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及书籍介绍
各位爱学习的伙伴大家好,我叫郝晓。分享一下我的三个标签。(1)效能工坊主理人;(2)TTT职业培训师;(3)心理学学习践行者。
【F】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作者 “李忠秋”是专注研究结构思考力12年的职业讲师,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讲述如何运用结构化思考,帮助你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A】
关于如何帮助我们结构化思考、结构化表达,相信许多人也翻阅过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与这本书比起来,《结构思考力》更本土化,案例、表述方式更容易被理解,被读者誉为“中国版金字塔原理”。
【B】
学习这本书,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俗话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在显现。这本书提供了结构化思维训练方法,从而使我们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它会教我们,如何想清楚、说明白,同时还能让对方愿意听,听得懂!
【B1】
今天我们拆解的是这本书“结论先行”这个片段,这个片段讲解了结论先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应用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沟通中,快速传达核心观点,节省时间,提高理解度。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可以运用结论先行三步法进行现场演练。
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
《结论先行,高效沟通》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是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尤其是年底了,谈年度总结,谈绩效,谈明年安排,又将和老板进行一场“恶战”。
怎么办?教你消灭上司的“不耐烦”!
真的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吗?
我每年都会给特别多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上课,经常听到他们向我抱怨说:“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时他总是会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经常有很多企业的高管跟我抱怨说:“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找我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大家会发现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掌握你的观点。
高效表达,只需三个步骤:
(1)结论先行,表明你的观点;
(2)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3)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我看大部分伙伴已经读完了原文,这个片段为我们呈现了许多人的沟通状态,大多时候,我们想到哪说到哪,自己思路不清楚,没有清楚表达观点,这样做的坏处是别人不知道你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很难抓住重点,沟通效率低下。
【具体的失败案例】
有一天我再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说:
“老板,我最近在留意原材料的价格,发现很多都涨价了;刚才物流公司打电话来说提价,我还比较了其他家的价格,但还没办法说服它不涨价;还有,竞争品牌XX最近也涨价了;对了,广告费最近花销也比较快,所以我们的产品也应该涨价了。”
我们来看,我重点是向领导建议产品涨价,但前面说了很多原因,在不说结论之前,领导的表情我看到的反馈就是一头雾水,前边根本不知道我是来汇报什么的。
在“结论先行”三步法中,学习学习到了以下方法。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你的观点;
第二步: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所以,现在我将按照以上方法调整以下。可以修改为:
老板,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应该涨价20%。(结论先行)
按影响的大小,从大到小跟您汇报一下。第一,原材料最近涨了30%,物流成本也上涨了;第二,竞争品牌××调涨了20%左右;第三,广告费开支变大,我们需要增加利润以持续在广告方面的投入。(阐述观点)
老板,综合以上因素,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应该涨价,您觉得这个建议是否可行?(总结观点)
“结论先行”的表达步骤适用于高效沟通场景中,比如:
①向上级进行工作汇报(邮件、微信、报告或面对面交流汇报等形式汇报均适用)②在需要快速做出决策的会议讨论发言时
③在危机管理或突发事件需要快速响应时
特别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需要建立信任、展示过程、引导听众参与思考、处理敏感或复杂情感的沟通时,则不太适用。如降薪、辞退员工谈话或与表现不佳的学生家长沟通。
分享A1便签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工作汇报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经历,比如:
(1)工作汇报时,你讲了好几分钟,对方没听到他想要的内容,忍不住打断你,让你说重点、说结论。
(2)你想与他人电话沟通某个具体问题时,通话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说个不停,对方太忙,忍不住问:“找我有什么事吗?
有请大家自由讨论一下。
徐徐:大概在我家小孩八岁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当时他第一次出门,我其实每天挺担心他的。后来有一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他们训练营的人给我打电话。然后他怎么跟我说的呢?他说:“哎呀不好意思,你家孩子哭了。”然后我说怎么了?他说你家孩子受委屈了。我说那具体什么事儿?然后他就跟我说,他们这个是一个混龄组,你家孩子年龄小,……(说了好多)然后,我就问,你想跟我说什么呢?他就说我就说这件事儿,我说那你的目的是什么呢?当时我是开会的期间出来了,然后他跟我沟通就只给我传达了一些情绪,但是我不知道他想跟我说什么,我问他,你们后边做了什么处理,他当时就是支支吾吾的什么都没有说出来。然后他这个电话打的我其实并没有安心,我反而觉得更担心了。他没有用这个“结论先行”,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跟我说。
超先森:我去年6月份因为工作有调整来张家口,但是接我工作的那个人,他是我们借调的一个同志,当时我们是系统文件处理超时了。就后来上级就问原因,那个人,他因为刚接手这个工作,对系统也不是很了解。他对这个时间节点这块的把握就没有很准。当时我就连夜从就基本上就当天我就赶紧从张家口回石家庄处理这个事儿。赶回去以后我们两个就商量,他说这怎么办,怎么给领导汇报。然后其实当时大家是有一个怕责备的心理,所以我记得我在给我们领导汇报这个事的始末,包括要处理什么事,我们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情况,我在给领导汇报的时候,因为其实有这种怕责备或者怕领导发火的这个心理,就是铺垫了很多,领导最后说了一句,他说你就说这事儿咱们该怎么解决?
分享A1+便签
刚有听到大家讨论的很尽兴,那如何再回到当时的场景,你会怎么做呢?大伙都可以说说,把这个方法运用一遍,对比感受下这个方法的好处。之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超先森:我会说,领导你看这个事儿出现问题了,需要马上赶快去修正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给他解释一二三的原因。最后我再给他说,这事虽然我们需要去及时把这事儿给他处理了,该怎么做再给他总结一下,我觉得这个效果就更好了,就不会出现当时的那个场景了。
结束语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结论先行,高效沟通”的方法:
高效表达,只需三个步骤:
(1)结论先行,表明你的观点;
(2)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3)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