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2024年11月南京分舵第二场拆书活动(线上)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父母效能训练

开场:

各位前辈大家好:

我叫焦叶芝,来自安徽滁州,在滁州我认识了一个拆书帮的姐姐,不过还没机会见面。距离上次拆书一个多月了,跟大家的见面又期待又胆怯,对自己有些担心,又有一些希望,不想那么多了,先起飞,后调整姿势,做着做着就成了。我拆的书是《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专门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成为赢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没有输家的方法,确认并界定冲突(211-212页)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潜在需求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理解和表达,整个过程就会陷入困境。接下来的其他步骤,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从而使冲突得不到解决:

1.明确地告诉孩子你有什么感受,以及感受有多强烈,都要如实相告准确地告知孩子,你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有什么事情正在困扰着你。在这里,发出“我一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继续这样超速驾驶的话,我担心我的车会被撞坏,也担心你会受伤。或者“我真的很郁闷。这里的大部分家务都是我来做的,我真的没有时间放松一下。”要避免那些拒绝或责备孩子的信息,例如:“你开我的车的时候太鲁莽了。”“你们这些孩子在家里光吃饭不干活。”

2.大量使用积极倾听,从而可以明确地了解孩子的需求。

3.清楚地阐述冲突或问题,以便让你和孩子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原文讲述了如何与孩子准确的确认并界定冲突,及挖掘冲突双方的真正需求

why:跟孩子准确的确认并界定冲突,对于第三法的顺利进行,冲突的彻底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确认并界定冲突,挖掘问题双方的真正需求,找到真正的问题,接下来才能针对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否则,错误的需求不会达成问题的解决。

how:

第一步表达需求:发出“我信息“,如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没有满足的需求或者困扰,描述行为,带给自己的感受,及对自己的影响,这里一定要深挖自己的需求,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比如列举一个例子,下雨天孩子不想穿雨衣,可能跟他说,雨下的很大,你不穿雨衣,我担心你会感冒。

第二步倾听对方:使用积极倾听,比如用门把手原则,简单的回应,比如:哦?、我明白了、嗯、啊、还有呢、还有呢或者耸耸肩等。或者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让孩子多说,或者换一个方式重复孩子说过的话,总之是引导孩子充分的表达,不急于评判、或者给孩子方案。这样用以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接着上面的雨衣问题,表达完自己的需求后,倾听孩子,孩子说我不喜欢穿我的雨衣,我们重复他的话,听起来你一点都不想穿你的雨衣。孩子说是的,我讨厌他,家长说:你真的很讨厌你的雨衣。孩子说,是的,它真的很难看,学校里没有人穿那样的雨衣。家长说,你不想穿的与众不同,孩子说,我当然不想,每个人都穿着很酷的雨衣。

第三步核实问题:通过表达自己,倾听孩子,清楚客观的描述冲突或者问题,并与孩子进行确认,如果不能达成一致,重新按照第一步、第二步进行,直到对问题达成共识

where:此方法适用冲突管理处理,在面临冲突、问题,要想解决问题,确认和界定冲突就尤为重要。那经过表达需求和倾听,最后跟孩子核实问题,我明白了,我们遇到了一个矛盾,你不想穿你的雨衣,因为它难看,但我肯定不想让你感冒,然后落下功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听了我的分享,不知道大家否了解到面对冲突时,如何正确的界定冲突,了解冲突双方的内在需求,用以顺利的解决问题,那么请想想自己有没有经历过类似情境,有没有相关经历,或者遗憾的时刻。刘老师分享了,自己想吃豆角烧肉,但是老公选择做红烧肉,是因为孩子想吃,因为需求的不一致,双方都表达了自己的需求,但是最终没有达成一致。张老师分享了周六儿子回家,晚上热完饭,孩子还没有来吃饭,很生气,孩子也很生气,双方发生了冲突,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去解决,双方没有表达自己的需求,最终各自发泄了情绪,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再有这样的情况,按照以上的步骤,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用正确的方法倾听孩子,找到孩子的需求,再去引导,寻求解决方案。

最后,根据以上三个步骤,写出遇到冲突时如何做的步骤。大家都按要求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