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我是王茜,目前是烟台八仙过海分舵的1级拆书家。
我有两个标签:
1.终身成长的践行者,平均每年阅读20本书籍。
2.持续成长的翻转师,平均每年线下讲课40场。
未来希望成为一名带给听众力量与热情的专业讲师。
【分组】
为了更好的学习与分享,我们今天到场人少,就大家分成一组讨论。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微习惯”的定义,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习惯,在想要养成习惯时候,能运用微习惯养成的四步法,完成想要塑造的习惯。在本堂课结束时,可以运用微习惯养成的四步法制定一个习惯的执行方案。
【场景】
讲这本书之前,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故事。
2022年年初,我打算运动健身,一开始是跟着视频练习一个小时,结果出差落下了,然后就放弃了。后来又开始跑步3公理,但是刚开始没两天,天气变凉,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雨,我又打退堂鼓了。
【提问】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想要运动,却一直持续不下去的问题?屡屡受挫,你后来还会愿意去做吗?
【影响】
每天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不仅对我的身体有好处,还可以产生内啡肽,让我心情变好。一直养不成运动健身的习惯,不仅使我自信心备受打击,也让我对健身这件事产生畏难情绪。
【解决】
看完《微习惯》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在最开始运动时,我设置的步子太大,导致完成的难度系数增加,跟着作者用微小的积极行动去养成习惯的方法可以帮到我。我相信这个方法也会对你有帮助。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拆解这本书的一个片段。给大家2钟的时间,来阅读下面的片段。
主题:微习惯简介
片段来源:《微习惯》P12-13
既然整本书都在说“微习惯”,我打算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把“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缩减成每天想两件好事,把“像企业家一样创新”缩减成每天想出两个点子(跟其他有企业家风范的行为对比,这一点容易得多)。
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把事情分成小步来做不是什么新概念,但是为什么它效果显著?它的原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当然,微步骤的概念因人而异,你的一小步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这种称法把它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如果和你的能力上限相比,一个步骤简单得让你匪夷所思,那它就再合适不过了。
微习惯体系的威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思维模式、固有正反馈循环机制、对自我效能感的自然提升,当然,还有把微步骤巧妙转变成一个习惯的方法,我将在后面展开说明,但这个过程也是人类固有的。微习惯体系虽然简单,却有着复杂、智能的后盾。
按照微习惯策略行动,就是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做一个俯卧撑或者想出几个点子并不需要大量的意志力。
利用微习惯做事,你会收获巨大的惊喜。首先,在完成你的微目标之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想进行这些积极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内心的抵触就会减轻。第二个收获是惯性。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从这里开始,你会完成“额外环节”或逐步提升习惯,还会接连不断地收获成功。一家银行可能因为规模太大而不至于失败,而微习惯是因为太小而不至于无法完成,因此,你不会有机会体验未完成目标导致的常见消极情绪,比如愧疚和挫败感。因为设定的目标能轻易实现,而且自带强大的螺旋状激励机制,微习惯能跻身少数可以切实保证每天成功的目标策略的行列。微习惯让我感觉自己的冲劲无法阻挡;而在利用微习惯之前,我感觉自己想改变也无法开始。
总结起来,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微步骤每次都能有效果,而习惯来自坚持,所以它俩注定要在一起,这个爱情故事可比《暮光之城》好多了。
【概念提出】
这个片段主要讲了微习惯的定义。
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指的是微小、积极且容易完成的行为。它的关键点是“微小”和“容易完成”。
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
例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这是每天可以做的一个“微小”的行为,它和每天锻炼两小时的习惯不一样。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微习惯的“微小”因人而异,有的人认为的微小是十个俯卧撑,或者是运动10分钟,有的人认为是一个俯卧撑,或者是运动1分钟。我们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拆解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微小”动作即可。
例如自己每天看一页书是容易完成的,但是看书两小时的习惯是很困难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区分这两个概念呢?
因为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很重要。
【辨析概念间适用边界】
微习惯的特点在于其“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简单性、不费时以及能够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习惯通常指的是更大、更复杂的习惯或目标。这些习惯或目标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假如我们是运动小白,设定每天跑步10公里的目标,是微习惯吗?
不是。是习惯。
假如我们是阅读小白,设定每天看书3小时的目标,是微习惯吗?
不是。
假如我们是演讲小白,设定每天分享2小时的目标,是微习惯吗?
不是。
对于新手,这些都不是“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他们第一次完成就需要很强大的意志力去坚持,后面想要养成习惯就难上加难。
所以微习惯是强调养成习惯从微小不费力的积极行为开始。不要让一开始的难度巨大,难以跨域,导致后面没有结果。
如果我们用微习惯来调整我们的目标,我们从每天跑步10公里变成1公里;每天看书3小时变成10分钟;每天分享2小时变成10分钟。把目标调整到不用费力轻松完成的状态。
假如我们是运动小白,设定每天跑步100米的目标,是微习惯吗?
是。
假如我们是阅读小白,设定每天看一页书的目标,是微习惯吗?
是。
假如我们是演讲小白,设定每天分享1分钟的目标,是微习惯吗?
是。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什么是微习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与普通的养成习惯相比,它的特点是足够小、不费力。
【how】
如何培养微习惯?
1.【列清单】:列出你想养成的好习惯,最好是3个以内,因为如果太多,你会分散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难每个都兼顾好。
2.【拆目标】:将选择的习惯大幅缩减,分解成每天不费力就可以完成的一小步。比如,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把‘每天锻炼半小时’缩减为每天1个俯卧撑。”
3.【写计划】:给拆解出来的“微步骤”安排一个具体的行动时间。比如,每天写50字安排在晚上10点-10点半,把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安排在早上起床前完成。
4.【常评估】:每天睡觉前检查一下当天的目标是否完成。每周做一轮总结,做得好的微习惯可以奖励自己,还没有做的好的微习惯可以调整目标继续坚持。
【举例】
1.【列清单】我选择了运动,阅读和早睡,三个想要成的好习惯。
2.【拆目标】拆解运动的目标:每天运动10分钟。
3.【写计划】安排具体行动时间:每天早上6点半-7点之间
4.【常评估】每天晚上10点半前检查当天运动情况。
【适用边界】
它适用于几乎所有希望改善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人,特别是想要开启新习惯的人,明确、具体且易于完成的小目标范围内有效,但需根据个人需求和动力持续调整以保持其效用。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疑惑,每天做这么点行动,最后能有改变,或者能有结果吗?“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小步,经过经年累月的堆积,就会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不要因为一时看不到结果就轻易放弃,量变产生质变,先从这一小步开始,时间会给你答案。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编写剧本】
好的,刚刚我谈了对拆页的理解。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大家。
请大家根据刚刚学到的培养微习惯的方法(列清单、拆目标、写计划和常评估),编一个故事。
请大家注意,编写的要求有三点:
1.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故事内容是你在未来一周或者一月想养成习惯,是未来的场景。
3.大家一定要把微习惯养成的方法,运用到里面。
我给到大家一个模板,大家可以写下关键词。
这个是写得一个案例,大家可以做参考。
好的,现在开始编写。时间5分钟。
之后我会邀请一位学习者来分享。
好,时间到,有请大辉老师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答案。时间是2-3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大辉分享:
大辉:皓皓,老师说你的字不好看。
儿子:我想写好字,但是一练字就不舒服。
大辉:你确定想练字?
儿子:当然。
大辉:每天练100个字很难,一天练20个字怎么样?
儿子:可以。
大辉:我们可以每天20:00练字,然后把字发给老师。
儿子:可以。
【反馈沟通】
好的,感谢大辉老师的精彩分享。
针对这个分享,我有两点要说:
第一:她/他的小剧本,成功的运用到了本片段所教的塑造微习惯的方法,步骤中有列清单、拆目标、写计划和常评估。
在此,我们预祝她下周微习惯践行时,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我们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编写的未来小剧本。
大家一定要注意是未来的对话场景,不是过去。因为我们设想的是非常顺利的达成微习惯。但是实际上,在未来实施时,可能还会出现各种阻碍微习惯养成的问题。我们需要将这个也考虑进去。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设在其中,增加可实现性。
【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是《微习惯》中的“微习惯”的定义。微习惯是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希望各位学习者通过微习惯的方法在未来可以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学习者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