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邢台筹备分舵线下过级活动(总第18期)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门把手”法帮助双方建立沟通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张红玉,我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并承担学校的心理老师工作和家长学校的相关工作。我有两个娃娃,一个8岁男孩,一个4岁女孩,在陪伴两个娃娃成长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发现了自己在成长中的一些缺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疗愈着、成长着……,谢谢孩子们,谢谢生活所赋予我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如果要用三个字词来形容一下我自己的话,那就是成长、温暖和爱。

【图书介绍】283字

我选择的拆页节选自《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44-45页,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是诺贝尔和平奖三次候选人的心理学家,花费50年的时间,为父母、老师和领导者传授如何建立有效关系的模式,其模式被称之为“戈登方法”,这 种方法一开始用于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后来发展为一种适用于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

《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这本书提出:父母是人不是神,他们需要被训练而不是被责备,支持父母在意识到错误的养育方式后能够鼓起勇气再出发。而在教授技巧的同时,更多的拆解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手把手、心连心地帮助父母走出误区,走进一个彼此尊重、互相倾听、满足需求的健康而和谐的新关系。

【分组】因为今天的分享会涉及到小组讨论,那我们先进行分组,我的左手边的两位为一组,右手边的两位为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首先想有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 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简单的“门把手”法

回应孩子的感受或是困扰他的问题,最有效且建设性的方式之一是使用“门把手”法,或者说“邀请对方多说一些”。这些回应中不包含倾听者本人的任何想法、判断或情绪,而是邀请和鼓励孩子分享其个人的想法、判断或情绪。它们为孩子开启了一扇沟通之门,邀请他们开口说话。其中最简单的是以下这些不带任何意见的回答:

⊙“我明白了。”

⊙“真的。”

⊙“哦。”

⊙“你还真别说。”

⊙“嗯哼。”

⊙“不是在开玩笑。”

⊙“怎么样?”

⊙“你这样做了,哈。”

⊙“有意思。”

⊙“真的呀?”

还有一些回应方式,更加明确地传达了邀请对方继续谈话或说得更多的讯息,例如:

⊙“给我讲讲。”

⊙“愿闻其详。”

⊙“告诉我更多情况。”

⊙“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

⊙“你想谈谈这件事吗?”

⊙“我们来讨论一下吧。”

⊙“我们听听你有什么想说的。”

⊙“前前后后都说给我听听。”

⊙“继续说吧,我听着呢。”

⊙“听起来你似乎对此有什么要说的。”

⊙“这似乎对你很重要。”

这些谈话开启法或谈话邀请,能很好地帮助对方与你沟通,鼓励人们打开话匣子,或继续交谈下去,还能“把球留给对方”,且不会使你把话语权从说话者那里夺走,正如用你自己的信息侵占对方的谈话那样,例如问问题、提建议、安慰、说教等。这些开启法使你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和意见保持在沟通过程之外。儿童和青少年对这些开启法的反应会令父母吃惊。孩子会感受到鼓励,与父母更加亲密,敞开心扉,并倾诉他们的情绪和想法。与成年人一样,年轻人也喜爱交谈,并通常在有人发出邀请时开口讲话。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谢谢大家的举手示意。我想分享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体会:

【WHAT】

上面这个拆页讲的内容是:在别人有情绪或困扰的情况下,自己不抢夺话语权,能很好的帮助对方进行沟通的一个方法。

【WHY】

我们在生活中,在别人有情绪或困扰的情况下,尤其是跟孩子和学生,大部分人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是不想深入了解,觉得根本没必要困扰;二是没仔细听对方说的话,就给出“过来人的建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终结了有效的沟通,使关系渐渐疏远。然而,在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中,教我们如何开启有效的沟通的方法之一就是”门把手”法,在保护关系的基础上,让你和对方都得到的确切的成长和满足。

【HOW】

如何运用“门把手”,开启有效的沟通呢?

首先要在尊重和接纳的基础上,有两个做法:

一:“回应”——不带任何意见回应,比如:“我明白了”、“是这样的啊”等等;

二:“邀请”——说邀请对方说下去的话,比如:“愿闻其详”、 “你想谈谈这件事吗?” “这似乎对你很重要。”等等。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在别人有情绪或困扰的情况下,跟我们沟通的时候;不适用于时间紧迫,或是自己没准备好进行倾听的时候。

在我生我们家老大的时候,我婆婆是外地的来照顾我月子,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有的时候我会跟我的朋友吐槽,因为我生孩子比较晚,所以跟我年龄相当的那些闺蜜和朋友都是过来人。有一次,我滔滔不绝地话还没有说完,我的朋友就说:“唉,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就知道她不想听我说了,就终止了我们的聊天。当时,我感到:一自己没有受到足够多的重视和尊重,这个“都”字让我觉得我跟所有儿媳妇都一样;二她叹的这口气,似乎在告诉我这是我不得不接受的,只能委曲求全,没有做到不带任何意见的回应;三她的“过来人”的语气,让我觉得她对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了,没有兴趣再听我说了,还有可能给我提建议,或者因为婆婆是来帮忙的这个理由而道德绑架我,让我担心自己处于被批判的地位,让我不想甚至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拆书家关于经验的提问】

听了我的经验分享,不知道是否能让你有一些新的思考。

现在,我想邀请你,想一想,在最近的2个月的时间里,你是否有使用“门把手”法让沟通顺利进行下去,或是没有使用产生一些遗憾的时刻?

接下来,我将进行分组讨论。每组每人1分钟的时间,一共2分钟的时间,来对你的组员小伙伴分享,你想到了谁,当时你是怎么样表达的,为什么会感到遗憾?

好,时间到,让我们请一个小伙伴作为代表来分享。分享时间是1分钟。

有请段娜做分享:

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们家老大,因为老师要求他17点15之前必须到学校,然后呢,我当时是觉得就是我得去拿好我的这些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感觉显得有点磨蹭,他就路上一直在催我,然后我在这个状况下就直接就给出了建议,我就说你就不能把你的时间整理一下,比如你把你收拾书包快点啊。我当时说完这句话之后孩子就不吭声了,其实我就是没有很好的运用这个模式——门把手的这个方法,因为确实是自己有情绪嘛,所以下一次的时候我可以尝试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A2:拆书家邀请写下行动计划】200字

接下来,我想邀请小伙伴再次拿出便签,写下我们的行动。

今天学习了“门把手”法的三个部分和相关的话术,你将如何运用呢?请将你的行动计划写下来。包括具体的,有时间截点和可衡量标准的目标,以及具体的行动步骤。比如从2024年11月1日起,用“门把手”法坚持跟孩子沟通20天。这就是一个有效的目标。接下来,我们有1分钟的时间可以写,计时开始。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分享了。

【总结】118字

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门把手”法:在尊重的基础上,一:“回应”——不带任何意见回应;二:“邀请”——说邀请对方说下去的话。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真的要留下什么,我想,那一定是爱与被爱。让我们用“门把手”法打开沟通的大门,打开爱的美丽新世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