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原则》 所属活动: 2024年11月南京分舵第一场拆书活动(线下)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原则

开场:

【开场白】1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黄潇,我的3个标签是:

1.企培管理者。目前担任某央企集团培训主任,具有丰富的学习型组织打造经验。

2.哲学科班人。985高校哲学科班出身,致力于用哲科思维点亮智慧人生

3.拆书同行者。拆一书,增一智,助一人。

#分组讨论

今天会有分组研讨:左手边2-3人一组,右手边2-3人一组。同组的小伙伴可以确认下眼神,找到对的人。

#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拆书,能够学会克服坏情绪的影响,用“先了解后决定”两步法帮助我们理清决策思路,提高决策质量。

【FAB图书介绍】2分钟

好的,小组确认完毕,我们进入正式拆书环节。今天我给大家拆解的是《原则》一书。

Feature特征:《原则》一书作者瑞·达利欧,是迄今为止最赚钱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达利欧系统总结了桥水以及他自己所奉行的一套原则,这些原则造就了桥水和他自己的成功。

Advantage优势:这是一本常年霸榜各类推荐书单的传记类畅销书。相对其他传记类书籍,《原则》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涵盖桥水基金公司经验故事,还提炼总结了一套系统化、并经过实践检验和反复修正的原则体系,能够有效指导个人成长和组织管理。

Benefit利益作者希望读者通过学习领会书中的原则,启发我们形成自己的原则,并且运用原则,更好地做出决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过上更好的生活。

今天我选择的拆书片段来自书中生活原则之:“学习如何有效决策。(原书中信出版社第1版P231-232

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一下原文拆页。看完的伙伴,可以用眼神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2分钟

尽管世界上并没有最好的决策方式,但存在一些有效决策的普通规则。第一条是:

5.1 要认识到:(1)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2)决策是一个两步流程(先了解后决定)

了解必须先于决定。如第一条所说,大脑能够储存不同类型的知识,有潜意识,能机械记忆,能养成习惯。但不管如何获取知识、在哪里储存知识,至关重要的是,你了解到的东西能够真实、丰富地反映相关现实,从而使你做出更好决策。所以在了解过程中保持头脑极度开放,向可信的人请教,始终是有帮助的。许多人在情绪上不愿意这么做,而这会妨碍他们了解现实,做出更好的决策。始终提醒自己,至少听一下某种相反的观点,永远都没有害处。

决策过程分两步:先选择作为决策基础的知识,既包括相关事实(“是什么”),也包括你对事实背后的因果机制的宏观理解;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来确定行动计划(“怎么做”,这需要你反复权衡不同的可能性,以设想如何实现符合你愿望的目标。为了做好第二步,你需要综合权衡直接结果、后续结果和再后续结果,而且做决定时不能只看到短期结果,还要看到长远结果。

很多惨痛的糟糕决定,都是由于决定者未能权衡后续和再后续结果,而当你最初做出的劣质决策印证了你的偏见时,决策的不良后果就会尤为致命。在提出疑问和探寻事实真相之前,永远不要看到一个选择就定下来,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好。在过去,为了避免自己坠入这个陷阱,我习惯自问:我在了解相关情况吗?我已经掌握了决策所需的所有知识了吗?经过一段练习后,你会自然、心态开放地搜集所有相关信息,但你必须躲过不良决策的第一个陷阱,就是先在潜意识驱使下做一个决策,然后挑选与决策相符的数据。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7分钟

(一)What

1.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

此处省略了40页内容……

2.决策是一个两步流程

(1)先了解知识

①相关事实是什么(是什么)

②事实背后的因果机制(为什么)

③确定行动计划(怎么做)

(2)后做出决定

①反复权衡不同的可能性

②综合权衡直接结果、后续结果和再后续结果

3.可能大家会觉得:

这一段太抽象了,没看懂,不知道怎么用……

(二)Why:

1.为什么有效决策很重要?

资源是有限的,决策的影响巨大。做出好的决策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人生航线。而你一生的选择,将你塑造成现在的模样。

2.为什么说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

因为,有两个最大障碍会影响合理决策:

①自我意识障碍:“两个你”(情绪化和潜意识的你vs有理性和有意识的你)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深入大脑》,比如你饿了,却在节食减肥中。

②思维盲点障碍:你的思维方式有时会阻碍你准确看待事物,就像色盲。《深入大脑》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通过大脑的内部模型来理解所处的环境。《不速之客》。

3.为什么要先了解后决策?

(1)了解有什么好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民运动好极了!”(毛泽东)作者告诫我们:在提出疑问和探寻事实真相之前,永远不要看到一个选择就定下来,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好。

(2)反面做法是什么?

①第一个陷阱:偏见与傲慢。

第一种情况:先入为主的偏见。许多人固执己见,在潜意识里已经先入为主做出了选择,然后再去找证据支撑这种选择,而不是去了解现实真正发生了什么。比如想换车的时候,旧车看着哪哪儿都是毛病。

第二种情况:战或者逃的傲慢。许多人看到别人意见跟自己不一样,觉得是在挑战自己自行做出决定的地位和能力,于是动不动就陷入一种“战斗”的情绪上头状态(庐山会议)。所以达利欧告诫我们:要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

②第二个陷阱:只看到当下而看不到长远。

比如有的人买车时冲着彩电冰箱大沙发和心动的价格入手了,而忽视了长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作者说:所有的东西都是放在眼前看更大,回头来看则不然。

③第三个陷阱:简单听从别人的意见。

如果说第一个陷阱是“唯我论”,那么第三个陷阱就是“唯他论”,当别人提出了一个建议就盲目做出了决策。所以达利欧告诫我们:不要听到什么信什么。观点很廉价,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和你分享观点。许多人会把观点表述为事实。你要区分观点和事实。

(三)How:

1.第一步:先了解知识

(1)了解什么?

①相关事实是什么

②事实背后的因果机制

(2)如何了解?

①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你必须能够分清眼前哪些“点”重要,哪些不重要。

②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谨记“80/20法则”,识别关键“20%”是什么。

③高效地综合考虑多个层级。结构性思维,找出所有可能的选项。

2.第二步:后做出决定

(1)使用工具理性。避免情绪冲动,坚持慢思考,慢决策。

(2)比较预期价值。用收益(奖励)减去成本(惩罚),并考虑概率,差额就是预期价值。

(3)进行可信度加权。谁的可信度更高就听谁的!什么是“可信度”?第一,曾经反复地在相关领域成功找到答案(至少成功过三次,拥有过硬履历);第二,在被问责的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很好的解释(有理有据、符合逻辑)。

#作者的案例“切还是不切?虚惊一场的癌症诊断”

2013年6月,作者去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做年度体检,医生说其出现了一种癌症前期症状,称为巴雷特食管高度生长异常。组织生长异常是癌症的早期症状,演变成食管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每年的发病率约为15%。食管癌是致命疾病,所以如果不治疗的话,很可能在3-5年里我就会患上癌症并死去。对待这种情况的常规治疗方案是切除食管。

此时,作者该如何抉择?切还是不切?

(如果结合两步法,你的思考是什么?)

#我的案例“确诊房颤,赶紧住院准备手术!”

2024年11月初,我妈跟我讲说她经常头晕、胸闷、心悸、喘不上气,量血压时低压值特别高。有几次在接送我女儿上学的路上、以及在拖地的时候,都差点晕倒。我就带她去南京市第一医院看心血管病科。经过3天次的检查,医生跟我妈说,“你得的是房颤,必须马上住院准备手术!”什么是房颤?房颤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容易导致血栓,长期房颤,严重的可导致中风、脑梗,甚至心力衰竭等问题。由于工作走不开,我妈是在电话里跟我说的这个结果,讲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

如果你是我,你该如何抉择?住院还是不住院?

1.第一步,先了解知识

①极度求真:相关的事实及背后的因果机制。

②极度开放:综合分析眼前的和变化的形势,找出所有选项。

2.第二步,后做出决定

①避免情绪冲动,坚持工具理性。

②分析预期价值。

③进行可信度加权。

④做出最后的决定。

我的决定:先暂时选择中医吃药调理,如半年-1年后无改善,则动手术。

(四)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预测未来的重要决策。需要再三权衡,慢思考,慢决策。

不必要的:当下日常的普通决策。你喜欢就好,可快思考,快决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5分钟

那么,下面进入小组第一轮研讨环节。

1.第一步指令:

请大家想象一下未来你可能会遇到哪些需要重要决策的场景?有什么事情困扰你,需要你预测未来,做出重要决定?把它写在便签纸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情境导入

求职选什么方向、要不要跳槽、买房买车怎么选、妻子马上生产选哪家医院、家人得了重疾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面对这些场景,能否令你想象到未来你可能会遇到的抉择时刻?

#代表发言:征集抉择时刻

第1组面临的抉择场景是……

第2组面临的抉择场景是……

2.第二步指令:

如果运用决策两步法用于未来你预测的场景中,可以做怎样的思考决策?研讨结束后可把决策思路写在便签纸上。

#代表发言:

现场选择1个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研讨的决策思路。

最后,请完成讨论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站起来分享问题诊断分析成果。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1分享了买房决策思路。按照先了解后决策的步骤,先了解内在的需求、能力,然后了解外在市场情况,比如房价和学区分布情况。了解完知识后,第二步就是沟通决定。不能专家、销售人员、经纪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综合分析,比如内外部情况、政府的政策等,再结合专家建议,进行理性决策。

【结束语】1分钟

好的,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如何用“先了解后决定”的两步法原则进行有效决策。

最后,分享一点我的学习收获:

向左向右谁定夺?

破除障碍慢思考。

求真开放先了解;

杂于利害为智者!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