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茜,目前是烟台八仙过海分舵的1级拆书家。
我有两个标签:
1.终身成长的践行者,平均每年阅读20本书籍。
2.持续成长的翻转师,平均每年线下讲课40场。
未来希望成为一名带给听众力量与热情的专业讲师。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关注圈和影响圈”,觉察自己日常行为的聚焦点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以此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调整自己的聚焦点,让自己成为积极主动的人。
图书介绍
【F】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还是柯维中心创始人。本书阐述了七个习惯,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习惯。
【A】
美国《福布斯》杂志:“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让世人明白一个真理:我们的思维方式会改变生活。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穷,就会真的穷。柯维博士教给我们:改变生活的关键是改变思维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前途无限。
【B】
你是否遇到想躺平又不敢躺,想内卷又卷不动?遇事了都不是自己的问题,把所有问题的矛头指向父母、老板、伴侣、政府,怨天尤人,最后事儿没做好,心情也不美丽。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会遇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拆解这本书的一个片段。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
主题:关注圈与影响圈
片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99-100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I便签】
【what】
这个片段是提供从个人的时间精力投入的事情去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的方法,即他是把精力放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在影响圈努力的人积极主动,在关注圈努力的人消极被动。
【why】
我学会这个方法可以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让自己一直聚焦在影响圈范围内,改变自己的现状,而不怨天尤人。
【how】
第一步,罗列出工作/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判断它是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问题。
第三步,在影响圈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例:
1.2021年03月01日,从上海坐飞机回烟台。结果因为交通问题,没有赶上飞机。
2.交通堵塞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问题。
3.我可以提早2小时到飞机场。
【where】
片段所给出的方法适用于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使用。使用这个方法需要多思考如何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找解决办法。
【预防异议】
学完方法,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这也太难了吧。领导派活儿,哪管你能不能做到啊?领导只看结果,做不好就走人。
是的,我们要接受我们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总有我们擅长和不擅长的。从影响圈的角度看,我们先从自己擅长能做的事情入手,积极去完成任务,对于那些我们不擅长不能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再找其他方式去解决,比如找人帮忙,咨询前辈,上网自学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我们的心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领导的任务。
举例:
第一步,罗列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领导让我购买当天去武汉的飞机票,但是当日飞机票已经售空。
第二步,判断它是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问题: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问题。
第三步,在影响圈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罗列出去武汉的其他方案①高铁多长时间到武汉②开车多长时间到武汉③第二天最早的一班飞机几点到武汉。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分步催化1】
好的,刚刚我谈了对拆页的理解,下面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周你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情景。
比如,领导让你策划一场活动,给你的预算经费不多;假期出去旅游,在高速路上堵车10小时;给孩子开家长会,领导不准假。
想到的伙伴,请把它写出来,注意只需写出具体的场景,不需要写怎么解决,写完之后在小组内讨论分享。
好,时间到,有请大辉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答案。时间是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大辉的分享
大辉最近参加拆研班。拆研班的任务很多,有很多卷王。而大辉是60分及格就好的人,所以在拆研班每天的任务和同期学员的督促,对他来说有压力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分步催化2】
好的,非常感谢大辉的分享,针对刚才想到的未来场景,请大家思考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聚焦影响圈的三步法”采取行动?
2分钟后,我再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代宁的分享:
1.孩子马上要期中考试,想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
2.孩子上课学习,写作业,背诵课文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3.跟孩子沟通上课学习的重要性;陪伴孩子写作业,并及时指导孩子不会的地方;教给孩子背诵记忆的方法。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聚焦影响圈的三步法”:第一步,罗列出工作/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第二步,判断它是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问题;第三步,在影响圈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学习者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