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周四线下晋级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做知识的路由器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是否拿到《观察家记录表》和《晋级准备表》?

好的,现在正式开始我今天的晋级。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者匡海,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成为知识的路由器

为方便讨论,我们分一下组。

我有三个标签:阅读、积极和热情

1、阅读:我热爱阅读,从听书开始,持续7年,现在养成每天阅读和输出的习惯。

2、积极:我保持积极,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能从负面状况中找到正面的意义。

3、热情:我充满热情,活力四射地投入生活,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相信,热爱阅读的我,投入热情,积极晋级,一定能在2024年通过TF3-3。

大家跟随我完成本场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了解联机学习的概念和步骤,并且能够明确何种场景下适合使用联机学习。

【学习者场景法】

【事件场景】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呢?

· 刚换了新工作,领导要求你做一份新项目的企划方案,面对全新的领域,你不知从何入手?

· 孩子进入青春期了,你就叮嘱了一句:天冷了要穿秋裤,孩子不做回应。你要是多说两句,还会吵起来。对此,你完全束手无策?

· 作为拆书家的你,面对一堆新技能,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做,才算达到60分?

【提问】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都是如何处理的呢?请教高人,还是上网搜索?或是买几本相关的书籍,自学成才?

【影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是低效率的学习方式,不仅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还会让你的压力倍增,影响到个人、家庭和事业的发展,给自己带来极大困扰,怀疑自己的智力水平。

【解决】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这本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就给我们指出了很多成为高手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实现高效学习和进步。

我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个方法叫 “联机学习”。这个方法建议我们成为“知识的路由器”,通过与其他学习者积极互动,交换知识,分享技能,达到提高学习速度、放大学习输出的效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阅读分发的拆页,阅读完成了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片段来源:《跃迁》P139、140

李小龙的快速崛起之道

李小龙是第一位在国际舞台上屹立的华人巨星,更是功夫高手。李小龙对于武术界的影响,绝对不仅仅是泰森这种一代拳王对拳坛的影响,他还是一位开创者。他是武术思想家。他把哲学、健身、舞蹈、中国传统武术、跆拳道、空手道、菲律宾短棍术、柔术等相融合,形成一门独特的功夫。事实上,功夫的英文“Kong Fu”,就是他创造的。《时代周刊》评选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人之一。日本则尊称他为“武之圣者”。

要知道,李小龙刚到美国的时候,19岁,练习过几年咏春拳,但也不是最杰出的。而他24岁受邀作为嘉宾出席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在唐人街打败其他中国武术高手时,已然有一代高手风范,其间只用了5年。是什么让他在短时间内,在武术思想和造诣上有那么快的发展?除天赋以外,他是怎么学习,从而快速成为高手的呢?

李小龙也许是中国武术界第一个联机学习者。当时的武术界相对封闭,一人拜入某个流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未经允许学别家的功夫就是欺师灭祖,更别说公开传授了。李小龙没有这种门派之见,大二开始他就租了个停车场开始教授咏春拳。这吸引了大量的功夫高手,他最早收的两名学生,一个练习柔道,一个练习空手道。李小龙不仅教授功夫,还教授课堂上刚学到的哲学和心理学,搭建起自己的武术哲学体系。整合了传统中国武术和西方哲学心理学的这套功夫后,李小龙将其命名为截拳道。这是他传授给世界的第一个知识模块。

李小龙的截拳道是开放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极为有极”,没有门派之别。他经常从弟子那里学习他们的武术,迅速整合入截拳道又分享给更多弟子。学习——理解——分享,是非常快速的小循环,他自己的功夫逐渐集大成。

万维钢曾经这样点评:“只有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才有流派。”李小龙就是一个无门无派的人:《精武门》里酷炫的双节棍,是他从美籍菲律宾武术家伊诺山度那里学的;《龙争虎斗》里标志性的高踢腿,是他从跆拳道高手李峻九那里学到的,他也分享给对方隐秘出拳的秘诀;他的体格趋近完美,那是用西方健身系统训练的功劳;他的步法灵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拳王阿里的蝴蝶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完成阅读。这段拆页

讲述了李小龙成长的故事,在短短的5年内,就实现了突破,创造了截拳道,并走上事业巅峰。作者把李小龙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学习方法:联机学习法。

【WHAT】

什么叫“联机学习”法呢?说到联机,对应的就是单机。在网络普及之前,我们使用的电脑都是单机的。最近很火的《黑神话悟空》就是单机版游戏,一个人就能玩。类比到学习上来,一个人学习,或者说一个人能完成的学习,就是单机学习。无论是你看书还是跟老师上课,或者是自己摸索,都是单机学习,因为学习这个动作的主体只有一个,只有你自己。而联机学习的意思是,好几个学习的人,联系起来,一起交流着学,就像游戏王者荣耀一样:分路推进,共享胜利。

我来问问大家:

1、 拆书家通过《拆书家成长手册》学习技能点,是单机还是联机?

2、 拆书家参加新手营,学员们听老师的微课学习,是单机还是联机?

3、 晋级的拆书家们组成晋级陪伴群,在群里分享技能点的理解和应用,是单机还是联机?

搞明白联机的意思,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方法具体如何操作。

【HOW】

从拆页中李小龙的崛起之路,我们可以分析出联机学习的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刻意练习: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李小龙首先是练过几年咏春,并达到可以教学别人的水平。

第二步是定向分享: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李小龙在大学二年级就开班教拳,收到的学生中,就有会柔道和空手道的,这就形成了互相学习。

第三步是主动积累: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李小龙以拳会友,学会了其他武术门派的工夫。

第四步是创新输出: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李小龙不但把柔道、跆拳道与自己的咏春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招式,还加上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解,树立了一个新的拳派:截拳道。

同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我这有一个简略的版本。

最近我作为PM,参加了一个公益的咨询项目,第一个月结束时,要做初期报告。

· 第一步,刻意练习。我花了3天的时间,制作完成一个内容丰富的PPT。算是刻意练习地打磨了一个产品。

· 第二步,定向分享。我找到另一个咨询项目的PM交流,讲PPT给他听,他给我反馈了好几个有价值的修改建议。这就是相互学习。

· 第三步,主动积累。我把他给的建议都记录了下来,还用了他之前项目的结论。

· 第四步,创新输出,整合他的信息后,我输出了新的初期报告PPT。

最终在汇报的时候,我的PPT得到了专家们一致的好评。

【WHY】

为什么要具备“联机学习”的能力呢?

在过去,我们可能会认为一个善于自学的人是有真本事的。但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随手可得,新东西层出不穷,我们没有精力去全部自己学、自己悟,只有懂得“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知识,才能让你学得更高效。

为什么“联机学习”能高效呢?从这四个步骤可以看到:

Ø 刻意练习让你通过专注,成为单方面的高手;

Ø 定向分享实践的是“教是最好的学”的理念;

Ø 主动积累是让知识在自己的体系中形成连接;

Ø 创新输出是实现内化整合多元知识的新知识。

【WHERE】

对于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采用刻意练习这样的单机学习方式就能高效掌握;而对于最新的、还未有人整理过的知识方面,就适合用“联机学习”来实现创新了。

了解了“联机学习”法的四个步骤后,你看对于开始提到的几个困惑,是不是都有解决的思路了呢?

· 不会做方案,找老同事交流交流。

· 不会与青春期孩子对话,就找同龄孩子的父母沟通沟通。

拆书技能点掌握不到位,就赶紧加入蜀汉晋级陪伴赋能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想请各位小伙伴想象一个未来的场景,你需要与人交流“联机学习法”。请你编写一个小剧本,设计出人物、情节(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双方的对话等。在对话过程中,说出我们今天所学的“联机学习”法的四个步骤:刻意练习、定向分享、主动积累创新输出,达到让对方明白这个方法的目的。

我准备了一个示例和表格供大家参照编写,大家将故事概要写在表格中即可。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分享他的剧本。

有不明白的,可以在组内讨论,现场开展一次联机学习。或者是向我询问。

好!现在有请【王礼界】起立,分享你编的剧本,时间2分钟。

感谢【王礼界】的分享。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联机学习”法,大家还记得它的四个步骤吗? 对,刻意练习、定向分享、主动积累创新输出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并实践联机学习法,成为一名高效学习的高手。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我是匡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