我的隐私,就想马上冲过去质问。这时候用观察三步法来冷静沟通:
第一步:平复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描述所看到的行为以及结果
第三步:说出你的感受
相对于怒气冲冲质问对方你为什么没经过我允许,乱放我的东西,这样用观察三步法来表达,是不是更柔和,既描述了事实,又表达了感受,也给对方一个解释的空间。也许对方会说,看你东西没摆放整齐,我就帮你弄一下,正想找你说呢。也可能对方对你整理东西的秩序有一些想法,那借着这个机会,把问题和平摊开说,接下来继续用观察法,控制评判,表述事实,一定会达到更有效的沟通的。
适用边界:
观察三步法适用于任何你想促进他人信任和理解的沟通场景中,尤其是我们在需要用沟通来解决问题的时候,熟人之间故意开玩笑或者逗乐,就不一定需要那么严格的遵守这个方法步骤了。
预防异议:
或许有人一开始会觉得很难,确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习惯,要一下子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去不带评判和指责地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但是学习和练习的意义就是在于改变自己不太好的固有模式,如果觉得很难的时候,试着先按照三步法把我们的观察结果写在纸上,再去口头表达。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教学习者编写剧本
请每个人独立设计一段场景小故事,在那个场景里,可能会出现你评论别人或者别人评论你的情况,
你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你可能想说:你总是在磨洋工,以后你学习不好,就只能去捡破烂,我告诉你。
比如:你下班回家,看见家里一片混乱,老公摊在沙发玩手机,就想骂他:“你怎么总是这么懒,房间乱成这样,不知道收拾一下吗?”
比如:下属提交上来的资料错误百出,你特别想问:知道今天交资料昨晚还去参加聚餐?还想不想干了?……
你在公交车上,旁边的一位乘客在大声讲电话,你特别想走上前去说:你真是太没礼貌了,公共场所这么大声讲电话。”
也可能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编出自己在未来一周内可能会经历的沟通场景。要有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
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三步观察法将可能会说出的或者可能会听到的评论替换成表达观察结果(可以把表达评论的话备注在旁边以示对比),要求是至少要运用三步观察法表达出1个观察结果。大家可以先思考,然后把摘要写在纸上,之后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
小伙伴分享:
时间: 周五晚上19:00
人物: 小伙伴和2个邻居
地点: 小区
起因: 有一个邻居找小伙伴帮忙去调小爱音箱,因为连接不上了。
经过: 出门之后遇到第二位邻居,这位邻居特别能说,不停的给他们说在群里争取暖气的事。因为自己穿的少,而且一会有个线上会议要参加,就非常着急和生气的和这位邻居说,没看到我们都冻成这样了吗?快点的说,我们后边还有事呢。
学会今天的三步观察法,遇到这个话多的邻居 和他们说为了小区的暖气付出很多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
1.先平复情绪,深呼吸
2.描述你所看到的行为和结果,确实阿姨你在群里发言特别积极,而且为我们争取暖气的这个事,你做的特别好,这个月10多号的时候,暖气都开通到了我们小区每位业主家。
3.说出感受,我现在很着急,一会有个会,所以我想现在先去帮李姐把她的小爱音箱调完,我们改天聊哈。
回应:感谢小伙伴的的分享,通过给遇到热情邻居说个不停的故事,你已经掌握了我们的观察三步法,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多的去注意到我们说话中要使用观察到的客观事实。[1] 太棒啦!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区分了评价和观察,通过练习我们对评价和观察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要多多清晰地表达观察到的事实,而不对这些事实进行评判,就可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合作,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希望本次拆书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