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是否拿到《观察家记录表》、《晋级准备表》和拆页?
好的,现在正式开始我今天的晋级。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者匡海,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为方便讨论,我们分成两个组,左边的一组、右边的一组,麻烦两位靠前伙伴担任组长,负责组内的讨论。
我给了自己三个标签:阅读、积极和热情。
1、阅读:我热爱阅读,从听书开始,持续7年,现在养成每天阅读和输出的习惯。
2、积极:我保持积极,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能从负面状况中找到正面的意义。
3、热情:我充满热情,活力四射地投入生活,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相信,热爱阅读的我,投入热情,积极晋级,一定能在2024年通过TF3-3。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反复追问带来深层原因。
大家跟随我完成本场RIA现场学习后,能够运用“5个为什么”,完成对事件深层原因的探索以及给定场景的对话设计。
【F】今天的拆页来自新版的《提问力》,这书是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与两位拆书帮资深三级拆书家一起撰写的提高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书。本书围绕着提问这个主题,介绍了十八个思维模型和实用方法。
【A】这本书结构清晰,简洁明快,不到150页的篇幅,不但包括模型讲解、应用举例,还预留了笔记区域,特别与众不同的是有拆书帮的特色,设计了“拆为己用”的环节,引导读者采用RIA阅读法,学以致用。
【B1】阅读这本书,能够帮你培养提问的意识、拓宽提问的思路、提升提问的水平,进而帮助你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快速地实现自我提升。
【B2】今天我要拆解的片段是书中的“5个为什么”提问法,掌握这个方法,能帮你查明事情的因果关系,找到隐藏在背后的“真正原因”。
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阅读分发的拆页,阅读完成了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片段来源:《提问力》P129~130
在《丰田生产方式》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
一台机器不转动了,你就要问:
“为什么机器停了?”
“因为超负荷,保险丝断了。”
“为什么超负荷了呢?”
“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
“为什么润滑不够?”
“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
“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为什么磨损了呢?”
“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
反复追问“为什么”,就会发现,机器需要安装过滤器。
如果没有问到底,换上保险丝或者换上油泵轴就了事,那么,几个月以后就会再次发生同样的故障。
……………………………………………………………………………………
追问“五个为什么”,这听起来没什么神秘的。但大野耐一却说,这就是他创立的“丰田生产方式(TPS)”的根基。
全球制造业竞相学习的丰田生产方式最初得以被发现和确立,是因为丰田的管理者在别人觉得已经没有问题的地方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因为,自问自答五个“为什么”,就可以查明事情的因果关系,找到隐藏在背后的“真正的原因”。
丰田生产方式影响之大,非制造行业的从业者可能难以想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精益生产,说它“是一种不做无用功的精干型生产系统”。
如果我们的人生能够不做无用功该多好啊!那么,怎样对自己的经验或体验(尤其是遇到挫折和问题时)进行反思呢?我们来一起试一试用“五问法”进行反思。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完成了阅读。这段拆页
【what】
介绍了“五个为什么”提问法,这个方法是原丰田汽车副社长大野耐一提出来的,他创造了“丰田生产方式”,其中包含了“五个为什么”,它是寻找问题本质原因的方法,后来这个方法得到了推广,在其他场合也得到运用。当然,这里说的五个,并不是一定要问五个,而是说一种通过不断问为什么来探究问题本质原因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少于或者多于5个都没有问题。
【Why】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表面现象,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就像这几天奥运会上中国体操男团决赛单杠掉杠一样,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表象,而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解决了症状,却根除不了病因。所以,需要有一种能够分析问题本质原因的方法。
【how】【细化步骤】
从拆页中可以看到,开始询问得到机器停转的直接原因是超负荷,保险丝断了。继续追问,逐渐挖掘出了润滑油不够、润滑泵磨损等原因,最终落实确定本质的原因是“没有安装过滤网”,而解决这个原因是可以相对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把这个连续询问为什么的方法提炼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问直接因。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明确直接原因。
第二步:追连锁因。步步追问,挖掘导致问题的因果链条。
第三步:定本质因。确定现实可解决的本质因,促进问题解决。
我家女儿今年12岁了,在她5岁单独睡的时候,总是比较怕黑。有一天再讲完睡前故事以后,我关灯准备说晚安。小朋友让我在陪她,等她睡着了再走。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她怕黑。我继续问,你为什么怕黑呢?她说她担心有坏人会进来杀了他,我继续问她,坏人为什么要来杀你呢?你在12楼,为什么偏偏来杀你呢?即使有人真的来杀了你,那又如何呢?女儿说,她怕死,担心有人来威胁自己的生命。于是我说,那就是你并不是怕黑,而是怕死。谁都怕死,不过黑并不会带来死。于是女儿就安心的睡觉了。
从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来,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是逐步深入的状态。
【Where】
你看,5个为什么这个方法,不但可以用在拆页里描述的工作场合,用来分析遇到的具体问题,寻找本质答案,还可以用来分析内心想法,认识真实的自己。不过,这个方法不建议用来处理感情和情绪问题,一直问自己的另一半为什么,大概率会被打。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在学习材料的场景演练栏):
有一家连锁企业准备搞个咨询,需要汇总一项数据用于分析。负责这个事的高级经理A,把这个事安排给他的下属B,要求一周之内完成。但是到了期限要到了的时候,B还未完成数据汇总工作。高级经理A非常生气,问B为什么不催,B说自己都催了几次了。经过了解,没有汇总好的原因是虽然公司的报表中有这项数据,但是现在使用的是前年的报表格式,没有针对这个数据做日常跟踪处理,导致集中处理一个季度的数据,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有些分店的数据没有及时上报上来。
请大家花10分钟时间在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扮演经理A,一个扮演下属B,根据今天学习的5个为什么提问法:问直接因,追连锁因,定本质因,把找到问题本质原因的场景模拟演练出来。
小组演练完后,我们请一组的小伙伴给我们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图图是A(经理),陈陈是B(下属)
A:那为什么数据会总工作没有做完
B:因为他们没教
A:为什么他们没教呢
B:因为日常跟踪表里没有这项数据,他们现在做的话需要统计整个季度的
A:哦那为什么这个表里面,日常跟踪表会没有这项数据呢
B:因为这表是前年的格式,没有做更新
A:哦,那为什么我们还在用前年的这个表,我们为什么不不用新的表
B:我们没有做定期的日常数据,更新的这个规定规则
A:如果我们定期更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B:嗯,没有问题,只要我们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或者什么时间点进行这个报表的更新就很简单
A:好的。
好的,感谢【图图】小组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利用“5个为什么”的三个步骤:问直接因、追连锁因,定本质因,确实可以帮助我们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进而帮助我们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5个为什么这个工具,抓住本质,快速成长。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