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伙伴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参加我的TF3-3的过级分享。我是宁博,我的三个标签是:
资深HR-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擅长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养猫达人-两只猫16岁。三级拆书家预备队员-今天是我第二次过3-3,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我能尽快从预备队正式进入到三级拆书家的行列。
【图书介绍】
【场景】
记得我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希望他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字,因为中考、高考写字好的多少会有一些优势。于是呢,我不但送他上写字机构,还会陪他写、陪他练,甚至用激励措施,得到10个甲星就可以得到10块钱买东西,如果得到乙,就要撕了重写。然后,你们猜发生了什么?每天都是撕本子和哭的声音。。。更意外的,写字班的老师让我给我儿子换个班,理由是他没有办法教他把字写好。。。我真的崩溃,退了课。之后呢,也用了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但是始终无法激发我儿子对写字的兴趣,所以他到写的字依然拉垮。
【提问】
大家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我们给孩子设立一个目标,并且为了他能够完成目标给奖励,定处罚。他们不想得到奖励吗,一定是想的,不害怕处罚吗,也是害怕的。可是为什么这些激励手段会失效呢?同样的,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想完成的事,总是觉得动力不足,很难坚持,而后在定目标、放弃、自责中无限循环,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为什么感受不到奔赴目标的力量呢?
【影响】
因为我们缺少了有效激励他人和自我的方法,所以呢我们的激励常常不起作用。激励失效不单单是无法完成目标,甚至会伤害到我们的行动力,会畏难、回避新事物,害怕面对挑战,从而放弃更多的机会。
【解决】
激励是促使行动,赋予精力、方向和恒心的力量,有效激励如此重要,我们掌握了他,相当于开启成长的大门。《成功心理学》这本书便给予我们这把钥匙,它是美国人类行为学博士丹尼斯·韦特利的代表作。作者用概念、案例、练习、测试让我们知道哪种激励方法更持久有效,以及怎样有效的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
所以我强烈的推荐这本书,坚持将这本书带到我过级的最终章3-3,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对有效激励有新的解读。
【设定学习目标】
第一个拆页:在面对具有挑战需要持久坚持的目标时,可以采用转变积极激励的方法,以积极心态面对目标持续行动。
第二个拆页:在面对做某件事驱动力不足时,可以运用关联内在激励的方法,提升动力,发自内心的坚持做这件事。
两个拆页是并列关系。
【分组】
为了充分讨论、分享,我们在阅读第一个拆页前先分一下组,从我的右手边起,每两个人一组。
【过渡语】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第一个原文拆页,完成后请抬头示意我,让我知道大家已经完成了阅读。
【R阅读原文拆页】 2分钟
主题 “积极和消极激励” 片段来源:《成功心理学》 P258-259
我们也许会被驱使着朝向或远离一种情形,这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被驱使朝向成功时,我们体验到的是积极激励。当我们被驱使远离失败时,我们体验到的是消极激励。图表7.1展示了这两种力量。
积极激励是由于某事将促使我们朝向一个目标,或是由于我们把某事与积极的思想和感觉联系起来而去做此事的驱动力。例如,我们也许会因为受到积极的激励而去努力完成一篇学期论文,因为这给我们以成就感,或者因为我们对此题目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积极激励提升我们的乐观和自尊。
与此对比,消极激励是为了避免惩罚或其他消极结果而去做某事的驱动。如果我们受到消极激励,则我们努力完成一篇学期论文也许是因为我们害怕拿到低分或者让老师失望。
消极激励并不必然是坏的。当我们的积极激励较低时,消极激励可以帮助我们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假设你害怕在某堂课上回答问题。你疲倦了,不能聚集起积极激励来学习。可是,对回答错误的恐惧也许会促使你学得格外努力。
不幸的是,消极激励不像积极激励那样持久。在受到积极激励时,我们会从事一些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目标的活动,并让我们产生自豪和成就感。而在受到消极激励时,我们会被不愉快的想法和感觉所驱使,比如恐惧、担忧和自我怀疑。
我们已经看到,我们付出最大精力思考的东西就是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无论它是我们害怕还是期盼的事情。积极激励让我们觉得自己正在获得成功,而不只是规避着失败。如果你正体验到消极激励,那就努力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从你想避免的事物转到你想实现的事物上。例如,你可以不再为在课堂上回答错问题而担忧,而是选择集中在你为何到学校来学习上,从此课程中能获得什么,以及你如何更接近你的目标。
图表7.1
【过渡语】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互动提问】
拆书家:我们来回顾一下原文片段,这个片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学习者:积极激励、消极激励
拆书家: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都会产生驱动力。我想问一下,在面对目标时,积极激励引起的是对什么的愿望?
拆书家:对成功的愿望
学习者:是的,那消极激励诱发是什么?
学习者:对失败的恐惧
拆书家:是的,我想问一下大家,哪种激励更为持久呢
学习者:积极激励
拆书家:对的,原文也提到消极激励不像积极激励那样持久,这是为什么呢?
【Why】
在受到积极激励时,我们会从事一些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目标的活动,并让我们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的,而这种感觉会强化行动,因此会让我们的行动更持久。而受到消极激励时,我们会被不愉快的想法和感觉所驱使,比如、恐惧和自我怀疑。如果一直被害怕驱使,就会选择更低的目标,不去挑战,甚至会产生排斥的感觉,因此我们会更容易放弃。
所以同样的行为目标,激励的方式不同感受不一样,对行动作用的持久性也不一样。那么我们看一下怎样做?才能用更积极的心态,持久的去完成目标呢
【How】
第一步,觉察激励方式。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忽略这一点。当我们处在消极激励之中,我们会吐槽,抱怨,却没有想过当下的感受是因何而来,所以,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因为不同的激励方式会引起不同的感受——渴望或者恐惧。
第二步,找到消极激励。觉察让我们开始审视我们的激励方式,这时候就要找到那些被设置为处罚或者回避的情形。
打个比方:我必须获得这份工作,从而可以避免拖延偿还我的房贷。避免拖延就是消极激励。
第三步,转到积极激励。就是把恐惧变成渴望,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从想避免的事物转到想实现的事物上。拿刚才我要获得这份工作举例,我想完成是因为这项工作将是实现我财务目标的一大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避免拖延感觉很丧气,而实现财务目标就让人觉得干劲儿满满了。
再举个例子:
我之前跟我儿子商量每天晚上睡前读二十分钟的书,这是目标
我跟他说你现在读的必读书,期末考试会有一至两道题,你不想被扣分就坚持把书看完。这是激励方式
我现在已经能够关注到不同激励方式的作用(觉察激励方式)
并且发现我运用了消极激励的方式,考试失分对于他来说是个处罚。(发现消极激励)
于是我会对他说,每天读二十分钟书,你会得到很多老师没讲过的知识,并且会养成一个坚持阅读的习惯,连妈妈都没做到呢。
这样的表达就激发了小孩的好奇心(没讲过的知识)、好胜心(妈妈做不到)让他更加渴望做到。他会更愿意去阅读而不是说只读完必读书就不再坚持了。
(预访异议)有人是不是要问,我们经常要设置奖罚规则,难道不能处罚了吗?不是的,原文也有相应的表述,消极激励可以帮助去做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因为消极激励由害怕和恐惧驱使,因此呢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对自尊有伤害。相反积极激励更能提升乐观和自尊,感受更为愉悦,因此更为持久,更适用于具有挑战的长远性的目标,帮助我们去做想要做的事。
【Where】
正因如此,当我们想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持久激励行为时,,我们就要采取转变积极激励的方式,为行动持续地、正向地提供力量,不断趋近目标。那如果仅仅是某一件事情当下便可完成,施加消极激励会产生即时的效果,那就先把事情完成再说,记住一点消极激励不宜长期使用。
【A2激活学习】2分钟
【编写剧本】
刚刚我们学习了转变积极激励的方法,我们可以预见一下,在未来两周到一个月可能会遇到制定想要完成的目标施加激励的情境:
可能是跟孩子的:你要主动完成作业,否则就取消每天20分钟的玩手机时间。最后他还是要等你回来才做作业
可能是跟下属的:你这个月销售数据不能按时提交,我就扣你绩效分数。结果他工作更加消极。
参考上面的情境,设计一个剧本,而剧本的主题围绕着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首先,设计情境,情境要有一个的目标,另外预设计一个消极激励,可以想想我们设置的处罚情况
第二,情境中的人物
第三,具体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第四,需要在经过里面,设计对话和具体情节,并运用到转变积极激励的方法。
大家可以简单写到表格里,写好之后,分享给小组的另一位伙伴。4 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他自己的剧本。
时间 4 分钟,现在开始。
故事模板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家:时间差不多了,请樊老师讲一下他的剧本。
樊老师:
时间:下周六
地点:在家里
人物:我跟我女儿
起因:每到周六的时候,要做周六周天两天的作业了,每一次都在那拖拖拉拉的。
周六上午早上把早饭吃完了,我跟我女儿沟通:“今天晚上6:30有校外英语课,所以说4点之前把这两天所有作业该写完的写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以及校外的英语的作业全部写完,否则的话,这一星期零食就不给你买了。“
我女儿怎么回答我:“为什么凭什么。”现在四年级了,她自己有自我意识了,会寻求权利,会说你凭什么,嘴里嘟嘟囔囔的。
经过:这时候我想到学了咱们今天的内容之后,我就在想如何运用今天这三步,第一步觉察激励方式,这个不用想肯定是消极的激励方式。第二步找到消极的激励,那是不给他买零食。第三步转到积极激励。我会怎么跟我女儿的沟通:“果果,那么这样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课程的作业,如果你能在下午2点之前每完成一门作业就买一个零食,你要完成三门买三个零食,你自己选择。”
结果:我相信女儿早早就把作业完成了,而且做完之后立刻会来找我:“爸爸,我已经完成什么作业了。”
【拆书家回应】
樊老师的表达特别生动,将他跟姑娘的对话场景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确实对于小朋友来说,最开始你让他去做一件事,再说否则会怎么样时,他一定会说我不要,但是你给他施加一个积极的激励,他就会想积极的完成,我要去找爸爸来要我的奖励了。所以通过我们今天学习,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回到家里面多用积极的方式来鼓励我们的孩子。
【总结过渡】
我们经过刚刚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到积极激励可以让我们避免消极激励带来的恐惧,排斥,可以更接近目标,并产生自豪和成就感,而且我们运用了转变积极激励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剧本。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接下来要更深入的探讨有效激励的来源。
【A1自测题】
在此之前,先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完成一个量表自测题。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从发生的频率由少到多对应1~5分进行打分。量表的测试结果无关好坏,只是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现阶段的情况。
大家做完后汇总一下总分。
【I解释自测题】
我看大家都已经做完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数显示的是现阶段你对待激励自己完成目标的态度和方法,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把它看成一种参考,而不是绝对的事实,更没有必要去比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测评的结果。
得分在20~25分的小伙伴,善于将想要做的事与有效激励相关联,从而驱使自己或他人发自内心的行动,不断接近目标。
得分在11~19分区间的小伙伴,会想要激励自己完成某事,可能苦于没有能够让自己长久坚持的激励方法,那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激励更为持久有效
得分小于10分的小伙伴,缺少激励自己完成某事的方法,以至于觉得缺乏内驱力,无法达成目标。那今天的方法,一定会让你开启自我激励的大门。
【过渡语】
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拆页,完成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让我知道大家已经完成了阅读。
【R阅读原文拆页】 1分钟
主题 “激励的来源” 片段来源:《成功心理学》 P260-261
激励可以来自两个不同的来源:外部和内部。我们把来自外部的激励称为外在激励。外在意指出自外部。把来自内部的激励称为内在激励。内在意指发自内心。内在激励是所有真正激励的来源。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很不相同。内在激励是积极的激励,它点燃你的兴趣和热情。它促使你做自己喜欢并使你成长的事情。例如:
·探索新颖和有趣味的事情
·对自己感觉良好
·理解你的世界
·寻求快乐,避免痛苦
.决定你的生活进程
另一方面,外在激励则更像是快速修复。你做事不是因为你真的想做,而是因为它们是服务目的的手段,比如:
·看起来不错
·在社交中与他人相处融洽
.取悦他人
.获得物质奖励
.避免麻烦或惩罚
·避免羞愧或内疚
外在激励在使你朝向可取的目标,如健康或社会认可时,代表的是积极的激励。但是,当它以害怕和规避为基础时,就代表了消极的激励。外在激励可以提供对行动的鼓舞或勉励,然而无法作为更持久和令人满意的目标。只有当你内心能感觉到它时,持久的激励才会存在。要自己受到激励坚持做某事,你就必须真正发自内心地想做此事。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激励来自两个不同的来源:内部和外部。内在激励是发自内心做某事,外在激励是为了达到外部目的而做某事。
【Why】
原文说:内在激励是所有真正激励的来源。
大家一定想问为什么?
我们先来体会一下如果说只靠外在的积极激励会怎样呢?首先,会有可能把奖赏与目标混淆,比方说,如果小孩做好课外作业就会得到金钱做为奖赏,那孩子就会觉得奖赏本身就是目标,而不是做好课外作业,这时作为手段的激励就代替了目标。其次呢,外部的激励会妨碍我们尝试新的事物,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别人的认可。还有,我们经常用外在的激励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可是尽管他们听话照做,但是这个激励本身对于提高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没有任何帮助。
【概念辨析】
如何激发内在激励,发自内心的去做某事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内在激励的概念以及作用方式。在此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激励?
在原文本章节的开篇作者阐明,激励是促使我们行动,赋予我们精力、方向和恒心的力量,促使我们朝向自己设置的目标前进;
而内在激励来自个体内部的激励,它能够点燃兴趣和激情,促使做自己喜欢并使自己成长的事。
那么,有效激发内在激励有几个要点:1、从我出发;2 、朝向目标;3、促使行动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场景,来判断一下是不是有效激发了内在激励:
拆书家:小王说:我要每天运动,目标是减重10斤,这样别人就不会说我胖了。这能激发内在激励吗?
学习者:不能。
拆书家:内在激励从我出发,小王减肥是为了取悦他人,所以是外在激励,如果这个别人变成喜欢胖子的人,这个激励就失效了。
拆书家:小李说,我想变更好。这是有效的内在激励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内在激励促使行动,回到我想变好,没有联系到具体行动,如果只停留在想法层面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说这个想法驱动了小李朝向某个目标具体行动,就是一个有效的内在激励了。
拆书家:小张想要每天读30分钟的书,他说读书可以积累知识,可是积累知识对小张而言并不那么有趣,而且自我很难察觉,于是他读了两天后就放弃了,这是有效的内在激励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读书是想促使的行动,可是小张的目标是积累知识,这个目标也并不能激发他的兴趣,所以不能让他发自内心的持续行动。
拆书家:如果小张每天读30分钟的书是为了分享书中的知识,因为小张喜欢分享,他享受分享时的侃侃而谈,这让他很有成就感,所以每次读书之后,他都想象自己跟其他拆书家分享的样子,甚至想到,下次见到小王的时候要跟他聊一下《认知觉醒》这本书。这是不是成功的内在激励?
答:是的。
我们明确了有效内在激励的要点是来自个体内部,朝向目标,促使行动。近而我总结了有效激发内在激励的三个步骤:
【How】
第一步,定目标。也就是明确激励的方向,可以是具有挑战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步,我出发。从内在出发,促使自己发自内心的朝向目标,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关联内在,激发内在激励。
1.从我的兴趣出发:把事情分解,找到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与之连接,让兴趣驱动行为。例如:前不久公司要上线办公信息化系统,我对流程的逻辑设计很感兴趣,这样在完成这个繁杂工作的时,我对流程逻辑的兴趣就会产生内在激励。
2.从我的感受出发: 唤起成就感、快乐和激情。例如:公司要求每天写工作日志,但是感觉被逼无奈,于是我通过定期回看日志来作个人的成长复盘,这样就激发了成就感,于是写日志就变成了一个唤起成就感的事情。
3.从我的未来出发:关联到个人成长,价值观,让这件事成为实现个人理想必做的事。例如:我想成为三级拆书家实现助人达己的价值观,所以尽管写拆书稿很难,我还是一遍又一遍的去改,去调整。
第三步,促行动。行为出现时要为他营造一个环境场,强化感受,比方说,我今天又对哪个技能点有了新的认识,精进了拆书搞,就会想象一下通过3-3时大家祝贺的情境,就更有动力了。
(预访异议)可能大家疑惑,内在激励这么强大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取得高成就的人,他们都是拥有高内在激励的人。因为从内在出发,促使行为,行为又会反馈给内在,所以更容易成功。
【Where】
当我们面对有挑战的目标时,当我们无法坚持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内在激励的方法,从“我”出发来找到这件事对自我的价值,从而激发强大的能量。
这也是我带来这个拆页的意义。助人达己,让我的内心充满力量,这也是我持续完成拆书学习的动力。
【重新分组】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现在我们马上要进入一个全新的环节,我会把场域交给在坐的各位,用我们的思维,方法、经验解决一个有关激励的问题。首先我要做的是,重新分一下组,根据现场情况分两组,为方便讨论前面三位老师一组,后面三位老师一组(拆书家分好)
接下来,我们要选出组长,大家先把手指指向天花板,我喊五、四、三、二、一的时候指向自己心目中的组长,组长呢会把握本组讨论的节奏,协调成员充分发言和讨论。大家听我口令,把手指向在花板,五、四、三、二、一。
一组组长:丁舵
二组组长:张瑛老师
下面的环节每组需要一个记时员,讨论的时候注意提醒和把控时间,一个记录员,把关键发言记录下来,请组长直接任命一下。
好的,都定好了是吧,我们正式进入下面的环节。
【微行动学习】
微行动学习步骤1: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提出,并明确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场景设计」(1min)
在我们工作中、生活中,对孩子、对爱人、对下属包括对自己,希望达到某个目标,或者做到某种行为,改掉某个坏习惯时,运用了一些方法,却始终无法达成目标,或者行为没有办法持续。最后逃避放弃,甚至会出现一些对自己或他人失望的消极情绪。
「邀请小组内分享案例」(8min)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呢?请用1分钟回想一下,然后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请组长关注到每位组员,每个人分享2分钟左右,给到时间8分钟,请记时员协助组长把控好时间。好的,都清楚了现在开始。
「小组案例选择」(2min)
我:时间到了,想要问一下组长,您小组的成员是否都完成了案例的分享
答:完成了。
我:好的。大家可能有不一样的场景,但是指向了同类的问题,或者说哪位成员遇到的问题,本组成员会觉得会更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其他小组伙伴也非常感兴趣,我们请小组讨论一下选择本组大家愿意共同讨论下去的1个案例,时间是2分钟,结束后请组长将本组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记录员协助组长记录下来,现在开始。
「各组案例分享」(1min)
OK,时间到了,请组长代表概括说一下本组选出来的想要解决的问题。(组长分享的同时记录问题,注意需要是个问题 )
1组案例:晓庆老师:想要解决小孩总是丢文具的问题
2组案例:金莲老师:想要解决小孩不爱看课外书的问题
拆书家:我们两组的问题都集中在孩子,一个是希望改掉的坏习惯,一个是希望培养的好习惯,都指向了孩子的行为。
「问题确认」(1min)
拆书家:我们今天的时间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大家更想要去解决哪个问题,或者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的问题,大家是有共性的,请大家投票。
拆书家:2组的票比较多,我来总结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看课外书的习惯?是这样吧
大家:是的。
「案主详细阐述」(2min)
接下来,请金莲老师作为我们的案主来详细讲一下具体的情况,要尽可能将问题的背景交待清楚,包括时间、人物、背景,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过程中自己做尽可能说清楚自己的问题。这个过程中,请其他小伙伴仔细倾听。
金莲老师:我小孩现在是三年级了,但是他最近考试的时候,数学成绩考得也不是很理想,英语也不好,一看是题目看不懂,理解能力不好。老师布置的那些比如说小王子格林童话书都买了,但是没看。我说你要多看点书,你的理解能力肯定也好一点,老师也每天要求打卡的,他就是不看。因为他写作业也是很慢,一直到10:30才写完,我会说你今天不看的就不准你睡觉,每次看了两分钟就睡着了。我一直都想了各种办法,都没有培养成看书的习惯,他一看书要么就是要喝水了,要么就是要上厕所了,要么就是睡着了。
微行动学习步骤2: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追问本质」(8min)
我们已经听完金莲老师的介绍,那接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案主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环节,我们其他伙伴需要向案主提问,来找到问题的本质。
1、可以问是什么?了解清楚事情的背景,能把自己代入到案主的情境中去。
2、可以不断问为什么,抽丝剥茧,找到背后的真正原因。
3、整个提问过程无须给出建议,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个环节获取到更多有关问题的信息。
大家清楚了吗,依次提问
石老师:他平常有没有喜欢看的课外书
金莲老师:喜欢看类似胡小闹这样的漫画书
张瑛老师:你为了培养这个习惯,做了哪些努力
金莲老师:给他买简单的带图画的书,更换书目;会陪他看书,但是不陪就不看。
晓庆老师:你知道他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不一定是书,比方像奥特曼之类的
金莲老师:库洛米之类的漫画形象
晓庆老师:学校或者妈妈会带孩子去图书馆吗
金莲老师:我会带孩子去,学校没有,学校有阅读课
丁丹老师:为什么一定要阅读
金莲老师:到初中没有时间读书,小学就要积累
樊老师:他有没有喜欢的书,有没有去书店,选择的什么书
金莲老师:有去书店选择了寓言书、童话,但是也没有看完
晓庆老师: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陪他读书
金莲老师:一年级,但是当时因为自己有考试,没有每天都陪他读,现在有报了个精读班
张瑛老师:采取过哪些激励方式
金莲老师:没有积极激励,都是消极的,比方说不读完就不要睡觉了
文敏老师:有没有采取听书等其他方式,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他喜欢的类别
金莲老师:听书的话有时候听听就说头痛
樊老师:他自己有没有找可以听的故事,
金莲老师:他看了,但都坚持不了
张瑛老师:他最喜欢干什么
金莲老师:做手工
张瑛老师:有没有给他做手工的书
金莲老师:没有
拆书家总结:
我们跟案主深入讨论了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她做了哪些尝试,总结一下大家问了很多有关于
1、激励方式
2、读书方式
3、孩子的兴趣等
微行动学习步骤3: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明确出问题本质
下面需要小组来去讨论一下,我们认为没有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习惯,本质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信息回到各自的组内,发散思维讨论一下,出现这个问题的可能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解释一下,什么叫问题的本质,它是这个问题存在的最关键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3分钟后,请小组派一名代表,将组内讨论出来的具体原因,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请记录员将本质问题记录在便签上。3分钟倒计时,现在开始。
「小组分享」(2min)
第一组:1、没有找到孩子的真正兴趣点
2、时间安排不合理
第二组:1、时间管理
2、运用了消极激励,没有正向反馈
「拆书家总结」(1min)
拆书家:我们刚刚已经说讨论出来,现在可能引起我们小朋友现在没有养成读课外书习惯的原因,第一个没有找到兴趣点,第二个时间安排不合理,第三个就是没有运用到积极激励,全都是用的消极激励,没有给他一个触动,我们要选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出来,哪个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大家:觉得找到兴趣更为关键
拆书家:我们刚讲的激发内在激励有一条大家还记得吗?就是从我的兴趣出发。所以说你要找到他的兴趣,是可以引起他的内在激励的。所以我们可以说集中的来去探讨以怎么样的方式能够把读书这件事情跟小朋友的兴趣相结合,大家是不是认同。
大家:可以
微行动学习步骤4: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案
「目标设定」(1min)
拆书家:我们就这样通过找兴趣点,然后链接到他想读书的驱动力,我们来小组讨论一个方案,怎么样找到一个小朋友的兴趣点,让他通过兴趣链接到读书这件事情?
拆书家:我们在讨论之前我们要设置一个目标,就是讨论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这个事情就是说今天就看这个问题阶段性解决。
我们讨论到一个方法,可以帮助金莲老师找到兴趣,并能关联到读书,让莲能够发掘出小孩的兴趣点这样就算达成目标可以吗?
金莲老师:可以。
「方案共创」(5min)
那么就请在各自小组讨论一下具体的解决方法,5分钟后,小组派名代表来分享一下解决方案,记录员协助组长,可以解决步骤进行简要概括,写到便签纸上。
微行动学习步骤5:请每组学习者代表讲解自己组的讨论成果
「方案分享」(4min)
同步贴到本质问题下面
第一组:
晓庆老师:
1.先聚焦一个目标,去完成,比方说每天读多长时间,或者多长时间读完一本
2.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的积累去陪伴他,在这个时间去观察
3.在陪伴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兴趣点,比方说我们家喜欢军事类的
4.一旦发现他在其中的兴趣了,让他自主选择,后续他就会慢慢扩大选择
第二组补充:
金莲老师:看小故事后分享,分享后拆盲盒,给奖励了可以奖励一杯奶茶或者奖励一次去看电影,用积极激励,而后再探索他喜欢哪类书。
「拆书家总结」(1min)
结合两组的方案,我来总结一下
首先,定一个小目标
第二,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去做时间的积累
第三,在积累当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兴趣
第四,在发现兴趣后,给他自主的选择去强化读书的行为,从而再去激发内驱力。
补充这一点是说:比方说在刚开始积累的时候,他不愿意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外在的激励来去促使他开始有这样的行为,朝向目标,而后再去积累,找兴趣点,一旦关联出兴趣点,小孩的阅读习惯就会慢慢建立起来了。
「询问案主」(1min)
我们今天共创出来的方案,我想问一下我们的金莲老师,今天的解决方案,是否可以带回去做为一个让小朋友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
金莲老师:可以的,也觉得会有效果
拆书家:感谢,也希望得到您后续的反馈
【A2布置任务】
好的关于激励,我们讲了概念,方法,也现场为一个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来给大家布置一个回去之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以致用。
我们接下来有没有想养成的习惯,或者想要完成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事项,运用我们今天的方法吧:定目标,我出发,促行动。
作业模板:
【学习者作业反馈】
【结束语】
好的,到这里我们学习到了想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持续完成目标时就可以运用转变积极激励的三步法;也学习了如何运用内在激励的方法,获得行动的力量。有时候只比平常多一点有效的激励就能产生难以置信的结果。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改变世界。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