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开场】2分钟
大家好,今天拆书的主题是知识MVP,成人学习新起点
【自我介绍】
我是鲲kun,一条大鱼。
我的人生信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的三个标签:
生物科创营教练,火影忍者超级粉丝
我是喜欢脑筋运动的啃书人,
最近在刻意练习拆书帮的RIA拆书法,后边会重点和大家分享。
【图书介绍】
接下来我和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今天拆页的来源。
我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一个有趣的灵魂——古典老师。
他是新东方早期的英语老师之一。
他是一位知名的职业发展专家,专注于个人成长,创立新精英生涯公司。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是古典老师多本畅销书之一。
这本书的核心议题是个人能力的跨越式成长,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论。
书中提到几个关键概念:联机学习、功利性学习法、知识MVP、知识IPO、高手的战略等。
今天的拆页来自这本书知识MVP部分,原文第181-182页。
2【原文R】2分钟
好的,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阅读原文片段。
会前,我已经将原文已经发给大家,接下来大家可以用1分钟再熟悉一下……
谢谢双红老师,把拆页发到了腾讯会议聊天框………
大家看完了,可以在聊天框回复“1”
好的,我看到彭老师和双红老师已经回复“1”了,桔梗老师也回复“1”了。
好的,时间差不多了,还没看完也不要紧,大家和我一起拆书就可以。
3【I便签】6分钟--诠释、准确、清晰、致用
【I】技能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原文的行动建议,以及与之匹配的案例
我把原文概括为:知识MVP
是什么(What)
我们先了解一下,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最小可交付产品的缩写,是《精益创业》书籍中重要概念。它是一种产品策略,指使用最少的资源快速推出一个原型产品,能够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然后通过用户反馈来不断改进产品。最终成为一个特别棒的产品。
古典老师借鉴这个概念,提出“知识MVP”。
它是指最简化的知识性产品,是把个人能力封装成轻产品,在高频次分享中,不断完善。
它的核心功能是能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性内容,
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满足他们的需求;
非核心方面可能不够完善,在使用反馈中不断完善。
1)原文中,举例“生涯咖啡”,是生涯咨询师在起步阶段常做的事情,通过一杯咖啡,即你请我喝一杯咖啡,我陪你聊1个小时的生涯问题。这个对于生涯咨询师起步阶段很重要,能积累经验和案例,让他们快速进入行业。
2)现在特别火的AI工具的使用技能:如AI的提示词、图片、歌曲、视频等。大家可以看到右边是AI做的图, 是一只毛茸茸的熊猫手持一张(知识)MVP的知识卡片。
3)最近参加的拆书帮的便签训练营,总部把便签营打造成一个非常棒的产品,是经过很多次迭代升级的产物;随后又参加了拆书帮的晋级启动营,它能帮助大家大胆尝试第一拆(TF1-1)。参加这两个营有很多收获。当然它们早期也都是从知识MVP迭代进化而来。
4)还有就是像现在和大家分享的拆书家的拆页,现在这个拆页可能还有些不太完善的地方,但主要是能把核心知识传递给大家。后续我会再将其完善得更好。
小结:知识MVP可能是一场对话、一个技能、一堂打磨过的课、一张知识卡
这个知识MVP适用边界(Where)
适用于过分完美主义而学习行动困难者,
复习度相对比较低的学习,
不适用于复杂度比较高的学习。
这个知识MVP有什么益处(Why)
1)减少学习的焦虑,快速起步;
2)发现自己的能力点,尝试封装成自己的知识MVP
3)开始以知识卡的形式积累;
3)提高人际交流沟通的质量等。
【成功案例】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生活小例子。
两年前,我和我家领导一起去吃“椰子鸡”,感觉味道超级棒。吃完饭当即决定,在家自己搞个椰子鸡这个菜。于是开启了“椰子鸡升级之路”。
每个版本的椰子鸡,家里的大厨(我家领导)总是说,好像差一点味道,比如鸡的品种太柴、椰子不够鲜(应该买老的椰子)……
作为大厨的配料助手,兼品鉴师,我品尝了N个版本的“私房菜椰子鸡”。
经过多次的升级迭代,终于摸索出好的味道。虽然和原来的味道不太一样,但是在有限食材已经做的很好了。
给大家分享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做一个椰子鸡这个菜的技能,都可以做成知识MVP。经过多次的迭代,也许这个菜就能成为大家家里的主菜之一。
根据原文,我提炼了行动步骤(How)
1)识别自己的能力点
2)把个人的能力封装成轻产品
3)高频次唰出去,低价或分享(收获反馈)
4)升级迭代,不断完善
我们设计的这个知识卡片能够整存整取,这样的知识MVP对我们后续调用就很方便。希望大家能多多梳理和盘点自己的“技能点”,将其做成一个“产品”,不要让其成为自嗨的收藏品。
4【A1便签】--(5分钟)----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A1:激活经验】指令清晰。学习者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已的经验,并有一个代表分享了本组的一个经验,现场给学习者分组
查看腾讯会议的人数,估计人不多就让大家都按照一个大组讨论,粗判断听众接下来是否会在线,并Q一下2-3个听众,让他们检察自己的麦克风,确保其后续有可能参与讨论后的分享。
【拆书家提问设计】
(问)梦佳同学,在吗?麦克风OK吗?
(答)在的,可以,麦克风OK。
(问)志华同学,在吗?麦克风OK吗?
(答)在的,麦克风可以。
很多人身上其实是有很多技能点的,比如生活中拍个好照片的技巧,可以拍出很好看的照片;工作中,解析一个专业的知识点,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自己身上这些技能点。
【A1指令】
在这个小环节中,希望大家参与小互动,就是大家好好盘点一下,自己身上的技能点,看看能否开发成“轻产品”,请大家在组内开麦讨论1分钟后,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1-2位伙伴给大家分享(盘点出的技能或能力点)。
【大组内讨论】1分钟
【指令】好的,时间到,接下来我来邀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
(问)志华同学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身上的能力点吗?
我的英语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效率高一些的,根据这个我做了一份经验分享的PPT。我曾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分享过,也曾更一起参加企业实习训练的小伙伴们分享过两次,PPT的内容经过多次迭代,已经有三个版本,目前已经升级到3.0了。另外,还有个同学私下找我,让我当她的英语小老师,这个能力点还在不断地刷出去,迭代升级。
拆书家复述:好的,非常感谢志华同学的分享,她梳理出“英语学习能力”,你已经把它做成“轻产品”,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享。目前还没用于收费吧?(回答,还没有用于收费)不过身边的朋友已经在你的轻产品中收益了,并且你还在不断地迭代升级。好的,非常棒!再次感谢志华同学的分享。
学习者2:
(问)梦佳有准备好了吗?
哦,杨学姐这样的能力梳理的非常好。我自己的能力点是满带“笑容”。我刚入学的时候,其实我比较内向(笑容比较少),朋友比较少。后来有比较大的改变,主要是变得活泼开朗很多(笑容多起来)。我通过笑容去感染周围的伙伴,发现和自己交流的朋友越来越多,有时和朋友一起去约饭,有时一起去其他地方(景点)打卡,后来也一起去图书馆(学习),经常一起交流生活体会。渐渐发现现在和身边的朋友讨论的深一些,比如专业知识的讨论。自己能力的提升后,也能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包括生活方面和学习方面。这些交流分享,经验也得到了一些迭代。
拆书家复述:好的,感谢梦佳同学,你刚才描述的具体技能点或专业的知识点,好像不够清晰。下次可以再具体到某个方面或点,比如专业课方面,你可以具体到所学的某个生物专业知识点。你通过将它和不同的伙伴分享,他们可能因为你讲得比较精准或深刻,下次还来找你请教。生活方面也类似,具体到一个点。将“能力点”盘点好,将其封装成“轻产品”,它或许会成为你提高人际交际沟通质量的“着力点”。
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爱分享的他们。
5【A2便签】--(4分钟)----目标、行动、关联、可控
【A2:催化应用】指令清晰,每个学习者都写下了一个包含具体做法、有明确时限和只衡量或可观测预期结果的便签。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近期的未来最想学的新技能(目前不会),怎样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MVP”。
【A2指令】
我会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盘点一下。
【大组内讨论】1分钟
【指令】好的,时间到,接下来我来邀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问)彭老师最近有没有想开发的新技能?
学习者:刚才听课上的内容,个人很有想法,就是希望近期的未来,好好盘点一下自己的技能点。
自己生活阅历比较丰富,能力点确实比较多。之前没有意识去梳理,没能将某些能力点封装成轻产品,再将轻产品分享出去,反复的迭代它。这个小的轻产品也许能成为自己的很实用性的东西。通过打造这样的轻产品,可以让身边的朋友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拆书家复述:彭老师是一身的技能包,可能因为太多了,反而忽视了梳理和盘点,接下来您能落实好计划的话,相信彭老师对具体的技能点的封装,会有更有趣的新分享。期待,非常感谢彭老师的分享。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技能点——未来的拆页计划,每个拆页都可能是我的“知识MVP”,有来自《跃迁》、《刻意练习》、《如何阅读一本书》等…… 我希望将这些拆页做成轻产品,可以分享和迭代完善。
6 总结—(1分钟)
受限于线上的分享,大家的互动和交流有些局限,我就简单汇总今天的分享。
今天和大家一起共读原文,拆解出三个便签。I便签中,我们通过4个W介绍知识MVP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去整理它(Why),它的使用边界(Where)和如何使用(How),还通过一个例子S全面地诠释了I便签。还通过A1便签,挖掘自己能力点封装成知识MVP;A2便签中,规划未来想学的新技能,尝试以知识MVP的形式梳理和做规划。
今天分享最大的感悟,原文的How不全是清晰的1,2,3罗列出来的;可能是一句话,我们需要结合上下文提炼出How的步骤,补充和完善。
(感谢大家聆听,星辰大海,未来可期!)