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倾听孩子》 所属活动: 2024年11月南京分舵第一场拆书活动(线下)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倾听孩子

开场:

大家好!

首先,用3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吴兴珠,口天吴,高兴的兴,珍珠的珠,大家可以叫我珠珠。

我的第一个标签是: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致力于正面管教课程的推广和实践应用。

第二个标签是: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用AI数据支持精准填报。

第三个标签是:拆书家,希望在在拆书晋级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的精进。

【分组】 今天是我的TF2-3级别的拆书活动,为方便后面的讨论演练环节,我们先进行分组。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亲子互动中多使用倾听,实现高质量的陪伴。认识到愤怒只是一种情绪,有愤怒情绪的孩子依然是好孩子。使用一静、二安、三跟随的倾听技巧,帮助孩子从愤怒走向平静,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支持,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图书介绍(3分钟)
F特征(Feature)

我选择的拆页节选自《倾听孩子》,作者是美国的帕蒂·惠芙乐,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研究和实践,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通过倾听,帮助父母看见、理解、抚慰那些让孩子感到困难的情绪,与孩子一起面对、穿越这些艰难的时刻,从而带给孩子安全感和爱,真正实现让家成为避风港。

A(优势):内容通俗易懂,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书分上下两篇,倾听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倾听,详细阐述了倾听的原则,并针对不同场景提出了有效的指导,比如游戏时的倾听原则、恐惧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愤怒的时候,说“不”的时候,青春期的时候,父母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下篇也提供了成人伙伴的倾听技巧,支持父母疗愈自己,从而以稳定的状态帮助孩子。

B利益(Benefit)正面管教提倡我们确保把“无条件的爱”的信息传递出去,倾听就是这样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经常得到父母倾听的孩子会更健康、更快乐、更有安全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P74-75页)

下面举例说明怎样有效地帮助愤怒中的孩子。一个家庭由两个儿子——分别是12 岁和14岁—和他们的单身母亲组成。小儿子经常要与哥哥争高低。他们的生日相隔三个星期。由于哥哥的生日在前,弟弟容易觉得自己是第二,所以过生日总是件敏感的事。这年,母亲记起小儿子的敏感,就特意在哥哥过生日的那天问弟弟想要什么作生日礼物,她仔细一一记下,包括一把书桌椅,类似于她当天送给长子作生日礼物的那一把。

到了弟弟过生日那天,母亲送的特别礼物是一把书桌椅,与哥哥那把颜色不同。弟弟却大发脾气。“你为什么送我这个?我没有要它!我跟你要过书桌椅吗?你心里只有当迪(哥哥),把他要的东西拿来给我!你就是想不出特别的东西给我!这是我过的最糟的生日!”这样一串激烈言辞之后,他挟着怒气冲进一间又一间屋子,然后要使劲摔那把新椅子。母亲在后边追着他,抓牢椅子不让他摔。她平静地对他说,是他自己曾提出过想要一把书桌椅。然后道歉地说,“我很遗憾你不喜欢它。“”我的确想要送你一件好礼物。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在我心目中占有特别的位置。”“我非意爱你。我决不愿意伤害你的感情。“”如果我做错了,我很抱歉。”她持续地对儿子说着这些话,慢慢地走近他。儿子在自己的床上坐下来,她靠近他坐在地板上,把胳臂放在他腿上。她知道,儿子现在至少可以用眼光的末梢看到她正望着自己的眼睛。

她对他说,“皮特,自从你出生那天你对于我就非常宝费。那天看到你,我快活得好像要飞起来了。在我眼里,你那时是美丽的,现在你依然是完美的。”她说着说着,儿子开始哭了。他伸出一只手扶在她肩上。她起身坐在他身边,搂紧他。他哭得更厉害了。过了一会儿,她问道,“你想再多知道一点儿你小时候我有多爱你吗?”他点点头。于是他们一起躺下来,儿子面对着墙,时断时续地哭,任由母亲搂着他,给他讲有关往日的幸福的回忆。这样过了一个半小时,儿子爬起来吃了些东西。又过了一会,他找到母亲,对她说他还是很喜欢那把椅子的,他很高兴母亲给他选了蓝颜色的,那色彩在他房间里很悦目。

这位母亲认识到隐藏在儿子的愤怒情绪后面的东西正是她所预料到的。她在处理这场风波时尽量不犯错误。她尽力不让自己因为“选错”了礼物而感觉太槽,意识到这场风波可以有个积极的结果。如果皮特能够因为觉得别人不看重自己而大哭,她就有机会帮助他卸掉一团经常烦扰他的错误想法。她预备如果第二天皮特仍不喜欢那把椅子作礼物,他们就再一起谈谈。而此刻,她要专注地听,要靠近他,试探合适的途径,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爱传递给他。她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问题上,也就是她对儿子的爱上,尽力不让儿子的狂怒行为、羞辱性言辞或他表面的失望情绪影响自己。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孩子感到愤怒的时候,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倾听”。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倾听包含以下3个要素。

1、相信孩子是好孩子,只是情绪有些崩溃。这能帮助父母冷静下来,是倾听的前提条件。

2、找到孩子愤怒的原因,这是帮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的有效方式。

3、帮助孩子看见父母对他爱,这是有效的爱的信息的传递。

【why】一般情况下,孩子愤怒的时候,父母要么直接讲道理,要么就高压控制,要求孩子立马安静,该干嘛干嘛。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无效的,都没有看见孩子的愤怒背后真实的情绪,没有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因此,孩子变得更加愤怒,无法沟通和平静。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支持,他会觉得孤单,觉得愤怒是可怕,这是一种不可控制的情绪,从而去逃避或者压抑这种情绪。而真相是生气和愤怒都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情绪是在无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产生的保护自己的一种呐喊。我们提倡表达愤怒的情绪,而不是愤怒地表达情绪。为人父母,我也经历过很多次这种场景,我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个小案例。

我家有个妹妹三上年级,那一天放学我在学校门口刚接到她准备去上舞蹈课。我一提到上课这两个字她就异常愤怒,她退后两步,把怀里抱的书往地上一扔,大声叫道:我不去上课!我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常规上课怎么说不上就不上,课是自己选的,决定是自己做的,怎么可以出尔反尔?你没有理由生气,更没有理由不去上课!

【细化行动步骤】【how】那如何在孩子愤怒时用倾听帮助他恢复理智呢?案例中的妈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把它总结为”一静、二安、三跟随”。

第一、静,保持冷静,不被孩子的言行激怒。

第二、安,保证安全。大家有在原文中找到妈妈有这样的行为吗?对,当弟弟挟着怒气冲进一间又一间屋子,然后要使劲摔那把新椅子。母亲在后边追着他,抓牢椅子不让他摔。

第三、跟随,跟随孩子。跟随孩子的行为与话题。要积极地倾听,要有目光的对视和肢体的接触。案例中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对,妈妈不断地识别并重复孩子的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很遗憾你不喜欢它。“”我的确想要送你一件好礼物。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在我心目中占有特别的位置。”“我非意爱你。我决不愿意伤害你的感情。“”如果我做错了,我很抱歉。”她持续地对儿子说着这些话,慢慢地走近他。儿子在自己的床上坐下来,她靠近他坐在地板上,把胳臂放在他腿上。并且不断地表达曾经的弟弟在妈妈眼里是多么地完美,而妈妈又是多么地爱他。

回到上述我的例子,当我想到要倾听孩子的时候,我首先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孩子是个好孩子,她只是情绪有点崩溃。然后我慢慢地靠近孩子,轻轻地抚摸她的后背,“你感到很生气,是因为你不想去上课,你希望今天就不用去上课了。”

孩子听完就更生气了,大声叫道:“对,上课很无聊。”

我:“你觉得上课很无聊,我第一次听你说你的感受,很惊讶。”

孩子继续生气:“我就是不想去上课。老师都很凶,上试听课的时候,还有笑容,现在都没有了。”

她怒气冲冲地绕着路边转了好几圈,然后靠着一棵树蹲坐下来。

我慢慢靠近她,蹲下来,把手轻轻放在她的肩膀上,“我爱你,我看得出来你很烦躁也很生气,你发现上课没有以前那种轻松愉悦氛围了,就觉得没意思了。”

经历了这么多,妹妹愤怒的情绪已经到达顶点,然后才慢慢地平静下来。以上就是我使用一静二安三随的倾听技巧,帮助孩子从愤怒走向平静的过程。

【where】这个技巧用于非常具体的场景:在孩子愤怒并有失控的行为表现时。

【预防异议】你可能会问:当孩子有愤怒的情绪,并有攻击性的行为和羞辱性言语的时候,父母不但要保持温和平静,还要耐着性子关注孩子,帮助他“发泄”情绪,会不会太过纵容孩子?

我的答案是不会。相信你也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孩子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倾听孩子的愤怒情绪是为了帮助孩子有能力面对和转化愤怒的力量,让他们恢复正常的思辨能力,是孩子们学会管理和调节自己情绪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经历过黑暗,才能生出勇气穿越黑暗。那些糟糕的时刻有人陪伴和关爱的孩子才会真的相信自己是被无条件爱着的,是安全的,被保护的。因此在孩子愤怒的时候学会倾听他,不但不会纵容孩子,反而帮助孩子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变得勇敢而独立!父母有界限又有温度,是孩子可以效仿的榜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才学习了”一静、二安、三跟随”来应对孩子的愤怒情绪。现在一起来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假设你家里有1个10岁的姐姐和3岁的妹妹,妹妹在客厅里玩耍,姐姐放学回来,本来是要去房间写作业的,她经过客厅的时候顺手把妹妹手里的玩具抢走了,妹妹哇的一声哭了。你在厨房做饭,看见了这一幕,要求姐姐把妹妹的玩具还给她。

姐姐愤怒地把玩具往地上一摔,大声喊道:“就知道惯着她!你从来都不在乎我!你偏心,你们都是坏人!”然后就跑回房间去了。

接下来,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在这个场景里,孩子接下来会有怎样的行为?家长如何让自己保持平静,在过程中保障孩子的安全,如何跟随孩子的行为和话题,为接下来的现场演练之角色扮演环节做好准备。时间为2分钟。

现在,邀请请一组小伙伴上台进行演练。一个表演家长,一个表演愤怒中的孩子,大家一起听听他们如何用“一静、二留、三跟随”帮助孩子从愤怒走向平静。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有明确的“爱的表达”,要跟随并反应孩子的情绪,并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不对孩子的任何语言做反驳,一定只是跟随,比如:你觉得妈妈不爱你了!你感到委屈,不公平?你对妈妈有点失望?你希望妈妈能多点时间陪你,少花点时间陪妹妹。

余老师,你们这一组可以吗?好的,请上来!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妈妈:看得出来,你很愤怒,是因为妈妈要你跟妹妹道歉,你觉得有点委屈,不公平?

孩子:对,本来就不公平!你们只偏爱妹妹!

妈妈:你觉得我们更爱妹妹多一些,忽略了你。

孩子:你们根本就不在乎我!

妈妈:你觉得我们不在乎你。

孩子:是的,你只听见她哭了,就觉得是我的问题,要我跟妹妹道歉。

妈妈:妈妈没有问清楚事实真相就责怪你,是我不对,妈妈跟你道歉。妈妈很爱你,还记得你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带着你去公园玩吗?妈妈每天晚上都陪你一起看书,妈妈接送你去上学,那时妈妈还没有那么忙,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你。

孩子;有了妹妹,你就没有多少时间来陪我了,我讨厌她!

妈妈:你有点生气,因为妹妹占用了妈妈的大部分时间,你希望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陪我。

孩子:是的,妈妈,你能在我开始写作业的时候,陪我待5分钟吗?你把门锁上,不让妹妹进来。

妈妈:你希望妈妈有专门陪伴你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不被打扰的,对吗?

孩子:嗯!

妈妈:好的,我们可以先试试这个做法,如果觉得不合适了,我们再随时调整。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孩子:可以。妈妈,我爱你!

结束语:

谢谢刚才的倾情表演,妈妈使用了一静、二安、三跟随的倾听技巧,帮助孩子从愤怒走向平静。以上是我今天拆书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生活有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