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汕头的马嘉欣,祝愿大家在工作中都能马上加薪,我是一名家庭教育工作从业者,我更多的是从情绪入手帮助父母解决育儿过程中的难题,如果各位小伙伴在育儿路上碰到问题可以找我,我们可以一起交流探讨。同时我还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我本是一个内向的人,因为有了孩子,想让孩子以我为榜样,所以我开始寻找各种机会突破自己,比如有幸加入这么富有生机活力的拆书团队,接下来我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深入学习拆书,将教育类书籍拆成课,成为家庭教育讲师。

【学习目标】

首先感谢大家的参与,今天咱要学习的内容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接下来各位碰到让你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你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内容,寻找做这件事的意义,而不是被动地做事。

【图书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的一个片段“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F(Feature):特征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指导书,更是一本实践手册。它强调在沟通中表达同理心,通过觉察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沟通,减少冲突和误解,建立深层次的联系。

A(Advantage):优势

与其他同类型的书相比(此处以《关键对话》作比较):

《非暴力沟通》与《关键对话》虽然都致力于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但在方法论上有所不同。《关键对话》更多地关注在高风险和复杂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引导对话,并提供了一系列实用技巧来处理不同意见。相比之下,《非暴力沟通》则侧重于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安全的沟通环境,鼓励人们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通过评判或指责来传达信息。

B(Benefit):益处

B1:《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可以让你清晰表达自己,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提高沟通效率,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表达和管理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对你的影响。

B2学习今天的拆页有什么好处呢?生活是苦的,同时生活也是甜的,这得看我们怎么选择生活。学习今天的拆页后,你可以通过询问自己内心的需求和价值观,将“不得不做”转变为“我选择做”,从而减少压力和抵触情绪,让你的生活变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P126-P127)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 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 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 。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有的小伙伴已经读完了,好,时间到。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一个方法,引导我们通过三个步骤转变生活态度,将被动、痛苦不堪的“不得不做”转变为“我选择做,因为我想……”的积极态度。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语言是有魔力的,使用“不得不”这样一种消极的语言模式,会让人感觉自己是被迫的,缺乏自主性和控制感,这会让我们产生抵触情绪,消极怠工,而通过寻求自身的需求以及价值观,从而促使我们主动选择做一件事,不仅能改善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更能对外界产生积极的辐射效应。所以要转变思维,将“不得不”转变为“我选择做”。

【例子】

比如说呀,我每天下午都得去接我女儿放学,其实有的时候我会厌烦,每天这样还没下班就跑去接女儿下课,送回家后我又得回去上班,而且我也担心被领导发现了会批评我。可是我又不得不这么做,其实我可以请我爸爸帮忙去接我女儿下课。后来用这个方法进行反思,我发现,比起麻烦、比起被领导骂,我更在意的是我能遵守我跟我女儿之间的约定,而且我想看到我女儿见到我的时候那个开心的笑容,所以我选择这样折腾,选择还没下班就去接我女儿放学。

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第一步:将生活中你觉得无趣,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列在一张纸上。

第二步:写完清单后,审视清单上的这些事情,然后假装你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非你不得不做。也就是在列出的每一件事情的前面加上“我选做……”。(哪怕你在做这一步的时候很抗拒)。

第三步:重新审视这些事情,试着体会选择背后的意图是什么,是满足了你的什么需求,还是符合你的什么价值观。然后以“我选择……因为我想要……”来表述。

当然这种表达方式是分场合的。

Where:

将“不得不做”转变为“选择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能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中找到乐趣,提高生活满意度。但也并不是生活中的所有事都可以做这种转变的,比如法律和道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如果我们选择性的遵守,那社会岂不是大乱了。再比如;再比如,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是不得不做的,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来选择做与不做。以上的这些情况都不适合将“不得不做”转变为“选择做”。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说,我就是不得不做呀,都是为了别人,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各位小伙伴,我们都是成年人,我们做事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动机,真的没有任何好处的话,你是不会去做的,比如加班的一个动机就是为了工资为了加班费,对吧。

如果你真的找不到任何让你选择做的理由,那么我建议你换份工作。你也许会说,“我也想换份工作,但这份工作离家近呀,我去哪找像这样离家近的工作呢?”好吧,从你的描述中我了解到你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离家近,所以这就是你的动机呀。

又或者你可能会说,我已经习惯了把某些任务视为义务,很难改变这种思维了等等。好吧,思维具有惯性的特点,但没关系,刚接触到新的思维,允许自己难以改变,但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加以改变,允许自己每次只进步5%就可以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1)

各位小伙伴们,我们活着,每天都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处理,从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做早餐,到上班打卡处理各种业务,再到晚上回家洗澡上床睡觉,各种琐事让我们应接不暇,而为了生活,我们却不得不去做,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你觉得你可能会遇到哪些不得不做的事情的场景呢?比如下周三,可能你老板突然有个事让你加班,感觉真不爽,感觉自己是被迫的。比如周末自己想躺躺,但是被另一半逼着带孩子出去完。简单写下场景即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得不去做一件什么事?

时间为3分钟。

学习者A分享:这周我们领导不在,我觉得我下周可能会遇到到一件我不得不做的事就是,我老板下周一上班就会问我这件事做的怎样呀,那件事做的怎样呀。然后我会很烦,我觉得我为什么要回他信息,我不想回他,又不得不回他。

【A2】分步催化(2)

好,刚刚大家做了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第一步,即写下不得不去做的事。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针对刚刚写下的事情,开启接下来的两步,即

第二步:在列出的每一件事情的前面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重新审视这些事情,试着体会选择背后的意图是什么,是满足了你的什么需求,还是符合你的什么价值观。然后以“我选择……因为我想要……”来表述。

比如我的案例是“我选择收拾乱糟糟的家”,“我选择收拾乱糟糟的家,因为我喜欢干净的生活环境,而且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行动,能让孩子以我为榜样”。

好,接下来请大家写在便签纸上,时间为3分钟,之后,我将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好,时间到。

学习者A分享:我选择回复我领导的信息,因为我想要继续做这份工作。

学习者B分享:我选择每天监督孩子高效学习,因为我想让孩子形成自主学习的状态。

【结束语】

好的,感谢大家的配合,刚刚我们一起拆解了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这个片段,也初步应用了这个片段的步骤,希望大家能多多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变“甜”。

非常感谢大家挤出时间,来参加我的过级活动,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使我的过级流程得以顺利进行,希望今天的学习能对您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