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科学学习》 所属活动: 2024.11.05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精修勤练”的科学学习法

开场:

【自我介绍】

在场的拆书帮会员和嘉宾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开心能够在这里分享我的TF2-3“精修勤练”学习法的拆书分享。今天,我将用25分钟以内的时间,与大家分享一本书的原文片段,最后我们会通过场景演练的方式,运用所学习的4个要点。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安心,我用3个标签来大致介绍一下自己:

1. 少儿高级阅读指导师

我的本职工作是从事少儿领域的阅读、表达、创作培训师,通过阅读精读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表达、学习能力。

2. 拆书1级会员。

在业余生活中,很有幸能和大家一起拆书、精进有效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和落地的能力。

3. 持续学习精进者。

在业余时间里,我通过学习精进了自己的一些技能和知识,比如演讲、表达、阅读、心理学等等。

学习目标:

我们本场学习的目标是:在场的学习者能使用“精修勤练”的4个要点在模拟的情境下完成一次学习规划。

【分组】

我们今天的观众人数是14人,我们可以4人1组,其中2人可以合并到一组中。

【图书介绍】

我今天带来的是一本科学学习法的工具书,《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这本书特别厉害?

F:(Feature,特点):这本图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学习科学权威专家丹尼尔,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书中提到的26种学习法,每种学习法则的原理、效果、使用方法等。

A(Advantage,优势):这本书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内容全面、精炼,几乎涵盖所有学习领域,如理解概念、记忆背诵、学习技能、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同时本书有丰富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包括来自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实验、数据等。

B1(Benefit,利益):读完这本书能帮助你设计出许多种学习方案,提升信心和兴趣,有效应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自我提升问题。

B2(Benefit,利益)今天的拆页,能够让我们学到如何通过“精修勤练”的学习法,提高某项技能的水平,带动你的整体水平。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我刚才发的拆页,大家看完了可以向我举手示意一下。

【R原文片段】:(P51页)

精修勤练对于那些已经正式参与到活动中的职业选手或兴趣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策略。(至于如何促使人们正式参与到一项活动中,请参考章节P)。在设计精修练习时,往往强调“功夫在诗外”,即不要只关注一项活动中最需要参与者去做的事,很多时候可以尝试“弯道超车”。比如篮球比赛中真正得分的动作是投篮,但训练投篮这一项并不能让运动员达到巅峰状态。同时,精修勤练既要聚焦到一项活动中最难以驾驭的部分,还要规避失败的风险,避免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例如对于刚才那位学习油离配合的司机来说,找个上坡来练习坡道起步的确是个不错的想法,但一定要确保后方没车(啊——嘭!)。另外,一个人是否能抓住机会开展精修勤练,还取决于在完成任务之外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技能的提高。这一点对于那些希望员工或孩子进行终身学习的企业或家庭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精修勤练的过程几乎可以用到本书各个章节中所涉及的学习技巧。它在宏观层面定义了实现有效练习的条件,而不是微观层面上的具体方法。支持精修勤练的条件包括:①选取恰当的目标与任务,②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③劳逸结合,④保持充沛的学习动力。下面将具体讨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介绍的是“精修勤练”学习方法的4个要点。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有疑问,什么是精修勤练呢?

它指的是学习者为了超越现状,在某一项特定的技能或者概念上集中精力练习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们在某项能力的水平。

想想我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是不是有一些技能想提升?

生活中:开车、下厨、健身、学习、阅读。

工作中:提升某项特定能力,如销售能力、沟通能力、做PPT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why)

如果我们在某项能力存在一些薄弱的地方,或者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却卡在一个点,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学习法,有效提升。

大家还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在某项能力上遇到瓶颈的?或者中途被其他事情干扰就此搁置了?

如果遇到了瓶颈期,不去进行有效练习,自己的整体水平就难以提升。

这样的话,“精修勤练”也同样能很好的帮助到我们。

(这么做的好处)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1, 通过精修勤练,我们能够针对复杂的任务执行得更加高效、不容易被遗忘或者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第2, 它可以帮助人们突破瓶颈,比如,提升演讲、拆书的能力,让你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不这么做的坏处:

常见的做法:随便学学、想怎么学怎么学。

坏处:

(1)不够系统,没有目标,无法达成想要的效果。

(2)太过自由,行动散漫,容易持续不下去。

(3)缺乏反馈,信心不足,无法衡量学习效果。

(How细化具体步骤)

我们知道了这个方法的重要性,那一起来看看如何使用“精修勤练”学习法。

第1, 设置目标和计划。

锁定你当下较为薄弱的点或是卡点,建议设置可行、循序渐进的目标,并给予目标制定计划。

第二, 完善反馈。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步骤:

1)自我反馈:可以通过录音 、录像记录的方式,根据评估表,进行自我反馈。

2)他人反馈:可以找经验丰富的教练、前辈/同事,基于自己练习后的呈现来进行反馈。

以上两种方式可以重叠实用,也可以选其一,在每次练习后、一个阶段后使用。

第三, 劳逸结合。

控制自己的练习时间,每次时长不宜过长,少而精的训练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如果练习累了,我们可以休息一下,不要急于求成。

第四, 保持动力。

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维持自己在过程中的持续性动力。

举个例子,小王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演讲能力较为薄弱,想要提升,于是他用了这4个要点。

第一,小王先设置了目标,要求自己在1个月后能够在部门内部上台流畅演讲10分钟,他认为这是一个有点难度,但能够实现的目标。

他的计划是:

1. 找了一个线下演讲教练,进行一对一的私教。

2. 每天在家练习1小时,一周5天;

3. 月底前一周准备正式的演讲稿,并提前练习。

第二,完善反馈:

1. 自我反馈:练习时,自己录视频,回看,并不断调整;

2. 他人反馈:每天结束练习时再录一段视频,发给教练寻求反馈。

第三,劳逸结合,练习20分钟,休息5分钟。

第四,保持动力,如果本周坚持了5天,周末的时候就奖励自己吃一次大餐。

【预防异议】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想说,这个方法看起来很花时间,是否适合用于紧急的任务呢?

其实是不适合的,因为这个方法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提升某项能力的,如果要完成紧急的任务,比如明天就要出一个PPT,那必然没有时间进行精细化的练习,可以找一个PPT模板,直接套用。

(Where)

所以精修勤练适合于有充裕时间,想要持续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情况,而不适合用于处理紧急的任务。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刚学了“精修勤练”的4个要点,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人物:小鱼(5年职场女性)、小林(同事)。

问题:小鱼在和同事在聊天时,她说到:“小林,你做的PPT很美观,我做的就很普通,每次要花很长时间,你能给我一点提升的建议吗?”

现在,请每4人一组,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演练,其中2人参与演练,其他2人进行观察,予以反馈。

一个人扮演小鱼,你主动找小林请教,小林使用“精修勤练”的4个技巧给对方建议提升的方案,注意一下,使用这4个技巧的时候,要把细化的几个步骤:自我反馈、他人反馈用上。

大家演练完,我想邀请一组上台用2分钟时间来演示一下。

小鱼:小林,你好!我下个月要准备一个50页的演讲PPT,我现在遇到一个卡点,不知道如何去呈现这个PPT,我看你做的PPT很好,想请教你有什么办法,在半个月内得到提升。

小林:你可以先搜索现场的一些学习资源。比如抖音的一些学习技巧,还可以购买一些PPT学习的课程,去自学。你也可以向PPT达人去请教PPT制作的技巧,做完PPT以后,你也可以发给我和PPT的老师,给你一些指点。

小鱼:非常好!有多少章节内容?每天我要预算多长时间去学?

小林:总共有20章节。

小鱼:那我每天要花2小时吗?

小林:对。

小鱼:那我上午1小时,下午1小时,学习的过程中,每半小时休息10分钟,那我会把你的建议运用到我的实践中,做完再发给你帮我看一下。

小林:没问题。

小鱼:我一周后学完,我可以把我学到的内容发给你看看,如果有需要改善的,可以给我一点反馈哈?!

小林:(点头)

反馈:小林的建议在提供提升方案建议的时候,可以主动建议对方如何设置更加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保持动力的激励这块,我想你应该在脑海里有构思了,我建议你在“保持动力”这块,可以提供一些建议,比如,如果坚持一周的时间,就奖励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美食。

【结束语】

刚才看到小伙伴们非常深入的分享,我想大家已经学会了“精修勤练”的四个要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精修勤练,如何运用这种有效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某项能力。希望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用上它,我们来总结一下“精修勤练”的四个要点:

(1)设置目标。(2)完善反馈。(3)劳逸结合。(4)保持动力。

那我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