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线下拆书活动。我是王茜,目前是烟台八仙过海分舵的1级拆书家。
我有两个标签:
1.终身成长的践行者,平均每年阅读20本书籍。
2.持续成长的翻转师,平均每年线下讲课40场。
未来希望成为一名带给听众力量与热情的专业讲师。
为了更好的学习与分享,我们今天到场人少,就大家一起讨论。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自我管理四步骤”让学习者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设定重要不紧急的目标,并为它们设定具体时间安排。
图书介绍
【F】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该书讲述了七个可以改变提升自己,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习惯。
【A】
柯维博士一生著述颇丰,以1989年出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最有影响,该书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5年之久,并被翻译成38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逾2,000万册,为千百万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美国《福布斯》杂志:“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在美国,这本书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B】
如果你常常深陷入生活的一地鸡毛无法自拔,或者工作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我建议看看今天的这个片段。
今天拆解的这个片段可以帮助大家以自我角度,来规划生活中那些重要但是又不紧急的事物,做到有效的管理自己,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清晰及有条理。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拆解这本书的一个片段。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下面的片段。
主题:自我管理四步骤
片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76-182
虽然我的工作主要是教授高效率的原则性问题,一般不讲授具体的实施计划,但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象限事务为生活中心,对一个星期内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及其巨大潜能。
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 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如果你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么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先记下来。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
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大家族中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姨婶或者表堂兄弟姐妹等等。然后再写下自己在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还可以将自己在教会或者社区事务中的角色也写出来。
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好像在确立终身志向一样,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我在下面举了两个例子,总结不同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所扮演的一些不同角色:
A:
1.作为个体
2.配偶/父母
3.新产品经理
4.研发经理
5.员工培训经理
6.行政经理
7.联合道路公司主席
B:
1.个人成长
2.配偶
3.父母
4.房地产推销员
5.社区服务者
6.交响乐团董事
选择目标 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作为你选定的目标。
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象限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安排进度 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享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或根据自己的信仰、生活方式、工作安排选择其他某个适当的时间)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包括周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是通过锻炼增强体质,那么就可以安排一周三到四,每天一小时的锻炼,当然也可以每天锻炼,以确保达到既定目标。有些目标可能必须在工作时间完成,有些要等到孩子们都在家的星期六才能实现。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周计划比日计划好了吧?
确认角色并制定日标后,你就可以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目子去做了。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活动,或者列为一个特别约会。你也不妨查看一下自己的年历或月历,看一下是否有什么事先定好的约会,并根据自己的既定目标确定这些约会是否重要。如果你决定履行这些约定,那么就为它们安排具体的时间,如果你认为它们无关紧要,那么取消就好。
表5-2的周计划中的19个重要目标大都属于第二象限事务,请注意看对它们的时间安排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此外,请留心标有“不断更新”字样的方框,这里列举的都是如何从四个最基本的层面让自己休整、充电和更新,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将在后面的第七个习惯中详细探讨。
即使为19个重要日标中的每一个都安排了具体时间,日程表的右侧还留有很多空白让你去安排别的事情。这种以周为单位、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日程表不仅能让你做到“要事第一”,还能让你有充分的自由和灵活性以应付突发事件,让你在必要的时候更改约会时间,让你从事一些联络感情和与他人交往的活动,让你享受到发自内心的乐趣。你会感觉很踏实,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安排好了一周的要务,照顾到了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领域。
每日调整 使用这种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了以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物为中心的一个日程规划的自我管理法,可以解决角色过多,事情也太多,不能平衡多角色多任务的情况,这个自我管理法可以为每一个角色设定重要但不紧急的目标并安排具体时间。
【why】
[一般做法]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会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对父母我们要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对朋友我们要做一个好兄弟、好姐妹,对领导我们要做一个好部属,对下属我们又要做一个好上级,而在这些角色的转换中,常会迷失自我,没有做好角色的转换。
[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不对角色进行划分,我们会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么多身份需要兼顾。如果我们不为每个角色都制定好目标,明确好具体事情,我们会忘记每个身份所要履行的职责与义务。
[反面案例]
作为职场人,我每天忙于工作,早出晚归,会忘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作为女儿的角色,忽略陪伴父母的义务。每个月8日是超市会员日,我妈都都特别希望我能跟她一起去。上个月(9月)8日是周末,妈妈以为我能陪她逛超市,可我周末突然有活动安排,所以没能达成。这个月(10月)8日,我又要出去旅游也不能陪她。所以我常感到内疚。
【how】
那么怎么做,才可以有效的平衡各个角色,让我们的生活有条理,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呢?来看看文章片段的做法:
第一步,确认角色。写出家庭角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工作角色和社会角色。
第二步,选择目标。做下周计划:为每个角色设定1-2个目标。
第三步,安排进度。为前面写的角色设定每个目标的具体行动时间。
第四步,每日调整。在目标实施当天,要根据当日计划进行再次调整。
[反例变正例]
针对上面的案例,如果按照书中的步骤,我会这样来做:
1.家庭身份:女儿,给父母更多的陪伴
2.下周目标:因8日外出旅游,错过了陪妈妈,我会在周末陪爸妈吃一顿饭
3.具体时间:确定一个具体时间,如下周天中午12点,在家吃饭
4.当天调整:上午有工作安排,改成晚上6点在家陪爸妈吃饭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角色多事情多的人,可以让他们在多个角色中都能投入时间发挥能量。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显像提问】
好的,刚刚我谈了对拆页的理解,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是否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以下一些场景?
1.你是否遇到过家庭和工作事情很多,而你又不擅长规划,出现各种任务堆积、拖延,最后没有完成?
2.想一想上周,你是否遇到过因工作太忙,忘记陪伴父母,让父母觉得你不够关心他们?或者有没有因为自己事情多,没有合理安排,导致自己想学习的技能,迟迟没有进展?
接下来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5分钟,之后请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好,时间到,有请代宁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答案。时间是2-3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代宁分享:
自己作为妈妈角色的缺失。自己忙自己的工作,没空管孩子。孩子的学习上遇到困难,也没有及时帮助,而让孩子自己解决,导致孩子那段时间学习成绩下降。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反思加工】
谢谢代宁的分享。
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如果回到当时的场景,大家将如何应用拆页中的四步法,培养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面请大家小组内讨论分享。两分钟后,我们再请代宁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代宁分享:
1.作为妈妈角色,多关心女儿。
2.每周要跟女儿深度交流一次。
3.每周一晚上7点半吃完晚饭后,到晚上10点,陪伴女儿,跟她沟通学习情况或者是一起做游戏等等。
4.会根据当天时间情况再调整。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自我管理四步骤”。四个步骤:第一步,确认角色。写出家庭角色,工作角色和社会角色。第二步,选择目标。做下周计划:为每个角色设定1-2个目标。第三步,安排进度。为前面写的角色设定每个目标的具体行动时间。第四步,每日调整。在目标实施当天,要根据当日计划进行再次调整。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学习者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