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设置】各位书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这个活动,我们采取分组的形式,靠近2人一组,下面给大家发这个拆页,等会根据相关的问题,组里面讨论和分享。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请问各位小伙伴都看到我发的拆页了么?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余火,年年有余,红红火火。用三个标签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一名一线教师,从事26年的教学,22年的班主任,用三个标签吧!
第一个是爱学生。因为热爱,我干了26年还是那么喜欢。
第二个是爱创新。在班级里面打造了周末做菜,演讲,口语表达,等创新的活动。
第三个爱学习。从2015年到现在,我学习演讲,心理学,写作和读书。
【学习目标】
1、学习使用非暴力沟通之复述3步骤,熟练运用三步骤,观察事实,说出感受和需求,最后提出请求的形成,确保大家在情感和信息上一致,从而实现相互同理心,也提高了自己的倾听力,然后达成沟通的目的。
2、还学会了设计现场演练的案例,也可以当小导演了。
3、还可以调动大家一起参与实践,进行小组讨论,把新技能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F: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2021年最新修订版的《非暴力沟通》。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作者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让人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A:与其他沟通类书籍相比,这本书不仅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也是一本在全球范围内比较畅销的沟通类书籍。书里的案例清晰,有具体的步骤,非常通俗易懂,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作者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教会我们在表达愤怒情绪的时候,既不委屈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同时还能表达我们愤怒背后的不满和需求,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第七章 以同理心倾听(复述)
在谈到“请求”的第六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邀请他人来重述我们所说的话。现在,我们将学习在聆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后,通过复述对方的话,将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对方。
复述对方的话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是否已经准确地领会了他们的意思;如果我们的复述还不到位,他人就有机会加以更正。此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给了对方一些时间来思考自己所说的话,从而有机会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用提问的形式来复述我们的理解,便于对方做出必要的更正。我们的提问可以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方所观察到的事实:“上周我有几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件事吗?”
2.对方的感受以及引发感受的需要:“你很伤心,因为你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是吗?”
3.对方提出的请求:“你是不是希望我告诉你,为什么我会说这些话?”
要提出这些问题,我们要能感知他人的内在状态(感受和需要),同时邀请他人更正我们没有理解到位的地方。请注意上述问题与以下问题的区别:
1.“你指的是我做的哪件事情?”
2.“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受?”
3.“你希望我怎么做?”
第二组问题并不需要我们感知他人的内在。尽管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直接,但我却发现,它们并不是获取讯息的最佳途径。这样的提问方式,就像老师在考学生,或是心理咨询师在问诊。如果我们实在要这么问,根据我的经验,最好先披露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让对方明白我们为什么这样问。这样,人们会感到更安全些。例如,与其问别人:“你指的是哪件事?”不如说:“我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指的是哪件事。你愿意告诉我吗?”如果我们已经通过互动或说话的语气表明了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一步也许并不是必要的。但若我们在提问时带有强烈的情绪,我建议最好清晰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What】
I 原文阐述
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好的给我一个眼神,我看大家都已经阅读完。
what 是根据书里片段,通过复述对方的话,学习使用非暴力沟通之复述3步骤,熟练运用三步骤,观察事实,说出感受和需求,最后提出请求,将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对方。
【Why】
为什么要学习复述对方的话呢?复述对方的说话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鹦鹉学舌,那是感受和需求的共鸣,一定要走心的沟通。
【不做坏处】
如果没有有效地沟通,我们在沟通过程当中就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就会有很多的信息差,人是感情的动物,先处理感情,再处理事情,会让双方能够同频共振,也不必有太多的,在沟通的过程中只是在相互的表达自我,进而产生争吵纠纷,甚至可能在我们的想法一致时都可能因为,没有有效的倾听而导致很多的误会矛盾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一味地说教,会导致事情更加复杂。
【失败体验】
这样的事情其实还是挺多的,因为我们在学校里面,多数学生因为未成熟,他大家相互生活当中,会有很多的小摩,而我们因为自己有手头上的工作,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听他们分享那些琐碎的故事,一旦我们忽略了他们的情感,然后在处理这件事情,就会导致这件事情需要花更多的,所以从2018年之后,我自己经过了学习和提升,我现在会换一种方式来处理。
有一次我处理班级女生换座位的事情,有一位女生是组长,我们要求组长负责本组卫生和纪律,结果他们组其他三位女生不听她的,觉得大家关系好,她不会说他们,结果她很委屈,不管不合适,他们那组讲话影响到班级,要管她又不知如何做,结果被值班同学举报到我这里,第二天她被我找到。
要处理这个问题生活中也会有同样的场景,如果我能使用非暴力沟通,就能更好的沟通了。
【How】
复述三步走
1、对方说的事实,描述已经发生的事实情况。
2、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描述事实带给我的真实感受。
3、对方的请求,描述对方的请求
结合复述三步走,分析刚才的案例
1、事实;你们组晚自习在讲话,主要是你们4人。
2、感受和需求;我理解你也不舒服,他们都是你的好朋友,你也不好直接说他们,这会影响你们的关系,你也不希望辜负我的信任。
3、请求,你希望我参与处理,把你们几个分开坐,同时还不伤害你们的友谊。
【Where】
适用边界:当我们与别人有情绪冲突时,有问题要解决的时候,都是可以用复述的方式来实现相互的沟通。
A3学习者拆为己用(10到15分钟) 拆书家案例设计
我们刚通过原文阅读,以及我的案例分享,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之复述3步法,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大家看一下我给出的场景案例,然后两两一组,开启组内讨论,面对这种情况,运用复述3步复述法,实现相处沟通,实现自己的目沟通目标。
【案例故事】
两位男生在晚自习的时间,发生了冲突,而且还在教室里动手了,一位长得比较壮实点,另一位长得比较瘦小点,瘦小的男生在教室里动手,有老师打电话给我,我请老师把他们带到了办公室,然后请两位家长,分别把两位孩子带回家,第二天早上8:00,到办公室来处理,请问如果是你,如何运用学习复述三步法处理?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大家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
A你扮演老师,找壮实男生沟通。
B你扮演老师,找瘦小男生沟通。
C你扮演壮实男生,找瘦小男生沟通。
D你扮演瘦小男生,找壮实男生沟通。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先确定你们选择哪一组扮演,你主动找另一位扮演者,分配好你们的角色,两位扮演者都要用到复述3步法,表达你在这件事情认知,大家先选择哪组,请选择,3分钟后,请出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组:1号演绎壮士学生和2号演绎瘦子学生
参与者1号;感觉你最近对我的态度特别不好,你是不是从我这边感受到不舒服?
参与者2号;对,就不舒服。
参与者1号;那你现在想要怎么办?需要我这边做些什么?
参与者2号;我想打回来。。。。
反馈;这些情况也是会有的,我们需要观察事实,还有对方的表情,这些都是沟通的过程。下面再来一组体验一下。
第二组:参与者3号老师和4号瘦子学生
参与者3号;昨天晚上你先动手打人了是吗?
参与者4号;是的,我打人了,打了她的右脸。
参与者3号;我感受到,你是不是很愤怒,而且特别生气?
参与者4号;是的,当时太生气了,他老在讲我。
参与者3号;那你动手的原因,你是不是想解决问题,让对方不再讲你?
参与者4号;我就是因为他老讲,我控制不了,我就想他不要讲话,闭嘴。就是希望他闭嘴。
参与者3号;你是想让对方不要再讲你吗?
参与者4号;是的,是的啊。
参与者3号;你当时受到他言语的攻击,是不是觉得伤到了你的自尊心?
参与者4号;是的,我觉得他老在讲我瘦,讲我不好。
参与者3号;这些影响到你的学习了吗?
参与者4号;这些我觉得是人格的侮辱。
反馈;OK, 大家有体会到吗?感谢,感谢,我现场演绎一遍给大家看见,我当时是如何处理他们问题。
我;昨天晚上他动手打了你是吗?
参与者5号演绎壮士学生;是的,他打了我的右脸,还挺疼的。
我;我看得出来,这个伤痕还是在的。我能感受到昨天晚上你还是蛮生气的。
参与者5号演绎壮士学生;嗯,昨天晚上是这样的。
我;其实,你是希望能够跟他很好的相处的。
参与者5号演绎壮士学生;但是有时候,跟他相处时候,他的学习比我好,他老是看不起我。
我;明白,那么在这一点上,实际上他是有伤害到你自尊心的。
参与者5号演绎壮士学生;嗯,可能是吧!
我;然后,今天你到老师这边来,你也是希望老师,能够调节好你们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像以前一样的做好朋友是吗?
参与者5号演绎壮士学生;是的,
反馈;好的,谢谢啊,在学校里这些事情非常常见,然后我们一般处理都是先分开,把事实稿清楚,再把他们放在同一个空间,一起回顾那个当下,我们需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在气头上,人没有办法理智解决问题。
这些演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我们来说两项能力很重要,一项是沟通能力,一项是表达能力,这两项能力需要练习,今天的复述也不是完全重复,不是鹦鹉学舌,有步骤的进行,今天的三步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是两个生命的链接。
现场演练记录:
参与者1;每次听余老师分享都非常有收获,感受到余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后期继续听余老师学习。
参与者2;每次听余老师的课,都心魂的洗礼,消除内心的雾霾,努力成为一个成熟的家长。
参与者3;心理需求是双方的感受和需求,知道自己的需要。
参与者4;如果可以,在沟通时,同时给出信息与拿到对方的信息,给出案例。
参与者5;绘声绘色,很有趣,很喜欢老师身上那股劲。
参与者6;感受到了余老师的爱心,创意,现场演绎棒,让我收益匪浅。
参与者7;智慧班主任,有你这样的老师真好。
【拆书家反馈】
感谢分享,感谢大家的参与,拆书家的目标就是拆为己用,通过拆解复述的三步走,来实现沟通的良性循环,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遇到让你困扰的问题,你也有了一个沟通的契机,相信能为你的未来生活增添一个视角,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每天都会与身边的人打交道,两项能力非常重要,这两项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一项是情绪管理,一项是沟通表达,希望大家不断训练,能够把自己关系打造的越来越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