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者春玲,我的三个标签是书法、喝茶和职场打工。我最近也把我家的一个房间打造成茶室,有喝茶爱好者也欢迎来做客分享。
【图书介绍】
开始我今天的内容之前,我想做个小调查,在座的各位老师看起来好像都是社交达人,但是我还是想问下你们曾今社恐过的吗或者经历过让自己恐惧的社交场合吗?好,谢谢!
今天的拆页来自杨天真女生的《通透》一书中的章节:避免与人交流,社交恐惧该如何自处中的原文P94-P95页,虽然我们是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但是没有人能完全切断与他人的联系。除了侧重科研的工作不需要经常与人交流外,现实中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在跟他人的沟通交往中推进并完成。除了工作社交能力在自己的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阿德勒说过人类的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
【设定目标】希望学完今天的拆页,觉得自己社恐的小伙伴们能勇敢给自己安排一次想去又不敢去的场合,社交达人的小伙伴也可以接受让更有挑战的社交活动。
【R阅读原文】1min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我为准备的拆页。一分钟的阅读时间,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谢谢。
杨天真 《通透》P93-95
走出“社恐”的保护壳
第一,在心态上要把自己当回事儿。很多人感觉自己“社恐”,其实是因为在陌生的社交环境中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或是担心自己举止不得当让别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越是慌乱无措,越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建议你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把别人对你的反馈放在第二位。比如你今天穿得很好看去参加了一个聚会,如果其间有人评价你穿得奇怪,你要先建立底层的自我认同,不在意对方的看法,因为你穿得好看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为了获得他的赞美。
第二,先在熟悉的环境中练习。人跟熟悉的朋友在一起会更有安全感,所以你可以先向一个特别善于社交的朋友学习,请他带你去一些你会相对自在的社交场合,比如一堂瑜伽公开课、一场读书交流会,认识一两个陌生朋友,也不必急着融入,可以先观察他们交流的情景,感觉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后,让朋友帮你制造聊天的机会,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社交节奏。你可以学着赞美别人,哪怕刚开始时赞美得很生硬,但重要的是试着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总结自己的问题,思考自己的哪些行为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哪些情况能给自己增加印象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为此花费一些时间。
第三,不要定太高的目标。
别觉得自己在读完一本书或者听完一番话之后,就能立刻从一个所谓的“社恐”变成一个“社牛”,现实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人。我们可以把练习社交当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比如,初级任务就是先想想你比较喜欢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可以让你的朋友帮你先介绍一个你之前没见过,但是以他的判断你很大概率不会讨厌的人,让对方愿意了解你;如果和这个人聊成功了,中级任务就是主动认识两个陌生人,也不必立刻和他们成为知己,如果能做到自由聊天半个小时或者能聊出一个话题就很好了。训练的逻辑是逐级增加难度,逐渐向外拓展。
给自己一点儿时间,一步一步去行动,你会拿到一个接一个的结果。自然而然地,你就已经走在不那么“社恐”的道路上了。
第四,学会肯定自己,并找到自己最自信的状态。没有人天生拥有绝顶出色的社交能力,大部分人是因为练得多了,找到了在人群中自信的方法,相信自己是一个不管做什么都会受欢迎的人。关于如何变得自信,我也分享一个方法先确认哪些人喜欢你,然后分析他们喜欢你的原因,以及你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的原因。当你把这个群体“打通”,从他们中间建立起自信的资本和条件后,再去挑战和适应下一个环境。
我看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阅读。接下来我和大家一块来学习一下这个拆页。
【What】社交恐惧症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在临床精神科医生看来,它主要症状是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般还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回避行为等临床症状。社交恐惧症的检出率在2%~7%左右,应该说大部分人是不符合「社恐」诊断的。
【Why】为什么现在「社恐」成了年轻人口中的高频词呢?因为这个一个很好用的保护壳,
"这次公司搞活动,你怎么没去呢?”"哎呀我社恐。”
"上次同学聚会怎么没看到你?" "哎呀我社恐。"
基于自己成绩不好、长相平平,工资不高等种种原因,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告怕内心受伤,所以“社恐者”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回避机制,与其明知未来会陷人那种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去行动,于是给自己贴上一个社恐的标签,堂而皇之的拒绝与外界沟通。想打破社恐的保护壳,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拆页里提供几个训练的方法。
第一步,摆正态度。
把自己当回事,在社交场合做好自己角色应该做的事,把自己的事当事了,就是把自己当回事。比如今天我来拆书我提前写好了逐字稿请师傅帮忙指导,而且简单的妆容和服饰的搭配,表达对社交场合的重视,也是对自己的重视。所以这个是一个心态上的问题,如果大家有其他的方式来给自己做一些心理的暗示,让我们在社交中有更多的自信和自洽,一会讨论中也可以分享给我们。
第二步,熟悉的环境。
在熟悉的环境里我们通常会更有安全感,大脑会更放松,利于去觉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能够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判断,让自己能有更好的表现。其实拆页里写的方法也很好用,想去的场合或者活动,为了避免全是陌生人的尴尬,可以约有兴趣的小伙伴同去,或者试图寻找这个领域的熟人领路。
第三步,合适的目标
在社交场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感到害怕,就像我们处在舞台的中央,一束光打下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众人的监视下。所以希望能在社交场合妆容精致,衣着得体,谈吐优雅,成为别人夸赞的对象。然而内心的期待和实际的表现总会有差异,然后开始沮丧、否定自己,贴上标签、拒绝社交。
我们要给自己定循序渐进的目标来逐步完善。比如今天的拆书这是我这个级别第三次拆了,第一次是因为时间仓促,我对自己的稿子不满意而取消,第二次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先完成再完美,果然我就完成了,然后有了今天的第三次。今天的目标是在完成技能点的同事能把演讲的技巧加入其中,比如肢体语言。
第四步,肯定自己。
在复盘时拿着放大镜审视自己,批判自己的声音会不停的在脑海中盘旋,反复提醒自己你不够好。善于批评是人类在远古时期为了生存躲避危险而刻在基因里的技能,是与生俱来的,而表扬是需要习得的,所以我们需要刻意练习肯定自己。尽量多找自己在社交中的亮点,对于一个善于自我批判的人来说如果很难的话,我们可以找身边的人帮你复盘,这个部分咱们拆书帮就践行得很好,每次拆完后给小伙伴们写便签都会有三个苹果,然后根据小伙伴的苹果剖析最对了的原因,总结方法下次再加以实践和强化,这个技能就能变成你的思维习惯,成为你社交的助手。
现在,我们需要分一下组来做个小组练习,从我左手边开始,每X个小伙伴一个组。(以现场情况为准)
好,学习完四步法,下面请大家每人回想一下你们经历过的社交糗事,或者你自己曾今应用过四步法成功社交的案例,分享你是怎么处理的,时间为3分钟。小组分享完成后我会邀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他的经历。特别要写出具体的场景和应对……
下面我邀请XX为我们分享一下他的经历,(如果学习者分享的时间不够具体,可以追问)
学习者1案例分享记录 1min
时间: 地点:人物:起因:
技能:【A2】催化学习者应用
【学习者分享】
我是在九月初 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徒步, 因为我还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运动类的活动, 我都是第一次参加。我当时其实就只做了两点吧,第一个就是不要定太高的目标啊, 就是我去了就很好。至于说人家小时候我我跟大家有没有联系,或者 我能不能完成这整个徒步其实不重要。其实当我看到我愿意那天走出去去进入到这个群 体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其实我还是蛮开心的, 因为至少我从不敢和纠结那个状态,我就成功了,所以这个这个感觉我是特别好的, 所以我无意中用第三步和第四步而已,然后前面两步没有用,如果我想我再把前面两步用上,应该我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谢谢雅兰为我们分享的案例,那接下来再请小伙伴们结合我们刚刚分享的“四步法”想想未来一个月你要参加一次社交所作的准备和行动。
写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我看大家基本上都写完了,大家待会儿可以把写完的便签都交给我。
【学习者便签内容】
时间:下周末
地点:篮球场
事件:给儿子的篮球比赛做拉拉队员
如何消除社恐
1、第一步,摆正态度。给球队加油鼓劲,带去正能量和鼓励应该是球队很欢迎的事情。
2、第二步,熟悉的环境。提前半小时去到球场,熟悉球场环境,找个最好的位置喊加油
3、第三步,合适的目标。全身心投入比赛,在球队打出好球或者失去斗志时喊加油,鼓劲就可以了
4、第四步,肯定自己。因为自己出现,不仅给球队做了啦啦队,同时也能鼓励到儿子,做好儿子背后的支持,很好的一次行动。
好,四步法打破社恐的保护壳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和大家一起多多练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展现真实的自己,提升职场竞争力和完善人际关系,拥有更加丰盛的人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